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名桥(学无涯丛书)
32035000000009

第9章 霁虹桥

霁虹桥位于云南省永平县西南部,横跨永平县岩洞乡与保山市平坡乡之间的澜沧江上。霁虹桥,古称兰津桥,以西汉“兰津渡”得名。西汉以前,这里就成为一道古渡口,定名为“兰当渡”。东汉明帝时,开通博南山道,在澜沧江上架竹桥,取名“兰津桥”。故时人有兰津歌谣曰:“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它人。”霁虹桥的形成早在东汉明帝水平元年至十一年间,即公元58年至68年之间。伴随着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的过程,《云南通志》(卷二)有记载道:“澜沧江南流入海,龙尾关西第七驿有桥,即永昌也。两岸高险,水迅急,横亘大索为梁,上布簧,簧上实板,乃通。以竹屋盖桥。其穿索石孔,孔明所省也。”

霁虹桥在元明两朝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据《雍正通志》记载:“元贞间(公元1295—1297年)也先不花西征。易以巨木,将改藤篾桥为木桥,时逢天降蒙蒙细雨,长虹贯日,遂将兰津桥改名为霁虹桥。”此名沿用至今,已有690余年的历史。又据《永昌府志》记载:“成化中(公元1465年—1487年)僧了然者,乃募建飞桥,以木为柱,而以铁索横牵两岸,下无所凭,上无所倚,飘然悬空。”由此改建木桥为铁索桥。

现在我们所见的霁虹桥是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新修建,光绪年间重修,直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又进行过修缮。据有关史料统计,霁虹桥自改为铁索桥以来,大的修建达十七八次之多。霁虹桥全长约106米,宽约3.7米,净跨60余米。全桥结构由九股18条铁链组成,铁链重量约20余吨,其中底索16根,成二四四四二的形式排列。余下两极分列于两侧,高于底索1米多,作为过桥技手,铁索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岸的峭壁上。铁链扣环直径约为2.5~2.8厘米,宽约8至12厘米,长约40厘米。桥的两端分别建有一亭和两座关楼。该桥横跨在奔腾咆哮的澜沧江江面上,气势雄伟壮观,地形极为险要,据险设伏,万夫兴叹,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出动飞机轰炸,将霁虹桥视为功果桥而投弹数枚,炸弹落至桥面,顿时桥上木板翻飞,火光冲天,但铁索依然如故,霁虹桥仍以古老雄姿横悬于澜沧江上空。抗战胜利后,桥面得以重新修复。

霁虹桥自古以来是我国内地通往西方和东南亚各国的交通要道,它是居于云、贵、川、陕、藏五省区现有的95座古铁索桥中最宽的三座之首。明人马继龙题有诗句:“沧江铁索跨长虹,鸟道从天一线通。”徐霞客也曾游历此桥,立下了“迤西咽喉,千载不能改也”的意愿。清康熙皇帝钦赐“飞虹彼岸”匾额一块。桥西峭壁之上保留着历代石刻,如明代吴鹏所题“西南第一桥”、明嘉靖钱嘉献题“金齿咽喉”、清康熙张其眉题“弄虹桥”、清乾隆富纲题“悬岸奇渡”、民国李根源题“人力所通”等。无论从桥的建筑时间,还是从桥的建筑造型规模以及桥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来看,霁虹桥都不愧为我国乃至世界古代桥梁史上的奇迹。

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自景东县流入思茅地区,贯穿全区六县,区内流程300多千米,然后流经西双版纳,出境称湄公河,连接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汇入南海,全长4880千米。澜沧江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水运大动脉,有“东方多瑙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