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初
32266000000071

第71章 一 种潜在的推理规则

记得易中天针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别人骂你时,真让人为难,不回答吧,别人说你心虚是伪君子,为自己辩解吧,别人又说你自辩,气度不够是小人。呵呵,是不是这个理?(一个朋友的发言)

这个现象是个问题。有这个说法的人,或许还在沉默和辩解两者之间徘徊不定呢。或者,这是一种糟糕的潜在规则。我曾经听说这么一件事情:一个小伙子说某姑娘看不起他,他等了那姑娘四五年,那姑娘还是不理,所以这小伙子就赶快找了另外一个女子结婚了;这个时候,那个从前不理会他的姑娘就后悔了。这性质讲出来之后,旁边的人甚至说,你小伙子就是要造成这种形势——让人家都以为是那姑娘看不起你。这本来是事实,不过,你一说出来,就不一定有人相信。或者,有人就是要再延伸一下,那就很奇妙了。

保持沉默,那也不对。那就有人主动地问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当然明白,说也不好,不说也不好。所以,很是为难。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有的朋友或者就在这个境界里面居住,弄得自己很难受。

实际上,这也没什么可怕的。事实是怎么个样子,那就是个什么样子。如果你一定要所有人都认同一个事实,这似乎是很困难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大致还是靠自己。或者说,我们自己的什么事情,都是在我们自己这里最终得到解决的。

如果我们要把我们自己的实际的情况让每个生命都认同,那是不一定能够成功的。尤其是表面上看起来是朋友,而实际上并不相信你的人你去讲给他听,那获得的是很糟糕的效果的。多数时候,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够有同样的生命来认同的时候,我们无须焦虑。

如果因此而忧愁,那实在是没必要的。我们如果清楚了这个推理的潜在规则,看那些言论背后的实质,我们就很明白问题的关键。我们不必在那样的言论中淹没自己的好心情。

实际上,对于这样的情况,你说完全不理会,不受影响,这是不可能的。不过,我们自己明白那个隐藏的规则,与其争辩而获得更多的怀疑,还不如沉默。如果一旦准备辩解,那就不用客气。选择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是需要考虑清楚的。

比如,选择沉默,那就对这一事件沉默到底。如果一时间沉默,一时间又去辩解,弄不好,是更加说不清楚的。比如,要选择辩解,那就说个底朝天,没什么不得了的。不说清楚,那就是不罢休,否则,会激起那些表面上友善,实际上怀疑的人更有兴致地追问。

我想,这样的现象,事实是怎样,总是可以很明确的。或者,很大程度上,我们自己明确,那就很不错了。如果一定要弄得很多人都明确,那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有的人有恶搞的爱好,或者说兴趣,那也是可以好好地对待一下的。这没什么可怕的。

左说右说,怀疑一切,不尊重事实的人,不一定有道理。这样的人以及这样的论调,并不是高明,并非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