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生要快读的中外地理
31878700000017

第17章 广东省(粤)

【行政简介】广东历史渊源久远,距今13万年前就有“曲江马坝人”在此繁衍生息。相传古为百越(粤)之地,故简称粤。秦始皇一统中国,于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清代设广东省,相沿至今。

广东简称粤,省会广州市。面积近18万平方公里,人口8642万(2000年)。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下辖21个地级市,54个市辖区,23个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其中21个地级市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惠州市、汕尾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佛山市、阳江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清远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

【地理概况】广东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全境陆地面积为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南临南海,海岸线总长3368公里,岛屿众多。广东地势北高南低,北依五岭,南濒南海,东西向腹部倾斜。境内山地、平原、丘陵纵横交错。全省最高峰是位于本列山地西北端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全长2122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气候特点】广东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穿本省大陆中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000-1200毫米,属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自粤北的19℃左右到南端雷州半岛增至23℃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自北而南为1750小时至2200小时。全年草木葱茏,生机盎然。

【交通运输】广东是祖国的南大门,毗邻港澳,是我国通往南亚、大洋洲、中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全省交通发达,以广州为中心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铁路有京广、广茂、广九、黎湛、广梅汕、京九梅坎诸线;公路有105、106、107、205等十多条国道,海运有广州、湛江、深圳、汕头、珠海等港口,民用航空有广州、深圳、汕头、湛江、梅州、珠海、佛山等机场。此外,广州港、黄埔港、汕头港、汕尾港、湛江港五个对外国船舶开放的港口承接了大量货运。

【重要城市】广东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革命之地,鸦片战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引擎。

广州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地处中国大陆南方、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广州是我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广州市总面积为7434.4平方公里,其中农业耕地面积12.27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30.92万公顷。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地形复杂,地势自北向南降低,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盆地,南部是沿海冲积平原,是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自然因素的互相作用,形成多样的土地类型:中低山地、丘陵地、岗台地、冲积平原和滩涂。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由于背山面海,海洋性气候特别显著,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目前已发现52个矿种,探明或作远景评价的35种。广州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景点达数十处,其中以百粤冠祠、云台花园、五羊仙庭、镇海楼、洪秀全故居、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等景点最具盛名。

深圳市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与香港新界接壤,北靠东、惠州两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共设6个市辖行政区。其中深圳经济特区内4个区,即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特区外2个区,即宝安区、龙岗区。6个区共辖26个街道办事处、19个镇。深圳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丰沛,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和。常年平均温度为22.4℃,最高为36.6℃,最低为1.4℃。每年5-9月为雨季,平均降雨量1933.3毫米。

深圳市有耕地(水田、菜地)1.1万顷;果园1.43万公顷;林地8.1万公顷。盛产龙岗“三黄鸡”、南头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龟桔、龙华方柿等农副产品。栖息、繁衍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虎纹蛙、蟒蛇、猕猴、大灵猫、金钱豹、穿山甲等。

深圳是枕山面海、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曲折蜿蜒的大鹏湾海岸线70多公里长,分布着大梅沙、小梅沙、溪冲、迭福、水沙头、西涌等水碧沙白的海滩。海滩宽约30~50米,长约1000~3000米,沙质柔软,海水清碧洁净,是迷人的海滨浴场;梧桐山雄伟险峻,山上溪涧纵横,有深不可测的梧岭天池;深圳湾畔70多公顷的红树林是候鸟迁徒的中途站,可观赏到品种诸多的候鸟。

中山市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港澳,全市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年平均温度22℃,人口139.4万。下设19个镇,4个城区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市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又是著名的侨乡,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

全市现有公路通车里程1077.2公里,形成了以国道和干线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9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5大机场;铁路运输经由广州通达全国各地。中山市的名人胜迹、五桂山脉和珠江三角洲南部的水乡特色,形成多姿多彩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市内主要旅游景点有:翠亨孙中山故居、中山影视城、孙中山纪念馆、五桂山森林旅游庄园、西山禅寺、南山古香林、宋帝遗迹、罗三妹山、桥头小琅环等。当地盛产三月红荔枝、神湾菠萝、小榄菊花肉、中山杏仁饼、石岐乳鸽、长江脆肉鲩、荼薇花制品、三乡濑粉等。

【文化习俗】广东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广东都有。2002年少数民族人口共有13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5%,以壮、瑶、畲、回、满等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东形成了浓郁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当地主要使用三种汉语方言:粤方言(又称广州方言)、客方言和闽方言。而地方曲艺多彩多样,主要有广东音乐、粤剧、潮剧、汉剧、雷剧、山歌剧等。

【主要名胜】广东省南频南海,北靠南岭,气候温和,山河秀丽,名胜古迹众多。除了以罗浮、丹霞、西樵、鼎湖为首的广东四大名山,还有七星岩、金鸡岭、广州白云山、西汉南越王墓、肇庆鼎湖山、番昌莲花山等众多名胜。

南华寺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时的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后来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

南华寺呈中轴线两边对称布局。从正门进入,依次是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在大雄宝殿里,三尊贴金大佛高达8.13米,四壁罗汉彩塑多达500个,皆为艺术珍品。在六祖殿里,供奉着六祖慧能大师以及憨山大师和丹田祖师的真身。左右两边墙壁,还新镶嵌了二十九块石刻,上面禅宗典籍的记述分别刻着南岳怀让、百丈怀海、沩山灵佑、仰山慧寂、临济义玄、云门文偃等二十九位慧能的继席贤僧画像。

中国民俗文化村中华民俗文化村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游览区,于1991年10月1日正式开幕。它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深圳湾畔,占地18万平方米,景区均按原景观的1:1比例,建有我国21个民族的24个各具特色的村寨、庭院和街市,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多民族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村里汇聚了80个景点的节目,全部由当地民族演员表演,而且村内将每月举行一次像火把节、泼水节一类的大型民间节庆活动。游客在这里除了欣赏和参与各民族的歌舞表演外,还可以了解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品尝民族风味食品、观赏民俗陈列馆等。

【地理档案】广东的工艺美术品富有我国南方独特风格,精巧实用。潮汕抽纱、广州牙雕、石湾陶瓷、枫溪瓷雕、新会葵艺、高州角雕、东莞烟花、肇庆草席和端砚等传统手工艺品素享盛名,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广东省物产丰富,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三熟,是我国主要稻谷产区之一。同时,那里还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品种繁多,一年四季不绝于市。主要有荔枝、柑桔、菠萝、香蕉、龙眼、芒果、杨桃、柚子、柠檬、木瓜、橄榄、椰子、黄皮、李子、菠萝蜜、番石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