一本迷人的小书,叫做《南方草木状》。跟它类似的书还有《桂林风土记》、《桂海虞衡志》、《荆楚岁时记》等等。古人分类时,在四部中,将其收入史类。
《南方草木状》,晋人嵇含着,记述两广一带的南方植物。也是世界上相当早的地方植物志,它也影响了后代文化人对自然的观察、文体以及眼光,李时珍的名着《本草纲目》描述南方植物时,尚多以《南方草木状》为注释依据。
此书分三卷叙述草类、木类、果类,什么甘蕉、耶悉茗、茉莉花、豆蔻花、鹤草、水莲、菖蒲、益智子、桄榔、水松、荔枝……迤逦写来,又不仅于此,民间器物、南北地理差异等等,它也时有着笔。
榕树,南海桂林多植之,叶如木麻,实如冬青。树干拳曲,是不可以为器也。其本棱理而深,是不可以为材也。烧之无焰,是不可以为薪也……枝条既繁,叶又茂细。软条如藤,垂下渐渐及地,藤梢入土,便生根节。或一大株,有根四五处,而横枝及邻树,即连理。
寥寥数语,描摹得宜,逼真有神。写榕树见其庞大浓荫性质;写椰子也是如绘如画,数笔勾勒,也兼渲染,且尤其富于质感,倘以实物观感印证文字,则那味似胡桃、肥美有浆的椰子,仿佛就在目前呢!
五岭之间多枫木,岁久则生瘿瘤,一夕遇暴雷骤雨,其树赘暗长三五尺,谓之枫人。越巫取之作术,有通神之验。
此则怪异好玩。
抱香履、抱木,生于水松旁,若寄生然。极柔弱不胜刀锯,乘湿时刳而为履,易如削瓜;既干则韧不可理也……
交趾有蜜香树,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
指甲花,其树高五六尺,枝条柔弱,叶如嫩榆。
蜜香纸,以蜜香树皮叶作之,微褐色,有纹如鱼子,极香而坚韧,水渍之而不溃烂。太康五年大秦献三万幅。帝以万幅赐阵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令写所撰《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以进。
细味其文字,不禁为古人的观察、认知能力而惊叹。“水蕉如鹿葱,或紫或黄。吴永安中,孙休尝遣使取二花,终不可致,但图画以进”。看来当时的植物图已很逼真,可以表现植物的性状。
《南方草木状》在宋代以后受重视。宋以后的花谱、地志援引者颇多。《四库总目提要》主要讲它的版本源流,特注明系两江总督采进本。它有时讲性状,有时讲源流,有时着重谈作用及影响。在书中,也可见古人会利用益虫防除害虫,也会嫁接,也会以嫩草酿酒……
这类山川草木的书籍,有的作者一生在野,安于布衣生涯,有的是将相名流,为业余或退隐后的寄托。后者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居上的,负有政治文化之责。不少是在归去来兮的矛盾纠缠中,始终苦闷不已。另外不少底层知识分子,隐于下吏,顺势疏于社会应酬,而在自然万籁的声光风月中安顿了自己的红尘生命,实现人生对自然的深入,舒展抑郁,恢复生命的疲困,同时求取人格的纯净,美感的着落。
类似的书,《桂林风土记》系唐代莫休符撰。它的序言也妙,只有几十个字:“前贤撰述,有事必书。故有《三国志》、《荆楚岁时记》、《湘中记》、《奉天记》。惟桂林事迹,阙然无闻。休符因退居,粗录见闻,作《桂林风土记》,聊以为叙。”
《桂海虞衡志》为南宋范成大所作,是他入桂、出蜀时沿路的所见所闻,其记叙趣味深足:
石榴花,南中一种,四季常开。夏中既实之后,秋深忽又大发花,且实。枝头硕果罅裂,而其旁红英粲然,并花实,折饤盘筵,极可玩。
添色芙蓉花,晨开,正白,午后微红,夜深红。
冬桃状如枣,深碧如玉,软烂甘酸,春夏熟。
沉香出交趾,以诸香草合和蜜调如熏衣香其气温靡自有一种意味,然微昏钝。
好像丹青高手,中锋用笔,勾勒处处是笔墨的深意,略加渲染的地方,则含蓄不尽,言外多的是悬想的空间。激情与愤怒隐藏了,留下的是哲学的醇美,他捕捉那诗意的片刻,化为永恒,让人想像并沉迷于草木蓊郁、山川秀蔚的图景。那是草木气息的循环滋养啊!
疏离大自然的氛围和精神,慢性综合疲劳症之类病象,乃成大媒体经常关注的话题。没有病因,但身体和心情都在紧张的消耗。尤其大城市中,患此征候者与日俱增。它像感冒,无端疲倦,头昏脑涨,六神无主,人生、劳作,兴味索然。《参考消息》(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三日)载文说,这样的病状,乃是急待破解的医学难题。这已不止是难题,恐怕还是困境。这样的世界病,西医表示药物治疗仅为治标,再高妙的杏林圣手也难以根治。
今人懵懂糊涂中失去了再也唤不回来的生态环境,很多慢性病因此而生;要想减缓之,恐怕还要从生活方式上入手。回到先前的时代本属臆想,如果没有时光倒流的机器,那么,游心于《南方草木状》这类灵妙的小书,纸上得来也终觉不浅呢。他们对山川形胜、风土民情,有着特殊的兴趣爱好,于生活沉浸很深。知识、悟性、趣味、发现,当中就蕴涵生命诗意的经纬。
大自然乃是与人性相协调的精神家园,也是引发自由联想的源头。南方草木的经纬,自有生命存在价值的浑厚,古人最善体察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寻找与自然相融洽,精神得自在的途径,把趣味和对生命的体认糅进文字深处,文字的组织、细节满是大自然的律动。
掩卷凝思,漫漶隐约的字句,在纸上浮现起来,不惊不诧,灵妙大方,水墨淋漓的,像是古艳的流水音,宁静、生机盎然,而又深邃。
(《南方草木状》、《桂海虞衡志》,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影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