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春的迷惘你怎样走过
32376200000049

第49章 男孩,走过性倾向的混乱期

晓祥读高二,长得人高马大,可是,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却羞羞答答得像个小姑娘,脸憋得通红说不出话来。我推测他决非为一般的学习、交往等问题前来咨询。果然,经过较多的沟通打消顾虑后,晓祥终于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倾吐了他心中的难言的故事。

他说:“您说我这是什么毛病?我对男孩子感兴趣。这种感觉大概是在初三的时候开始的。那会儿有一个男生很聪明,我经常向他请教问题。逐渐地我们就熟悉了,成了好朋友。可是,后来我感觉有点不得劲,如果我们不再一起我就有点想他。中考后我们没有考进一所学校,慢慢地就过去了。可是,现在我又遇到了这样一个男生,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对他我又有了那种感觉,总是想和他在一起。但他不知道,他有了自己的女朋友。我想劝他不要交女朋友,又责备自己:你难道想把他的感情独享?这样,我越发心中感到惶惑不安。我们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没有亲密接触,只是经常在一起聊天,有时候像一般男孩子在一起那样搂搂抱抱,可有时就会有一种触电的感觉。我有过性梦,有过性冲动,有时候是男的,有时候是女的。性梦之后,我就更是心慌意乱了……”

“你是怎样看自己的这种心态的?”我问。

“不知道我这是不是同性恋?”晓祥很艰难地说。

晓祥的问题是同性恋吗?

在现实的生活中,的确存在把同性之间的依恋感情以及性行为都叫做同性恋的说法。其实这是把同性恋概念人为地扩大了。性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咨询的个案一再证实,青春期是一个性倾向比较混乱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许多少男少女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性别自我同一性障碍,表现出与自身的性别相背离的性心理或性行为。比如,少男少女进入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萌动是一种自然的力量。但是,由于复杂的原因,他们不能通过常态的两性接触和交往来满足性心理的需求,至于性生理的能量更是不能通过两性的性行为得到宣泄。于是,同性之间的一些亲密接触,便起到了缓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紧张的替代作用。反复强化的结果,性行为与性对象建立了神经联系,于是,性倾向就出现了混乱而指向了同性。这不仅在男孩子中存在,在一些女孩子中也存在。等到他们比较能够和异性自然交往或者能够进行常态的两性性接触的时候,性倾向慢慢地就走向了常态。

从混乱走向有序,是不少少男少女性心理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大多完成了性别的自我同一性,告别了性倾向的混乱期,而形成常态的性倾向。因此,在我的心理咨询中,不少为自己的所谓“同性恋”而压力重重的男孩女孩,在领悟了上面道理的基础上,经过积极的自我调适,都较好地走过了性倾向的混乱期。可见,不宜把所有的同性的性接触都简单地归于同性恋。

严格地说,晓祥的情况就不能叫做同性恋,他的问题在于没有及时地走过性倾向的混乱期。究其原因与他的同性性行为经历较长有关。按照条件反射原理,一种行为反应得到的强化越多越久,其神经联系就越是难于消除。

听到这里,晓祥面露喜色:“您的意思是说,我不是同性恋,我的同性性行为可以得到彻底的矫正?”

我做了肯定的回答之后,请他谈谈有关的记忆。

晓祥说:在我们家里一直是母亲当家,对我的管教也是母亲。母亲特厉害,特严厉,为了家务事常常又哭又闹,我特反感,特厌倦。自从我记事起,从来没有过对母亲亲近的记忆,至今我也不愿意和妈妈交流,不愿和她接触,甚至不愿回家。

“长大后,我对女孩子我也有过好感。有一个女孩子和我同班,那次因为有事来到我们宿舍,我们有了一次近距离的交往。后来我们又分到了一个组。慢慢地我对她动了心,就给她写信,写条子,通过各种方式追她。有一次,我们几个男生女生在一起玩儿,我感觉她故意不理我。随后我们一起去操场,我又感觉她故意绕开我,躲避我。我当时感到特受挫,特没面子,感觉糟糕透了。从此我更不愿接近女孩子了。”

就晓祥的情况看,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因素,是影响他性倾向混乱的重要因素。家庭关系中的女性行为作用太强,即母亲颐指气使,父亲言听计从,形成母亲决定一切的家庭角色分工,是有些男孩出现性倾向混乱的原因。显然,晓祥对母亲的反感厌恶形成了对异性的消极心理定势,对母亲的态度泛化到了所有女性身上。而他追求女孩子受挫的经历,又强化了他对女性的反感和厌恶。人的经验常常就是这样以偏概全。既然性心理不能在异性那里获得满足,就只能在同性这里获得替代性的满足了。

我们进行了如上的沟通后,晓祥说:“这是第一次与人敞开心扉坦露心迹,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分析指导,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但随后他又心生压力,“我不想这样,我还可以改变吗?”

“你想改变就肯定能改变。只是需要你付出很多的努力。”我肯定地说。

在他表示了坚定的信念之后,我介绍了改变性倾向的心理学原理,主要是根据条件反射原理采取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条件反射原理,也就是把同性的刺激(如有魅力的同性者的照片)与不愉快刺激(如电击或化学药物引起作呕,也可以自我设计一种疼痛刺激)配对,来抑制或消除对同性性反应的神经联系,来降低对不适宜的性刺激(同性别的人)的快感。厌恶疗法还可以在想像中进行,即在想象中把指向同性的性体验和不愉快的结果联系起来。

还可以配合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即在想象的或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逐渐地接触异性,直到见到异性时不再引起恐惧和焦虑为止。随后,运用条件反射形成的原理,使性反应与有关异性的刺激建立神经联系。这个有关异性的刺激可以任意地设计,只要不危害社会,不妨碍他人,全不必进行什么道德评价。比如,在手淫时,可以想像关于异性的任何具有性刺激意义的情境,只要有利于把性反应与异性建立联系就是可取的。直到体验到对异性的性快感为止。这样,一面是抑制对同性的性的反应,一面是激发对异性的性的反应,逐渐地也就改变了人的性倾向。

而后我提出两点具体建议:一是与那个男生拉开距离,二是去体验女生的魅力。我提示他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付出较长时间的努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晓祥告诉我初见成效,一是对女孩子有了亲近的意念,一是对那个男生的依恋减轻了。

现在,晓祥最需要的是强化疗效,巩固信心。所以,给他充分的肯定之后,我建议他记“成功日记”。就是把自己调整性倾向的每一点成功体验,都真实自然地记录下来,以便自我强化。

到第四次来访的时候,晓祥面带半是欣喜半是羞赧的笑容:“我对女孩子有了明显的感觉,心中时常默想女孩子了……”从晓祥的日记看到,他的性意念已经指向了异性:今天体育课上,我偷看了女生脱外衣的情形,我有了性冲动,当时心猛然一震,眼睛就不愿意离开了,并且有了一种向想接近的感觉……今天买了一副泳装扑克,看的时候我的阴茎勃起了,内心一种冲动涌起……

正当我为晓祥欣慰的时候,这天,他的一封短信展开在我的面前:……我很害怕,很紧张,很担心,因为我没有性冲动了,我真的没有性冲动了,我的思维里很少有性的内容……我怕丧失男人的本能和天性,我怕,好怕……

我笑了:晓祥矫枉过正了。我立即约他面谈,告诉他:“性冲动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心理现象,性欲和食欲一样,总让你吃饭,你还有食欲吗?我们说调整性倾向,是说当自然出现性意念的时候,引导它指向异性就是了。不要刻意去唤起性冲动,不要刻意去接触异性。”

晓祥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心太急了……”

“你的情况基本恢复了常态,顺应自然就可以了。”我说,“人的生活不单是一个‘性’字,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条件……”

新学期开始了,晓祥的好消息传来,他终于能够坦然生活了。

晓祥是一个领悟能力和自救意识都很强的男孩,我为他的自救成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