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生要快读的中外地理
31878700000024

第24章 湖南省(湘)

【行政简介】湖南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因区域的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而称湖南,又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贯穿南北,而简称“湘”。省会长沙市,面积2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6440万。湖南总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4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65个县,7个自治县。其中14个地级市(自治州)包括: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

【地理概况】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东南西三面环山,东有罗霄山脉,南有南岭,西有武陵、雪峰山脉;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中部多为丘陵、盆地。整个地势南高北低,为西南东三面向中部北部倾斜、朝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全省地貌以山池、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1.25%,丘陵盆地占29.3%,平原占13.1%,水面占6.4%,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田土”的格局。

湖南是一个河流比较稠密的省区,水系主要为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全流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本省流域面积占92%左右。全省有流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条,总长度8.6万公里,流域面积大于5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7条。

【气候特点】湖南气候属大陆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18°,降水量1200-1500毫米。具有气侯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富足、冬寒期短、无霜期长等气候特征。

湖南是我国多雨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在1200一1700毫米,雨水集中,其降水分布呈明显阶段性。由于光、热、水基本同季,对农、林业空产极为有利。

【交通运输】湖南路陆交通便利,京广、湘桂、焦柳和浙赣、湘黔等铁路贯穿全省。长沙为中心的民航线,四通八达。此外,由于水资源丰富,湖南内河航道条件优越。湘、资、沅、澧四大干流及众多支流贯穿全省汇入洞庭湖,再从城陵矶注入长江。全省现有航道285条,通航里程10050公里,约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十分之一。其中主要通航河流37条,常年通航里程7073公里,水深1米以上的3291公里。

【重要城市】

长沙市长沙市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楚汉名城”,地处美丽富饶的湘中河谷平原,东倚罗霄、西接武陵、南依衡岳、北瞰洞庭,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年平均气温16.8-17.2℃。

市区面积556平方公里。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5区。总人口171.46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83人。市区依山傍水,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岳麓山最高处海拔297米。

长沙工业以食品、轻纺、电子、机械为支柱产业,化工、建材、医药、汽车、冶金等工业也有较好的基础。卷烟、彩色显像管、膨化食品、直燃式空调机、电冰箱、汽车电器、机床、水泵、风机、汽车及内燃机配件、电位器等产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重要位置,一批传统出口产品,如湘绣、羽绒制品、鞭炮、烟花、陶瓷、花岗石等,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

长沙是全国少有的无旱涝之忧的农作物基地。长沙境内植物500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约500种,全市有林地面积830万亩,用材林面积540万亩,活林木蓄积量1100万立方米。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薯类、大豆等,动物资源品种繁多,有全国驰名的宁乡猪、大围子猪;还有地方良种三黄鸡、黑山羊等。珍稀动物有云豹、金猫、中华鲟等。矿产资源品种多,非金属矿产独具特色。全市现已查明的有铁、锰、钒、铜、铅、锌、海泡石、菊花石、磷、硫、煤等51种。

岳阳市岳阳市是一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与湖北、江西两省相邻,是一个富(资源丰富)、优(区位优越)、美(风景优美)的地方。现辖4县、2市、4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20万,其中城区面积8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78万,综合经济实力仅次于省会长沙,居湖南第二位。

岳阳是湖南唯一的临江城市,是长江中游仅次于武汉的又一个“金十字架”,特别是洞庭湖大桥的通车,构成了“承东联西”、“南北贯通”的便捷交通网。岳阳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有横无际涯、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有流芳千古、声名远播的岳阳楼,有斑竹滴泪、柳毅传书的湖中仙岛君山,还有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旧址、任弼时故居等革命纪念地。

岳阳自然资源丰富,是久负盛名的物产基地。全市有水面542万亩,水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一。境内蕴藏矿种60余种,特别是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储量丰富。其中独居石储量居全国第一。优质高岭土储量1亿吨以上。

湘潭市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地区,湘江中下游。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代伟人******、著名军事家彭德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的故乡。现辖湘乡市、韶山市、湘潭县和雨湖区、岳塘两个城区,全市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人口280万,其中市区面积281平方公里,人口65万。

湘潭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因盛产湘莲被称为“中国湘莲之乡”。境内已发现和查明的矿产有36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6种。储量较大的有石灰石、矽沙、白云石、石膏、滑石、方解石、磷矿石、海泡石等。此外,有锰、铁、石英沙、钾长石、重晶石等其他金属矿。上述矿藏中以石灰石、矽沙、锰、石膏、白云石等开发利用较好。

湘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名胜古迹颇多。位于长沙、湘潭、株洲交汇之处、巍然屹立于湘江之滨的韶山,峰顶有始建于唐代的古刹韶山寺,还有始建于南宋绍兴初年的文庙,建于北宋的湘乡云门寺,内塑11米多高的千手观音像,世所罕见。

【文化习俗】湖南省居住着汉、土家、苗、侗、瑶、回、维吾尔、壮等多个民族。其中以湘西的民族文化最为著名。

湘西位于湖南西北,湘、鄂、渝、黔等省市交界处,在260万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近188万,占总人口的72%。这里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山川奇异秀美,民风醇厚朴实,文化神奇瑰丽。著名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神秘、古朴、秀美,它因“中国最美丽古城”之一的凤凰古城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地。

【主要名胜】湖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10大旅游区和100多处旅游景点。“东边一线”,有南岳衡山、古城长沙、革命圣地韶山以及岳阳楼、炎帝陵等。“西边一片”,有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和桃花源、夹山寺、猛洞河等名风景区,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胜地。

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洞庭湖畔,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使它蜚声海内外。

岳阳楼屹立在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岳阳楼的建筑很有特色。主楼3层,楼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

韶山韶山是******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1893年12月26日,******诞生在这里,并在韶山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59年6月,******回乡视察时曾来到这里省视。1961年3月4日,******公布韶山******同志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档案】全省有耕地391.26万公顷。有林地957.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2.8%。林木蓄积量3.06亿立方米。有淡水面积135.38万公顷。天然水资源总量1640.4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达1532.45万千瓦,为南方各省之冠。

动、植物资源丰富,覆盖面广。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40多种;植物70多种。特别是尚存世界罕见的植物“活化石”-银杉、水杉、水松、银杏和珙桐。

矿产资源种类甚多。世界已发现的160多种矿藏中,湖南有140多种。其中钨、锑储量居全国之首。铋、锌、铅、锡及莹石、重晶石、海泡石、石墨等储量也在全国前列。故有“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之乡”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