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勿骄。
成功时不要骄傲自满。
权力的丧失是一瞬间的事,而骄傲自满却是这一切的萌芽,在此应及早发现,及早改正。权力鼎盛之际,骄傲自满引不起人们的重视和警惕,他们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浑然忘了巩固权力的根基。乐极生悲,成功最能迷住人们的双眼,让人看不到种种隐患。巩固权力需要永保谦恭之心。
遭人诬陷的王濬
晋武帝司马炎计划讨伐吴国时,朝廷中的多数大臣表示反对,他们劝武帝说:
“吴国占据长江天险,而我军并未准备充分,如果贸然伐吴,万一不胜,我军损失惨重不说,朝廷必会产生大的震荡,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武帝见群臣众口一词,心中也有了顾虑,不禁迟疑起来。
益州刺史王溶是主战最坚决的人,他这时给武帝上书,分析说:
“吴主孙皓荒淫凶恶,吴地朝野上下无不怨声载道。这种形势对我军伐吴十分有利,机不可失啊。如果现在不及时行动,局势变化了,困难更会增加。假如孙皓突然死掉,改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那么吴国就会由弱转强,焉能图之?臣造船已有七年之久,天天都有朽烂的,不能再拖延了。”
武帝被王濬的奏书打动,于是决定伐吴。王濬统领军队,一路攻来,战无不克,直抵建业。吴主孙皓率举国皇室、臣僚投降,吴国灭亡了。
王濬立下如此大功,心中自然得意,他对手下将领说:
“如今天下一统,皆是我军将士浴血奋战所换来的,皇上一定会重重封赏我们,你们就等着升官晋爵吧!”
王濬军中一位谋士对他的这番表白感到担心,他对王濬说:
“将军虽有大功,但也不该由己口说出,这样会让皇上不悦啊!做臣子的当把功劳归于皇上,这样方保无虞。”
王濬并不在乎这个细节,他一笑道:
“功劳确是我军将士所立,如果不说将士,只说皇上,不是太虚伪了吗?我这是实话实说,皇上哪里会怪我呢?”
不久,接连发生的事让王濬震惊了。先是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他交司法部门论罪,后又诬陷他攻入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宫的珍宝。
王濬十分气愤,他面见武帝说:
“臣立有大功,虽不求封赏,但也不能遭人诬陷。我军将士九死一生,不能受此不白之冤,请陛下明鉴。”
武帝做出一笑道:
“将军不必动怒,事情的真相总会水落石出,将军耐心等待吧。”
武帝的含糊之辞,令王濬十分不解,他大声说:
“陛下当知臣的忠贞,那些诬陷臣的言辞分明是一派胡言,陛下不能相信呐!”
武帝脸上一紧,严肃道:
“有人弹劾于你,朕自要调查清楚,这是国家法度,岂能废除?你一再自辩,朕也难分真假,难到朕非听你一家之言不可吗?”
看见武帝动怒,王濬心惊更甚,他虽不再言,脸上却有不悦之色。
王濬回到府中,心中愤怒难以排遣,于是大骂王浑等人。他对家人说:
“我立下巨大的功劳,纵有小过,也不该受此待遇,我想不通啊!”
家人安慰他说:
“无论怎样,你还是有功之臣,又何必和小人计较呢?皇上听信谗言那是常有的事,你不该这样冲动。”
王濬一听更怒,叫道:
“有功不赏,反信小人的谗言,皇上难道真的糊涂了吗?皇上如果这样对待功臣,那么就太让人寒心了!”
王濬有一个亲戚叫范通,他一日去拜访王濬,王濬又对范通诉苦不止。
范通见王濬痛苦之状,问道:
“将军是要功呢,还是要富贵一生呢?”
王濬气呼呼地说:
“这些我都有,还用再要吗?”
范通摇头说:
“不到最后,富贵一生就是一种愿望,谁敢保证一定能实现?将军功劳是不缺了,但我担心你要出事啊。”
王濬又是生气,质问道:
“你我乃是至亲,不分彼此,难道你也诅咒我吗?”
范通连连摇头,叹息说:
“将军太糊涂了,难怪你乱发脾气。将军请想,你现在大功在身,为何还有人敢诬告你呢?皇上明知你的清白,又为何不肯替你说话呢?这看似让人奇怪,其实并不费解啊。”
王濬一下安静下来,屏住了呼吸。范通长叹一声,又道:
“自古功高者人忌,能保全下来的都是自掩其功的人。当年,灭蜀的大功臣邓艾,自夸其能,结果被谗言诬陷而死,这样的教训将军要记取啊。何况将军求的是平安一世,将军的功劳也无法抹灭,又何必在意什么无关紧要的说法呢?成功贵在善始善终,将军不可半途而废。”
范通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王濬,他思之良久,涕泪说:
“我只知斗勇,不知深虑,是你拯救了我啊!”
从此,王濬绝口不提立功的事,若有人提起,王濬总是说:
“这是皇上的英明神武所致,我哪有什么功劳呢?”
渐渐,攻击王濬的谣言都停息了,武帝对王濬的态度也大变,不时地封赏他。最后,王濬一生荣华,平安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