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30日,在中共中央的亲自指挥下,刘邓大军四个纵队约13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进入1948年,周恩来在1月11日召开的西北高干扩大会议上,对战争形势作了这样的估计:从战争的第二年起,我们逐渐地在全国各战场无例外地进入了反攻。战争的主动权已掌握在我们手里。
中央已经决定一直打下去,不要再走弯路,一直走到胜利。在新的一年中,一条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伟人规划的道路,已经在全中国人民面前铺设开来。人民,在领袖的带领下,正沿着这条康庄大道大踏步地向前迈进。迅速发展着的形势,给中共中央提出了更高、更宽阔、更长远的要求,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决定:走出延安、陕北,过黄河,向华北去。
彭老总设伏青化砭
西北野战军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实行“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方针,避开优势敌军的锋芒,放弃延安及若干城池,诱敌深入,依靠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的作战地形,运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在运动的过程中,寻求有利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孤立的一股。
根据这一方针,解放军选择了物资较丰富,而且可以依托晋绥解放区支援的延安东北地区作为初期作战的战场,准备在这一地区连续打几个歼灭战。为此,解放军在松树岭的战斗刚刚结束,就迅速转移到青化砭地区集结待命了。
八路军已获得情报,敌人占领延安之后,气焰十分嚣张,《中央日报》两则大标题云:“延安大捷,毙伤共军万余人”,“将军三日克崂山,壮士长歌入延安。”足见胡宗南十分骄傲,判断共军“不堪一击”,已“仓皇北窜”。他们把解放军三五八旅的佯动,误判为是解放军主力向安塞方向撤退,决定以整编第一军率五个旅,于3月24日沿延河向安塞方向进军,企图围歼解放军于安塞东北地区;又命令第三十一旅,于24日经峁拐进驻青化砭地区,以保障其主力侧翼的安全。
为了打好这一仗,解放军主力必须隐藏集结在敌人翼侧,等到敌情、地形、人员等条件有利于解放军而不利于敌人时,才定下打的决心。根据这一精神,彭总带领相关的军事干部去看地形、分任务,具体地指定了伏击位置。青化砭就在延安东北六七十里的地方。咸榆公路从延安向东伸出五十多里,到了姚店子村,再折向北,伸入青化砭的一条小山沟里。这一条沟是东西两条山夹着一条小河,公路和小河平行。进了青化砭,就像进了一个长长的笼子。
就在彭总看地形的时候,敌人有十几架飞机在上空盘旋。但由于刮着大风,尘埃滚滚,敌机无法发现解放军。3月22日,彭总定下了在青化砭公路两侧结布袋阵,以伏击方法歼灭敌三十一旅的计划。根据命令,部队在24日拂晓前,利用夜暗,秘密进入阵地。干部战士们头上戴着用干蒿子编成的防空帽,身上也插满蒿子,一个个像刺猬一样。部队携带一天的干粮和饮水,除观察及通信人员外,谁也不准随便走动,而观察及通信人员则全部穿上了便衣。
那天,青化砭地区正好下着毛毛细雨,三月春寒赛腊月,战士们蹲在湿漉漉的工事里,冻得瑟瑟发抖。从下半夜蹲到拂晓,从拂晓又蹲到天黑。24日正式进入阵地,其实23日挖好工事以后,部队进行演练,就已经蹲了一天了。战士们蹲在工事里,都有一样的想法:“敌人要能来,那当然谢天谢地,怕只怕它不往你这口袋钻,那不是白蹲了吗?”24日蹲了一整天,到了傍晚,连一点动静也没有,只有一群乌鸦在头顶飞过。战士们指着乌鸦笑骂:“你们来得太早了,敌人还没来送死,你们来吃什么?”
由于敌人没有按时就范,在旅部几位主要干部中,也引起了种种猜测。有的怀疑自己人走漏了消息;有的怀疑敌人改变了计划。解放军又派侦察人员到拐峁方向侦察敌情,据侦察人员报告,敌人在拐峁抓了一些老大娘去给他们做干粮,这些老大娘和敌人慢慢拖时间,到24日上午才做了一半。敌人只好在拐峁住了一夜。这个情况,说明敌人还是要来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3月25日黎明前,部队又向预定的伏击阵地进发。泥泞的山坡上,一路路队伍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脚步声很轻,偶尔手榴弹碰着刺刀,马上就用手捂着了;有些人为了避免刺刀反光,连刀刃都穿着一串叶子。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敌人还是没有踪影。大伙那个心焦啊,不少人就低声地在那里骂开了。
就在这时,两架敌机飞了过来,在解放军头顶上飞了几圈,边飞边扫射。但战士们严格执行战地纪律,没有发出一点声响。敌机不久就飞了回去。上午十点钟左右,山顶上,出现了敌人。于是立即向总部报告。彭总在电话里说:“好!莫急,等着!”不一会,敌人主力黑压压一大片,沿着公路河沟,大摇大摆地开过来了。他们的机枪小炮,全部裹着枪衣炮衣,牢牢捆在驮子上,完全没有料想到这里会有三面埋伏。
当敌人的先头部队进至青化砭附近,后卫部队通过梁家桥,完全进入解放军伏击圈时,总部打出三发红色信号弹,顿时,各部一齐开火。按预定计划,新四旅及三五八旅一部向敌先头部队攻击,阻止敌人前进;独四旅一部向惠家砭方向攻击,切断敌人退路。解放军两翼攻击部队,则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勇猛地向敌人的主力部队压下去。教导旅一团二团,顺着石绵羊沟的河滩往下冲,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解放军的突然冲击,一下把敌人的建制打乱了,使敌人完全失去了指挥,他们满山沟乱跑,乱打枪。五十分钟的激战,敌人大部已被压至沟内分割围歼。小股敌人想占领小蒜沟以西高地及青化砭东南高地的土寨子负隅顽抗,不到十分钟,也在解放军的勇猛攻击下,全部被歼。
战斗结束后,解放军冒着蒙蒙细雨,夜行军几十里才宿营,并休整了两天。利用这两天时间,把俘虏编成三个俘虏营。
战士们编了一个顺口溜整天唱:
胡宗南可真笨!
钻进彭总的口袋阵。
数万人马做俘虏,
气得胡匪丢了魂!
聚歼“天下第一旅”
还在陈赓打击阎锡山的时候,胡宗南就在蒋介石的催促下,调其在晋南的全部主力北上,企图与陈赓决战。
陈赓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心乘胡军北进,在临汾、浮山地区,于敌人运动中寻机歼其一至两个旅,并且把目标定在胡宗南他这位黄埔同窗最心爱的整编第1师第1旅上。陈赓判断,胡宗南进攻的目标是浮山县城,但占领浮山后他如何行动,特别是在整个过程中整编第1师第1旅怎么行动,这是能否实现歼击胡宗南第1旅的关键。
不出陈赓的所料,当陈赓部稍稍向浮山之敌施压,坐镇临汾指挥此次进攻的国民党军第1军军长董钊、第1师师长罗列发觉情况不妙,立即下令正在临浮公路上行进的第1旅加速东去救援。不久,整编第1师第1旅先头部队第2团杀气腾腾地进至官雀地区,进入陈赓摆下的预设战场。第4纵队除以第13旅一部和地方部队与民兵继续佯攻浮山外,集中3个旅围歼第1旅第2团。陈赓手下三员大将——周希汉、李成芳、陈康,齐向官雀村扑去。
正当第11旅、第13旅与国民党军展开激战时,毛泽东从延安给陈赓发来电报,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歼灭第一旅”。陈赓当即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传达到所有作战部队,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全体指战员全歼官雀之敌的决心和信心。
李成芳旅向被围的第2团发起了总攻,第31团第1营一举突入敌人固守的房院,歼敌1个整营。与此同时第32团第2营向敌第2营发起攻击,经过逐屋逐点争夺,突入院内,与国民党军展开肉搏。官雀被围的第2团团长王亚武打仗凶猛,是个张飞式的人物,在胡宗南军中是有名的“闯将”,但在李成芳部的猛攻下,也只得不断地向罗列和黄正诚求援。李成芳部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势。王亚武再次向罗列求援:“师座,看来这次不是散匪骚扰,可能是陈赓主力,我快顶不住了。”“哪能呢,不用怕,援兵已经出动,只要再坚持过今晚,就能解你的围。”罗列安慰王亚武。
就在这个时候,李成芳的第31团第3营已经冲进了王亚武的团部和团直属机关,24日凌晨3时许,肃清了最后一股顽抗的敌人,并将王亚武击毙在电话机旁,数百名敌官兵被俘。
李成芳旅在官雀的战斗打完了,陈赓当即打电话给正在官雀以东地区担负阻援任务的第13旅旅长陈康:“要不要派兵支援你们?”陈康在电话里笑嘻嘻地说道:“就不要再劳李成芳同志啦。我们主攻第1旅不够资格,打援兵还是有把握的。请司令员放心,敌人一步也前进不了!”
这时,坐镇临汾的第1军军长董钊得知第1旅第2团在官雀被解放军包围的消息后,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下令第1师师长罗列:急派第1旅旅长黄正诚率旅部和第1团东援官雀。
陈赓对此早有准备,随时注意自临汾出援之敌的动向。并且派遣周希汉将第1旅旅部及第1团诱至预设的阵地全部歼灭。周希汉果然不辱使命,第1团连续进攻十三四次,结果全被击退。
第二天清晨,整编第1师的第1团也被全歼。就在战斗快结束时,陈赓这时还在指挥所的监听室里,清楚地听见黄正诚向罗列惊呼道:“敌人已经进屋了!……”话没讲完,传来一声异样的巨响,报话机的音响戛然而止。
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的陈赓睁大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转过头来对大家说:“这个部队的指挥官并不是草包、饭桶,他们叫‘天下第一军’,对国民党军队来说,也还不是瞎吹。但对我军来说,它就不行罗!”
这时,罗列仍像招魂一样,连续呼喊黄正诚,“黄旅长……黄旅长……黄旅长……”
陈赓回过头对着话筒喊了声:“别叫了,黄正诚已经作了解放军的俘虏了。”说得指挥所里参谋人员哄笑起来。
至此,临浮战役胜利结束。歼灭胡宗南整编第1师第1旅全部歼灭,重创第27旅、第167旅。胡宗南的“天下第一军”的第一旅覆灭了,旅长黄正诚也成为陈赓的俘虏了。
整编第1师“精锐”的第一旅被歼,引起国民党军内部的极大惊恐。胡宗南痛惜其发家老本的覆灭,大发雷霆,急从陕西加调两个旅增防晋南,并于10月3日亲自乘飞机到达临汾“整饬军纪”,进行“检讨”,同时部署北犯,又被陈赓粉碎。
苏中“七战七捷”
1946年7月的苏中大地,战云密布。在这严峻关头,华中野战军司令粟裕来到苏中前线。尽管进犯苏中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多达12万之众,而华中野战军只有3万多人,但粟裕信心百倍。他深知,丧失人心和骄傲狂妄是敌人的致命弱点。他不相信美国的飞机大炮会使对手成为胜利者。
战幕末拉开,便显示出了粟裕运筹帷幄的能力。他把初战的战场选择在苏中解放区的南部地区,这是个异平寻常的决策。迎击进犯之敌,传统的战法是“诱敌深入”,但粟裕经过周密研究,从“时机、地点、部队”这三个环节考虑,认为在苏中南部地区作战要比纵深地区有利。
宜(家堡)秦(兴)之战,是苏中战役的第一仗。战斗于7月13日打响。在此之前,我军获悉,敌整编第83师、第49师和第99旅、第25师分三路向华野大本营海安而来,拉开架势和解放军拼消耗。对此,粟裕在野战军指挥部作战图前把手一挥:“恕不奉陪,我们专打他的一路!”宜、秦守敌整编第83师,原番号为第100军,是蒋介石嫡系部队,全新美械装备,美国教官训练,抗战后期作为远征军到过缅甸作战,战斗力较强。
对于这样的敌人能否首战取胜,包括毛泽东都极为关注。直到经过一昼夜激战,歼敌两个团、两个营并3000余人的战斗胜利结束时,毛泽东还亲拟电文询问:“打的是否即整编第83师?该师被消灭了多少,尚有多少?”
再战如(皋)南(通),粟裕利用敌人的错误判断,下令强行军100多里,长途奔袭敌第49师,结果又一次出敌不意,万余敌人被歼。一次歼敌如此之众,解放战争开始以来还是第一次。战斗结束当天,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就发来电报:“庆祝你们打了大胜仗!”
敌人两战两败,自不甘心。国民党总参谋长陈诚田从南京到南通,重申苏中“剿匪”决心,给受挫蒋军打气,汤恩伯坐镇南通指挥,白崇禧也赶到徐州督战。并调集第二梯队共6个旅的兵力分路合击苏中重镇海安。而粟裕仅用一个纵队3000多兵力,英勇抗击了5万多敌人的轮番猛攻,并杀伤敌3000多人,而解放军伤亡仅200余人。创造了敌我双方伤亡15∶1的新纪录。
四战李堡,彻底打破了敌人迅速解决苏中的美梦。五战丁埝、林梓,另一大收获是粉碎了号称国民党的一支“袖珍王牌军”——敌交通警察中队。实际上这是由美国特务梅乐斯和国民党军统特务戴笠合作训练出来的特务武装,比其他国民党军队政治上更反动。他们以“恢复交通”为名,专门对公路沿线解放区进行“清剿”,配合地主还乡团血腥镇压人民。为了捕获共产党地方干部和民兵,他们竟在丁埝储存了几屋子数不尽的镌刻有美国字样的脚镣手铐。
到六战邪伯,七战如(皋)黄(侨),国民党损兵折将共达6个旅和5个交警大队,计5.3万人。
这便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整个战役,只用了一个半月。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后来回忆说:“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要多。”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蒋介石将进攻的主力部队集中在陕北和山东战场,实施所谓的重点进攻,妄图消灭我军于黄河以东和以北地区。蒋在山东战场先后集中了二十四个整编师,六十个旅,约四十五万兵力向鲁中地区进犯。其中以整编第七十四师——蒋介石的王牌军作为先锋进攻沂蒙地区,迫使解放军主力与其决战。
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为抢头功,率部突出冒进,脱离了与左右翼“密集并进”的阵形,呈现出“一枝独秀”之状。粟裕根据此情况,提出了“猛虎掏心”的战法,从敌战斗队形的中间楔入,切断威胁最大的中路先锋敌整编第七十四师与其左右翼的联系,将七十四师彻底消灭掉。陈毅一听,大声叫好,说:“好!我们就是要有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当即定下方案:围歼整编第七十四师,活捉张灵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