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现在讲坛说史、网络写史有多热,倘若没有傅斯年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韧性精神,便不足言史,更不足写史。
前一段时间电影《色·戒》大热,于是媒体大有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势。写家蜂起,蔚为大观,有杂志组专辑,编者大为惊讶,说是某人的出发点与别家都不一样,全不一样。他的惊讶不奇怪。盖写史之大路货一时间多如过江之鲫。问其依据何在?答曰网上。又问网上依据何在?答曰杂志。问其杂志依据何在?则径言,不知道!
于是以想像说史,以猜测写史,以讹传讹,无奇不有。于是辗转传抄,越传越离谱。如此泡沫文章,能不脆弱之极吗?
史料,尤其是第一手资料,乃史述、史释、史论的生命之源,舍此无以真正言史。
就以《色·戒》史实关节资料而言,需懂得路径,看出幽微处宝藏的所在,谎言蔓草掩盖之下的生命血花,否则难免落入千人一面的窠臼,文章汹汹累累而信息空洞苍白。仅以电影《色·戒》所涉及的故事而言,事实上可供挖掘而坊间不知的史实、掌故所在多有,它们潜藏在犬养健的回忆录中,藏在郑振铎的散文中,藏在抗战后审判汪伪汉奸的审讯记录中,藏在周作人、梁鸿志旧诗的注释里面……必待一番沙漠掘井的耐心和兴趣,方有艰困中意外的发现和收获。
(一)见证历史,他们是亲历者
《百年记忆》,林希着,中国社会出版社,二〇〇五年。
林老以其文学起步来讲,是诗人出身,事实上他也是长短篇小说的宠儿。晚近方以小说名世,百年记忆,正是晚清以来中国社会转型阵痛的形象描述。他从家族面对开埠通商一直写到二十世纪后半叶。生动写意的津味儿语言贯穿全篇,真力弥满,跳脱漾动,叙述的劲道始终不稍衰。姜是老的辣,乃因叙述贯穿了各种艺术形式的长处,而其坎坷蹭蹬的生活履历,又容纳着人生的风雪滋味。
《采访外记·采访二记》,曹聚仁着,三联书店,二〇〇七年四月。
曹先生的书新时期以来印行十七八种,备受欢迎。这一部最新刊本包含两种,将民国中后期的战争进程、社会情状一一纳入笔端,其间重要军政人物,他以他的笔墨,为之留下特殊时段的全息摄影或特写镜头,纷繁多姿。曹先生的书,好处是资料丰饶,信息来源为亲历亲闻,重大事件他往往在场旁观,为不可多得的第一手信息,就掌故而言,可说处处是宝。不足之处是他过分喜欢下结论,有的下得相当草率。至将迂阔当潇洒的情形,也是有的。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更多的资料解密了,他的判断就站不住脚了。大概也因身在庐山中的缘故吧。
(二)揉碎史料,调和鼎鼐的巨手
《邃谷师友》,来新夏着,上海远东出版社,二〇〇七年八月。
来先生是近代史研究的重镇,抗战胜利的次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历史学系,着有《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林则徐年谱新编》、《北洋军阀史》等三十余种名作。此书更多涉及前辈、同辈、晚辈的人文背景、人生性格。凡于治学之方法、史乘之幽微、文化精神、人事乖谬,不疑处有疑,深具一种超越和渗透的眼光。读之好像从“山有小孔,仿佛若有光”的极狭窄处,来到豁然开朗、土地平旷的境地。中青年读者,大可获得一种要把金针度与人的欣喜。
《清代通史》,萧一山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二〇〇六年末出齐。
煌煌五巨册,高人一筹的议论和判断随机写出,仿佛铜锻铁铸一般,精彩绝伦,令人掩卷心有戚戚焉!读之想到古典小说中形容好汉的套语:“裂石开碑,膂力过人,”好像在看一场大型的学术长跑。他的结论全以庞杂浩瀚的史料细读为底蕴,纵横联络,考究甄别,声气四通八达,推考谨严而思路开阔,极稳健而极具个性,极高妙而极近情理。全书贯穿卓越的叙事力道和丰富的历史想像力,我们现在号称读史热、写史热的时代,但是这样伟岸杰出的史书再也看不到了,连影子也看不到了。
《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二〇〇四年、二〇〇七年;安徽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〇〇五年;华文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胡适之,世界文化名人。海外暂勿论,仅在国内,差不多一个世纪几代人,他都是一个硕大多边多义的文化象征。他的一生“在在都被千万只眼睛注视着”。他生活、着述的言行,薄物细故式的小故事,“在报章杂志上不是头条,也是花边”。那还了得吗?奇怪的是,唐着那本最直接、最省净、最详略得当的《胡适口述自传》出来后,不特唐先生,就是读者也深感胡适的自述内容、思想无甚新鲜,虽然“访旧半为鬼”,并不“惊呼热中肠”。但出乎意料,《胡适口述自传》问世以来,却成为史学探索的旷世奇书。这是为什么呢?说来也简单,那就是德刚先生为自传的每一章所写的较原着大大超重的注释。
唐德刚注胡适、钱锺书注宋诗,论精核,至少与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裴松之注《三国志》平起平坐;在开辟新境,关乎人文根本观念方面,那就还有过之。有趣的是,注刘义庆的刘孝标、注陈寿的裴松之都是南朝人;唐、钱二公问学、立言的时间也大致相同。
所以,七十年代的海外史学界,即盛称“先看德刚,后看胡适”,这等于说,买椟还珠,欲罢不能。传与注成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怕还远出传文之右罢。如像与胡适密切相关的白话诗、白话文、问题与主义、实验主义、罗素、杜威、文学革命、新乾嘉学派……种种影响社会甚深甚巨的文化观念的得失,若说在胡适那里,还只是一种争论不休、好歹高下、轻重悲喜未定的雏形,到了德刚先生手上,即已锤炼至得失分明、价值清楚、来龙去脉条理井然的命题,也可以说,胡适引发的文化震动是“镜中衰鬓已先斑”,德刚的注释却像一味剂量充足的还魂草,而令“病树前头万木春”。换言之,胡适好比“结绳记事”惹下的种种大意与错觉,皆由德刚以“进化的文字”来了一个整个的收拾归置。
(三)在幽微的角落
《诱降汪精卫秘录》,[日]犬养健着,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该书原名《扬子江仍在奔流》。作者小时候常坐在孙中山先生的腿上玩耍,孙先生逗他,给他麦芽糖吃。他是日本最后一代志士之子。
本书内容并非仅限于汪伪诱降一节,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会党在日活动,也有随机性的记述,即对其前辈活动或掌故的甄别、采择。而他对本国政策的用意也有较为客观的议论,这和野蛮狂妄的日本军阀尚有气质、眼光的区别。全书十三章,有整整一章记述“女间谍郑苹如”。把郑苹如与丁默村的交往关系、手腕,她的战斗方式,性格与特工技术的软肋以及她作为还是一个大女孩的兴趣爱好等等,描述得相当周全妥贴,用语较为温蔼惋惜并无讥刺幸灾乐祸。相信在这里可以看到郑苹如最真实的面目。
《永在的温情》,郑振铎着,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三年。
该书极显珍贵,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以《蛰居散记》书名刊行。《永在的温情》为该书六十年来唯一翻版,系上海沦陷时期,即所谓孤岛文学的精品。涉及当时文化名人或特殊身份者甚多,均为第一手记录,乃是极其珍贵的文史佳作。尤其记述女间谍郑苹如的篇章,不但在一般作家笔下所无,更多作家因种种时空限制,于此种经历全然陌生。茅盾的《腐蚀》,写中统女特工生涯,就显得如王国维所说的“隔”,雾里看花,有隔膜则难以真正契合事物本质。在郑振铎先生笔下,可知郑苹如的男朋友乃一有为的知识青年,他恰恰就是郑振铎的朋友。由这位青年把郑苹如介绍给郑先生认识,所以郑先生印象很深。这位青年和她亲密无间,但并不清楚郑苹如的间谍身份,等她殉难后才知其志节事功。事发后他以为日伪秘密警察会来抓捕,谁知竟然平安无事。原来郑苹如非常谨慎,事前从未暴露他,被捕后的折磨审讯也绝未将他供出。显然,她始终将他置于她生活的安全隔离区内,用意至善至深,令人肃然起敬!
电影《色·戒》是一种艺术的真实,但却不可以还原到具体历史人物的名头之下。历史真实是一种已然的存在,而艺术真实则表明的是一种历史的可能性,以及人性的盲动所造成的盲点,是历史真实的烘染和延伸,变形或补足,但不能说它就是历史事实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