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精神是人需求的最高层次。注重从精神层面激发人才,使之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自豪感和归属感,迸发出一种比单纯的物质满足更为强大的力量。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注意培养良好的情感,注重从精神的最高层次励人,往往能使人热情洋溢,也能激人奋进。******就非常善于运用精神激励法去励人。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1933年,丁玲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后,随即押到南京,被囚禁了3年。直到1936年秋天,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她才逃出南京。1936年11月1日,她从西安出发,经过11天的行程,终于抵达目的地保安。党中央领导同志和文化界、妇女界对丁玲的到来,极表欢迎。中央宣传部特地举行了欢迎宴会。******也参加了晚会。宴会后,丁玲来到******的窑洞,******问她:“你现在打算做什么?”丁玲爽快地回答:“当兵,当红军。”******高兴地说:“好呀!最近可能还有一仗打,正赶得上,就跟******他们领导的前方总政治部到前线去吧!”这样,丁玲在保安仅住了12天,便赴前线去了。
丁玲在前线认识了红军的许多领导同志,还接触了许多红军干部、战士。她参加了前线的行军、宿营、执勤、作战和做群众工作,经受了初步锻炼,对红军有了感性上的认识。不久,******在拍给前线聂荣臻将军的电报中,附上了赠送丁玲的一首词《临江仙》。词中写道:“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丁玲望着******那潇洒的笔势,心里十分得意,十分感激。这首词的上阕,描述了丁玲初到保安受到欢迎的情景,下阕则称赞了丁玲从“文小姐”到“武将军”的变化。“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这是对丁玲及其创作的高度评价,使丁玲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鼓励。
丁玲带着在前线生活的体验又回到了******身边,向******汇报了自己的体会,******见到她非常高兴,向她宣布了新的任职命令:任命丁玲同志为中央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丁玲听到任命,既喜又愁。喜的是******和党中央这样器重自己;愁的是自己从来没有当过领导,现在与红军战士相处不几天就要当领导,几乎什么都不懂,怎么工作呢?她想找机会写文章,当好新闻记者。于是她说:“当主任,我能行吗?”******说:“你能行,不会就学嘛!你总愿意学习吧?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想当红军,说明你愿意学习红军,只要肯学,一切都可以学会的。我们闹革命,搞武装斗争,开始也不会嘛!还不是学中干、干中学,慢慢就学会了。”丁玲喃喃地说:“我是愿意学的,到陕北来什么都要学,可这是要我当领导,当主任啊!”******又把声音提高了一些说:“当领导难也不难,只要钻进去什么都好办了。我看当好主任无非是抓那么几条嘛:首先是放下架子,深入实际,团结战士,团结干部,搞好各方面的关系;其次要多动脑子,注意学习别的领导好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取长补短,把上级精神吃透,把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再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理论联系实际。”听着******的话,丁玲不断琢磨着每一句、每一个字的含义,在迷茫中看到了光明,在困难时看到了希望。但她还是说:“那就试试吧。”
丁玲带着任职书回到部队,开始了工作。她上任后,工作是异常繁忙的。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夜,在新形势下要使警卫团适应新的情况,认识历史转折,认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是很艰巨的工作。她认真按******的嘱咐去做。丁玲在中央警卫团的任职虽然只有几个月,但在她的一生中却是很重要的。从那时起,她熟悉了干部战士和人民军队,并逐步了解和掌握了领导艺术,为她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基础。因此,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决定任命她担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在抗战前线建立功勋。每当谈起这段经历时,她都带着甜蜜的笑意,怀着欢快的心情说:“我现在仍珍藏着毛主席亲笔签发我任中央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的任职命令,我把它当作激励自己在长征路上不断前进的号角。”
1942年3月丁玲写了一篇文章《“三八”节有感》。文章内容有点偏激,得罪了一些人,因此在延安整风中遭到批判。在这期间,******找到丁玲谈话,说:内部批评,一定要估计人家的长处,肯定优点,再谈缺点,人家就比较容易接受了。丁玲感激******在会上保全了自己,也信服他的指点。延安**********以后,党组织对丁玲仍然是信任的、重用的,把她调到“文协”担任整风学习委员会主席。1948年5月,******还说:“丁玲是个好同志,就是少一点基层锻炼,有机会当上几年********那就更好了。”
尽管后来经历了被打成“****”的曲折,丁玲对******仍怀有很深的感情。1980年,她在答外国驻北京记者提问时,有记者问:“对毛主席的看法,与过去30年的看法相比有无变化?”她回答说:“去年我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再版前言中写道,我写书时像一个战士喊着毛主席的名字冲向战场。后来有人问我,你现在是否还有这种感情,我说,毛主席是伟大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
从丁玲对******一生不渝的感情来看,******对丁玲的任命尚在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其精神励人的成功。******对邝任农的鼓励也体现了这一点。
井冈山斗争最为艰难困苦的时候,邝任农率领游击队为****红军送来了粮食和肉,被******称之为雪中送炭。多年后,当******再次见到邝任农,发现他很瘦时,十分关切地嘱咐他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解放后,邝任农担任中国民航总局局长,当他向******谈起自己文化低,干不了时,******鼓励他大胆干,努力学,给了他鼓舞和力量。
1956年3月,邝任农担任民航总局局长不到一年,接到中央办公厅的通知:毛主席要邝任农去汇报民航情况。邝任农立即准备好汇报提纲,3月10日来到中南海******的住处。******正在听其他部门领导同志汇报工作,屋子里摆着一个长桌和一圈沙发,在座的还有周总理、******。邝任农敬了礼,******示意让邝任农坐下。邝任农坐在******的对面,向毛主席、周总理、******总书记汇报了民航的基本情况、前景规划及现在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听得十分仔细,与27年前的习惯一样,时不时还插话细问。当邝任农谈到“两航起义”人员的情况时,******问:“现在两航的人怎么样?”“两航的人差不多都懂技术,但少数人思想还跟不上形势。”邝任农回答。******点了点头:“对他们的旧思想要进行教育说服,但要重视他们的技术,他们飞行时间长,航空理论懂得多。”接着,******还问邝任农:“飞机是不是苏联的?”“是的,是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邝任农回答。******又问:“民航最好的飞机有哪些?”“目前最先进的是伊尔12、伊尔14,还有国民党两航起义人员带回来的C-46、C-47。”谈话一直持续到11时多。这时周总理说:“吃饭时间到了,边吃边说吧!”******边起立边对邝任农说:就在我这儿吃顿饭,工作餐。说着,领邝任农走进旁边一间餐厅,餐桌上已摆好饭菜。邝任农坐在毛主席和******总理之间,吴法宪坐在******主席的左侧。******问吴法宪是哪里人,吴回答说是江西人。******笑着说:“糟了,我被你们江西人夹击了。”******一句话,顿使气氛变得轻松起来。饭后,******又领大家坐到原汇报室桌前。邝任农觉得自己文化底子差,怕领导不好民航工作,有点儿不大愿意干,就对******说:“我水平低,民航技术太强,搞不来这个。”邝任农向******袒露了心里的真实想法。******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什么都可以学嘛,主要是把安全服务搞好。只要你肯学,就一定能当好民航局长。”周总理这时从旁插话:“要按照主席的指示去做,争取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邝任农谈到,民航总局在有些省未设省局,准备陆续设置。******主席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并且指示:“飞机用途很广,将来农林牧副渔业,探矿、工业都会用上飞机,民航要早做准备。”邝任农认真地记下******主席所说的每一句话。回去后,邝任农贯彻******的指示精神,工作很快就收到了成效。两航起义留用人员经过党的教育改造,不少人都成了业务骨干,在培养民航技术力量和发展航空事业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民航的各级机构迅速建立和完善,飞机及航线不断增加,安全飞行逐渐得到保证,服务态度也不断改善。******的话也坚定了邝任农在民航干下去的决心。邝任农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由一个外行,逐渐熟悉了民航业务,直到1973年,邝任农才离开民航。
邝任农通过与******的实际接触,对******建立了浓厚的感情。他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曾这样写道:“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历过的事已经在脑海里淡化了。唯有与******同志的接触,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还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总之,******同志是难以令人忘怀的,尽管他并不是神,也不是完人,但他在人民的心中,在中国的历史上,永远是一个伟大的领袖,因为他曾率领亿万人民改变了历史,并且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与自己部下的关系,是一种在战争中经过血与火洗礼过的纯洁的关系。无论******对他们,还是他们对******,这种友谊、这种关系不但反映在******生前,也反映在******身后。这种关系,是人世间真情的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或许这就是丁玲、邝任农他们这些跟随******南征北战一生的老部下、老将军,对******感情深厚的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