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礼仪一百问
31881700000057

第57章 中式婚礼一点通

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独具特色和魅力的中式婚礼。尽管不少新人追捧西式婚礼,青睐洁白婚纱和《婚礼进行曲》,但也有许多家庭甚至外国青年愿意用最原汁原味的中式婚礼定格自己人生中最幸福的瞬间。那高亢的唢呐,颠起的花轿,火红的盖头,被看做红火生活最传神的象征。

按传统礼法,男女成亲要“三媒六聘”,也称“三书六礼”。“三书”指礼聘时的往来文书,即“聘书”——订婚时交换;“礼书”——过礼时交换;“迎书”——迎亲时由男方交给女方。“六礼”则指从求亲到迎娶的完整手续:纳礼。男方请人预备礼物向女方提亲。问名。男方在红帖上写下男子姓名、排行、生辰八字,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女家若有意结亲,需将女方名字等写上请人占算。纳吉。如双方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则婚事初步议定。纳徵。又称过大礼,类似今天的订婚。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所选吉日多为双月双日。迎亲。婚礼当天,男方携带迎亲书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迎亲

大婚之日,新郎亲率仪仗前往新娘家迎娶。迎亲时,首先进雁为礼,亦称“奠雁”。因为雁一生仅婚配一次,象征夫妻相濡以沫、携手白头。花轿抵达女方家门时,通常会吃“闭门羹”,叫做“拦门”。新郎必须在外叩门,催请新娘上轿。“拦门”期满后,新郎才被获准进门,送上寓意喜庆的礼品。娶亲归途,一定要选择另一条路,以示“不走回头路”。

拜堂

娶亲花轿回到新郎家时,男方同样紧闭大门,意为“煞煞新娘性”。时辰一到,大门洞开,花轿进院要先迈火盆,还要撒些谷、豆、草等以驱邪避难。花轿抬到大厅时,新郎先向轿门连作三揖,由送亲太太启开轿门,伴娘搀新娘下轿,由两人前后接铺红毡使新娘脚不沾地。此刻,新郎站于天地神案前,手持弓箭向新娘轻射三箭,再除邪魔,射箭姿势为射一箭退一步,然后新娘跨鞍走盆,行至供案前举行结婚大典,俗称“拜天地”。

拜过天地,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仍有一系列仪式。首先是坐帐,亦称坐福,新郎、新娘端坐洞房炕沿或床上,撒喜果于帐中,所撒物品一般为枣,栗子、花生等,寓意“早子”、“花着生”,接下来是吃娘家准备的子孙饽饽和婆家准备的长寿面,之后是同饮“合卺”酒,也就是交杯酒:用一条红绳,两头各系一只酒杯,新郎、新娘各饮半杯,再交换杯子喝尽余酒。交杯酒礼在洞房举行,过后要在大厅另摆酒席,俗称“团圆饭”,新郎、新娘坐上座,其他宾客坐陪座,表示从此成为一家人。

中式婚礼之所以令人回味无穷,与那些独特的“道具”不无关系。以下是最有代表性的几种——

红伞。迎亲当天,新娘走出娘家门,站在露天处,由姊妹或伴娘在其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

花轿。花轿成为传统婚礼核心始于南宋,分为四人抬和八人抬二种。轿身红幔翠盖,上绣龙凤呈祥,四角挂穗。

凤冠霞帔。“全副武装”的新娘穿戴如下“行头”:内着红袄,足蹬绣履,腰系流苏瓤带,下配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装饰的“凤冠”,肩披绣有各种吉祥图案的锦缎即“霞帔”。

盖头。旧时新娘出嫁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辟邪,取吉祥之意。盖头须在入洞房时由新郎亲手揭开。

马鞍。“鞍”“安”同音,取“平安”长久之意。多置于洞房门槛上,让新娘跨过,表示一世保平安。

火盆。置于门外的一盆火,同样让新娘跨过,寓意婚后日子红火。

天地桌。置于院中,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统称“六证”,意为知晓家中存粮、布匹、衣物以及容貌如何、账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情况。

秤杆。新人入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花烛。婚礼专用的大红色成对蜡烛,燃于厅堂和洞房内。因其上面配有金银龙凤彩绘而得名“花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