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31309900000058

第58章 中国首都现代化研究(4)

第二,外来人口问题。北京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2004年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加起来已接近1600万,其中外来人口高达20%左右,他们多为从事体力劳动的务工经商人员,市场经济要求多种资源要素的流动,人口大规模的流动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有着必然性,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劳动力市场发育落后和我国产业结构还不尽完善合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大量外来人口的存在以及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增加了资源、生态环境、城市交通、教育、就业、住房、社会治安等的负担,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将严重影响未来北京的健康协调发展。因此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实际居住人口要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如何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有效手段,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口综合调控机制,有效控制人口规模,这是北京加快社会现代化在解决人口问题方面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第三,人口结构还需不断优化。北京市人口受教育水平虽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目前北京市还存在着人口素质结构和城市职能发展不匹配的现象,尤其是北京旧城内就业人口、居住人口的素质相对于世界城市中心区的发展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提高全市人口素质,着力优化中心城的人口素质结构是今后北京社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又一挑战。

4.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世界上已经进入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一般都非常完善。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的体系还正处于建设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经过长期的努力,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搭建成型。但是要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建立较为健全的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北京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任务十分艰巨。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的内容;二是社会保障的水平;三是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四是社会保障的法律完善程度。陈剑,夏沁芳:《北京现代化进程面临的制约因素》,2003.5。北京目前在以上四个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第一,在社会保障的内容上,还存在一些没有纳入的空白。如医疗保障是人民健康水平的有力保障,但由于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医疗制度的改革步伐缓慢。对于一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根本得不到执行,职工看病难,负担重。

第二,社会保障水平还相当低。北京市区及郊区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额度都还比较低,贫困居民的生活还得不到完全的保障。根据《2005年北京统计年鉴》统计的数据,北京2004年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为每月290元,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为每月347~446元,职工最低工资提高到545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为420~510元。社会保障的水平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随着北京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的过程中,社会保障水平还需不断提高。

第三,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不够。尤其是非公有制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很多还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的体系范围。即使一些国有和集体的企业,其职工也有许多没有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此外对于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以前传统的民政救济对象是“无劳动能力”的人,是为数较少的边缘群体,而在体制转轨中,“有劳动能力”却失去工作机会的人,也陷入贫困的境地,他们的基本生活也应得到保障。

第四,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立法滞后是北京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重要问题。在我国除1953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可视为社会保障立法外,还没有第二部社会保障法律。虽然也制定了规定和条例,但不能代替法律的作用。规定和条例不具备法律的权威性,有的规定和办法具有明确的临时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都不利于北京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康发展。

(三)城市建设现代化方面

1.交通拥堵现象严重。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交通拥堵不仅会降低城市运转效率,削弱城市竞争力,而且会加重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北京是一个特大城市,交通问题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的大问题。近年来,北京加大了道路建设的力度,虽然在道路建设方面投入很大,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公路总里程快速增长,但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和整个城市的交通体系与北京人口与机动车的增长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城市道路交通仍然十分拥挤,交通基础设施差,交通管理水平不高等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指标的评价结果上可以看出,城近郊区道路数量少,是北京城市交通拥挤最主要的原因。从北京与国际化大都市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最多的巴黎人均拥有的铺装道路面积达30平方米;最少的城市伦敦也有26.4平方米;东京的地价和人口密度都超过北京,但其人均拥有的铺装道路面积却达到了28平方米。国内城市上海的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都大于北京,2004年上海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为15.36平方米,而北京全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只有9.45平方米,市区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则只有2.89平方米,其中东城、朝阳和丰台3个区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都不到2平方米。从上看出,北京人均交通用地面积比较低,不仅远远低于巴黎、纽约、伦敦和东京这样的国际化大城市,还低于国内的上海和深圳。人均拥有的道路面积这样低,怎能不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影响城市各行各业的运行效率和居民出行?此外,北京交通管理水平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也是导致交通拥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2005年北京统计年鉴》统计的数据,北京2004年全市道路总里程为19010公里,其中城区道路长度为4064公里,城区道路面积为7287万平方米。此外北京的轨道交通体系很不发达,到2004年北京的地铁运营长度为114公里,承担客运量为60653万人,仅占整体公共交通客运量的11.8%。这一比重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能力,如东京的轨道交通就承担了大约80%的客流量。北京轨道交通发展的滞后给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也给城市发展增加了压力。

除了道路设施的不足外,北京交通管理水平不高也是影响交通体系高效运转的原因之一。交通管理水平应该能适应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不仅要建立并健全相关的法律和规定,还要在管理中增加科技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现代化的手段。同时还需要大力增强市民的交通意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这些都是完善北京交通体系所要应对的挑战。

2.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当今,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四者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合理分配,当代人既担负着合理利用资源为当代人造福的责任,又担负着为后代人保留可利用资源的责任。”北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做出了艰巨的努力,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数据表明,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逐年提高,2000年、2001年、2002年分别为66.37、69.00、86.83,在上海之后,居全国第二。通过几年的努力,北京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无论是与国外城市还是国内生态环境较好的城市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根据有关资料,在有生态环境连续数据的国内19个城市中,北京的年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在第14位,污水处理率排在第11位,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排在第13位,这样的水平与首都城市的地位不相称。

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等问题制约着北京的长足发展。北京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已经成为世界七大污染城市之一,这与其全国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极不相称。汽车尾气排放、重化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和工业废水是造成大气污染与水污染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就大气污染而言,北京市面对的主要挑战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每年达15%以上。预计2008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会达到325万辆左右,道路的增加速率则在4%以上。由于北京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行车缓慢也会引起更多的污染。二是城市建设速度快,大面积的建设工程施工造成的扬尘颗粒物是北京市也称为主要大气污染源之一。三是能源结构问题。近几年来,北京市的能源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尽管引入了陕北的天然气资源,但煤炭高污染能源的使用率仍然居高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同时北京可持续发展也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制约,北京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0。是资源性缺水地区,2000年和2010年北京市水资源缺口可高达10亿和20亿立方米。《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第7页。客观的说,北京的生态条件并不理想,很干燥,扬尘比南方严重,北京市地形是三面环山,不利于大气扩散。并且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沙尘暴频繁发生,可以说,严重的环境污染是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利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制约着北京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五、加快北京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1.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北京。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构建和谐北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经济发展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经济的均衡与协调发展。在投资和消费中,更加注重消费;在城乡收入中,更加注重农民的收入;在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中,更加注重社会的发展。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现代化,还应该包括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北京的现代化进程,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北京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是不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过程,是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过程,是可持续的发展过程。

北京的现代化进程,必须落实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结合北京的城市功能和资源情况,认真分析北京的产业发展模式,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优化经济结构,注重增长方式转变,注重强化城市管理,加强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重点做好“六个坚持”,即:坚持首都发展战略,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名城、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努力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努力构建和谐首善之区;坚持奥运带动战略,努力提升首都工作水平。

北京的现代化进程,必须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下大力气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北京的现代化必将又快又好地到来。

2.加快经济现代化进程。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大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鼎力支持与推动。要加快北京的经济发展速度,就必须有大思路、大手笔,像特区建设、浦东开发那样,制定和实施首都经济振兴战略。举全市之力,得中央之助,借全国和全球之势,从中央与北京的关系、全市空间和产业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体系建设、发展环境改善等一系列重要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和实施方案,推出一系列把首都经济搞上去的强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