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生要快读的中外地理
31878700000026

第26章 安徽省(皖)

【行政简介】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所以安徽简称“皖”。

安徽省包括17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6个县,省会合肥市;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986万。其中17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巢湖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

【地理概况】安徽位于中国华东地区西北部,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被称为中国长江三角洲的腹地。

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淮河横贯安徽,将全省天然的分成三部分——锦绣的江南山区、富饶的中部平原和肥沃的淮北平原,以及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安徽境内的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气候特点】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交通运输】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00公里,东西南北出省口皆有高速公路相连接;铁路密度居华东之首,京沪、京九、陇海和宁西等铁路纵贯境内;有4个民用机场,与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水运体系发达,芜湖、铜陵、安庆3个长江口岸实现了对外轮的开放。

【重要城市】

合肥市合肥市位于中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沿江近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合肥地处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市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639.7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48万,其中市区人口146.5万。合肥现辖肥东、肥西、长丰3个县和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

合肥市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名胜古迹众多,有三国古战场逍遥津、曹操训练弓弩手的教弩台、古钟长鸣的明教寺、呈宋代建筑风格的包公祠、包公墓园以及晚清重臣李鸿章故居、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故居等。

亳州市毫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与苏、鲁、豫3省邻近。亳州唐朝以前称谯(谯县、谯郡),自唐代始称亳州;2000年5月,经******批准,升县级毫州市为地级亳州市,下辖从阜阳市划出的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新设立的谯城区。总面积8394平方公里,总人口521万。

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汤都于亳”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文物古迹遍布,历史名人荟萃,以“三朝古都”名扬天下。亳州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位居全国四大药都之首,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文化习俗】安徽是南北文化交汇之地,这里地形复杂,受风土人情影响,文化习俗南北迥异。历史上,楚国统治安徽300多年,使这里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其中,徽州文化最为典型。从北宋后期,徽州文化全面崛起,明清时达到鼎盛。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等,无不显示出独特的风貌。

【主要名胜】安徽旅游资源丰富,名山胜水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拥有黄山为代表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以及大量名山秀水和深厚人文古韵。其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山市的黄山风景区、池州的九华山、安庆的天柱山、滁州的琅琊山、黄山市的齐云山等5处。

黄山面积154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142平方公里,区内峰林地貌独特,座座山峰险峻雄峙,配以变幻莫测的烟云,使自然美景千变万化,构成奇、伟、幻、险的奇观。黄山的高山、密林、溪流中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其中鱼类有24种,两栖类20种,爬行类38种,脊椎动物300种。梅花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猕猴、青猴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风景区内共有自然景点400余处。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名闻中外,号称“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松是黄山一大奇观,列黄山“四绝”之首。全山百年以上的黄山松数以万计。它们形态奇异,或盘结于危岩,或挺立于峰巔,已命名的就有近百株。其中,迎客松是最负盛名,已成为黄山的象征。

九华山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属黄山西脉。山有99峰,面积百余平方公里。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见此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赋诗更名为九华山。李白蛰居安徽当涂的三年,曾三上九华山,写下了极具浪漫色彩的诗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风光旖旎,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双重桂冠名扬天下。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成为善男信女们的朝拜圣地。

【地理档案】安徽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粮、油、棉等产量居全国前列;安徽矿产丰富,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38种,潜在价值达2万亿元。

从资源方面来看,安徽物种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全省耕地面积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全省水资源总量约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