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听解放军叔叔讲故事
31366400000017

第17章 守护人民的钢铁长城(2)

10月12日,进行潜地导弹第二发飞行试验。尽管不少同志还捏着一把汗,但毕竟是挫后重起。参试官兵精神振奋,发射现场紧张有序。张爱萍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水面。突然,导弹像一只鲸鱼自水底钻出,在水面上“叭”地一声脆响,骤然爆出一团火焰、几缕青烟,随之裹着风声,呼啸着射向万里晴空,弹后带出一道隐隐约约却又坚挺有力的飞行轨迹,直冲霄汉。

当“神剑”冲天而起时,现场一片欢呼。弹头与火箭在高空中适时脱节,穿云破雾,十分准确的射入预定炸区,发射获得成功!这表明中国核武器在技术上有了质的变化,又一个新的飞跃,也说明运载火箭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张爱萍当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所有参试人员表示祝贺!

张爱萍并未满足现有的“神剑”,此后,他不止一次地指示有关部门:我们现在掌握的中程、远程、洲际的液体火箭,要尽快向固体火箭发展;不仅可以在水上、水下发射,而且还要能在陆地上机动发射;不仅要掌握巨型火箭,更要掌握小型、灵活、使用方便的“神剑”。

蒙哥马利的叹服

1958年10月,志愿军从朝鲜全部撤回,杨勇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司令员。次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期间,他组织部队开展群众性的练兵活动,获得优异成绩,并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赞扬。

1960年5月26日,在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达陪同下,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来到中国军营。站在猎猎飘扬的“八一”军旗前,杨勇以典型的军人姿态和蒙哥马利握手。蒙哥马利说:“久仰杨将军,中日一战,你们打胜了,朝鲜战场你们又打胜了,令人钦佩。”

话虽这么说,这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司令部的副司令,曾因指挥北非战役击溃隆美尔、率部参加诺曼底登陆而闻名于世的元帅,其实并不那么服气。

这天,在北京军区一座对外开放的军营,蒙哥马利表情庄严地注视着中国士兵的军事表演。在他的身旁坐着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上将。

擒拿格斗,龙腾虎跃;刺杀声、吼声震天;投弹演练,又远又准……各种科目的表演一幕比一幕精彩,蒙哥马利犀利的目光一丝不苟,没有忽略每一项表演的细节。突然,蒙哥马利提出要到表演的士兵中看一看。他的要求得到了满足。蒙哥马利以标准的军人姿态来到士兵面前,用沙场老将的目光扫视着每个士兵的额头,然后,从一名士兵手中拿过一支半自动步枪,立姿击发,钢板靶应声倒下。随后,他从容地把步枪递给杨勇。

列队的士兵也对杨勇将军的枪法,透露出好奇的目光。对于蒙哥马利这种暗潮汹涌的较量,心领神会的杨勇将军从蒙哥马利手中接过步枪,二话没说,猛地举枪连击,弹弹中靶,9块钢板接踵倒下,将军和元帅相视而笑,谁也无言。

原来,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杨勇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20兵团司令,在朝鲜战场上曾给包括英军在内的15国部队以沉重打击。蒙哥马利元帅虽未参加朝鲜战争,但他也许想看一看,在朝鲜战场闻名遐迩的杨勇将军和他的士兵,究竟是不是值得他佩服的优秀军人。

三天后,蒙哥马利到了香港。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们纷纷让他谈谈访问中国军队的感受,他揭开了提出“怪要求”的秘密:“中国军队纪律严明,武艺精湛。500人的刺杀方队,像一个人一样。开始,我以为他们都是服役多年的军官。当我走进队列,看见每一个士兵额头都是光光的,没有一点皱纹,才相信都是年轻的士兵。”

最后,他郑重地说:“在这里,我要告诫我的同行,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谁打中国,进得去出不来!”

消息传来,毛泽东笑了,一语双关地说:“杨勇上将,上将扬勇!”

1983年1月6日,一代猛将杨勇病逝。古人云,勇者无畏也。自古以来,勇将如云,但以德居之的勇将则寥若晨星。杨勇将军不仅勇冠三军,令蒋军和日、美军队胆寒,他崇高的德望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更是他生发勇气和胆力的源泉,足令后人钦佩,千古仰颂!

国旗护卫队

1982年12月28日,原武警北京总队第六支队十一中队五班进驻天安门,担负升降国旗和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金水桥、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迎宾仪式的现场警卫的光荣任务。从此,我国有了第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

二十几年来,天安门中队全体官兵自觉把战斗岗位同祖国的荣辱兴衰融为一体,把满腔热血化作爱国之情,在神圣的战斗岗位上甘愿奉献青春年华,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队先后六次荣立三等功,一次一等功。十一年来,全中队官兵有47人荣立个人三等功,十七人荣立个人二等功。并被武警总部授予“天安门模范中队”荣誉称号,前国家主席杨尚昆曾亲笔题词:“光荣哨位,神圣职责”。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国旗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荣耀,更多的是爱国的情结。五星红旗已经在天安门广场上飘扬了60个春秋,这里面,蕴含了国旗班战士无数的心血和艰辛。

护我国旗、壮我国威,是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官兵的神圣职责。他们把对祖国的忠诚,化作对国旗护卫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崇敬与爱戴。

从一名普通军人成长为一名合格升旗手、护旗兵,需要从生理到心理上经受紧张艰苦的磨练过程。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是每年从总队上万名新兵中,经过三个月军事训练后严格挑选出来的。来到中队后,还需要强化训练四个月,考核过关后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国旗护卫队队员。在此期间,要过好几道关,每过一道关都要流几个月的汗,脱几层皮,掉几斤肉。

站功是国旗哨兵的基本功,不少新兵刚入队时,站不了半个小时,就头晕眼花,昏倒在地。要达到站得直、站得稳、站得久的要求,平时训练一般要站三到四个小时。战士们腰间插上木制的“十字架”,领口别上大头针,一站就是大半天;顶着大风练站稳,迎着太阳练不眨眼,甚至抓来蚂蚁放在脸上爬来爬去,练耐力、练毅力。为了练就良好的形体,从升旗手到护旗兵,睡觉时不用枕头,而是平躺在硬板床上,有时还在双腿内侧夹上两块10厘米宽的木板,用背包带把双腿捆起来,保持腰杆笔挺、头正颈直。

走功最能展示国旗护卫队的风采。32人组成的护旗方队,要横成行,纵成列,步幅一致,摆臂一致,目光一致。从金水桥到国旗杆下138步,每步都要走得威武雄壮,铿锵有力,走出军威、国威来。为过好这一关,官兵们白天绑沙袋练踢腿,用尺子量步幅,用秒表卡步速,一踢就是成百次、上千次;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又拉到广场上一遍遍地实地演练。每逢刮风、下雨、降雪天,练了一遍又一遍,保证刮风走得直,下雨走得慢,降雪走得稳,动作不走样、不变形。

持枪功最能体现国旗卫士的威武和祖国的尊严。护旗兵用的是镀铬礼宾枪,夏天手出汗容易滑脱,冬季冰冷的手握不住枪。为了达到操枪一个声音、一条直线,他们就在枪托下吊上砖头练臂力,腋下夹上石子练定位,直到手掌拍肿了,虎口震裂了,右肩磕紫了,才能闯过这道关。

眼功是国旗卫士内在神韵与外在仪表的双重体现。只要你看到国旗护卫队每一个战士执勤时的眼神,你就会对“炯炯有神”这个成语有更深切的理解。为了具备这样一双眼睛,官兵们在风沙弥漫的环境里磨练沙打不眯的本领,在人困马乏的夜色中保持全神贯注。

展旗、收旗功是展示有中国特色升旗仪式的“专利”。国旗挂上旗杆升动时,旗手迅速将17平方米的国旗,向空中甩出个扇形,此为“展旗”;当国旗降至杆底的一刹那,旗手迅速将国旗收拢成一个锥形,此为“收旗”。一展一收,如行云流水,是力与美的杰作。为了让“展旗”的动作洒脱有力,旗手们每天练展臂,手臂肿胀,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起来。“收旗”时为了准确无误用手臂将飘荡不定的国旗握住,旗手便堆起一堆沙子,每天坚持手掌用力往沙堆里插,往复无数次,常常练到手指流血。

在过关的日子里,每个人都要经受超越生理极限的艰苦磨练,但每一位官兵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却还要言谢。为啥?要不是当时的“魔鬼训练”打下了基础,他们现在“冬不穿棉夏不穿单”、“雕塑般站岗”就会苦不堪言,更何况从入队那一天起,他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展示国旗的风采,展示祖国的尊严,这点苦与累又何妨。

“天路”军魂

像一道绚丽的彩虹,跨过江河,穿越雪峰,从西宁延伸到雄伟的布达拉宫;似一条洁白的哈达,承载关爱,表达深情,连接着内地与壮丽的雪域高原。它就是闻名遐迩的青藏线。

长年在这条神奇“天路”上奔波、奋战、坚守的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的官兵,用青春的热血铸就着对祖国的忠诚,以无私的奉献谱写出爱民的华章。

1990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这支英雄部队“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荣誉称号,并为他们题词:“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三个特别”犹如一面鲜红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漫漫2000多公里的青藏线上,激励着广大官兵艰苦奋斗,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

在号称“世界屋脊”、“生命禁区”的高原,严寒缺氧、风沙弥漫,恶劣的自然环境是青藏线官兵最大的敌人。然而,50年来,正是在这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千年永冻层上,一代又一代的官兵,修通了第一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公路运输线,铺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输油管线和国防通信线。这三项举世瞩目的工程,被青藏人民誉为“生命线”“能源线”“信息线”。1953年8月,慕生忠将军率部向无人区开进,行至沙漠的一条河流处,有人问:“格尔木在哪里?”慕将军拿出一把铁锹往地上一插:“这就是格尔木。”于是,这里成了修筑青藏公路的前线阵地。1956年,陈毅元帅视察青藏线,高度赞扬开路的官兵:“你们把延安作风带到了高原,很了不起啊!”这些传奇故事和辉煌业绩的背后,是青藏线官兵数不清的无私奉献和默默牺牲。

一支医疗专家队在总后首长的带领下上线调研服务。女医生们凝视着官兵们一张张深紫黑色的面庞,紧握着一双双布满裂痕、指甲深陷的大手,都感动不已。当她们量得官兵们的血压指数竟只相当于正常值的一半时,都禁不住鼻子发酸。专家们又一次证实了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因高寒缺氧,青藏线官兵的高原病发病率达99.7%,机体器官功能改变率为100%。据说,一个想到西藏做毛皮生意的个体户,搭乘一辆军车上山,走到半路,实在受不了缺氧的折磨,半途返回。他说:那里就是有金砖,也不去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孩子……”“五子登科”不断花样翻新。而这里的官兵依旧“损身子、苦妻子、误孩子、亏老子、缺票子”。但他们“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标准更高”,一直固守着自己的精神防线,从来不曾动摇。50年来,先后有几十万官兵在这里奋斗奉献。

汽车兵作为青藏线的主角,更是不畏险、不惧难。他们每年至少要上线行驶9个多月,源源不断地把各类物资送往西藏边防。上山途中,饥一顿饱一顿、冷一顿热一顿,有时甚至菜断粮绝,但大家宁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不动车上运往边防的食品。茫茫风雪路,大衣作被、车厢当床,对官兵来说是“家常便饭”。一代代青藏线官兵为了高原的繁荣和戍边卫国的重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中的740多人永远地留在了高原:有的倒在了方向盘上,有的牺牲在冰雪之途,有的在看守货物的汽车大厢上长眠,有的在兵站的客房里永远地睡去……

兵站部12名常委,时间最长的在青藏线上干了30多年,最短的也干了20多年。经受过各种艰苦环境和艰巨任务的考验,他们的身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有的还患有慢性疾病。但他们谁也没有提出离开高原,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坚守:每人每年上线平均120天以上,多的达200多天。兵站部政委李海乾在高原战斗了31个春秋,他常说:“对领导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求部属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他多次在青藏线上海拔最高的“三站”过春节,与官兵们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

1998年春节前夕,西藏那曲、阿里、日喀则等地遭受了特大雪灾。正准备过年的官兵接到上级命令后,立即行动起来,连夜突击装车。大年初一,兵站部部长姬成录带领105台大吨位运输车,满载千余吨救灾物资向灾区疾驶。姬成录心里清楚,在这种时候翻山越岭上西藏,势必会遇上一场恶战。姬成录率领带队车走在最前面。他拉开车窗玻璃,把头伸出窗外,任凭风雪打在脸上。他是在帮助驾驶员寻找道路——山沟被雪填平了,公路被雪覆盖着,哪里是沟,哪里是路,只能凭借山的位置来判断。前面就是唐古拉山了,汽车发出沉重的喘息,后边的车辆,深深地陷入了雪坑。姬成录与战士们跳下汽车,用脸盆、铁锹铲雪开道。严寒把雪片凝成冰块,打在汽车的铁皮上,发出“喳喳”的响声。饿了,大家就啃一口压缩饼干或嚼一口方便面;渴了,就吃一把雪;困了,就裹着皮大衣打个盹儿……

5天5夜后,105台车终于把物资送到了灾区。牧民群众欢呼雀跃,叩首致谢:“金珠玛米!救命菩萨!”“金珠玛米!救命菩萨!”

青藏线官兵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为亘古而蛮荒的青藏高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这里的人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将永远铭记“金珠玛米”建立的不朽业绩。

新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

春节刚过,北方还是万里冰封,南国却早已一派夏日景象。挺拔的棕榈树随风摇曳,漫步在与越南老街仅一河之隔的国家一级口岸、有“小香港”之称的云南省河口县城,沿着红河岸边一路走来,映入眼帘的一幕幕景象尽显繁华。

这里,各种思想激荡,中外文化碰撞,“口岸景观”瑕瑜互见。而驻守于河口县城四连山上的云南省军区边防某部二连官兵,30年来从炮火硝烟中走来,伴随时代前行的脚步,自觉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建连育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人民军队本色,宛如一面鲜艳的红旗高高飘扬在祖国南疆。

自1979年组建以来,二连先后被中组部、总政治部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五四红旗团支部”,26次被各级单位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基层建设先进单位”,2次荣立集体二等功,6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先后有376名官兵立功受奖。2006年,他们被成都军区授予“红河前哨钢二连”荣誉称号,钢二连从此成为他们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