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32133200000037

第37章 《阴晴史》导读上卷(34)

原书上有注曰:“亚细亚地图“。

原文里的“鱼侍读“与“鱼校理“都是指鱼允中。

金允植去的是“天津轮船招商局“。其位置在今天津市解放南路281号(杨大辛主编《近代天津图志》,第74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金允植大约没有见过亚洲地图,很想买一张。唐廷枢表示,地图很便宜,方便的时候,可以送给他一张。“当随便购送一件矣“里的“随便“,是看什么时候方便的意思。有意思的是,金允植把地图称作“画“。这种称呼,带有很明显的近代色彩。

“吴炽昌亦在招商局。而出外未遇。与主人辞别,闻陆仑华还,访于“镇海“兵船。叙劳苦之意。因问何时到鸭水。陆曰:初六起碇,初八早朝到大东沟。李应浚一行雇小船,送至三道浪。回路遇大风,留泊数日。今始来到。再明又将起碇,出贵国矣。余曰:丁提督、马观察并阁下三大人,乘两只兵船同出否?陆曰:中国轮船三只、美船一只,并四只东出。余曰:但闻中国船二只,何至三只耶?陆曰:似是中堂之意。为贵国张声势、耀威武也。余曰:阁下为敝邦劳苦殊甚,感谢不尽。陆曰:中国与贵国一家,何谢之有?

遂致保重、往来之意。

往海关道入送名片。还渡舟桥。桥左右帆樯簇立,一望如万杆修竹。旗上皆写“江苏漕粮“。开桥中,一只舟放过。漕船陆续过去。桥上行人束立不得渡。阗咽拥挤。半晌,待舟过,补桥乃渡。酉时还寓。“(〔韩〕金允植《阴晴史》上卷,第118~119页)

原书上有注曰:“江苏漕粮旗“。

金允植所过的桥,当是今日赤峰桥的前身。但它是用船搭起来的,可以打开和闭合,所以金允植称它作“舟桥“。金允植所见到的漕粮船,是近代天津还通行漕运的又一个证据。

十五日,晴。游藏园来访。为言(当为“言为“。笔者)李中堂来天津,因历访也。其二郎(名会祥,字合甫,年二十七。原注)及孙(名任生,字重伯,一字景伊,年二十一。原注)亦陪来。游任生即藏园长子(原注:名绥祥,字安甫。)之子也。

谈次,问李中堂丁忧。问见谕旨。以时势多艰,慰留郑重。终守己志。游答曰:昨己(当为“已“字。笔者)具疏恳辞矣。必定终制。此事断不能说。通权达变,以非办军务故也。余曰:傅相若去官,想中国海防一切事宜,或有所更易。敝邦羁旅之踪,尤无所依。游曰:后任张振帅,必能曹守萧规。后事无容过虑。

游问曰:闻闵内翰有致我中堂书,其略可得闻否?余答曰:想鱼、李二人带来也。游曰:鱼、李两人,何尚未到耶?余曰:路中不知有何事故,尚不来到。甚为憧憧。文丈何以知闵内翰之有书耶?游曰:向见吉云书,知之。

游曰:前蒙赠诗,久未奉复,心实歉然。未知近日又有佳章否?余曰:自来此以后,熏心事多,不吟一字。行中诸人,或有投赠之作,亦绝不酬和。负债如山。昨冬过永平时,有次壁上六言诗韵,兹供覆瓿。因出示六言四首。游亦录叶《过丁字沽口占》一绝以示之。诗曰:

烟绕横塘水绕堤,

柳荫时听好鸟啼。

阿谁丁字沽前路,

才过红桥东复西。

余书示曰:春日途上,光景如画。游问曰:闻贵国学徒,亦有聪颖可望成就者,有数人。且闻学徒己(当为“已“字。笔者)先归国者多。何也?余曰:有遭故者,有亲病者、身病者、无才者、在此无益者,先遣归国。因曰:敝邦学徒,不惯远游久客。今未几朔,因事故而归者己(当为“已“字。笔者)过十余人。愚意欲得其紧要梗概,从速撤回。设小局于敝邦,以为制造之始。向与潘梅园议到此事,梅园亦印可。未知文丈意如何?游曰:极好,好。然须奏明贵国王,且禀我中堂乃可。余曰:欲烂商于诸大人,然后奏达于寡君。往返承命,又费几月。今虽如此留意,归期须在秋冬之间。游曰:自应如此。余曰:须预以此意,代禀过中堂是仰。游曰:诺。

因辞起曰:四月为奉别傅相来,伊时畅饮会话于海光寺楼上。余曰:甚好。

梅园去后,余即雇觅一轮车,往天津城西成太木厂,即游翁寓馆也。就与话别。游曰:须属不必相送,何遽远枉。余曰:情不能己(当为“已“字。笔者),送以贱躯。

主人馈茶果少话。日色己(当为“已“字。笔者)暮,揖别向南局石汀寓馆,吃晚饭。“(〔韩〕金允植《阴晴史》上卷,第119~120页)

原书上有注曰:“游藏园来访谈草““张振帅““游藏园之诗“(韩文),“我国之制机工厂建设计划““徐建寅“。

原书“游亦录叶过丁字沽、口占一绝以示之、诗曰“断句有误。

原书“梅园去后“有误。当是“藏园去后“。

原文里的“张振帅“就是两广总督张树声,此时是李鸿章丁忧期间,清政府决定由他代理署理北洋事务。张树声(1824~1884),字振轩,安徽合肥人。科举不顺,仅以“廪生“终老。1853年在家乡办团练,1862年随李鸿章率淮军进攻太平军,后又参与镇压捻军。从1872年起,分别任贵州巡抚、两广总督。中法战争中主动后退,被革职留任。下文里,金允植记录与张树声的会谈时,都用“张曰“。而不是像李鸿章那样,先称“中堂曰“。不露声色地表示了金允植对张树声的态度。

文丈“是对游智开的尊称。

金允植的《海鸟篇永定观察使游藏园》是写给游智开的一首长诗:

海鸟自东来,翩翩渡鸭水。

羽谯声啁啾,众鸟不与齿。

侃侃游夫子,大名久熟耳。

一见照肝胆,相迎倒蔡屐。

鄙微叨盛礼,钟鼓飨八簋。

膏车远送行,相随保省里。

省署深如海,万邦具瞻视。

为我勤先容,周旋有所侍。

候谒无愆期,咨度勤移晷。

下国方缀琉,隐恫若在己。

明发即出城,迢迢向津涘。

临歧意弥笃,珍重戒行李。

情意逾骨肉,双袖浥清浥。

津海春冰开,毡帏倘莅止。

聊以抒衷抱,勿嫌辞鄙俚。

(〔韩〕金允植《云养集·卷三》)

在这首长诗里,金允植把自己比作语言不通,孤独的海鸟。但是,游智开热情地接待了他。游智开把朝鲜国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两个人开怀畅谈,就如同亲兄弟一样。“下国方缀琉,隐恫若在己“真实地写出了李鸿章等中国大臣对待朝鲜国通商事宜的态度。

夜,同访王小(当为“筱“字。笔者)云。与新差会办徐建寅相见。建寅字仲虎,安徽人,年三十八,为人明敏款曲,少有意于时务。诸船机器无不究谙。时在上海,与筱云同管机器厂凡八年。又管山东机器局二年。又尝游英、法、德诸国,悉学其言语文字及诸学。而年尚未及四十,可以需于世矣。

电机器具二十一件,自南局办送。将付尚沄先回。向王筱云称谢。夜深还寓。“(〔韩〕金允植《阴晴史》上卷,第120页)

徐建寅也是与金允植展开笔谈的一位北洋官员。徐建寅(1845~1901),一名寅,字仲虎,江苏无锡人。其父徐寿是著名的科学家。初在江南制造局与李善兰等翻译西方自然科学著作,1878年任驻德使馆参赞,有机会考察英法各国,后来在天津机器局任职。金允植见到他时,他是天津机器局南局的会办。徐建寅自己还是一位技术专家。金允植《天津谈草》记载说,“仲虎名建寅,南局会办。游历西国,深识时务。善化学,多所著述。“(〔韩〕林基中主编《燕行录全集》第93卷,第334页,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版)在会谈中,金允植表示希望得到徐建寅编译的科技著作,徐建寅一口气就为他开列了二十三种。其中有《水师操练》《轮船布陈》《声学》《电学》《化学分原》等。金允植壬午年五月初十日的日记里,有徐建寅的自我介绍。1901年,徐建寅在试验炸药时被炸身亡。

“电机器具二十一件,自南局办送。将付尚沄先回“记载的是,天津机器局南局送给朝鲜21件电机器具。金允植准备让尚沄回国时先带走。可惜,这批电机器具在朝鲜本国被乱军捣毁了。

十六日,晴。饭后行观诸厂,仍留海光寺。龚鲁卿之侄现任八旗教习(教授汉语。今作冗官。原注),寓寺中。习八服久,盖习科业者也。年可三十,吃鸦片。自云因有吐血之证(通“症“字。笔者),始服鸦烟。其害多云。

还南馆别石汀,归东局。己(当为“已“字。笔者)过未刻矣。

十七日,晴。黄贵成带盐镪水、硝镪水、器具出来,安置如法试之。赵君汉根自造水雷炮,并带电箱,置炮馆东池水中,以电练试之。轰放涌水。但药小刀(力。原注)不大。

尹石汀送示南局总办报草。“(〔韩〕金允植《阴晴史》上卷,第120页)

龚鲁卿就是龚照玙,当时他是南局的负责人之一。金允植所见到的,是龚照玙的侄子,被鸦片毒害的中国青年人之一。这位自称是因病而吸鸦片的人,本来是有着不错的家境的。现在沦落到被叔伯父照顾的份上了。

龚照玙之侄本来的职务是八旗教习,他的任务是给八旗子弟“教授汉语“。龚教习“今作冗官“的原因除了他吸食鸦片外,另外的重要原因是,八旗子弟本身也几乎不需要特殊的汉语教育了。经过康熙、乾隆等历代皇帝的大力提倡,八旗子弟的汉语水平与汉人几乎没有什么两样了。相反,倒是满语的学习成了特殊的课程。

黄贵成与赵汉根的试验,都是朝鲜历史上的第一次。有其特殊的意义。“习八服久“当是“习八股久“。金允植是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名词还不太熟悉。尤其是像“八股“这样的名词。

金允植再次观察朝鲜留学生的科技实验。赵汉根在池子里成功地实验了水雷。这次实验,当是朝鲜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海军热兵器的成功实验。尤其是水下的热兵器,在此之前在半岛还从来没有实验过。

“《南局总办王得均详报朝鲜学徒勤慢草》为详报事:窃照上年十二月初七日奉宪台札开,“光绪七年六月初一日,准朝鲜国王三月二十九日来咨一件。嗣于九月初一日据副司直李应浚(俊。原注)呈称,初以赵龙镐派差,起程以闰(此处缺一“七“字。笔者)月二十日为定。前期几日,龙镐意外身故。更以金 改差。势将迟滞几旬等语。十一月二十八日,又据吏曹参议金赉到朝鲜国王九月二十六日咨文一件,并选派赴津学习制造军器委员、学徒、通事、随从名数。

请单到,本阁爵大臣准此。查朝鲜国拟派人来津,学习制造及练兵、购器事宜。前己(当为“已“字。笔者)督同各局员,妥议节略章程,奏明请旨。饬由朝鲜国王相度便宜,自行酌办在案。

兹己(当为“已“字。笔者)选派吏曹参议金 率领员匠来津,先行学习制器具。见该国洞悉时艰,讲求武备,以图自强之计。经本阁爵大臣在保定省城传见金 等四员,详询一切,令将带来匠徒,同赴天津。分派机器、制造两局。查照议定章程条规,认真学习。又各局员督饬工匠,尽心教导。以技艺造成。俾得回国,转相传授。仍由金 等约束。各匠徒务须恪遵局规,讲求制造。不得出外滋事及稍有懒惰荒语(当为“误“字。笔者)。除恭折具奏示咨复朝鲜国王查照外,合行抄录原咨清单札饬,札到该局,即便遵照办理,仍将到局如何分派学习情形具报等因。

奉此,伏查朝鲜派来匠徒,因上年冬月严寒,途次辛苦。到津养息十余日。己(当为“已“字。笔者)值年底放工日期。虽派入各厂,未曾作工。统于今正初八日开工时,始分派学习。各艺原分职局十六名(李中堂批:据详,现留该局朝鲜学生十名。尚沄能按照厂规,随班学留。抑仍督务各员,尽心教导。俾得技艺速成,回国互相传授,以资实用。徼南局总办,追后抄详咨会,故即修禀覆以送。原注)嗣拨往东局一名、病故一名。今吏曹参议金等,请将不服水土,或因事故,或鲁钝不堪造就之李南秀、李章焕、皮三圣(成。原注)、金圣孙等四名,于本月初六日,遣回该国。己(当为“已“字。笔者)据呈明津海关道在案。现在职局仅留十名,分厂学习。尚沄、安浚二名,专学电气。该徒等,尚肯用心,随问随记。电理亦能稍通。水雷电引自造自试,颇不差迟。安昱相人最聪明,官话己(当为“已“字。笔者)能渐通。与赵台源二名同学画图。此艺欲造极项,本非易易。惟运用器具,己(当为“已“字。笔者)入门径。金圣元本系木工,令学造木样,自属容易。朴奎成、韩得俊、金元荣三名,分入机器前后两厂,轮流学习。此项技艺,至烦至细,恐急切未能遽臻妙手。金泰贤、崔同顺二名,学翻沙熔铸。较之他艺,稍为易学。自入局以来,甫及两月,所有工徒俱能案照厂规,随班学习。各厂匠目,亦皆悉心教导,不敢任其因循懒怠。及放工归寓,有该国官员尹泰骏,督率綦严。尚无出外滋事等情。得均尚与该员尹泰骏等笔谈,谓以赶紧学成回国为要。祗得择要,分令学习,以冀速成。俾早回国,互相传授,以资实用。所有朝鲜国派来学艺匠徒,分入各厂,尽心教导。

缘由除派入东局匠徒,由许道等另详外,理合其(当为“具“字。笔者)文详报。为此备由俱详。

伏乞宪台,照详施行。

钦差大臣、太子太傅、文华大学士、直隶总督、部堂、一等肃毅伯李(原注:详。)

光绪八年三月十五日二品衔侯(当为“候“字。笔者)选道王得均呈。“(〔韩〕金允植《阴晴史》上卷,第121~122页)

原书上有注曰:“南局总办之报告“(韩文),“留学生之成绩“(韩文)“电气学““画图学““建筑学““机械学““熔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