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小说家是辨世言理的解剖者,诗人是歌美抨恶的呐喊者,那么,散文家就是神思遐想的童话的制造者。
胸装一颗童心,大脑就不会迟暮缓钝;胸装一颗童心,精神面貌就显得生气勃勃;胸装一颗童心,眼眸就变得独异善识。作家是重视观察和提炼的形象思维的文字工作者,保持一颗怦怦乱跳的童心十分重要。在文学创作的各种门类中,散文家的童心尤为明显。
散文家的童心,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童年题材
翻阅古今中外的散文作品,我发现,写童年题材的很多。有人说,写诗是青年人的事,写小说是中年人的事,老年人呢,则宜于写散文,此论不无道理。因为青年人初涉人世,青春旺盛,精力充沛,满腔的热血需要喷吐,当然就选择了能够简快,直接表达情绪的诗歌体裁。到了中年,处世成熟了,社会体验多了,生活经历丰富了,觉得写诗无法表现自己复杂的积愫,便选择了容量大、涉世宽的小说品种。步入老年,行动艰难,不便出门,便靠回忆写起了散文。人至老年,思念最多的是自己的故乡,是青少年时代的往事,有的理论家称此为“恋乡情结”。而散文又最能随心所至,不受拘束地表现那些往事,于是一大批童年题材的散文作品就诞生出来了。
另外,还有一批较年轻的散文作者,他们大概觉得诗歌费雕琢,小说太严谨,因此比较喜欢自由一些、适合练笔的散文形式。但他们的生活的广度又不够,就以写童年题材的散文在文坛起步。
童年生活,对一个作家特别重要,它给作家的性情、气质、处世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作家对自己的童事记忆最深刻,也最爱去缅怀。用善于抒情的散文形式来反映那些温馨如梦的感觉,则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二、童眼透视
儿童的眼睛看事物,总是很特别。他们看的不是事物的全貌,而是最吸引人、最有兴趣的一面,并且还常常对这一面产生许多独特的、奇怪的幻想。散文作家反映生活,也是不追求全貌,不讲究完整,不遵循顺序,不考虑严密,所描写的大多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这一点一滴中去挖掘其新意和深意,寄托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散文作家观察生活,表现题材的角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与童眼透视有极为相似之处。
二、童话语言
散文是最讲究语言色彩的文学品种。一篇好的散文,段段锦章,字宇珠玑,不容闲言赘语的存在;一篇好的散文,首起尾应,气韵贯通,读完如饮美酒,余味无穷;一篇好的散文,行文顺畅,如山溪流水,转回自然;一篇好的散文,节奏明快,音韵铿锵,诵读如听音乐。散文是奇文,是情文,是美文。无论你写的是戈壁大漠,茫茫草原,还是江南水乡,浩瀚海洋,总是充满神思遐想,表现一种童话意境。
一篇好的散文,字句之上浮动着优美的童话色彩。
一篇好的散文,造文达意用的是优美的童话语言。
上面谈的是文格,我还发现文学家的人格也有差异。生活中,诗人热情豪放,小说家深邃沉隐,理论家精深率直,散文家则拙朴单纯,还常常透出一些个幼稚和天真。
愿我们的散文家童心长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