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古代楹联
31941000000049

第49章 张之洞巧对师友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又字香涛,河北人。举同治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是清末洋务派主力之一。

师友巧联难之洞

张之洞发蒙入校读书后,天赋敏慧,鹤立鸡群,佼佼受宠。一次,老师测试对课,出上联让同学们抢答:

驼背桃树倒开花,黄蜂仰采;

老师对校园那株弯躬老桃树描绘精微,造句稀奇,确实是难对。同学们听了,不知所从。唯独张之洞沉思细审,终于对出下联:

瘦脚莲蓬歪结子,白鹭斜观。

上下联对得天衣无缝,而且情趣盎然。

张之洞从巧对师联之后,益发得到老师的器重,同学们无不尊之为小老师,与之切磋琢磨。一次,张之洞偕同学漫游汉阳,适有郊农拉一车荞麦过桥,有位同学应景出联道:

汉阳桥,桥上荞,风吹荞动桥未动;

张之洞知道这是向他而发,放目四望,见鹦鹉洲畔碧波荡漾,舟楫穿梭,立即吟出下联:

鹦鹉洲,洲下舟,水使舟流洲不流。

师友巧联,一时传为美谈。

张之洞出无情对

张之洞,早年登第,即已名满京都。一次在陶然亭饮宴,半酣之际,张以“陶然亭”三字为无情对出边,命在座者应对。工部侍郎李文田欠身恭维说:“若要无情,非阁下尊姓大名莫属矣!”众闻李言,大笑鼓掌赞道:“妙哉妙也!”如是对出:

陶然亭

张之洞

所谓无情对是上下联仅在字面上相对,不关内容。陶然亭是北京名胜,取意于白居易诗:“更得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但逐字分析:陶为姓,然是虚字,亭为名词。李文田以人名对地名,张为姓,之是虚字,洞是名词,对得极工,难怪张之洞当时便喜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