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这个要求正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与“和为贵”的思想相结合,便是“中和之道”。淳朴人性是天下之大本,和谐原则是天下之大道,离开“中和之道”,便会使人性沦丧,天下大乱。实行“中和之道”的关键便是使人的行为符合忠恕之道,人与人要做到互爱互信,互尊互谅,人得其所,事得其宜,则天下太平。
据《论语·卫灵公》记载,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词可以终身尊奉?”
孔子答道:“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孔子说的后一句话原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在孔子看来,倘若自己所不欲的,不愿做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先贤,大禹治水就是崇高的典范。
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众治水,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工作。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水利专家,非常出名。什么地方河堤有了裂缝、漏洞、渗出水来,他一到就能修好。后来,他被魏国请去当相邦,魏国的国君对他很信任。
有一次,孟子来到魏国,白圭在会见他的时候,表露出自己有非凡的治水本领,甚至自我吹嘘说:“我的治水本领已经超过大禹了!”
孟子是位非常有学问的人、当场驳斥他说:“你说的话错了。大禹治水是把四海当作大水沟,顺着水性疏导,结果水都流进大海,与己有利,与人无害。如今称治水,只是修堤堵河,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种治水的方法,怎么能与大禹的相比呢?”
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在这里,孟子一方面通过赞扬大禹按水的本性加以疏导入海而获得成功的事例,表达出不论治水还是办其他事情,都应顺应客观规律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鞭挞白圭治水以邻为壑的不义之举,旗帜鲜明地指出这种损人利己的不义行为,不但与“王道”相去甚远,更是仁人所深恶痛绝的。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为儒家所钦佩和效法。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对瓜事很少过问,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但是,楚人却死要面子,在一个无月之夜,他们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
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
宋就听了以后,对梁亭的人说:“楚亭的人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非常惭愧又非常敬佩,于是把这事报告给了楚王。
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也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就成了友邻。
宋就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大胸怀不但使梁、楚两国尽释前嫌,成为了友邻,更教育了两国的人民。
一个人只要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能得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种良好的局面。不过,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恕”道的核心。“恕”的原则是平凡的人也完全可以知晓,可以实行的。但是,世界上的人很多存有私心,他们只晓得有自己而不晓得有别人,因而他们所施加给别人的事情很多是不恰当的,这样距离中庸之道自然也就远了。
“恕”的原则具体落实到人际关系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诸如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间的各种关系,首先要做到自己所应该做到的事情,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旁注】
卫灵公(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93年),姬姓,名元,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擅长识人,知人善任,也正是他用他提拔的3个大臣仲叔圉、祝鮀、王孙贾的合作,才使卫国的国家机器运行正常。但卫灵公多猜忌,且脾气暴躁。
涂山氏 涂氏发源于滁河流域。相传大禹在治水之际,认识了一位涂山氏族的女子,这位女子深深地爱上了禹,禹忙于治水,在巡视南方时,涂山女就令她的侍女到涂山之南守候禹,并唱了一首自己所写的歌,全歌仅一句歌词:“候人兮猗。”据说这就是我国的第一首女声独唱,也是第一首南方民歌。
白圭 战国时期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白圭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认为农业的一个周期为12年。他亦认为经商要按时机,就像孙子吴起用兵、商鞅行法。一说,水利专家白圭和贸易致富的白圭是两人。
相邦 即相国。战国时期称为“相邦”,汉高祖刘邦即位,为避讳改为相国,之后,相国官职正式任命一般是篡位的权臣。后代对担任宰相的官员,也敬称相国。明清对于内阁大学士也雅称相国。后来慢慢地变成只有“丞相”一职。
【阅读链接】
孟子批驳白圭“以邻为壑”做法,这里透露了这样一些信息:首先,战国时期治水技术已从简单地以疏水为主进化到以筑堤束水为主,拦河筑坝和修建堤防已成为人们与洪水斗争的主要手段。据史料记载,白圭就是当时以善筑堤防著称的水利专家。第二,有了堤防,防洪更加主动了。第三,当时河道治理已普遍存在着上下游、左右岸的利害关系。由于诸侯林立,各不相统,从自身利益出发,“壅防百川,各以自利”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春秋时诸侯国之间的盟约中明确禁止这种以邻为壑的行为。
据《孟子·告子下》记载,公元前651年,各诸侯国在葵丘之会订立的盟约中,有一条规定是“无曲防”,即禁止修建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堤防。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诸侯国之间国际条约中关于水利的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