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生要快读的中外地理
31878700000029

第29章 青海省(青)

【行政简介】青海省简称“青”,以青海湖得名,省会市西宁市,面积7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18万。下辖1个地级市、1个地区、6个自治州、4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30个县、7个自治县。其中8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包括:西宁市、海东地区(平安县)、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

【地理概况】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腹地,青藏高原东北部,东邻四川省,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毗连,北依甘肃省。青海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境内山川盆地纵横,北部是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中部是阿尼玛卿山和昆仑山,南部是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柴达木盆地、可可西里盆地,以及人口稠密的“河湟谷地”坐落在山系之间。青海省境内江河纵横,主要有通天河、黄河、扎曲、解曲等河流,以及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

【气候特点】青海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5.8℃-8.6℃。全省年降水量只有50毫米,东南部地区雨水较多,西部地区干燥多风。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数2300-3600小时,昼夜温差较大。

【交通运输】青海省现有公路里程近2万多公里,88%为铺装路,已经形成以青藏、甘青、青川、格(尔木)、敦(煌)、茶(卡)茫(崖)公路为干线的公路网。兰青、青藏铁路贯通全省东西,营运里程1100多公里。民航通程里程7000公里,已开通西宁至北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广州、成都、上海、拉萨、格尔木等地的航班。

【重要城市】

西宁市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平均海拔2275米。面积7472平方公里,人口约180万。西宁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6.1摄氏度,年降水量高达500~700毫米。西宁是青藏高原的交通枢纽,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人们形容西宁是“西海锁钥”,它处在“丝绸南路”和“唐善古道”上,留下了文明遗迹。西宁的酥油花、壁画、堆绣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北禅寺、东关清真大寺等名胜享誉中外,加上察罕河森林公园、青海湖、柳湾彩陶中心、孟达天池……西宁成为青海著名的旅游胜地。

【文化习俗】青海藏区的青稞酒颇为醉人,与当地人豪爽的性格一致。而在招待客人时,当地有酥油茶空碗必重新添满的习俗,是藏民热情好客的表现。青海许多地方是各族******聚居区,这里的清真餐厅有很多禁忌,不允许客人携带非牛羊肉的食物,并拒绝饮酒。

【主要名胜】

塔尔寺塔尔寺位于青海湟中鲁沙尔镇莲花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该寺初建于公元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占地面积约600多亩,由众多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塔尔寺诸佛殿装饰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人们称为艺术“三绝”,其中尤以酥油花最为有名。整个建筑群落,以八个塔、大金瓦殿、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等最为著名。其中,大经堂建筑面积近2千平方米,是塔尔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土木结构藏式平顶建筑。塔尔寺是汉藏艺术结合的典范,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

瞿昙寺瞿昙坛寺位于青海乐都县城南25公里的瞿昙乡,是一座1万平方米左右的汉式宫廷建筑。总体布局为前、中、后三个院落,其建筑依次是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等大型佛殿,大殿两侧对称建有御碑亭、小钟鼓楼、四廊、宝塔、配殿、经堂、大钟鼓楼等。瞿昙寺的主要殿堂都修在从山门起的中轴线上,和北京故宫有许多雷同之处,所以有“小故宫”之称。瞿昙寺开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辉煌的建筑、精美的壁画、珍贵的文物,无不显示出它的巨大艺术价值。

【地理档案】青海境内有丰富的盐湖资源,其中柴达木盆地就有33个盐湖,已初步探明氯化钠储量3263亿吨、******4.4亿吨、镁盐48.2亿吨、氯化锂1392万吨、锶矿1592万吨、芒硝68.6亿吨。这些分布集中、品位高、类型全的盐湖资源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