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环境与人类心理
31348100000003

第3章 生态心理学元理论探讨

一种新的世界观的确立和展开吴继霞应当说我们已经身陷“环境问题”的泥坑里,而在世界观层面上阐释和解决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人类拯救自己、拯救自然的一种方式。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它需要我们从认识论范式上来一场世界观的变革,并且需要确立新的世界观,同时它也是生态心理学的元理论问题。

1 在世界观层面上反思当代环境问题

中外学者一般都认为,环境的大多数变化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发展不断演变和发展起来的。自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定居生活以来,以人类居住地为中心的环境退化即告开始。因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和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则从人类进入工业化时期就已经开始发生了。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出现了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五六十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达到了严重的程度,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安全,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第二次高潮是从80年代初出现的,这是伴随环境污染和大范围生态破坏出现的一次高潮。主要是一些影响范围大和危害严重的环境问题,像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这些全球性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自60年代R。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70年代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以来,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和改善。

环境问题随着人类对环境的不适当的改造和利用而逐渐严重。从哲学角度看,环境与人类,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一方面,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另一方面,人类的活动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环境。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人类对环境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环境对人的作用是不断以自身的变化(即所谓自然规律)来“对抗”人类。人对这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的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实践过程,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而今天,我们依然在为这种“胜利”交学费。全球的厄尔尼诺现象,2003年肆虐全球的SARS病毒,中国的沙尘暴、地震、泥石流……这些还只是自然的一个报复,一个警告。人类因为不适当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痛苦,其实已经是个“历史故事”,当下中国的“泥石流”只是这个“历史故事”的“新编”。这些大量的事实也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一个国家或地区不适当的开发活动,都有可能影响更大范围的环境,甚至影响到整个生物圈的平衡。同时也体现了当代环境问题的特征,这就是: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综合化、社会化、政治化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高智能化。因此,我们在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时,不能无视当代环境问题的这些特征。

实际上,自从人类形成社会以来,就一直以自己的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人类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以至决定人类社会行为取舍的思想、观念、感情也在发生着变化。人类、人类社会就是在人与自然环境这种相互作用、协同变化的过程中演进的。应该说,在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行为的管理,特别是没有停止过对自己作用于自然环境行为的“管理”,只不过是自觉程度,或者说是理性程度的高低不同而已。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虽然始终存在,但从来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紧张到使人感受到“生存危机”。只是到20世纪中叶以后,人们才惊诧地发现,环境危机已“突如其来”地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人们以为凭借自己的、已被历史证实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技术,一定可以制止环境的恶化。然而曾几何时,人类不得不从单纯迷恋治理技术的局限中跳出来,转而向其他方面寻求出路,本质上就是改善自身的生存方式以及相应的基本观念。

环境问题的实质,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保护已由自然科学扩展到社会科学,进而迈入哲学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环境问题的本质进行着研究和探讨。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视角,在政治,或经济—技术层面进行的。为此提出的理论有:人口理论、富裕理论、技术理论、资本主义理论、增长理论。撇开这些理论优缺点不谈,它们主要是从宏观的社会经济生产层面来理解环境问题,并作出对策。这也是国际社会近年来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出发点。但是,人类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有其深层的思想根源,在世界观的层面开展研究,有利于揭示人类当今所面临的难题的实质。

黑格尔在谈及哲学理论时认为,“作为一个体系,需要有一个原理被提出并且贯穿在特殊的东西里面”,“要这样来理解那个理念,使得多种多样的现实,能被引导到这个作为共相的理念上面,并且通过它而被规定,在这个统一性里面被认识”。触类旁通,借鉴黑格尔这一思想,可以说,世界观作为生态心理学元理论的“一个原理被提出”,是其逻辑起点;它贯彻于生态心理学研究的每一个思想观点和实践活动之中,并据以“在这个统一性里面被认识”、被规定。同时,犹如任何学科的基本理念一样,它以胚芽的形式规定了生态心理学理论的架构和演进图景。

2 从认识论范式上进行世界观的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人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世界观亦称宇宙观,它是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的总和。哲学是它的理论表现形式。在当今的学术话语中,世界观的概念已经可以用来指称某个领域,是个被泛化地使用的概念。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提出的新的世界观的概念,就是广义上理解的世界观概念。更何况,严峻的环境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亦即世界观的问题。

当人与自然的冲突成为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危机时,对环境的焦虑在整个地球弥散开来,带着这种焦虑,人们不能不在世界观的层面上来思考环境问题,并试图以正在确立和展开的新的世界观来缓解人与自然的冲突,从而展现人在自然中的新的生命景象。生态心理学家将自我的治疗与地球的治疗联系起来力图恢复人与自然的联系,寻找生命本身的意义。也提出了合理的方案和思路。笔者认为,对世界观理解的差异,将会形成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心理学的不同学术路径和价值取向;我们尊重差异,并且认为如果将世界观的理解格式化、固定化,就会消除差异,从而失去从新的范畴出发解释世界的可能。解释世界的途径不是唯一的。

一般认为,机械论世界观是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的指导思想,尤其是以牛顿物理学和笛卡儿哲学为基础形成的机械论自然观。这种哲学的性质是机械论、二元论和还原论的,它是强调主客二分的哲学。它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发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特别是工业社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人在向自然进攻、改造自然的同时,发展了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实行一种实际上“反自然”的社会——经济——消费生活;同时,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人类发展了科学主义的思想,从而发展了损害自然环境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尽管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人类实践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建设了现代化的生活,但是,它以生命和自然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实现人的持续发展、以他人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实现自己持续发展,从而导致整个“人——自然”系统的不可持续发展,使人类陷入困境之中。人类才因此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是人类的“实践转向”。但它更需要“哲学转向”的理论支持。

我们深受“牛顿——笛卡儿”主客二分的世界观的影响。现实当中,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我们随处可见这种思考模式的反映。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使人们以此来驾驭自然万物。笛卡儿则提供了方法,他认为万物都有一个量化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数学,在数学世界里万物失去了生机,却获得了严密的秩序,并且人类完全能够把握这个秩序。牛顿则最终完成了用数学解释世界的大业。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对于自己的认识能力是十分自信的,甚至带有某些狂妄。人们曾经认为,人类就其能力来讲,可以达到对于某些领域的终极认识。我们误以为,某类事物的规律我们可以完全把握。而事实上,自然、各种客观事物都处在一个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人与环境关系的恶化从反面进一步教育了人类,科学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迫使一些哲学家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自然。克服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是时代和现实向人类提出的要求。

海德格尔在《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一文中,实现了对人的强调向对自然强调的转变,提出了人与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他认为人的作用不是为“自然立法”,不是充当自然的主人,而应倾听自然的呼声,顺从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任平教授在他的专著《广义认识论原理》本论文也认同他的“主——客——主”认识论框架,只是在对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的途径作世界观的变革的理解上有所差别,下文将继续论述。因此,实现主客相融、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即“主体——客体——主体”的认识论模式将是目前我们解决所面临困境的一个努力方向。

3 对新世界观的阐述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于指导我们现今研究新情况和解决问题上仍有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马恩在自然观的具体理解上有历史的局限性,这是时代的印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得到全面深刻的暴露,同时也促使我们要更加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在今天需要以新的历史形态出现。但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世界观?

卡普拉认为:“一种新的生态世界观正在形成,其科学形式是由系统理论赋予的。”今日正在兴起的三大转变进一步促进了这种世界观的出现。第一种转变是父权制向父权制后的社会转变;第二种转变是化石燃料的衰落;第三种是范式变化。“这种新的范式将不仅仅是一种科学范式。它被包容在更广泛的生态意识之中。”他特别强调价值观的转变。这种转变即会形成生态世界观。

3.1 生态世界观是新的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现代生态学把世界看做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是各种生态因素,包括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客观性质,而反映这种性质的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则是生态学的基本观点。生态世界观之所以说是新的世界观的重要内容,是因为:

第一,生态世界观运用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认识现实事物,揭示各种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从而认识和解决现实世界的种种问题。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因此,生态世界观是一种新的方法论。

第二,生态世界观认为不仅人具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也具有价值,包括它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因此,它是一种新的价值观。

第三,生态世界观既反对‘反自然’的观点,又反对自然主义的观点,赞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因此,它是一种新的自然观。

除此之外,生态世界观是在对传统哲学批判的基础上,成为一种反主流文化的,它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里,笔者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持积极的态度。尽管我国仍处于“前现代”与“现代”的冲突中,但后现代的因素已经出现,我们既面临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也遭遇后工业社会的困难。“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某些方面提供了解释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理论。格里芬说: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它试图战胜现代世界观,但不是通过消除这种世界观本身存在的可能性,而是通过对现代前提和传统概念的修正来建构一种后现代世界观”。它以后现代方式认识人与人、人类与自然界及整个宇宙之间的关系。因此,对生态世界观是新的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应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角度去理解它。

3.2 新的世界观是一个世界观范式的转变

新的世界观不是一个具体的环保问题,而是一个世界观范式的转变:由“主——客”范式转变为“主——客——主”的范式。这一转换,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新的表现形式,是对后现代环境实践问题的回应。新的世界观具有未完成性。

新的世界观依据“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在观察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时,既不是单纯以人为尺度,也不是单纯以自然为尺度,而是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尺度。即既从人考察自然界,又从自然界考察人。比如关于人的理解。新的世界观是,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统一中进行研究。当从人与自然关系研究人时,是用生态学方法研究生物圈中的人、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人对自然的作用,以及人类的未来。这里的人是具有生物本性、服从生物学规律的作为感性实体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作为感性主体的人,是有意识的能动的存在物,在对自然的作用中表现为社会存在物,服从社会规律。同样,我们用生态学方法研究自然界,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依赖于自然界,它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由此关于自然的研究离不开人。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新的世界观意味着人是参与者(产物、干预)。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统一基础,它意味着人是旁观者等等。

尽管对这种新的世界观的阐释,笔者还不能立即冠以“某某世界观”的名称,它还是笔者试图确立的一种新的世界观,但它又是一个未完成的、开放的,需要在实践中加以确立和展开的。为此,生态心理学与此新的世界观相生相伴,将会诞生许多不一样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