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古代楹联
31941000000052

第52章 曾国藩联艺妙品

曾国藩(1811~1872),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之一,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咸丰二年(1853年)为对抗太平军,以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逐渐扩充为湘军。同治三年(1864年)7月令其弟曾国荃攻陷天京,扑灭了太平天国革命,充当了凶残的刽子手。太平天国扑灭后,他转而成为洋务运动的魁首。在近代史上,曾国藩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撇开政治勿论,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史有载评的。他在联苑中留下的虽只一鳞半爪,但功力非凡,够得上是妙品佳作。

刺左取辱

曾国藩与左宗棠同建湘军,开始二人紧密合作,镇压太平军。后来由于政见不合而翻脸,曾为发泄私忿,遣人给左送出半副赠联,冀其改变态度:

季子敢言高,仕未在朝,隐未在山,与吾意见大相左!

左宗棠字季高,故联中嵌入“左季高”三字,教训指责,气焰逼人。左宗棠看后,从国家兴亡着眼,不隐瞒自己的观点,针锋相对地回敬下联:

藩臣徒误国,进不能攻,退不能守,问伊经济有何曾?

曾国藩收到复联,虽气恼,亦莫可奈何。“经济”指经邦治国。下联亦嵌“曾国藩”三字,两人将彼此的姓名予以活用,极具风趣。

痛挽乳母

曾国藩在政治上做了不少违反人民利益的坏事,可他在敬老慈幼方面却有可取之处。当他的乳母去世后,写下了不朽的哀挽篇章,颇值得人们品味:

一饭尚酬恩,矧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论人情天理,也当泣血三年。

联中用“一饭千金”典故,喻报恩之情。典出汉淮阴侯韩信:韩年少家贫,无以为食,幸得漂絮老母给饭充饥。后韩信封楚王,持千金以报漂母一饭之恩。一饭尚酬千金,何况乳母要付出多少乳汁和辛劳,只差没有十月怀胎,此恩此德,不但千金难报,就是泣血守孝三年,也是理所当然的。

自古以来乳母的地位是低下的,被视作佣人仆妇,像曾国藩这样显赫的人物对乳母如此看重,的确难能可贵。

哀挽普晴

曾国藩长于挽联,还有一副挽林普晴的联作,也值得欣赏:

为名臣女,为名臣妻,江左佐元戎,锦缎夫人分伟绩;

中秋日生,中秋日卒,天边圆皓魄,霓裳仙子证前身。

林普晴是鼎鼎闻名禁烟抗英功臣林则徐的女儿,故说:“为名臣女”。林普晴嫁给道光进士沈葆祯为妻,沈于咸丰五年(1856年)擢九江知府,后随曾国藩佐理军务,林普晴亦随夫参赞军机,故有“江左佐元戎,锦缎夫人分伟绩”之说。沈葆祯很有才干,深受曾国藩器重,1861年被荐拔为江西巡抚。同治五年(1866年)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光绪元年(1875年)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故说“为名臣妻”。

全联采用先实写,后虚写的手法,虚实相辅相成。对逝者既有恰如其分的表彰,也有真切的追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