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环境与人类心理
31348100000028

第28章 大学宿舍环境心理品质与硬件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庄春萍

1 问题提出

20 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心理学逐渐兴起,其研究者关注人的行为、心理感受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尤其是人对于环境的心理感受。毕恒达(2003)认为,环境心理学是“了解社会、实质环境与人类行为与经验之间交互关系的学科”。Gifford(2002)提出:环境心理学研究人与其周围物理环境(physical settings)的交互作用。在这些交互作用中,人改变着环境,同时他们的行为也被环境改变着。对于日常生活而言,环境心理学致力于使建筑(buildings)更人性化,同时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大学生宿舍作为大学生日常居住环境的主体,其结构、功能与居住者对居住环境的心理感受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宿舍作为大学生居住、人际交流的物理载体,其物理结构将对其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学心理咨询工作者发现,由于宿舍内部人际关系引发居住者之间产生人际冲突、逃避居住环境等问题在来访者的咨询内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现象的产生应归因于宿舍环境,还是归因于居住者个人的人格特点,抑或两种原因都占一定程度的比例,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国外关于大学生宿舍的研究已经有很多,这些研究均在描述及评估宿舍居住环境的维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Kaya和Erkip(2001)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宿舍楼中,比起最底层的居住者,最高层的居住者知觉到的房间更大,拥挤感更低。总体来说,当知觉到的房间更大时,房间私密性也随之增加,宿舍满意度也增加。

Amole(2005)研究了住在高密度环境中学生的应对策略,主要的策略为:“离开宿舍学习”和“装饰个人空间”。女性更多地使用“领地策略”(territorial strategies),而男性更多地使用“撤退策略”(withdrawal strategies)。除了与学习和娱乐朋友有关之外,居住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确认领地的界限策略”(territorial defining strategies)在减轻高密度压力的环境中是关键性的策略。无论高层或是低层宿舍,在同一层的女性比男性感受的拥挤程度更高。

Cotterell(1984)在一项研究中,根据学生刚进入高中时的日记事件,从学生的人格的差异(概念水平)和学校设计(自由式平面布置设计open plan/传统封闭式设计conventional)确定了三种类型的焦虑。研究发现,比起封闭式学校的学生,自由式平面布置设计学校的学生行为具有相对较高的规范性,然而同时课业焦虑水平也较高。低概念化水平的学生比高概念化水平的学生感受到了更高的焦虑水平。自由式平面布置设计比封闭式设计学校的教师感受到了更高的紧张和焦虑水平。同时,自由式平面布置设计学校的教室中,经常需要变换活动,而且经常拖延,学生逃课行为更严重。John L。Cotterell认为,环境负担会对信息加工造成影响。

Hourihan(1984)关于居住环境满意度的研究表明:居住者个人性格通过个人对邻里关系的知觉和评价对居住满意度产生影响,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还未能解释。研究者进行了一项路径分析,其中将个人变量作为前因。这显示了邻里关系满意度是四种知觉到的环境特点和两种人格特征的直接结果,这总共能解释满意度方面38%的变异。另外的个人变量通过这些直接的原因被调和,并且间接地影响到满意度水平。

在研究方法上,早期的环境心理学研究着重分析、研究实质环境。现在看来,这种形式不足以预测人在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行为与心理感受,因此,以使用者为取向的观点在环境行为研究中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

建筑学中的“使用后评估方法”(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即:POE),从空间性能出发,关注使用者在发觉、感觉空间与活动行为之间所发生的矛盾现象,了解使用者对设计方案的反应,并用系统的方法来评价建筑是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或者满足了多少。通过调查使用者及其对建筑使用情况的满意度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总结出对该建筑类型发展有利的信息,最终达到促进该类型建筑不断发展的目的。本研究将在方法上借鉴使用后评估方法对建筑使用满意度的评估。

国内环境心理学学者吴建平提出环境“心理品质”,指人和环境交互作用中人对于环境场所知觉到的心理感受。将这些心理感受分属于不同的维度,每一个维度均描述场所环境心理品质的一方面。根据宿舍的结构及功能,本研究关注宿舍的“拥挤感”、“私密性”、“安全感”等。

鉴于目前国内还没有从心理学角度全面评估宿舍“心理品质”的量表,国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或采用实验法,或采用问卷法,但还未出现具有较高的跨文化的一致性、良好信效度的宿舍环境心理品质评估量表。

因此,本研究将参考以往研究提出的维度,通过访谈法、文献回顾、问卷法编制出覆盖面更广的“心理品质评估量表”,也将就量表评估结果与相应的已成熟的人格量表作相关研究。

本文包括两个研究:

研究一:宿舍环境心理品质量表及宿舍硬件满意度量表编制;

研究二:宿舍环境心理品质量表与宿舍硬件满意度量表施测数据分析。

2 宿舍环境心理品质量表及宿舍硬件满意度量表编制

2.1 对象与方法

2.1.1 题目资料收集

题目资料的收集有三种途径:(1)环境心理学研究小组以组内讨论的方式归纳出相关项目;(2)对12名大学生进行个体访谈,对2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访谈;(3)收集了包括北京、云南、山东、上海、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大学宿舍资料。

归纳其中的项目包括:宿舍人均面积、楼层高度、床的形式、卫浴设计、受噪声影响情况、视野、周围自然环境、社会服务设施等项目,对这些项目进行详细记录。

2.1.2 初步编制问卷项目

根据已有的文献以及访谈、资料收集结果,初步编制了13个项目的宿舍环境心理品质评估问卷及24个项目的硬件满意度评估问卷。其中宿舍环境心理品质包括“舒适度”、“和舍友的关系”等项目,宿舍硬件满意度问卷包括“对楼层高度的满意度”、“对宿舍公共区域的满意度”等,计分方式采用Likert5点计分。

2.1.3 宿舍环境心理品质功能量表的小范围测试及修改

问卷初步编制后,分别对四个年级的70名大学生进行现场测试,解释了一些语句表述的问题。另外,请指导老师和心理测量学老师对问卷的项目编制、语句表述、效度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从小范围测试结果看被试的趋中反映明显,因此将问卷的计分方式改为Likert 6点计分;根据老师的意见对部分题目的措辞进行修正,对选项表述方式进行修改。另外,在宿舍硬件满意度量表中,有些项目不具有普遍性,得出的结果效度不高,因此对此类题目予以删除,完毕后此部分问卷剩余16道题目。

2.1.4 问卷大范围施测

在北京某高校随机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回收率81.6%。被试包括男性87份,占有效数据的42.6%;女性117份,占有效数据的57.4%。最小年龄17岁,最大24岁,平均年龄20.18岁。大一学生76人,占37.3%;大二学生50人,占24.5%;大三学生63人,占30.9%;大四学生14人,占6.9%。理科学生95人,占46.6%;文科学生71人,占34.8%;工科学生38人,占18.6%。施测结果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

2.1.5 问卷的效度检验

目前没有出现对评估宿舍整体心理品质的信效度较好的问卷,因此,本研究中自编问卷的效度检验采用专家检验法及各题目与总分的相关性表示。宿舍环境心理品质评估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771,分半信度(Guttman split-half coefficient)为0.755.宿舍硬件满意度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alpha)为0.824,分半信度(Guttman split-half coefficient)为0.790.

2.2 结果

2.2.1 题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

计算各个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得到各个项目的区分度。采用0.01水平的双侧检验,结果显示13道题目均与总分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这一步未删除题目。

2.2.2 各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对宿舍环境心理品质量表和剩余题目分别进行因素分析,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其中,宿舍环境心理品质量表的数据结果分析:KMO值为0.748,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结果显著(Approx Chi-Square=494.459,df=78,p=0.000),可以作因素分析。理论上各维度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因此采用斜交旋转法(Delta=0,Kappa=4),产生的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4个,累计解释方差的57.918%。根据碎石图,确定抽取3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的49.214%。

强制抽取3个因子,再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因素载荷小于0.3的项目和在多个项目上具有相近负荷的项目3个,最后剩余10个项目。对剩余的10个项目再次作因素分析,KMO值为0.798,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结果显著。因素分析结果集中在3个因子上,这3个因子累计可以解释总方差的55.934%。

因素1中包含“宿舍的美观程度(R)”,“自由选择住进哪个宿舍”,“按个人兴趣装饰宿舍”,“自由移动宿舍家具”。这四个题目与美感、控制性(Dominance)有关,但因控制性题目贡献率较高,且有三个题目直接与“控制性”有关,因此命名为“控制感”。

因素2中包含“舒适”,“拥挤(R)”,“安全”,“保护隐私”,这四个题目在内容上与“舒适感”、“安全感”、“私密性”有关,因此命名为“安全舒适私密感”。

因素3中包含“喜欢呆在宿舍(R)”,“和舍友的关系融洽”,这两个题目与宿舍内人际关系和对宿舍环境的归属感有关,因此命名为“归属感”。

对宿舍硬件进行满意度分析:其中各题目内容均针对某种明确的硬件方面进行满意度测量。对这一部分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值为0.837,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结果显著(Approx Chi-Square=698.079,df=120,p=0.000),可以作因素分析。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产生的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5个,累计解释方差的59.469%。根据碎石图,确定抽取1个因子,累计解释方差的29.752%。

因素中包含“对宿舍生活设施的便捷程度的满意度”,“对宿舍周围服务设施完善程度的满意度”,“对宿舍的通风状况的满意度”,“对宿舍的采光状况的满意度”,“对宿舍的公共区域的满意度”,“对宿舍的视野的满意度”,“对宿舍周围自然环境的满意度(R)”,“对宿舍的温度调节能力的满意度”,“对宿舍的人均面积的满意度”,“对宿舍公共区域的满意度”,“对宿舍受噪音影响的情况的满意度(R)”,“对宿舍人数的满意度”,“对宿舍公共区域的夜间照明情况的满意度”,“对宿舍墙壁的颜色的满意度”,“对宿舍的卫生状况的满意度(R)”,“对宿舍卫生间的满意度”等16个题目。

2.3 问卷的心理测量学指标检验

2.3.1 各项目区分度检验

宿舍环境心理品质评估量表各因素与总分作相关(N=186),检验“宿舍环境心理品质评估量表”项目区分度,各因素与各自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所以各因素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宿舍硬件满意度与总分作相关(N=181),各项目与量表总分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所以,宿舍硬件满意度各题目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2.3.2 信度检验

对宿舍硬件满意度量表信度检验:宿舍硬件满意度量表抽取出一个因素,16道题目之间的同质性信度为0.824(N=181)。

2.3.3 效度检验

根据宿舍环境心理品质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此量表中各个题目的因子载荷都在0.30以上,而且只对一个因素有较高载荷。三个因子可以累计解释总方差的55.934%,因此,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在内容效度方面,经过专家审定,各个题目本身即具有效标特性,由各题目与各因子具有的高相关水平,以及与总分之间的高相关水平,可以得知宿舍环境心理品质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

从宿舍硬件满意度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得知,该部分各题目的因子载荷均在0.40以上,所有题目可以累计解释总方差的29.752%。根据心理测量学的有关理论,如果第一个公因子解释总变异的百分比超过20%,则可以认为该量表具有单维性,因此宿舍硬件满意度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 宿舍环境心理品质评估量表与宿舍硬件满意度的相关研究及人口学变量差异比较

3.1 宿舍环境心理品质量表各因素之间的相关

3.1.1 宿舍环境心理品质三因素之间及与总分之间的相关

由结果可知,宿舍环境心理品质三因素之间均达到了中等水平的显著相关,且与总分之间达到了高水平的显著相关,“控制感”和“安全舒适私密感”与总分的相关性尤其高,说明居住者对宿舍环境的控制感越强时,知觉到宿舍环境心理品质越正向。同样,当居住者感觉到宿舍越舒适安全具有私密性时,那么其知觉到的宿舍环境心理品质越正向。

3.1.2 “安全舒适私密感”总分与其题目的相关

人感受到宿舍的“舒适”、“拥挤”、“安全”、“私密”之间均具有不同程度显著相关,其中“拥挤”和“舒适感”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436,与“私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20,与“安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67,均为中等程度的相关水平。“舒适”与“安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28,“拥挤”和“私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20.四个题目与其总分“安全舒适私密感”的相关均达到了0.01水平上的高相关。

3.1.3 “控制感”总分与其题目的相关

宿舍的“美观感”与“可以自由选择宿舍房间”有中等程度的显著相关,其他各题目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均在0.01水平上,达到了显著相关,各题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也达到了显著高相关。这一部分的题目当中,从内容上说,自由选择居住房间、自由装饰宿舍、自由移动宿舍家具都与“控制感”直接有关,题目7内容上是“宿舍的美感”,从统计结果上归为这一组,可能说明宿舍“控制感”与“美感”有一定的关系。

3.1.4 “归属感”总分与其题目的相关

“喜欢呆在宿舍”与“和舍友关系融洽”具有中等程度的显著相关。两个题目与总分的相关也达到了显著的高相关水平。

3.2 宿舍环境心理品质各因素与宿舍硬件满意度总分的回归分析

宿舍环境心理品质的“控制感”与硬件满意度的相关水平最高,达到了0.637,“安全舒适私密性”和“归属感”与“硬件满意度”的相关性水平也分别达到了0.01水平的显著相关。由此可知,宿舍居住者对宿舍硬件满意度的高低与其知觉到的对宿舍的心理品质具有相关关系,其中控制感与宿舍硬件满意度的相关性最高,当被试对宿舍的控制感较高时,其知觉到的宿舍硬件满意度也较高。

将宿舍硬件满意度(Y)作为因变量,将宿舍环境心理品质的“控制感”(X1)、“舒适安全私密感”(X2)、“归属感”(X3)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采用“向后逐步回归”,从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控制感(X1)、舒适安全私密感(X2)对宿舍硬件满意度有预测作用。归属感(X3)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被剔除。回归方程表示如下:

Y=18.053+0.460X1(控制感)+0.366X2(舒适安全私密感)

3.3 宿舍面积、私密性与宿舍硬件满意度之间的相关

此部分的结果说明,被试感知的宿舍面积与其感受到的私密性有显著的弱正相关,与宿舍的满意度总分也存在中等水平的显著正相关,即当被试感知到的宿舍面积越大时,其感受到的宿舍私密性也越高,对宿舍的满意度水平也更高。此结果验证Kaya和Erkip(2001)的研究结果。

3.4 宿舍环境心理品质各维度与宿舍硬件满意度的人口学差异

3.4.1 宿舍环境心理品质各维度的性别、年级、学科类型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被试在“控制感”上存在显著差异(t=-2.522,p<0.05),男性的控制感得分(M=13.95,SD=4.1)低于女性控制感得分(M=15.45,SD=4.0)。性别差异在其他各维度均不显著。

3.4.2 宿舍环境心理品质各维度的年级差异

一维方差分析结果(ANOVA)显示,大四学生在“宿舍环境心理品质”总分上,与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df=3,F=3.328,p<0.05),大四学生的“宿舍环境心理品质”总分(M=44.17,SD=7.0)显著高于大一(M=39.0,SD=7.8)、大二(M=36.76,SD=7.5)、大三(M=37.97,SD=7.1)。大一、大二、大三被试之间无显著差异,从结果可以看出,大二学生对于宿舍心理特质的评分最低。在硬件满意度方面,四个年级的被试均未达到显著差异。

3.4.3 宿舍环境心理品质各维度的学科类型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科之间的被试在“宿舍环境心理品质”、“心理品质各维度”、“硬件满意度”上均未达到显著差异。

4 讨论

4.1 问卷编制方面

问卷编制前期,通过访谈、查资料等途径获得了大量的题目,尤其在访谈中被试提到的某些题目很有代表性,这类题目大部分都包含在预测问卷中。但也有的被试提到了一些题目,这些题目本身对其生活影响很大,然而题目内容的特异性太高,不具有普遍性,如“晚上休息时周围灯光过亮,导致无法安寝”,因此在问卷中没有出现这类题目,但这并不代表这些题目涉及的内容不重要,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采取实验方法了解这类因素的效应。

问卷维度设计方面,没有完全采用国外的结果,如“私密性”,Westin(1970)认为环境“私密性”有四种类型。然而,问卷设计时,在访谈过程中,发现中国人易将其中的某些特点归结为“人际关系”,因此,如果直接采用国外的维度,那么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题目理解偏差将降低问卷的效度。

被试取样方面,仅取了北京高校的被试,虽然信效度符合统计测量学标准,但问卷进一步的信效度验证则需要来源更广泛、样本量更大的被试量。

在访谈中,被试还提到了针对具体宿舍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不便于用普遍的问卷施测,但其影响作用也不可忽视。如果采用实验法进行对照组实验,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果,也利于澄清独立因素的作用。

在应用方面,国外的研究或采取实验研究,或采取准实验研究,有研究者采用问卷法,但未报告问卷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因此本研究中问卷的编制可供进一步推广研究之用。

4.2 问卷分析结果

从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到,在“宿舍环境心理品质”的几个因素之间,包括项目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这符合Cassidy(1997)提出的环境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之“系统观点”(system)。强调每个部分之间都是动态互动过程,一个部分的改变会影响过程中的其他部分。“宿舍环境心理品质”的评估结果既不能完全归因于宿舍,也不能完全归因于被试个人,所得出的测评结果是基于居住者(人)和宿舍(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产生,居住环境与居住者对居住环境的知觉、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除了受居住环境本身的硬件特点及其附带的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居住者个人的人格影响。

本研究中同时涉及居住者对“宿舍硬件”的满意度评估,以及被试的人格评估。环境心理学研究人(individuals)与环境(physical settings)的交互作用。因此,同时测评三方面的结果有利于澄清研究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结果方面,发现“控制感”与“宿舍环境心理品质”的相关性极高,这可能说明,对大学生而言,在日常生活居住方面,他们需要更多的自主权,“控制感”高,那么知觉到的“宿舍环境心理品质”也更正向。在宿舍功能方面,除了宿舍本身硬件设计的功能之外,宿舍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者在执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宿舍的硬件功能也会影响到宿舍硬件满意度。

5 结论

编制了“宿舍环境心理品质量表”和“宿舍硬件满意度量表”,各量表皆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

量表施测结果:宿舍环境心理品质与宿舍硬件满意度相关系数达到0.681;大四学生在宿舍环境心理品质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女生在宿舍环境心理品质的“控制感”得分显著高于男性;性别、年级、学科性质不同,在宿舍硬件满意度上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中不同的学科性质在宿舍环境心理品质上的得分也无差异。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宿舍心理品质中,“控制感”与“舒适安全私密感”对宿舍硬件满意度的预测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