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初
32266000000017

第17章 改革的事情

我们的教员喜欢改革,新课程改革,这是不用说了。一些教员对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阐述也十分有道理,很能够说服观众的。说是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由“良师”向“学友”转变、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由“灵魂的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由“蜡烛”向“电源”转变、由“园侗向“引路人”转变,这些不能够说不好。说实在的,我私下里以为,论述得实在太好了。

如果说我私人的感受,那我可是很喜欢这样的转变。为什么不喜欢呢?有这样的转变之后,教师的角色就好多了。可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有的人写文章总是以为教员不理解新课程的精神,这就不对了。

很多教员是很了解新课程的精神的,只是有没有实际可操作的意义呢?比如,具体到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基础都那样,你怎么改变你的角色呢?如果你先改变了你的角色,好,我建议你马上重新发现一下你的角色。

当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考虑将新鲜时髦的理论付诸实践,而且就说进行实践的时候,我们就会在一段时间过后发现很深刻的问题了。后来,我们还是不得不回到追求学生成绩的问题上来。

如果我们只是理想地猜测,并学习着这些理论,这对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很有好处。只是,我们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和这些理论形成矛盾。这不是我们具体的教员在排斥这些精神,而是具体的环境在实质上坚决地抵制着这样的精神。

所以,我常常说改革精神是可贵的,要有实际用处,还要看实际的情况。如果说这些说得好,就说一线一定该当作圣旨奉行,这就很不对。一线教师的选择基点,是依据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

尤其是做理论或者精神解说的,往往揣测地说,暗示一线教师不懂科学,是笨娃,这就很不对。尤其是新毕业出来的大学生,你说这些句子他都看不明白吗?不是太低估人家了吗?

所以,我是建议做理论的以及精神阐述的确实要看看实际环境的教育教学。如果你明白实际的环境的开展,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教学,你自然就明白了,改革究竟能够有多少用处。

我是欢迎改革的,尤其是能够切实地改变农村中小学现状的改革。如果不是能够切实地改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的改革,你说一百个,我也一百个沉默。如果叫我发言,我就反对。就这个意思。因为,我们必须尊重实际的情况,而不是不切实际的空谈。

我们这里也有机会来学习专家学者们的说法,往往说的就像是我们教员不懂科学,蔑视山里教员的智商,这就不像话了。我就不服气。当然,我们又不住在好的环境下,没有丰富的资源,所以说起话来,那也糟糕一些了。

我起初也是迷信改革的,而且也撰写了一个文章,题目叫做《教师的表演机会少了以后》,还获得了区教育局的评奖之二等奖。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实在是糊涂。那个时候,才毕业出来,一说新鲜东西,那就很有兴趣,也很投入。后来,和实际相对照,那就麻烦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