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回族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族是宁夏的主体民族,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民族。传统节日基本来源于伊斯兰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宗教、历史、文化、经济、民俗等各个方面,既保存了宗教赋予的独有特性,又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许多社会发展的烙印,宗教节日趋于民族化、民俗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等,回族的传统节日已经形成了特有的节日文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回族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回族传统节日无论在文化的内涵上,还是在节日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都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打造回族节日文化,就要充分运用回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回族优秀文化,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民族地区繁荣昌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弘扬民族节日文化,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传统节日习俗,剔除封建糟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要坚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挖掘回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回族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使回族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相结合,与商业营销形成互动,不断增强节日活动的群众性和广泛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始终保持回族传统节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弘扬民族节日文化,要与时俱进。节庆活动是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要适应群众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在遵循伊斯兰文化基本精神的前提下,立足群众乐于参与和便于参与,不断创造新鲜多样的节日活动方式,积极组织开展"两节一会"、领导贺节、体育竞赛、传统歌舞、花儿演唱、武术表演、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和"卧尔兹"演讲等,不断丰富回族节日的文化内涵,逐步改变回族传统节日活动相对封闭、内容单一的现象,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彰显回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广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引导传统民间节日文化,推进节日文化、清真饮食文化、回族服饰展演、民间艺术表演等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借助节日文化搭建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平台,把节日活动办成检阅回族文化成果、发扬回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盛会。要充分利用回族节日活动群众参与多、人群相对集中的特点,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法律知识等宣传普及活动,不断丰富回族节日的科技内涵,逐步改变回族传统节日文化过多专注于宗教活动的特点,体现传统与现代、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弘扬民族节日文化,要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目的,通过节庆活动增进人们的情感交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让各族各界群众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充分享受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在节日用品、用语上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制作一些美观大方、富有情趣的节日文化产品,多创作一些易于传颂、有真情实感的节日用语,多生产一些安全卫生、健康有益的节日清真食品,突出回族特色,体现人文关怀,增添节日魅力。把回族传统节日文化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讲解、情景重现、参与互动等方式,让旅游者参与其中,亲身体验独具回族特色的节日习俗。组织好传统节日商品的研发和生产,引导商家用好节日商机,活跃节日气氛。把回族传统节日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创建活动的渠道和空间,使回族传统节日活动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原载于《共产党人》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