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31688900000006

第6章 秦公帝王陵(3)

两辆铜车马被称为“青铜之冠”。一号车重1061公斤,二号车重1241公斤。它们是日前世界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两乘车的零部件近七千件之多,极为细致复杂。以二号车为例,其人小零件3462个,其中包括金质装饰737什,银质装饰983什,最大的零件是那个龟背形的车盖,它长达246厘米,面积约25平方米,最小的零件不足05平方厘米。从重量上米讲,最重的铸件为马,达230公斤,最轻者为辔缰的销钉,重量尚不足克。一、二号车虽然车制不完全相同,但在车的零部件结构、系驾关系等方而基本是相同的。

占代帝王车驾专用,自有一套銮驾制度,这一制度自从阶级社会开始即已出现。考占发掘中就发现小少级别不同的车舆,反映出古代乘车中有等级森严的制度。秦始皇在车制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并形成一套制度,他一生五次出巡,车队浩浩荡荡,好不威风。众多的车乘,有前导,有后卫,有护从,有伴驾,各按一定的礼仪紧紧相随。难怪项羽在看到秦始皇车队路过浙江时,遂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刘邦在看到秦始皇威武壮观的出巡场而后,也不由自主地发出“大丈大当如此也”的感叹,并激励自己夺得政权,建立西汉工朝。

秦女厶皇帝乘坐的为金根车,装饰豪华,前驾6匹马。《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乘六马”的记载,《后汉书·舆服忐》中也有“灭子所御驾六,余皆驾四”的记载,充分说明当时秦始皇所乘之车一定驾有六马。之所以把秦始皇所乘之车称作金根车,是因为根是栽养万物的,只有阜帝才配得上乘这种车,加之用金装饰,显得很豪华,这个我们也可以从秦陵铜车马这种属车的豪华看得出来。

铜车,马上使用了众多的金银装饰件,铜马的络头、缰、项圈、靼等大部分都金银制成。两乘铜车马的金银饰件加在一起达3500件左右,约占两乘铜车马零件总数的50%以上,充分反映出这两乘铜车马的高雅华贵和豪华奢侈,也反映出古代乘舆等级制度的一般情况。

“卤薄”制度创始于秦,即出行时有人驾、法驾之说,大驾八十一乘车,法驾半之,不但出行时有属车,而且有护驾车。秦始皇出巡时,既有丞相随同,也有列侯、伦侯等陪侍,车辆众多,正冈为如此,才出现了秦始皇第三次出巡时张良误中副车的故事。张良是韩国的公子,其祖父、父亲为韩国五世君主之相,当秦灭韩时,张良还年少,但他怀着对秦始皇的仇恨,“弟死不葬”,倾其全部家产,“求客刺秦王”。

于是他雇用了一个大力士,铸造了一个120斤重的大铁锤。当秦始皇出巡的车队浩浩荡荡经过阳武县博浪沙(今河南中牟)时,他们早已埋伏在此。遗憾的是,他们将副车误认为是秦始皇的属车,最终计划失败。

铜车马的近七千个零部件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呢?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不可拆卸冶金连接和可拆卸机械连接。在可拆卸连接中采用了键连接、铰链连接、锥度紧配合、弯钉连接、销钉连接等办法。不可拆卸连接方法有铸焊、钎焊、红套、镶嵌等。还有纽环连接法、销钉连接法等。通过以上这些金属连接方法,把七干多个零部件组成两乘铜车马,实在是奇妙。这使科学技术已相当发达的现代人看斤,也不禁跷起大拇指,盛赞两工多年前连接工艺的高超。

兵马俑的雕塑艺术威震海内外,被称作“世界第八人奇迹”,铜车马的雕塑艺术,又把人们对秦代雕塑艺术的认识提高了一步,可称为“奇迹中的奇迹”。

铜车马的雕塑工艺难于兵马俑,高于兵马俑。因为铜车马的创作人员,包括造型、浇铸、加工、施彩各道工序的作者,都是当时秦帝国内的高级工匠,非一般雕塑者所为。铜车马的雕塑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我国古代难得的青铜雕塑艺术珍品,其造型准确、逼真,充分显示出了秦女厶皇当年出巡时的豪华壮观的场面。

其精湛的雕塑和兵马俑一样,也是写实的,反映的是当时的宫廷车马制度。

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两乘铜车马富丽堂皇,其雕塑艺术堪称一绝。正像前联邦德国总统卡尔·卡斯滕斯讲的:“这是奇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从两个御手俑的造型来看,他们双臂前伸,紧握辔绳,头向前倾,一副全神贯注的模样。他们身体匀称,面庞十腴,面带微笑,似志得意满,看上去非常逼真。一号车御手严肃巾透出一丝轻松,二号车御手则面带几分恭谨和微笑。他们头发的发丝、眉毛、睫毛到浮雕式的两撇八字胡须都毫无刀砍斧凿之痕迹,如同天生一般。两袖及腰问因束带而产生的褶皱都用曲线来处理,将所有服装质地柔弱的效果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出来。就连御于俑的关节和指甲都被精心处理。身体的各个部位都雕得活灵活现,达到了神韵牛动的艺术效果,使冰冷冷的青铜焕发出勃勃牛机。对于御于俑的心理刻画,作者确实费了心机。通过细腻、精湛的刀工等技术巧妙刻而出御手俑的双重心理:这些御手本身地位较高,有一定的官阶,他们为皇帝或高级官员驾车,洋洋自得;而他和坐车者又处于不同的级别,是车主子的奴仆,稍有懈怠或者出现差错又和杀头联系在一起,这对御手俑是有很大压力的。因此,在面容上表现出奴仆特有的恭谨、得意紧张等那种矛盾心理和复杂表情。

八匹铜马的塑造给人一种静中欲动的感觉。形体比例匀称,马的各个部位都十分精确恰当,马的两耳前倾,昂首嘶呜,双日圆睁,鼻翼微张,六颗牙齿整齐排列,反映出这八匹马正处于精力充沛的青壮年时期。秦人是以善于养马著名的,因此作为宫廷用马必然是高标准的。八匹马均为剪鬃缚尾,塑造逼真传神,显得精神抖擞。身上的肌肉块块隆起,胸肌突出,显得膘肥体壮。八匹铜马神态各异,四匹服马举颈昂首,曰视前方;四匹骖马略视两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服马比骖马老实,且脖颈在衡轭之下,不便于左盼右顾,而骖马由于有防止内靠的胁驱,若向内倾则被刺痛,因此其脖颈都习惯性地外倾,这充分反映出雕塑艺术源于生活。

铜车马的发现可以说是继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是奇迹中的奇迹。无论是铸造技术还是雕塑艺术,应该说它都高于兵马俑。凡看过铜车马的人,无不为秦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所折服,有些技术现代人也不得其解。

甚至有人认为是天外来客制作的,实质上这正是秦帝国实力的再现,是秦统一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此外,陵巾的百戏俑坑则是宫廷杂耍的真实写照。

在秦始皇陵封土东南,考占工作者发现一个百戏俑陪葬坑。所谓百戏,类似今天的杂技表演。在古代无论皇宫还是民问均有,但是皇宫中的百戏更多,也更精彩。文献中有大量这样的记载,但大体量的百戏俑还是第一次发现。

所有陶俑只穿着陶塑彩绘短裙,其他部位裸露,裙上绘有各种纹饰,其中以菱格纹为主,另有星象纹、谷芽纹、“S”纹等,由于被火烧等原因,彩绘大部分脱落。

这些俑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呈双手卷衣状,有的一手插腰一手高举,双腿前弓后箭步状;有的呈半跪状等。

其中的一个俑形体高大健壮,姿态威武,胸部和双臂肌肉暴突,腹部大而微鼓,肚脐外露,裙带系于脐下。右臂向上高举,左臂贴身,左手大拇指插入腰带内侧,左腿前躬,右腿斜蹬,展现出一副彪悍猛士的雄姿和风采。

还有一个俑在所有陶俑巾形体最为高大魁伟,双手置于腹前,双臂刚劲有力,胸肌发达,腹部和臀部明显向外突出,肚脐外露,短裙系于脐下,双腿显得特别粗壮有力,裸露的双脚肥大宽厚;特别是其左臂与左肋处有一圆柱形物的痕迹,可能是长木柱一类东西的遗迹,他似乎是一个人力上。

百戏俑坑的发现和发掘所取得的成果是令人欣喜的,丰富厂陵园内陪葬坑的种类和形制,为研究秦始皇陵园的陪葬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料。所发现的姿态各异的半裸俑,神灵活现,生动活泼,反映的是秦代宫廷“百戏”场面,对研究秦王朝十富的宫廷杂技娱乐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坑内还发现有角抵俑。角抵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述异记》记载,上古时的蚩尤头上长着角,耳鬓旁长着剑戟。他们在与黄帝打仗时,就以头上之角抵人,敌方对此很难防御。这种所谓的“以角抵人”,其实便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拳斗的角力活动。它们主要是一种力量型的较量,通过非常简单的身体相搏来分出胜负输赢。

到了秦汉时期,角抵活动非常盛行,但是当时的角抵已经不再是一种争斗相搏的手段,而变成为一种带有一定表演成分的游戏杂要活动。

秦陵发掘出的石铠甲坑被称为地下秦武库。

石铠甲坑位于陵园外城东南部,始皇陵现封上东南约200米处。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在坑南北两侧边缘的东西端各有一条平面呈梯形的斜坡门道;坑主体部分东西长129米,南北宽105米,该坑总面积达13689平方米,是秦始皇陵城垣内曰前所发现的向积最大的陪葬坑。坑内全为红烧土。

曰前试掘而积为145平方米。发掘揭示该坑为一座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并在坑内过洞底部发现用铜丝编缀的石铠甲和石兜鍪,共约120余件,其中甲约90领,胄约36顶;石马缰3组,一件青铜臿以及一些青铜镞和一段陶俑手指等。此外,还发现夯土隔墙,隔墙间形成的过洞和回廊,隔墙顶部的棚木遗迹,席纹痕迹,立柱、袱木、铺底木和坑底夯土层等建筑遗迹。

夯土隔墙和过洞大多数为东西向,只在坑边缘外1号探方内发现一道由坑西边夯土二层台和南北向隔墙问形成的南北向过涧,可能是整个陪葬坑的一道回廊。底部全部用方形长木条铺设,木条或与过涧方向平行,或与过涧方向垂直,所有木条均被烧成木炭和灰烬,炭灰残厚3~15厘米。过洞内贴隔墒两侧底部现还有地袱木和立柱炭迹。铺地木层以下为三层夯打的坑底夯层,总厚度约15厘米。从这些迹象可推测,石铠甲坑的建筑与布局和兵马俑一号坑的建筑属同一类型,后经大火焚烧坍塌。

从地层堆积观察其烧毁时间应在坑修好之后不久,即秦末汉初之际。

此次试掘的最大收获是发现了一大批用铜丝连缀的石甲胄。主要集巾分布于陪葬坑西南部的三个探方内,放置于过洞底部铺地木之上。这批甲胄均由青灰色石片绢成,甲片质地为青灰色质地细密的石灰石,呈层理状。甲片主要有长方形、近方形、舌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圆形几种;另外还有其他形制、属于特殊部位的异形片。甲片上钻有一些圆形或方形的小孔,用扁铜条连缀在一起。甲片未被叠压的边上有一道袜棱,起美化作用;被叠压的角有磨角,以便连缀和甲胄伸缩。

从发掘得到的迹象可以看出,该陪葬坑是一个武库遗址。

下面说说秦始皇陵地宫之谜。

秦始皇陵白兵马俑、铜车马等陪葬坑和陪葬墓发现以来,人们在为这伟大的历史奇迹惊叹之时,自然会把视线投向这伟大奇迹的主体——秦始皇陵地下宫殿。这将是一个更加神秘莫测、令人心驰神往的伟大奇迹。

秦始皇陵地宫是一座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国。干百年来引发了多少义人墨客的猜测与遐想。地宫是什么样的结构?地宫内埋藏了多少奇器珍宝?地宫内有没有防盗机关?地宫究竟挖了多深?始皇帝采用的是铜棺、石棺,还是木棺木椁?始皇帝的尸骨是否完好无损?等等,一系列的悬念无不引起人们的遐想。在秦始皇陵巨大的封土堆之下就是其地下宫殿,这是两千多年来大多数人的认识。历史上由于盗墓严重,因此假墓、衣冠冢也有不少:比如曹操有墓72座。元朝皇帝的陵墓“深葬不坟”,墓上没有封土。成吉思汗埋葬完毕以后,让万余匹马在其上及其周围踩踏,隐去遗迹,至今下落不明;明代的朱元璋为了以假乱真,传说死后出丧场面有13口棺材,同时抬出13个城门,以乱其真;明代万历皇帝入葬时,也有18口棺材分别葬在陵区的山中。

也正因为如此,在民问和学术界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秦始皇陵的地宫应在骊山之下。其根据是《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阜陵地宫的介绍:公元前210年,承相李斯曾向秦始皇报告,按照方案,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也就是“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状”。秦始皇听后,下令“其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为了防止盗掘,以假乱真,将地宫修在骊山下,骊山和秦陵封土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据悉,考古上作者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曰前,经过科学勘探,在封土之下已经发现了地宫的宫墙,以及庞大的地宫。充分说明地宫就在封土之下。司马迁《史记》说秦始皇陵地宫“穿三泉”,那么至深至极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呢?关于地宫的深度,曾经引起各方面人士的关注。国内文物考占、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首先对于“穿三泉”的理解小同,有的人认为“三”不是一个固定的数最,就好比过去的三、六、九,是“多”的意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