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论坛自始至终充满了和平的呼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宗教的代表,都从不同的角度呼吁和平,阐述和平对当今世界、对人类的重要意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发展经济、文化的重要前提。信仰伊斯兰教的代表引用《古兰经》“你说:‘真理是从你们的主降示的,谁愿信道就让他信吧,谁不愿信道,就让他不信吧。’”(18:29)的教诲,说明伊斯兰教在1400多年前就定位为和平的宗教。印度尼西亚副总统尤素福·卡拉在开幕词中指出:“在印度尼西亚社会各种仪式中,大家互致的问候词中都包含着祝福与和平之意,代表10个宗教的10位宗教领袖刚才所做的祈祷文也包含了对今世和后世的祝福和平安。”穆罕默迪亚协会主席、印度尼西亚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丁·夏姆西丁在致开幕词时指出:“经济全球化正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会。宗教团体的责任是要把差异看作优势,把冲突转变为合作,共同促进人类和平、正义与繁荣。”印度尼西亚多元文化的创始人、著名的净空法师在发表讲话强调这次论坛的重要性时,提出各国应共同关注的几点主张,他说:“如果宗教间能够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宽容,将会给人类的繁荣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巴基斯坦代表说:“我们的共同命运就是走上和平的道路。所有宗教应和睦相处,这是符合我们《古兰经》教诲的。”日本代表说:“伊斯兰教是爱好和平的宗教。穆斯林在日本虽属少数,但都是按伊斯兰教的主张与其他宗教和睦相处的。”新加坡道教代表说:“不同国家、不同宗教要和平相处,首先要做到互相尊重。”
(五)对郑和的高度评价充溢于整个论坛
郑和是中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他自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时间里,先后七次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以指南针导航出使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航海人员包括官兵、采办、水手、工匠、翻译、医官等27000人之众,开辟了横跨印度洋到东非洲的航道,促进了中外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郑和的伟大事迹,确实是举世瞩目的,但对于各宗教领袖来说,对郑和能有如此认识,已是相当深刻了。有的代表说:“郑和作为穆斯林和中国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育财富,可称之为爱的教育。”“郑和关于仁慈博爱、热爱和平的主张,不仅仅是穆斯林和中国人的主张,也是所有宗教的共同主张。”“郑和航海并访问亚非35个国家是以贸易、友好交往和互相学习的精神为宗旨的。”印度尼西亚代表说:“郑和到过很多国家,但并未占领一个国家,都是和平相处,况且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郑和的宝船又那么大,是西方国家所不能比的。他是和平的使者,是我们后人应该学习的榜样。”“郑和是一位华人穆斯林,我从同华人做生意的角度去了解,他率领的27000人,当时没有电脑,他怎么去领导这么多人?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精神体现在他的血液中。穆罕默迪亚协会主席丁·夏姆西丁说:“6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历经艰辛七下西洋,我们应当从他的航行中学习和平、智慧与合作的精神。”马来西亚代表说:“我们应当把我们所学到的郑和的事迹送交联合国,让西方也了解他。”“郑和七下西洋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作出了榜样。”净空法师在会上作了专题讲话,高度赞扬了郑和的事迹,他说:“郑和这位15世纪的航海家,远渡重洋将中国各项技术、知识带到世界各地,造福人类。同时也把中国爱好和平的精神传播到全球五大洲。他为当时的人们带来繁荣与富庶。”“郑和七次航海旅行,没有发展殖民地,没有侵占他国一寸土地。唯有全心全力的奉献,帮助当地人民提升农业、工艺、文化等多项交流,深受当地人民尊重。”
郑和七下西洋被作为多种宗教和平共处的典范,成为论坛的中心议题之一。论坛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出台了一个总结性的《十项承诺》,条文如下:
一、把宗教作为建立和平与社会公正的决定因素,在信徒的日常生活中,使宗教的道德价值观再次得以实现。
二、把宗教和精神教育作为巩固多元文化社会的基石,来实现和平、民主与和谐社会。
三、促进不同信仰和不同宗教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消除偏见和憎恨(防止宗教间歧视和不宽容现象发生)。
四、在学校、社团和家庭,特别是在青年一代当中加强和平教育。
五、巩固和加强宗教的中道与和平精神,来抵抗暴力、极端和恐怖的威胁,无论这些以宗教的名义出现,还是以政治、经济、社会或文化原因引起的。
六、在地区或国家间的冲突中,支持与维护和平,解决争端而付出的一切努力,无论它是以政府的或以民间的方式而付出的努力。
七、为消除贫穷、不平等、文盲、失业、宗教歧视、种族歧视、疾病以及环境恶化而努力,共同促进和改善生活条件。
八、在地区、国家及全球范围内,倡导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公正、自由和平等。
九、通过倡导道德准则,消除任何形式的腐败现象,确保社会的有效管制。
十、完善网络联系,加强宗教领袖和社团间的合作,共同创建一个和平、繁荣的东亚。
论坛最后还决定向联合国提交报告,敦请联合国就“人类责任问题”发表宣言,防止宗教间歧视、不宽容现象的发生。
三
综观整个论坛,我们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宗教与文明间的对话是推动和平与发展的途径
实践证明,对话是消除误解、解决问题、推动和平、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他写的书中提出“文明冲突论”的论调后,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危机已由西方同苏联的对抗转变为“文明冲突”,他进一步将矛头指向“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并明确地说:“中国的日益强大和伊斯兰世界的复兴,都是对西方世界的威胁,因此必须予以遏制。”这是毫无道理的,纯属谬论。因为文明与文明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是可以对话的,通过对话可以消除各种误解促进和平,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通过对话也会不攻自破。
此次论坛中,许多国家的代表发言表达了对话的重要性。如说:“宗教间的对话与合作是推动和平与发展的途径”;“宗教与宗教之间应进一步沟通进行对话,彼此间应该信任”;“宗教领袖应提倡宗教与文明之间的对话,才能消除误解,促进世界和平”;“伊斯兰教肯定是爱好和平的宗教,唯有宗教之间的沟通才能加深相互理解、消除误解”;等等。
伊斯兰教提倡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对话,从穆圣时代就开始了。穆圣当时曾在麦地那先知寺与信奉基督教的奈吉兰部落头人以及其他15名信徒进行过文明对话。《古兰经》也鼓励人们要进行交流对话:“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49:13)这节经文说明人类同出一源,我们首先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联系和交流。真主使我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目的是让我们互相认识,而不是互相争斗和分裂。这正是引导我们在宗教之间应互相交流和对话的依据。《古兰经》给我们指引了对话的最好依据和对话的最好方式。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与基督徒使用最优良的方式进行对话。《古兰经》上说:“除依最优的方式外,你们不要与信奉天经的人辩论”(29:46)。也就是说,当其中有两种辩论方式——一个是好的,还有一个是更好的辩论方式,那么伊斯兰教要求我们与信奉天经的人辩论时,就要依最优秀的方式进行对话。因此,《古兰经》在该经文后又说:“你们应当说:‘我们确信降示我们的经典和降示你们的经典;我们所崇拜的和你们所崇拜的是同一个神明,我们是归顺他的。’”(29:46)遵照《古兰经》的教诲和针对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谬论,目前许多国家都进行文明对话。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专门成立了“文明对话委员会”,每年同梵蒂冈和英国的基督教进行对话。埃及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每次均邀请基督教和天主教牧师、神父出席,以达到交流对话的目的。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部哈桑·维拉尤达在欢迎宴会上说,印度尼西亚是个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印度尼西亚通过一系列对话措施来防止宗教间的偏见与歧视。2004年12月,亚太地区13个国家的宗教代表在印度尼西亚日惹市举行宗教间的对话会议;2005年7月,欧亚宗教对话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对话是当今时代的需要和要求,通过对话使人民间的关系和谐,使不安好心者的论调破灭,应该说这就是对话的目的所在。类似这种宗教间的对话会议或论坛,给大家提供了充分发表意见的平台,对于消除误解、互相交流、发展友谊、维护和平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本次论坛办得很成功,对这样的活动应积极支持和参与
本次论坛既体现了民主精神、人人自由发言,又倾诉了和平的心声。论坛中有主题发言,有回答问题,灵活多样,大家满意。
(三)“和平”是本次论坛的主旋律
“和平”贯穿于整个论坛,如许多代表的发言都强调“和平”,上述十项承诺中有八项从各个角度强调了“和平”,表现出各宗教领袖向往和平的强烈愿望。
(马云福、阿迪力撰稿,原载于《中国穆斯林》2006年第2期)
邪教:对科学的亵渎和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今天我有幸与来自法国反邪教组织的各位朋友们坐在一起,就反邪教这个话题进行座谈,感到十分高兴。现在,我简要地向各位朋友介绍一下中国伊斯兰教界对邪教的基本态度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反邪教中所做的工作。
邪教及邪教组织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危害极大,历来为全世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人们所反对。伊斯兰教是一个两世并重的宗教,它主张信士们在坚定宗教信仰,完成各自的宗教功修的同时,还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负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伊斯兰教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中国穆斯林在充分享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氛围里,秉承伊斯兰教的宗旨,虔诚信仰,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谨守伊斯兰教在宗教和生活习俗方面的规定和道德传统,重视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反对迷信。因此,中国伊斯兰教界和中国穆斯林对邪教的各种异端邪说,历来都是不听不信,认为那是对科学的亵渎,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同时也是对伊斯兰教正信的一种挑战。全社会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人们应该起来揭露和谴责邪教及其危害人类社会的罪恶行径,任何邪教组织都应被取缔,使人类社会得到净化。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作为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全国性爱国宗教团体,代表着全国2000万穆斯林的合法权益,其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推动各民族穆斯林积极参加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并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由于邪教对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危害性极大,中国政府于去年(1999年)取缔了非法组织“法轮功”,并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罪恶行径及其危害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通过对“法轮功”邪教组织所作所为的了解,我们充分认识到“法轮功”邪教组织在中国影响极坏,他们为了极少数人的利益,通过邪教异端邪说蒙骗部分善良的人们,大肆从事反科学、反人道的活动,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甚至煽动不明真相的练功者进行违反国家法律和危害社会稳定的活动。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完全与宗教所倡导的“与人为善”的宗旨背道而驰,是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各宗教所反对的。所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通过《中国穆斯林》杂志,撰写了大量的有关文章,揭露“法轮功”邪教组织的罪恶行径,并号召全国清真寺伊玛目利用解经的机会,向穆斯林群众宣传,使他们充分认识“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危害性。据我们所知,全国穆斯林中没有人参加“法轮功”邪教组织及其活动,并且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本文系笔者在北京同来访的法国反邪教组织负责人与中国宗教界人士座谈会上的发言内容)
中国10个少数民族穆斯林的民族饮食习俗
一、中国10个少数民族与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当今世界上与佛教、基督教并列的三大宗教之一。自7世纪初由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传播,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主张只崇拜一个主,反对多神和偶像崇拜。其基本教义为:信仰独一无二的真主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信诸天使是听候真主差遣的使者;信《古兰经》是真主颁降给先知穆罕默德的经典;信穆罕默德是真主派往人间的使者;信人间一切事物均由真主前定;信人类死后要复活及审判。以上称为“六大信条”。伊斯兰教的基本教规为:一日五次礼拜;每年伊斯兰教历的九月进行斋戒;具备条件者交纳定量课税;有条件者一生到沙特阿拉伯圣地麦加朝觐一次。以上称为“五功”。伊斯兰教对信徒还规定了一系列应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制度,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经过1300多年的传播和发展,目前,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约有13亿。据史书记载,伊斯兰教于651年传入中国,其传入方式主要是从海、陆两路通过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传入。海路由阿拉伯湾经马纳尔湾、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在广州、杭州、扬州、泉州登陆,这些地区至今还保存有当时在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墓碑及当时建造的清真寺。其中一些清真寺,如广州的光塔寺、杭州的凤凰寺、扬州的仙鹤寺则是当时在中国最早建造的清真寺,现已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陆路传入主要从中亚、波斯、阿富汗经新疆天山南北进入长安(今西安)。目前,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分别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这些民族大部分分布在中国西北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另外台湾、香港、澳门都有人数不等的回族,其中河南、河北、山东、云南、安徽等省为数较多。
二、饮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