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探索与发展
32068700000001

第1章 努力推动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再上新台阶(代序)

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实施管理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能。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财政改革发展的快速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肩负的职责任务越来越重。要将财政资产管理职能行使好、发挥好,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管好物,需要各级财政部门转变观念,创新方法,真抓实干,切实提高新形势下的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一、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近年来,特别是财政部令第35号、第36号颁布实施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财政资产管理机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完善体制,狠抓落实,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取得显著成绩。

(一)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各级按照财政部令规定,不断加快体制改革步伐,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建立起“政府统一所有、财政部门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行使所有权职责,对行政事业资产统一监管;主管部门按照财政部门授权,履行本部门的资产监督职责,按管理级次和隶属关系对资产实施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资产,并对其安全完整承担相应责任。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次的资产监管体系。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管理制度,指导资产管理工作,审批重大产权变动事项,收缴国有资产收益;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单位资产实施直接管理,在财政部门授权的范围内配置和处置资产,并对财政部门负责;基层单位行使资产占有和使用权,负责对所占有和使用的资产进行日常管理,承担资产安全使用和有效运营责任,对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为加强新时期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成效突出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针对新时期资产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制度缺乏这一突出问题,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推动制度创新,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省级修订了产权登记办法,建立了新的产权登记及年度检查工作规范,明晰了产权关系,强化了产权管理;制定出台了资产处置和收入收缴办法,规范了资产处置,防止了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流失;制定出台了资产有偿使用管理办法,严格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利用资产创收行为,保障了国有资产权益;制定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促进了文化体制改革有序进行;制定出台中介机构库管理办法,对资产管理涉及的审计、评估、鉴证或咨询等有关事项进行了规范。市县财政部门也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制度建设,提高了全省资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初步实现

建立科学完善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新时期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本目标。根据“金财工程”建设的统一规划,省级按照对资产运行实行全过程动态化管理的理念,研究开发了横向“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纵向“省—市—县”的“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了完整、准确、规范的资产信息数据库,并从2009年底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到2010年6月底,全省圆满完成了信息系统建设第一阶段任务,全省共有2.4万户单位联网,搜集整理资产卡片2 700多万张,资产信息近10亿条,初步实现了资产信息化管理,对于促进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行政事业资产重点环节的监管不断加强

一是严格资产处置管理。通过规范处置程序、严格审查资产处置申报资料、委托中介机构资产评估、实行资产公开拍卖制度等措施,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加强资产有偿使用监管。一方面,严格控制国有资产有偿使用行为。规定行政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得将占用的国有资产用于对外投资和担保;单位申报资产有偿使用,要进行充分的论证、评估,按程序申报审批,切实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合规合理的资产有偿使用行为,鼓励单位盘活存量资产,补充经费不足,促进事业发展。三是加强对国有资产收入的收缴管理,明确收入全额上缴国库,建立国有资产收入日常收缴监督机制,有效防止了财政收入流失。四是积极配合文化体制改革。切实加强改革中的资产管理,配合组建了山东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等文化企业,确保了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五是强化产权管理和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规范产权登记制度,完善产权文本资料,加强资产信息分析利用,为财政财务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撑。

二、积极探索,创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思路

行政事业资产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其管理涉及配置、使用、处置、评估、收入收缴等方面,而且与财政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管理、政府采购等联系紧密,环节众多,任务复杂。在当前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探索创新点,对做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找准切入点,就是要找准迅速提升工作水平的突破口

首先要从抓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一方面,要加快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地方立法,提高资产管理的法律层次,增强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要不断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细化资产处置、使用、资产收入及资产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尽快研究制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调剂和共享共用、资产评估管理、资产效绩考核和奖惩、资产日常监督管理规范等方面的制度,建立起以资产管理地方法规为统揽的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其次要从抓管理体制建设入手,建立健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全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已基本理顺,相关方面管理责任也已大体明确。但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各部门、单位的职能不同,所属资产类型特点差别较大,不同层次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划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比如,负责行政事业资产综合管理的财政部门和负责部分资产单项管理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职责分工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的来看,应本着更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建立权责一致、协调有序、运行顺畅的资产管理体制。特别是要落实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切实保证资产管住、管好、管出效益。三是要从抓队伍建设入手,为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在目前资产管理刚起步的情况下,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资产管理队伍,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尚未设立专门机构的应尽快明确或设立,配备专职人员。已经建立的,也要不断充实人员队伍,采取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努力提高干部业务素质。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也应明确或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安排专职人员,为强化资产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二)把握着力点,就是要明确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对象

一是要努力管好存量资产,充分发挥资产效益。长期以来,财政投资形成了大量的存量资产,其管理成效直接影响着财政的再投入。如何在加强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的基础上,将其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需要加强研究。一方面,应彻底摸清资产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强化管理、开展各方面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资产整合和共享共用机制建设。近年来,有的部门在大力推进内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对大型设备实行“财政投资、一家购建,数家共享、市场运作”的方式,优化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对于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借鉴。二是要逐步建立资产配置标准。标准就是规则,就是行业话语权。要做到资产优化、公平配置,就必须有统一、规范的资产配置标准。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根据现实资产占用水平,结合各部门、单位的职能和业务性质,测算确定相对科学合理的资产定额标准,为规范资产配置行为奠定基础。三是要加大对资产处置行为及收益的监管力度。资产处置是资产“出口”和管理的最后一道环节,抓好这方面工作对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家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重点要把握四个方面:其一,规范事业单位改革中资产管理和处置行为,严格处置程序,防止资产流失。其二,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的监管。既严格限制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性资产,又大力支持符合政策的非转经行为,把资产盘活。其三,加强资产评估管理,严防资产处置中因资产评估造成资产流失,严肃处理未经评估低价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其四,加强对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管理,确保国有资产收益按国家规定及时收缴财政。四是要强化产权登记和资产统计等基础工作。要坚持产权登记及年度检查和资产管理信息统计工作制度,完善单位产权文本资料。根据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三结合的要求修改完善资产统计报表指标体系,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建立、扩充和完善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库,全面掌握单位资产状况,深入开展资产状况研究,为领导决策和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探索创新点,改革创新是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关键

目前,资产管理工作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是文化体制改革资产管理问题。目前,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已经制定,关键是结合实际加强落实。应重点研究改革过程中和改革以后的资产管理政策,促进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健康顺利进行。二是资产处置收入管理问题。目前一些资产处置收入尚未纳入财政规范管理,需要认真探索研究,创新收缴手段,调动部门单位积极性,切实规范资产处置收入管理,防止财政收入流失。三是推进资产信息化管理问题。全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已初步建立,但其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应尽快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将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和程序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实现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各环节的网上操作和动态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能。四是建立绩效考评体系问题。对部门、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实行激励与约束并重,是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应研究建立资产管理、使用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考评,提高单位管理者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加强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就可以促进资产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三、树立正确理念,努力开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新局面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正确、理念对头,工作开展就会事半功倍。当前,全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才刚刚起步,迫切需要正确的工作理念来引导。要大力倡导以下工作理念:

(一)立足服务,并将其贯穿于整个管理工作的始终

资产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为财政改革发展服务。一是要为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服好务。财政部令明确提出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应积极探索二者结合的有效途径,将其落到实处。资产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在全面掌握部门占有资产及收益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标准体系和配套制度,为科学编制预算提供依据,使预算管理有据可依,提高资金预算编制、执行的科学性。二是要为部门财务管理工作服好务。财政部门作为资产宏观管理部门,接触的资产管理范围广、类型多,管理经验丰富。应当发挥工作优势,帮助部门、单位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引导业务部门针对行业特点,具体做好资产的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三是要为完善资产管理法规和领导决策服好务。要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将工作成果上升到法律层面,争取早日出台资产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要将调研放在重要位置,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研究有针对性的思路、措施、办法,为领导科学决策、提升工作水平服好务。

(二)注重配合,在工作中扮好自身的角色

资产管理涉及的部门多、单位多,工作环节多,加强协作配合十分重要。一是在财政部门内部要加强与部门预算管理机构的协调配合。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各环节紧密联系,同时,各预算管理机构与部门联系多,管理经验丰富,没有他们的支持配合,工作难以有效完成。要在资产配置、资产收入管理等环节和领域,与相关科(处)室加强信息交流和工作沟通,做到分工不分家,形成管理合力。二是加强与主管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各主管部门是行政事业资产政策制定的落实者和资产的直接管理者。引导部门积极参与资产管理,对做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研究资产管理各流程和环节,在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的前提下,对部门适当分权,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充分调动部门管理资产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多听取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土地管理、房产管理、公安车辆管理等部门,这些部门对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把关”作用。比如,对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擅自处置资产的,相关部门可以在办理产权产籍变更登记手续时予以配合制约;对于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对外投资等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时予以配合制约,等等。因此,必须切实加强与上述部门的联合协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爱岗敬业,扎实履行好资产管理职责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是一项新事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但“万事开头难”,由于形势新、任务新、机构新、队伍新,要做好工作,必须做到爱岗敬业,投入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努力。一要充分行使财政部门在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能。财政部第35号、36号部长令明确指出:“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并明确了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的具体职责。但从实际情况看,财政部门综合管理职责尚未得到有力保障,职能分割问题比较突出。应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充分阐明财政部门在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宣传财政部门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巩固实施资产综合管理的职能。二要积极探索资产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经过多年努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方面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已逐步明确,但要随着形势发展变化,不断进行充实和完善。总的方向,要坚持以推动资产优化配置、提高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以实现资产、预算、财务管理有机结合为重点,完善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强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支撑,建立产权清晰、配置科学、使用高效、处置规范、监督公正的资产管理新模式。三要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潜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刚刚起步,充满挑战、任务艰巨,要胜任工作必须焕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要牢固树立拼搏进取的精神,以积极的态度去钻研工作,以昂扬的斗志去推进改革和深化管理,以饱满的精神去协调关系和破解矛盾,努力培养工作感情,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