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生要快读的中外地理
31878700000016

第16章 福建省(闽)

【行政简介】福建省简称“闽”,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省会福州市,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471万,下辖9个地级市、27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45个县。其中9个地级市包括:福州市、厦门市、三明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宁德市。

【地理概况】福建省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地势总体上从西北向东南下降,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斜贯全省的两列大山带:西列是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带;中列是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大山带。这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俗称闽中大谷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平原地带。

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全省陆地海岸线总长3000多千米,岸线多呈锯齿状,十分曲折,其曲折程度居我国沿海各省份之首位。海岸类型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红树林海岸在全省沿海零星分布。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广东韩江的上源)、晋江等。

【气候特点】福建省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两个自然地理带,其中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侯白沙、福州新店和连江黄岐半岛以南,戴云山和博平岭山脉以东为南亚热带。

年平均气温17℃-21.C之间,最冷1月平均气温:东南沿海10℃-13℃,内陆山区5℃-8℃;最热7月平均气温26℃-29℃。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无霜期240天-330天。

【交通运输】目前福建省有鹰(潭)厦(门)、南(平)福(州)、漳(平)龙(岩)等铁路和许多公路,公路通车里程5万多公里,90%以上的乡镇通了汽车,形成了一个发达的交通网络。此外,从福州到杭州、上海、广州等地的民用航空线运输繁忙。铁路运输在当地也有很大发展。

【重要城市】

福州市福州市是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中部东端,台湾海峡西岸。东临台湾海峡,西靠三明市、南平市,南邻莆田市,北接宁德地区。东西最大横距12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45公里,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70.5平方公里。现辖5区2县级市6县,总人口569.95万。居民以汉族为主,畲、满、苗、蒙古、回等12个少数民族聚居或杂居其间。

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鹫峰、戴云两山脉斜切南北,闽江横贯市区东流入海。海岸线曲折迂回,长达1148.8公里,海岸直线距离为146公里。沿海大小岛屿316个,海坛岛245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五大岛。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326天,年平均气温19.6℃,年降雨量900~2100毫米。风向受地貌影响很大,风速由沿海到山地递减显著,6~9月为台风季节。

福州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历史文化悠久,历代英才辈出。是我国主要侨区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有250万人,遍布50个国家和地区。

厦门市厦门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本岛和澎湖列岛遥遥相对,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和同安区、翔安区组成,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海港城市。

厦门市的主体厦门岛,面积128.14平方公里,地势由南向北倾斜,西北部较平坦,南部多山,最高为云顶岩,海拔339.6米。厦门港是个海峡性港口,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234公里。港外星罗棋布的岛屿,组成天然的防波屏障,港内四周群山环抱,提供良好的防风性能,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水深多在12米以上,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厦门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5~7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至5级,常向主导风为东北风。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厦门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文化习俗】福建是古越族文化的发源地。晋唐以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传入福建,逐渐形成了福建特有的“闽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惠安女”。惠安东部妇女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裤;衣身、袖管、胸围紧束,衣长仅及脐位,肚皮外露。头上戴着斗笠和不同的颜色及花纹图案的头巾,其中有难以言传的韵味。此外,福建的宗教信仰发达,不但奉祀的神灵繁杂,而且根据需要可以把任何东西当作崇拜对象,深刻地影响着福建民俗的各个方面。

【主要名胜】

鼓浪屿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区隔海相望,面积1.78平方公里,2万多人口。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主要观光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环岛路、鼓浪石、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等,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鼓浪屿各种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

武夷山风景区武夷山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武夷山通常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公里的小武夷山,称福建第一名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

武夷山是座历史文化名山。唐末五代初,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记》里,把武夷山列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称之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

自古山以水秀,而武夷之水精华在九曲溪。九曲全长约15华里,溪水碧清,曲曲弯弯,如玉带盘绕群峰。山回溪折,折复绕山,环结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九曲之胜。

武夷山风景区还有双竿竹、方竹、建兰等罕见的竹木、奇异的花卉、稀有的鸟兽和名贵的药材,特别是这里盛产色艳、香浓、味醇的武夷岩茶,以其“药饮兼具”的功效,名扬四海。

【地理档案】山林面积27000多平方公里,主要树种为松、杉、樟、楠、桉、红树、毛竹等。矿藏有煤、铁、锰、钼、石墨、铝土、明矾、瓷土、叶腊石、海盐等。农副产品有水稻、小麦、红薯,甘蔗、花生、油菜子、烤烟,亚热带水果龙眼,柑桔、荔枝、橄榄、柚子等,茶叶,莲子,以及山林特产闽笋、香菇、银耳、松脂,药材建泽泻、乌梅、姜黄、神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