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古代楹联
31941000000019

第19章 杨亿两对寇莱公

寇准(961~1023)北宋著名政治家,字平仲,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进士。景德元年(1004年)拜相,封莱国公,故一般人尊称他为寇莱公,为官清廉,擅长诗文。

一日,寇莱公和朝中百官在御花园游览,步行到荷池岸畔,看见太阳强光映入水池中,水底也现出一轮红日,天上水中,两日相对,顿使寇准文思涌来,对同游僚属道出半联:

水底日为天上日

联句用字简明通俗,而状物新奇,把自然界光的折射现象,富有哲理地构联,叫人配对,的确不易,一时竟把百官难住了。

正在这时,工部尚书杨亿闻知寇莱公一联难倒百官,乘兴赶来,径直走到寇莱公面前对道:

眼中人为面前人

杨亿的对句与上联在形义上吻合,也道出了不为人注意的特殊现象。杨亿能匆促成对,足显才华,使群臣折服。

又一次,寇准在翰林院与学士们探讨“老庄哲学”时,偶得一联,嘱学士各对一个下联:

李伯阳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

李伯阳是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说创始人李耳,字伯阳。传说他一生下来就懂得很多事,又指李木为姓,说他是“生而知之”。寇联一出,学士虽跃跃欲试,却无人对出,最后只得搬来杨亿,当场立对:

马文渊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马文渊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佐汉光武刘秀打天下,以骁勇善战而著名。因《后汉书·马援传》中有言:“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耶?’”

寇联典出《老子》,杨联典据《马援传》,以武将对思想家,嵌姓:二马对二李,以死对生,贴切工稳,意境和谐,是为奇才绝对,从此杨亿才名大震,满朝皆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