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散文之道
31886700000003

第3章 散文的滋味——在2010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上的演讲

诗歌要朗诵,才能体会其节奏和激情;小说要浏览,跟着故事和人物往前走;散文则要品味,理解它的思想和情调。

多年前,我第一次去新疆的库尔勒,吃到一种梨子,非常香甜。它有纺锤那么大,黄绿色果皮,阳面还有红晕。它皮薄肉细,酥脆爽口,汁多渣少,含水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果肉中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便秘和肠道不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还有生津止渴,化痰润肺,益肾利尿的功效。这种梨子在生长期能够耐受昼夜温差,才最终炼就特别的香甜。

从此,库尔勒香梨的味道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得第一次读好散文,像朱自清的《背影》等,也为它透露出的一种独特的滋味所陶醉。

要说出好散文的滋味,我想以香梨为例。

梨子有果皮、果肉、果核三个层次。

散文也由语言、内容、思想组成。

一、果皮,新鲜诱人的外表——语言因素

果皮是第一印象,我们在购买梨子的时候,首先挑选的是外表。一般来说,要求果皮颜色纯正,新鲜细致,不粗糙难看,不带斑斑点点,闻起来有淡淡的果香味儿。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的语言尤其重要。小说有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来吸引人,诗歌有节奏韵律和激情抒发来感染人,散文就得依靠语言的魅力来描述事物的情态及最终思考。

孙犁在《散文的虚与实》中说:“散文对文字的要求也高。一篇千把字的散文,千古传诵,文字不讲究漂亮行吗!所谓文字漂亮,当然不仅仅是修辞的问题,是和内容相结合,表现出的艺术功力。”“从事写作的人,应当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应当把语言大量贮积起来。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孙犁把语言看作真理,要用心来锤炼,这是文体大师的经验之谈。

汪曾祺说:“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测定一个作家文化素养的高低,首先是看他的语言怎么样,他在语言上是不是让人感觉到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积淀。”汪曾祺把语言比作水,是真知灼见。成功的散文语言就像水一样,光滑、柔顺、富有弹性。

好的散文是浑然一体的,就像一首乐曲,将情调起伏把握的恰到好处。拿掉一句话会有缺陷,增加一句话会显得别扭。做过编辑的人有体会,校对名家的文章,不用看原稿,一路读下去,凡是不通达的地方,肯定是出错了。

语言的第一要素是让人看的懂,一看就明白,不是云里雾里的绕圈子做游戏;第二要素是流畅、准确,不是绕口令,耍怪;第三要素是淡雅、优美,不是脏话、怪话的大全;第四要素是形象、生动、有味道。什么才是有味道,就是要传达出一种信息、暗示、想象的空间,特别的意境。

好的语言是光鲜可爱的果皮,能激起人去品尝的欲望。

另外,优质的梨子有一个特点是皮薄,散文也要求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有些外国小说,一开篇就是几十页、几万字的场景描写,考验读者的耐心。散文一般只有几千字,没有机会让你进行大量的铺垫。

写小说要会说闲话,说废话,写散文只能说短话、说真话。

朱自清的《背影》只有1400个字,却成为现代名篇。

其实,文章越短越难写,越短要求越高。

很多文体大师,他们炉火纯青的时候,都写的是短文。比如孙犁、汪曾祺、季羡林、董桥等等。

二、果肉,甘甜丰厚的味道——内容因素

果肉是事物的主体,是实际内容,我们一般会要求梨子的肉汁甘浓、甜爽、水多,并且富有营养。

对于散文来说,就是要在有限的篇幅里,传达出尽量多的生活信息和情感浓度。

我阅读过很多散文来稿,有些太简单,浮在事物的表层,没有深入下去;有些太平淡,像白开水一样没味道;有些人云亦云,重复别人,没有个性;有些鸡毛蒜皮,罗哩罗嗦,毫无价值……

很多人写东西,局限在物体的平面上,缺乏立体透视。就好像看一座山,只看到眼前山峰的形状,树木的长势等,并没有去研究山峰的背面怎么样,阳坡和阴坡有什么区别,山峦的结构是怎么形成的,山上的气候适合哪些动物、植物的生长等等。

多年前在武汉,我曾去老作家碧野家里求教。我钟爱故乡的那条汉江,而碧野呢,是汉江通,他写过《情满青山》《丹凤朝阳》等作品,他说黄河水是碱性的,长江水是酸性的,都不适合人饮用,只有汉江水是甜性的,是从山中和地下冒出来的,老百性叫“竹根水”,对人体最好。当时对我深入了解汉江很有启发。现在国家进行南水北调,把汉江水通过长渠调到北京、天津去,说明碧野的观察是细致的,正确的。

只有掌握了大量的素材,又学会了处理的技巧,作品的内容才会厚实、丰富起来。

孙犁有一篇名作,题目叫《亡人逸事》,全文短短的2300字,通过三个故事:一是媒人的撮合,二是头次见面,三是劳动养孩子,写出了妻子辛勤规矩的一生和自己的内疚之感。

那种白描语言和细节的抓取,那种情感的控制和渗透,让人不得不佩服。西北大学有位文学教授,给学生们讲《亡人逸事》,他首先在课堂上将全文背诵一遍,常常背诵到最后,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如果你有兴趣学习书法,老师会教你:把毛笔拿的稳一些,尽量沉下去,不要浮起来。写散文也一样,忌讳浅尝辄止,需要深层开掘。

三、果核,优良纯正的品种——思想因素

我们知道,一种梨子的质量优劣,有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品种要好。有了好的种子,再经过耐心细致地栽培护理,才能长出上优质的果实。

散文的种子就是思想,不能表达出一种对社会、对人生、或者对自然的思考,作品就没有份量。

我喜欢讲王宗仁老师的散文《藏羚羊跪拜》,前面是青藏高原上一个猎人的故事,最后那个怀孕的肥胖的藏羚羊跪下来,才是点晴之笔,那种动物的情感表现,带给读者、给人类有多少触动和启发啊。

我写过一篇题目叫《彩陶女》的散文(这里提及个人作品,不是说自己的文章好,而是有创作体会),故事是我遇到一件女性形象的彩陶艺术品,她的优美造型打动了我,本来看中了,可是又犹豫不决没有买下来,第二天再去时,彩陶女已经掉下架子摔成碎片。我由此而感叹:“美,就这样消失了,被我轻易地放走了。把谴责留给我,把思念留给我。”因为在生活中,常常有“错过”的遗憾。

思想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是你对生活现象认识、总结、思考的结晶。散文作品能够打动人的,让人念念不忘的,留下很深印象的,不是那些表面的故事情节,而是藏在后边的思考和启示。

2010年8月14日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