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狗的形象与身份
日本视野中的“天狗”,既不是印度佛典中“流星”的意思,也不是中国视野里最初在《山海经》亮相的,那白脑袋、形状象狐狸、声音象猫叫的天狗,而有着鲜明的日本特色。
虽然文字上命名为“天狗”,但它却并不具备“狗”的外形,并且随着历史的演进,天狗的形象也经
(上图为天狗的面具图)历了一系列变化,与之相应,它的身份也因此而改变,有山神、修行者、妖怪等多种身份,这其中有日本原始宗教信仰——神道的影子,也有佛教进入日本后产生的影响,更融入了民间庶民阶层的许多情感与记忆,是日本民间文化中颇具个性的一页。
从古至今,天狗都居住在山里。由于日本是一个以山地为主体的国家,在整个国家的地形比例中,山地甚至占有百分之七十三。所以日本民间故事中发生于山里的故事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人、神界里的神、异界里的妖怪等等,居住地为山里也是司空见惯的。
天狗最早在日本出现时,它的形象并不清晰。据《日本书记》记载,公元634年,一名僧人听见天空中传来奇怪的声音,并且伴随有东西象流星似地,从他的头顶迅速飞掠而过,象是日本古代传说中的天狐,僧人于是说:“这就是天狗吧。”——这是历史记载中第一次记录的“天狗”。
而最早以清晰的形象出现的天狗叫“鸟天狗”(也称“鸦天狗”)。在当时人们的想象中,它的形象是这样的:一双大翅膀,象鸟一样的尖尖的嘴巴,手持团扇,可以攻击人类,可以自由地飞翔。这是佛教进入日本之前的天狗形象。人们把它视作山神,在这一奇异形象的身上寄托了山的神秘感,和人们对山的崇敬、恐惧的情感,这也是最早的山岳信仰的形式之一。
天狗的第二种形象是相对于人间的异界里的妖怪形象。这种形象是佛教进入日本后,排斥原有天狗形象的结果。在佛教气息浓厚的《今昔物语集》里,天狗会幻化为佛、僧、圣人等,或附体在人的身上。天狗如果附身在修行火候未到的僧人身上,僧人就会生病。最后甚至传说天狗一出现,天下就会大乱。为了驱逐这种出现在人间的妖怪,僧侣们和天狗展开大战,胜利赶走天狗。鎌仓时代的《是害坊绘卷》,就曾描绘僧人大败天狗的情景。
有趣的是,据说中国的天狗军团曾经向日本的天狗军团求援,但日本的天狗军团相当傲慢。这一时期的天狗慢慢转变为“鼻高天狗”,与天狗的这种傲慢有关。日语里如果说“这个人的鼻子很高”,就是指这个人很傲慢的意思。而“鼻高天狗”的称呼即形象地反映出天狗的这一特点。由于天狗被贬低为妖怪,因此当时的“天狗”一词是带有贬义意思的。
另一方面,天狗还作为怨灵的形象出现。据《太平记》记载,京都市上京区有一座“白峰神社”,祭祀的是崇德天皇(1119—1164)。他在1156年的一场被称为“保元之乱”的谋反战中被击败,流亡到讚歧(即现在的香川县)一带后含恨死去。传说他死后的怨灵变成天狗,一直在人间作乱。这时的天狗外形主要已不是鸟类的形象,而是红脸、高鼻子、背上长着翅膀的“人”。
天狗的第三种形象是以修行者的姿态出现的守护神。日本进入室町时代(1336—1573)后,怨灵的说法渐渐淡薄,山神的说法又开始在民间盛行。原先被佛教排斥的天狗信仰,通过积极吸取佛教教义,与佛教产生了一些融合,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最终取得了神佛共处的局面。
这时,一些修验道者幽居在深山中,进行种种艰苦的修行,在人们看来,这种生活方式和修行的结果,使他们渐渐地和山的灵气相融合,可以获得超人的神通之力,成为大圣者。由于他们有时为山里的病人祈祷,有时为病人采药,人们渐渐地把他们当成山神的化身。而修行者为了宣扬同时也强化他们的信仰,就用天狗来命名,修行者也就被当成神来祭祀。
这之中出现了著名的日本八天狗,它们分别是:(一)京都的爱岩山太郎坊。这是八天狗之最,在全国有八百个爱岩祭祀,它的前身是圣德太子的恩师。(二)滋贺县的比良山次郎坊,最早出现在《今昔物语》里。(三)长野县的饭绳山的饭纲三郎,这是各地饭绳系天狗的代表。(四)奈良县的大峰前鬼。大峰前鬼的妻子叫后鬼,两“人”是修行者的忠实随从,同时也把守着大峰山。(五)京都的鞍马山僧正坊。(六)香川县的白峰相模坊。(七)神奈川县的相模大山伯耆。(八)福冈县的彦山山丰前坊。
最终,停留在人们视野中的天狗有了一个基本被认同的形象:红脸、高鼻子、眼光锐利,手拿团扇(也有拿着金刚丈或太刀山的),背上长着大翅膀、身穿昔时武将的盔甲,脚穿传统高脚木屐、手脚的爪子都长长的,随身带着隐身蓑衣,身形高大的男性修行者。(请参看左图)
尽管天狗的形象与身份大致经历了以上的变化,但对于庶民阶层而言,天狗的形象有一个贯串始终的特点,那就是:相对于现世世界,天狗的形象始终凝结着民间对于持有超自然力的天狗的一种畏惧、崇敬与憧憬。相对于与主流阶层有一定融合的天狗形象,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庶民阶层眼中的天狗形象更活泼、更诙谐,常常能获取人类的笑声。
最后要补充的是,天狗也有很强的性格特征,情感波动起伏很大,常常因过分自信而变得自满,好清净,有洁僻。
二、鞍马寺的天狗和妙庆寺的天狗
京都市左京区鞍马寺的天狗故事曾在日本广为流传。平安时代末期,朝廷中最强大的两股势力——平清盛和源义朝的权势之争更加剧烈。在1159年爆发的“平治之乱”中,源义朝企图兵变,被平清盛成功制止。源义朝在逃亡途中被杀。民间流传的鞍马寺天狗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源义朝的儿子源义经。
战败后的源义朝把儿子源义经寄养在鞍马寺。源义经乳名叫牛若丸,他在寺中修行时,每天到山里练剑,立志要帮父亲消灭敌人。有一天,天狗出现了,对他说:“我是住在这山里的天狗,你想去讨伐平家,我教你兵法吧。”牛若丸虚心地向天狗求教,学会了很多的剑术和兵法,成了一名高明的武士。后来他就用这些本领痛击了敌人。——这个故事里的天狗属上文说过的第三种形象的天狗。在这样的故事演绎中,现实与虚构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归根究底,天狗只是一种信仰的产物,但此时它的身上所蕴涵的“守护神”的身份,却成了政治身份的烘托与强化。就象中国古代君王经常扮演的“天子”角色一样,天狗“师傅”也给了牛若丸神秘的力量与神性的色彩。
与寺庙有关的另一种天狗故事发生在石川县的妙庆寺。据说在延宝年间(1673—1680),净土宗妙庆寺的第五代住持——向誉上人,有一次在市场一带散步,突然看见一群孩子围在一起,叽叽呱呱地争论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孩子们抓到了一只老鹰,正为是否杀老鹰而争吵。向誉上人觉得老鹰很可怜,向孩子们买下了它。回到寺庙后,向誉上人为受伤的老鹰讲了许多经,然后放走了它。
晚上,一个白发老僧来到向誉上人的床前,对上人说,他不是老鹰而是天狗,今天在危急时刻幸而被上人搭救了,晚上是特意来致谢的,希望能给上人想要的东西作为谢礼。上人回答道:我救你是因为觉得你可怜,并不需要什么谢礼。最后,天狗给了上人一块木片,木片的背面刻着这座寺庙将永远没有火灾的字样。
另外,也有的故事说,妙庆寺有一个匾额,匾额的表面写着“大”字,背面写着“小”字。这是天狗写的,用来感谢住持的救命之恩,天狗从此成为这一寺庙的守护神。
故事中的天狗是吸取了佛教教义之后而形成的,佛教借以宣扬善恶、因果报应等教义。在宗教意义上,其实不管是鞍马寺的天狗故事,还是妙庆寺的天狗故事,其实质是一样的。
对于民间而言,妙庆寺的天狗故事倒也说出了天狗形象的另一面。在许多民间传说中,天狗喜欢在树梢处点火,山里的夜晚经常出现的星星点点的火光,人们通常以为这是天狗在捣鬼。有时天狗也会是民间避开火灾的守护神,但通常是因为天狗到庭院里捣乱,被人类抓住后,向人类许诺免去火灾。不过,天狗作为火信仰的象征物,也是天狗的功绩之一。
三、守护神、暴虐者、作祟者
天狗在民间的形象是复杂的。就象山既会给人类带来财富,也会带来灾难一样,山的多变的面孔也造就了天狗的多种形象。山神、守护神、妖怪等等,虽然有矛盾与对立,但也各自有其鲜明形象,彼此都在民间想象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天,天狗从深山中飞出来,飞到村长的家里,停在庭院中的树上奚落嘲笑村长一家。村长先是忍着,视而不见。不料天狗变本加厉,不时飞下院子四处捣乱。村长实在忍不住了,就取出他的弓,对准天狗放了一箭。箭射中了天狗一边的翅膀,翅膀从树上掉了下来。掉了一边翅膀的天狗,不能飞回山里去。于是天狗恳求村长将翅膀还给它,村长让它答应不再干这样的事后,才把翅膀还给了它。天狗高兴地说道:“非常感谢!作为谢礼,强盗将永远不会进入你的家。”说完,天狗就飞回山里去了。
过了一阵子,四处骚扰村民的强盗,闯入了村长家,抢了很多的衣服和用具。不料刚要跨出门槛时,他们突然浑身不能动弹,惊呆在原地。人们一拥而上,把强盗绑了起来,送交官府。又有一次,来访的亲戚无意中腰扎着这家的布毛巾要出门,走到门槛时,也突然全身都动弹不得。从那以后,这户人家即使在暴风雨的晚上,睡觉也不关折门,所以这户人家就被称为“不关折门的人家”。有一年岁暮,社会秩序比较混乱,为防万一,一天夜里他们关上了折门睡觉。第二天一早,折门都不见了,后来在五十米开外的田圃里找到了那些七零八落的折门。村长很生气,后来一想,这也许是神的意思,从此就不再关折门。
不关折门的人家从此远近闻名。人们到山里去参拜时,都会顺路到这里来,在这户人家的门槛上削取一点薄片。至今,用来削取门槛的斧头还挂在那里,旁边是用来代替门槛的木头。
对于屡屡受到山盗骚扰的山中生活而言,人们的确会有这样的期盼,即有神灵可以守护他们的家园。故事的结局是喜剧性的,斧头与替代的木头都是这种期盼的代言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正好说明了山盗骚扰的频繁。这种期盼与当地信仰相结合的结果,使作为山神的天狗成了他们的守护神。有意思的是,这是一位淘气的守护神,天狗的恶作剧使它的形象似乎更象是家庭里的孩子,人们在天狗的淘气中缩短了与它的距离。而降伏天狗也意味了人类对“怪物”的俯视眼光,这里还包含了一种乐观的心态。所以故事里的天狗形象是一种典型的混杂了多重身份的天狗。这说明民间对一种信仰的理解与接受往往容易呈现出混杂的状态,它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包容性。而这种包容性恰恰就是民间保持活力的源泉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它是民间对付灾难、抚慰创伤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