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初
32266000000111

第111章 城市务必重视农村

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是农民的“愚、穷、弱、私”四大病症,应当用教育救治。一个世纪后的中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仍然把应试升学作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不是面对全体学生,而是面对少数尖子生;不是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又忽视智力的开发,而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又忽视了教给学生关于农村发展和做人的诸多知识,而偏重于与高考相关知识的传授。一偏再偏,就使农村教育走上了升学指挥棒导引下的仅有单一升学目标的独木桥。结果,约占10%的中榜者,进了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走向了城市或发达地区。而约占90%的落榜者,命运最终要赋予他们难以承担的农村现代化建设者的使命,这是农村教育的最大悲哀。(《积极关注:农村教育目标错位问题》,刘尧,《人民政协报》)

这是说得很好的文字。只是这里存在着一些问题,我需要说明一下。

第一,说中国的教育,要说农村教育,就必然不能够抛开城市教育。也就是说,你在说农村的时候,已经将教育按照地理概念分成了两大块,即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我是这么认为的,这样将教育分离开来,是不是有道理呢?

中国的教育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概念来划分的吗?说农村教育,如果说是重视农村教育,那是很自然的。只是,现在说农村教育,如果忽视城市对农村的影响,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可以说,中国所有农村的学校,都是从城市的教育机构获得相关政策的,都是在接受城市的领导的。

城市领导的农村要往哪里去?当然是往城市那里去的。这个时候,你说农村有问题,那意思是说,农村不管城市怎么说,就自己干自己的?不是这样的。事实上,农村的很多学校以及教员以及学生,还是要听城市的话的。

第二,农村学校的情况的根本改变究竟靠什么?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开展,事实上都是接受着城市的领导的。这个时候,谈根本改变,究竟要怎么办?

也就是说,这不是嘴巴上说说而已的问题,是要具体的做的问题。是不是说,农村学校就可以自己做起来?那么,中国的教育就将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城市的教育向着城市去,另外有个方向就是农村教育向着农村去。这两个方向一致吗?

我以为,是不一致的。城市和乡村,现在的差距,以及假设按照两个方向的教育发展思路下去所可能产生的差距,对比起来,是怎么样的呢?

我以为,根本改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完全不是理论上的几句好听好看的话,主要是看实际。农村学校的情况的改变,最主要的就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改变。有的人前边说要做什么什么学校,什么什么教育,后来都开展不起来。这不现实的。要确实地用于实践,是需要考虑实际问题的。

第三,“农村教育”改变了,农村就改变了吗?我看不一定。如果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概念存在,那么农村就改变不了。我以为,在中国,只存在着中国教育这一个概念的时候,什么问题都可能最好解决。如果概念出现得多了,问题也就自然多了,也就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

现实一点,农村和城市的概念存在,考试的概念存在,那么,农村教育即使有所改变,也仅仅是跟随着城市以及与考试相关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如果说有什么实质的改变,那是很难的。

这不是什么世故,这是事实。不能够说,在农村的学校门口多挂几个牌子,农村就发生变化了。不是这样的。这是概念上的问题,更是农村和城市人思维上的问题,或者说是所有人的认识问题。

中国的农村建设,不是与城市没有关系的。这是必须明确的。如果孤立地说农村,这是很不公平的。在中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所谓城市,现在如果不重视其与农村的关系问题,那么最终将导致这些城市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