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32133200000001

第1章 导言(1)

朝鲜高宗于1881年派领选使金允植到天津,与李鸿章等会谈。与金允植对话的,包括北洋大臣李鸿章、候选道马建忠、永定河道游智开、天津器械总办许其光、天津海关道周馥、天津军械所总办刘含芳、招商局总办唐廷枢、青年军官袁世凯。张树声、吴长庆、罗丰禄等一批高级官员以及德国人穆麟德等人也分别和金允植展开了会谈。他们讨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朝鲜王朝如何借鉴中国的经验,发展洋务。李鸿章劝朝鲜发展经济以自强,并建议其设立外语学校,设立海关。经李鸿章的推荐,德国人穆麟德去了朝鲜,成了朝鲜历史上第一位外国籍的海关官员。金允植回国后著有《阴晴史》和《天津谈草》。

金允植(1835-1922)字洵卿,号云养,祖籍清风。金允植1835年农历十月初三日出生于京江的荳湖。他是领相(首相)金堉(1580-1658)的第九代孙。其曾祖父是敦宁参奉、赠吏曹参议金基建,祖父是赠吏曹参判金用善。其父亲金益泰(赠吏曹判书)、叔父金益鼎都是朝鲜王朝的高级官吏。因其父母早亡,金允植姐弟等被叔父收养。其叔父金益鼎曾任星州牧使、兵马佥节度使,为通训大夫(三品官)。后被封为清恩君。1864年,金允植进士小科及第,1865年以恩荫为健寝郎,1874年文科大科及第。后历任黄海道暗行御史、顺天府使、江华留守1881年被高宗派为出使清国的“领选使“。在中国天津与著名的洋务派领袖人物有长时间的谈话。回国以后积极参加朝鲜的各种洋务活动,先后被任命为经国事务衙门、通商事务衙门协办,工曹判书,兵曹判书,中枢院副议长、议长,经学院大提学。还曾任皇室制度局总裁,皇室会计监察院卿,《国朝宝鉴续纂》纂辑官兼校正官。金宏集内阁当政期间,他充任外部大臣掌管朝鲜国的外交诸务。金允植参与并推进了朝鲜国许多方面的现代化制度设计。如创立了机器局、现代海关,参与了外交外贸、军队、会计等多种制度的建设。其间因“乙未事件“被流放到济州岛与智岛一带近十年,后被放还。1908年7月到9月,陪同英亲王殿下访问日本,与日本许多文人有唱和。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正式吞并朝鲜,把朝鲜高宗皇帝封为“德寿宫太王“,同时为总督府的重要官员封爵。金允植被封为子爵同年,他作为最早加入日本学士院的朝鲜人,被选为院士,后又任“大同教“总会会长。

金允植有《云养集》《阴晴史》《续阴晴史》《天津谈草》等著作传世。他于1922年病逝。金允植次男金裕问整理有《云养公家状》,比较详细地记录了金允植的一生。

如同我国的李鸿章一样,金允植在自己的祖国也是一直被争议的人物。早在金允植被流放之前,在汉城医院前围攻的人群里,就有“惩办国贼金允植“的口号。在他去世以后,如何安葬他引发了一场争议。如今的韩国学术界对于金允植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金允植是一个处于特定历史阶段的封建文人,他最终倒向日本,成为了一个亲日派的领袖人物。这样的一个污点是金允植永远也无法洗清的。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辨证地看待其功与过,认为金允植不仅是韩国现代化建设的先驱人物,他在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时,也充分表现了朝鲜民族的不屈气节。他不仅坚决反对日本的吞并,而且在其后自认为是“亡国大夫“,称病闭门不出,使得朝鲜总督府的中枢院副议长之位置空缺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在1919年的“三一独立运动“中,金允植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警察曾经搜查他的住宅。后因“独立宣言“而被日本人宣判入狱的人中,李容植是经学院副提学(金允植长期充任经学院大提学),金裕问是其次子,金麒寿是其养孙。还有其他一些参与起草“三一独立宣言“的人,也与金允植有密切关系。(参见金圣培《金允植政治思想研究》,首尔大学校博士论文,2001年)

金允植的天津来往日记,是他还没有亲日思想倾向时期的记录。在与李鸿章等中国洋务派领袖人物的对话里,金允植也反复指出,朝鲜与中国都要提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金允植出使中国,是在朝鲜王朝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动身的。当时的朝鲜,东有日本的武力威胁,北有俄国的虎视眈眈。甚至美国、德国和英国等,也趁机要求与朝鲜通商。当时的朝鲜国王是高宗李熙。但是高宗的王宫内外也不太平。作为五百年李氏王国的传承者,高宗幼年登基。其王权最初完全掌握在其父兴宣大院君李应罡的手里。高宗亲政以后,其王后闵妃与大院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朝鲜王廷已经认识到,必须向西方学习。金允植《天津奉使缘起》详细交代了他此次中国之行的原因,以及他在天津的各种活动。他说:“我国素无他交,惟北事中国,东通日本而已。自数十年来,宇内情形日变。欧洲雄长,东洋诸国,皆遵其公。舍此则孤立寡助,无以自保。于是中国及日本皆与泰西各国修好。所立约者近二十国。“([韩]林基中主编《燕行录全集》第93卷,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206页)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首先一改其蔑视西洋的做法,积极吸取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很快就成了东方的强国。日本天皇派出的使臣以“敕““诏“等字眼的文书来递交朝鲜。朝鲜王朝十分气愤,以其书契不符格式而却之八年。到了1876年(清光绪二年丙子)日本使臣随兵船进入江华岛,强迫朝鲜接受其条约。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大肆扩张,成了朝鲜的近邻,对朝鲜虎视眈眈。金允植说,中国一直把朝鲜看成是等于“内服“者。李鸿章屡次致函于李最应与李裕元二领相,劝朝鲜实行“联美亲中“的策略1880年(清光绪六年庚辰),天津海关道台许藻如以李鸿章的意思写成了一封书信,交给了来中国朝贡的使臣。高宗深以为是。但是,朝鲜国内的保守派势力很大。他们强烈反对与美国立约。到了次年,才按照李鸿章的意思,在秘密的情况下,选了一批学生来天津学习。同时,派顺天府使金允植来充当燕行使正使。

金允植一行于光绪七年辛巳九月二十七日(公元1881年11月18日)离开汉城,十月十六日渡过鸭绿江进入我国境内光绪八年壬午七月初十日(1882年8月23日),因为朝鲜国内发生军变而临时回国。同年九月二十九日(1882年10月18日)再次回到中国,十月二十九日(1882年12月9日)才最后回到朝鲜。金允植一行在中国的留居时间将近一年。金允植在天津与中国官员进行了广泛的会谈。他们的讨论话题十分广泛,涉及到了国际形势与中国、朝鲜国内的各个方面。但是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朝鲜以后的发展方向。李鸿章劝朝鲜发展经济以自强,并建议其设立外语学校,学习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