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生要快读的中外地理
31878700000025

第25章 江西省(赣)

【行政简介】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省会南昌市,全省面积1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140万。下辖11个地级市,19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70个县。其中11个地级市包括: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赣州市、吉安市、萍乡市、宜春市、新余市。

【地理概况】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长江中下游南岸。东临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上通武汉三镇,下贯南京、上海,南仰梅关、岭南而达广州。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绕有幕阜山脉、武夷山脉、怀玉山脉、九连山脉和九岭山脉,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

【气候特点】江西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摄氏18度,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明显,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江西省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短,四季温差大,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常出现洪涝;盛夏高温多雨,间有台风影响;秋季秋高气爽;冬季湿冷,多偏北大风。

江西汛期一般从4月开始,7月上旬前后结束。汛期是暴雨与大暴雨的多发期,约有57%的暴雨和68%的大暴雨集中在汛期。在汛期之后,盛夏到来之前,其间有一个雨季结束期。而在处暑之后,全省进入天高气爽的秋天,风不大,湿度较小,晴天多,气温适中,这是江西省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

【交通运输】目前,江西省以省会南昌和各区市为中心枢纽,以国省道公路和赣江航道为主干线,形成上饶——南昌——萍乡的东西大通道和九江——南昌——赣州的南北大通道构成的“十”字型交通主骨架。截止2003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为61233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36.69公里。全省以赣江及鄱阳湖航线为水运主通道,联通抚、信、饶、修等62条通航河流,通航总里程为5560公里。

【重要城市】

南昌市南昌市西接九岭山脉,东南属赣中南山地丘陵,土地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其中岗地低丘占34.4%,水面占29.8%,平原占35.8%。王勃《滕王阁序》概括其地势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冰冻期短。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冬冷夏热、秋爽春寒,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平均气温悬殊,春季平均气温17.5℃,夏季平均气温28.2℃,秋季平均气温20.9℃,冬季平均气温6.3℃。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

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会及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下辖4县(南昌、新建、进贤、安义)、5区(青山湖、湾里、东湖、西湖、青云谱),总人口451万。南昌作为京九线中段最大的中心城市和综合型交通枢纽,区位优势非常突出。这里汇聚了105、316、320三条国道,还有浙赣线与京九线组成“十字架”,成为我国铁路的重要枢纽。

南昌名胜古迹遍布,革命旧址众多。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的滕王阁、古色古香的南浦亭、西湖之畔的孺子亭,以及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等为中外游客提供了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景德镇市景德镇市被誉为“瓷都”,地处江西东北部浙、赣、皖三省交界处。她东接婺源,南邻万年,西连鄱阳,北交祁门;下辖1市1县2区(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土地总面积524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69.55%,水面4.75%。全境大小峰峦密布,地势旁高中低,略为盆状。境内河流属饶河水系,主要有昌江和乐安河两条大河。景德镇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季多偏北风,春夏之交梅雨绵绵,夏秋之际晴热干燥。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降水量在1500-1800毫米之间。

景德镇自汉唐以来以盛产陶瓷而著称于世,千年窑火不断。在17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景德镇“集全国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创造出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之誉的景德镇陶瓷,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目前,本地的瓷器出口到世界各地。

景德镇市的风景名胜和景观众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有以三闾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闾庙等。此外,这里也是红色革命的圣地,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就在浮梁县瑶里镇,红十军的诞生地在乐平市众埠镇。

【文化习俗】求子:江西南昌地区的求子风俗很具地方特色。古时南昌,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高土桥,桥上有石柱栏杆12根,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来到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石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这便可生男孩。

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曲之一,是由民门采茶灯和民间灯彩相结合发展演变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特色。南昌采茶戏表演风趣、唱腔优美,有着浓郁的南昌乡土气息。

【主要名胜】

庐山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九江境内,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大汉阳峰是庐山的主峰,海拔1474米;此外,还有自古命名的山峰171座。而群峰之间散布着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庐山集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她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作为世界级名山,美丽的庐山不但自然风光秀丽,更以其历史悠久的文化增添了自身无穷的魅力。苏轼有诗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事实上,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我国1500余位文坛巨匠曾经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而且庐山与我国宗教文化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开创中国化佛教;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曾经在庐山修练……

滕王阁滕王阁坐落在江西南昌西北,南昌赣江东岸,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公元653年,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大宴宾客,唐代诗人王勃席间写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其中最著名的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传诵,也使滕王阁名扬四海。

滕王阁建筑规模很大,阁高九丈,共三层。由于饱经战乱,历史上滕王阁先后28次屡毁屡建。今天的阁楼建于1985年,属于仿宋建筑,高57.5米,占地47000平方米。滕王阁的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

【地理档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赞美江西的名句。全省边界山脉奇峰异谷、飞瀑流泉、云海雾岚,哺育着珍稀的动物,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森林覆盖率达60%,为全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

江西矿产资源丰富。在中国已探明储量的220多种矿产中,江西有101种,保有储量居中国前十位的有54种。其中,铜、钨、银、钽铌、铀、金、稀土被誉为江西的“七朵金花”。由于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江西物产丰富。除了景德镇瓷器闻名中外,江西的茶叶也很有名,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有“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

江西自古人才辈出。唐宋八大家,江西有其三: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宋代还有诗人黄庭坚、杨万里、晏殊等,哲学家朱熹、陆九渊;明代有《永乐大典》主编解缙、戏曲家汤显祖、科学家宋应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