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春的迷惘你怎样走过
32376200000048

第48章 奇怪的女孩,告别奇怪的病症

人的有些心理和行为,按常理看竟是那样让人难于理解。这一天,我接待了一个女孩的来访,她的故事就是这样。女孩坚持一定要晚上来访,并且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手里提着一个透明手袋,里面装的居然是一些碎玻璃和砖头。这让人不由地心生几分奇怪。初步沟通之后,我知道了她更为奇怪的故事。

我叫菲菲,经过再三考虑终于决定来找您。我太痛苦了,请您救救我!现在我已经是一个高中生了,可是,人长大了想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幼稚了。总是为一些没有丝毫意义的问题胡思乱想,我想控制自己不再去想,然而,越控制越严重,有时我简直要发疯了……

我经常像中邪似的做出一些很怪很怪的事。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玻璃这些东西,我都要捡回来。捡回来就堆在家里的一个地方,到收拾院子时妈妈再扔掉。有时候我跟妈妈一起骑车,总要在妈妈后面,有时要下车20多次捡这些东西。有时候怕别人看见,就拿着扫帚晚上行动。有时我竟拿着笤帚到二里地以外的大堤上去扫玻璃和砖头。我做这些事情时不是出于什么做好事的心理,而是有一股说不清的力量支配着我,我不想去也不成,一种念头告诉我:你不去老天爷会报复你。就这样,如果不去做就觉得会终身遗憾,如果不去做就会觉得以后人生不堪设想。这种念头多发生在晚上,这种行动也就多发生在晚上。

有时候,我经常没完没了地想:如果我把玻璃踢到一边去,也许别人就注意不到那儿有玻璃,更容易被扎胎。如果不踢吧,两辆车相对而行,肯定有一辆车会被扎胎。晚上,夜行人如果碰到这样的事该多着急呀……就这样一点点小事我想好多好多,为此我非常痛苦。只要一想起来,就觉得自己神经有问题,于是就心跳加快,四肢无力。这样的思维把简单的事情想的过于复杂,反而在学习上显得迟钝了……

这些日子以来,我活得很累很累。我究竟做错了什么?难道是爷爷在惩罚我吗?在爷爷去世前几天,我和他吵过嘴。不过过后我知道错了,向爷爷道歉了,爷爷好像也没往心里去。我还帮奶奶洗衣服,爷爷好像很高兴。后来别人说爷爷是我给气死的。我心里有些不安,但我不信。爷爷去世后,我很想他,在当时哭的泪流满面。您说我是不是真的中邪了?您说我还活得下去吗?您说是不是爷爷在惩罚我?我是不是应该去坟地给爷爷道歉?我是不是中邪了?我好怕,真的好怕,我简直要发疯了。马老师,请您救救我,救救我吧!

菲菲似乎很是奇怪的故事其实并不奇怪,透过这奇怪的症状可以判断她遭遇的就是强迫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是指以强迫症状为中心的一种神经症,简称强迫症。所谓强迫症状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能克制的观念、情绪、意向和行为的存在,主要的一是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是否把门锁好等行为,二是强迫观念,如没完没了地想“天为什么是蓝的”这样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似乎谁在强迫自己这样做。虽然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意向或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但又难以自我控制,从而导致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菲菲的捡拾和清扫砖头、玻璃等东西的行为,就属于强迫行为,而她的不去做那些事就会感觉后果不堪设想的意念以及那些没完没了地胡思乱想,就是强迫观念。

就一般而言,强迫症病因大致有三:一是精神因素。在儿童早期生活中遇到重大精神刺激会引起恐惧,使儿童忧心忡忡,胆战心惊,这是诱发强迫症的主要因素。二是性格因素。具有内向孤僻,寡言少语,胆小拘谨,做事特别认真,待人特别有礼貌等人格特征的儿童容易患此病。三是家庭因素。父母有强迫行为,也会给孩子带来影响。不管怎样,强迫症状背后都有某种生活的压力和困扰。

那么,菲菲遭遇强迫症的病因是什么?为什么她在长长的诉说中没有提到原因?她谈到的爷爷的去世是最初的诱因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她却谈到了爷爷?她的病因到底是什么?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迷,这才是真正让人奇怪的。

这个迷需要解开。因为不弄清病因,无从给菲菲更好的帮助。许多心理障碍的初始病因往往在人生的早期,然而就心理咨询的经验看,却常常有些来询者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一些与病症有关的早期生活经历。于是,我谈了上面的诊断之后,建议她回去仔细回忆一下童年生活,不要有顾虑,下次来访谈谈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事件。

遗憾的是菲菲没有如约来访。不过之后的一个周六晚上她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我推测一定是因为顾虑而选择了电话沟通。可以减轻顾虑和压力,这是电话咨询比当面咨询的一个好处。果然,在电话里菲菲继续了她奇怪的故事:

您说的没错,我的心中有一块很大的童年的阴影。我的毛病不是因为爷爷,是从小就有的。说来话长,希望您不要笑我。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我姨母的公公曾经伤害过我。在我的记忆中,他用砂纸和铅笔等学习用具诱骗我,让我摸他的小便。大约两次后,我觉得脏就再也没有去。必须说明的是他没有碰过我,只是让我摸他的小便。当时我虽然还是小孩子,但也知道不好看,就一直没和家人说,连父母也没告诉。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我走过小学,走过初中,很少想起这件事,渐渐地就像没发生过一样。为了美好的理想我努力学习,终于考入重点高中。

不知怎的,到下半学期一开始我就像变成了“神经病”,整天胡思乱想,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我又想起了这件事,我觉得缺少了一份“纯洁”,再也找不回的“纯洁”,眼前时而浮现出当年那种情景。在我的记忆中他似乎没有碰过我,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我心里又感觉好像当时他与我接触了。我就越想越怕。于是,自己偷偷跑到医院去检查。大夫说没事,就是接触过也没事,因为我还小。后来我仍然不放心。又找过几次大夫,都这样说。后来我又告诉了我的同龄朋友,朋友也说没事,不要去想。我不相信他们,认为他们怕我接受不了事实,在骗我。后来实在坚持不住了,终于告诉了妈妈。妈妈似乎不很在意,不知是不是装给我看的。妈妈只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并答应我不去找那个人,也答应我不告诉爸爸。可是我还是不相信他们任何一个人,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在骗我,我总是想:如果真的没事,那么以后就可以快快乐乐了;如果有事他们都不说,生活就没了希望……

马老师,我将这件事从头到尾详详细细地告诉了您,您也许能找出我的问题的本质原因。我想做一个“快乐天使”,我相信您,您一定要帮助我!……

果然,菲菲的强迫症源于早期性经历的精神创伤。这一童年性经历后来似乎忘记了,其实是藏进了潜意识之中。到了青春期,性意识的觉醒使她陷入了一个难以调和的紧张冲突之中:一面有与男孩交往的感情需要,也许她正想交一个男朋友呢,一面担心自己的不“纯洁”而不敢与男孩交往。一面是想,一面是怕,就是这样的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导致了强迫症的发生。

那么,菲菲的强迫行为和强迫意念和早年的精神创伤有怎样联系的呢?

当人在生活的某一方面遇到困扰或压力的时候,内心的冲突形成难以化解的心结,往往会转化成某种强迫性观念或行为,表现为与问题似乎不相干的一些症状上来。这在心理学上叫作置换作用,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比如,夫妻的关系障碍根源本来是性生活的不和谐,人们却往往不知不觉中运用置换作用,使夫妻关系障碍表现为有关过日子的金钱方面的强迫性争吵。尽管双方都意识到不要再为钱争吵了,但就是身不由己地争吵。而有些男孩女孩也往往把来自性困扰的内心冲突,置换为某种强迫性观念和行为。菲菲就是运用了这样的置换作用。她的心中有一种强烈的“自己不再是纯洁的女孩”的“不洁感”,她非常想消除童年的阴影,消除内心的“不洁感”,于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她就身不由己地去捡拾清扫玻璃砖头了,扮演了义务清洁工的角色,从而来抵消对“不洁感”的恐惧,进行心理自我防卫,维护心理平衡。就是说,她的捡拾玻璃砖头的行为是一种潜意识中的应付“不洁”恐惧的替代性或象征性行为。人的心理就是如此,引起焦虑的对象和消除焦虑的方法,常常这样地在潜意识里置换之后以替代的或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难于发现问题的本来面貌。至于她第一封信谈到的爷爷的事,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归因来寻求解脱又免于尴尬,再加上两个角色具有相似性,于是,潜意识里出现了角色替代。这叫作遮盖性回忆。但她现在知道了,遮盖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从心理学上说,这一切主要是对童年创伤事件的认识停留在幼稚阶段,是幼稚化的思维方式造成的。许多心理障碍的形成,常常源于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认知自己早期经历的事件。现在,矫治菲菲强迫症状的关键是通过认知领悟使她破除幼稚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化解性困扰,以纯洁女孩的心态来接纳自己。于是,我们在电话里就上面的意思进行了沟通。鉴于她的问题还是当面咨询效果更好,我们再一次约定了来访。

菲菲的如约来访,表明了她自救的意识和行动。这一次会话,主要通过认知领悟来帮助菲菲破除幼稚化思维,重建纯洁女孩的自信。我们就什么是纯洁女孩谈了好多,最后我说:请你回答一个问题——有人吓唬说:“再不听话,墙角会跑出一个大黑熊吃了你!”你说,这样的话可以吓唬谁?谁才怕这样的话?

她说:“这我肯定能答满分——怕被墙角跑出的大黑熊吃掉的,当然只能是不懂事的娃娃啦。”

“为什么成人不怕呢?”

她笑了:“因为这不符合成人的经验和逻辑,成人知道屋子的墙角不会跑出大黑熊。成人再怕这样的话不就是小娃娃了?”

“说得好!”我很高兴她有了初步的领悟,“那么,你担心自己不再是纯洁女孩的恐惧心理和排除这种不洁恐惧的强迫行为,是成人的逻辑,还是娃娃的心理?”

她沉思片刻说:“这样说也是娃娃的心理了?”

“对。”我说,“你开始的担心自己不洁的心理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几经就医证实你的担心是多余的了,你还是那么恐惧害怕,就是幼年心理的表现,是幼稚性的了。你已经是长大的女孩,也应学会用成熟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了。”

我们就破除幼稚性思维进行了较多的交流。菲菲的领悟很好,并表示还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我知道,菲菲强迫症状会随着认知的成熟和性困扰的化解而化解。因为,只要心结化解了,症状就没有用处了。

最后,我又给菲菲介绍了一些强迫症状的调节方法。

如果还出现那种强迫观念,可采取的办法有:一是橡皮圈致痛法。当出现强迫观念时立即拉弹预先套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圈,使之产生疼痛刺激,以抑制和消除强迫观念。做法是:①每当出现强迫观念时,就开始拉弹橡皮圈;②拉弹橡皮圈必须用力,以引起适度疼痛感为宜;③拉弹橡皮圈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计数,直到强迫观念消失为止;④拉弹橡皮圈开始可能时间长,次数多,日后会逐渐减少;⑤记下拉弹次数,以便和日后的效果加以比较。二是深入思考法。不要怕强迫观念的出现,大胆地面对它,有意识地深入思考,尽力去想,强迫观念消失了也再想一段时间,就是说不愿想了也要命令自己坚持想下去,使劲想下去。

如果还出现捡拾清扫砖头玻璃的强迫行为,可以采取下述方法:一是任其自然法。不用刻意控制自己,不用和那种行为对抗,而是任其自然,想去捡拾或清扫了就尽管去。这样反而会减轻症状。二是反应阻止法。就是请家人帮忙,设置一种刺激情境,比如在一段路上或适当的地方扔好些砖头或玻璃,引起你的强迫症状,产生内心焦虑,当你想去捡拾或清扫的时候,借助别人的外因作用,采取强制措施制止强迫行为的出现。开始你会很焦虑,但一定坚持住,慢慢地就习惯了这样的情境。

菲菲的最后一次来访,手里还是提着一个透明手袋,不过这次装的是一本杂志。她说上面有我的文章,算是送给我的礼物。这次,我们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短暂的会话的。从菲菲脸上的阳光,我知道她重新找到了快乐,找到了纯洁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