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产品开发概述
(一)新产品类型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消费需求变化加快、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得以生存和成长的关键因素就在于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和改进旧产品。毫无疑问,创新可以说是使企业永葆青春的唯一途径和不二法门。为了使企业的总销售量和总利润能够始终保持上升的势头,或者至少保持平稳状态,避免大起大落,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把开发新产品作为战略重点来抓。从企业营销角度来说,这个新产品与因科学技术在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所推出的新产品在概念上是截然不同的,这里的新产品是指在某个市场上首次出现的,或者是企业首次向市场提供的,能够满足某种消费需求的整体产品。在产品整体中,任何一部分的创新、变革和改良,都可以被视为新产品。据此,我们可以将新产品划分为以下几类。
1.全新产品
全新产品是指应用科技新成果,运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制造的市场上前所未有的产品。因为全新产品的出现通常是由于科技进步,或者是为了满足市场上出现的某种新需求而发明,所以它表现出明显的新特征和新性能,甚至可能会改变用户或消费者的生产方式或消费方式。但全新产品的开发难度比较大,开发时间比较长,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成功率较低。即使全新产品的开发获得成功,用户和消费者也还需要有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并且全新产品也需要有一个普及的过程,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
2.换代产品
换代产品也称革新产品,它是指部分改变市场上原有同类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而形成的产品,它使原有产品的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具有较大的可见价值。对于此类产品,也需要有一个接受和普及的过程,但时间通常比较短。
3.改进产品
改进产品是指对现有产品的质量、特点、外观款式或包装加以全面或局部改进的产品。一般来说,这类产品与原有产品差别不大,易于被使用者接受。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新产品均属于这种类型。
4.新品牌产品
新品牌产品是指对现有产品稍作改变,着重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使用新品牌后提供给市场的产品。有时这种改头换面后的新产品是仿制产品。新品牌的使用只是出于竞争的考虑。
(二)新产品开发的方式
在现代市场上,企业要拥有新产品,并不意味着必须由自己一家企业独立完成从新产品的创意到生产的全过程。除了凭一己之力开发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专利、特许经营、联合经营,甚至是直接购买现成的新产品来取得新产品的生产经营权。
1.自行开发
企业自行开发新产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基本形式。
(1)独立研制开发。也就是企业以自己的研究开发力量独立完成产品的构思、设计和生产工作。这种开发新产品的方式主要是针对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从基础上开展独立性研究,它可以形成本企业独有的系列产品,使企业在某一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在市场上取得优势。那些资金和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企业,比较适宜采用这种方式开发新产品。
(2)协约开发。即企业雇用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或企业为自己开发某种新产品。如果将自行开发与协约开发两种开发新产品的方式进行对比,自行开发可以对产品的设计、质量、品牌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对价格也有决定权。而协约开发新产品的优点则是可以克服企业在技术力量上的不足。
2.获取现成的新产品
企业获取现成的新产品主要通过以下4种方式。
(1)联合经营。例如,某小企业开发出一种有吸引力的新产品,另一家大公司就可以通过与其联合的方式,两家企业共同经营该产品。联合经营的好处在于,小企业可以借助大公司雄厚的资金和销售力量扩大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同时也能较快地收回其前期的开发费用并获得满意的利润;大公司则可以节省开发新产品所需的一切费用。也有的大公司采取直接收购小企业的方法,取得该企业的新产品经营权。
(2)购买专利。即企业向有关科研部门、开发公司或别的企业购买某种新产品的专利权。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避免自己研发新产品失败的风险,而且节省了时间,这在复杂多变的现代市场环境中是极为重要的。
(3)特许经营。即某企业向别的企业购买某种新产品的特许经营权。譬如,世界各地的很多公司都会争相购买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特许经营权。
(4)外包生产。一般来说,当企业的销售能力超过它的生产能力,或者企业没有能力自己生产该产品,或者觉得自己生产不合算时,就会把新产品的生产外包给其他的企业。外包生产方式,又可以分为全部外包和部分外包两种。全部外包,如汽车公司把零部件的生产全部包给小企业,自己只负责进行加工组装;部分外包在服装行业中较为常见。
(三)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文明发展一日千里。各种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一些传统观念、传统方法和传统技术正在被社会加速淘汰。产品的生命周期迅速缩短,已成为当代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正是这种现实,迫使每个企业不得不把开发新产品作为关系着企业兴亡成败的战略重点。
例如,日本索尼公司为了不断增强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每年向市场推出1000种新产品。又如,创建于1902年的美国明尼苏达采矿制造公司,最初从生产砂纸起家,逐步拓展到卫生保健、电力、运输、航空、航天、通信、建筑、教育、娱乐与商业等众多领域。在它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着锐意创新的精神,这使得它比其他公司能够更快更多地开发出新产品。该公司曾气度非凡地推出一份引人注目的产品目录,从不干胶贴纸到心肺治疗仪器,产品竟有6万多种。据统计,该公司年度销售额的30%左右来自于最近5年内开发出的新产品。正是这种锐意创新精神,使明尼苏达公司在美国500家大企业排名中位居第28位,年销售额140多亿美元,利润达到12亿美元。
在现代市场营销学中,新产品的概念是从产品整体来理解的。也就是说,只要是产品整体中任何一个层次发生了更新和变革,使产品有了新的结构、新的功能、新的品种,或者增加了新的服务,与原产品在某方面产生了差异,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利益,即可将其视为新产品。
二、新产品开发的过程
企业科学合理地安排新产品开发,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企业开发新产品通常是从寻求新产品构思开始,一直到把某个构思变为能够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的新产品为止,这是一个前后连续的过程。一般来说,企业研制新产品的管理程序大致。
(一)新产品构思
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前提是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构思(也称创意、设想,俗称点子),搜集的新产品构思越多,那么从中选出最合适、最有发展希望的构思的可能性自然就会越大。
企业能否搜集到丰富的新产品构思,不在于意外地发现偶然性的机会,关键在于企业内部必须制定能够鼓励人们提建议、出点子的制度,能够建立起一种系统化的程序,使搜集来的任何新产品的构思都能被产品开发部门所了解。新产品构思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顾客
企业营销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和倾听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分析顾客对现有产品提出的批评和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形成新产品的构思。
2.竞争者
同在一个领域内的竞争产品、竞争对手的成败可以为企业构思新产品提供借鉴,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应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3.企业营销人员
企业营销人员终日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他们了解顾客需求,熟悉竞争情况,因此也最有发言权,往往成为新产品构思的最好来源之一。
4.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因其所处的地位,使他们最清楚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所需要的新产品构思应该是什么样的。
5.经销商
经销商通常掌握着顾客要求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也能提供市场上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对企业构思新产品往往能给以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二)构思的筛选
筛选构思的目的是为了剔除那些与企业目标或者资源不协调的新产品构思。具体来说,筛选过程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相关人员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判别新产品构思是否与企业的发展规划、技术专长和财务能力相匹配,从而剔除那些明显不合适的建议,以便使宝贵的资源不至于浪费在复审不切合实际的提案上。这种判断应由有见识的经理和专家作出。第二阶段要求对构思进行更细致的审查。常用的方法是对经过第一阶段筛选后得以保留下来的新产品构思,利用评分表评出等级。对构思评定等级应在产品开发部门对有关的一系列因素作出适当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0.720评分等级:0.00~0.40为差;0.41~0.75为较好;0.76~1.00为好,目前最低合格定值为0.70.
该表第一栏列出了新产品成功地进入市场必须具备的因素。第二栏是企业的管理部门给这些因素规定的不同权数,以反映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第三栏是对企业本身的能力所作的从0.1~1.0的评价,例如,认为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很强,就给予很高的评分(本例为0.9);而地理位置与设备能力较差,则给予较低的评分(本例为0.3)。第四栏是将企业能力水平乘以成功因素的重要性权数,相加后就得到该构思的得分总数(本例为0.72)。然后再根据一定的标准(如0.00~0.40为差;0.4l~0.75为较好;0.76~1.00为好)将该新产品构思划分等级,并根据得分的高低进行取舍。值得注意的是该评分表设定的最低合格定值为0.70,也就是说,能通过筛选的新产品构思的最低得分应为0.70,否则就应放弃,以减少生产经营风险。
(三)新产品概念的形成与测试
新产品构思经过筛选后,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形成更具体、更明确的产品概念,这是开发新产品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产品概念是指已经成型的产品构思,即用文字、图像、模型等予以清晰阐述,具有确定特性的产品形象。可以说,一个产品构思可以转化为若干个产品概念。
企业要想从众多新的产品概念中选择出某个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概念,就要首先了解顾客的意见,并进行产品概念测试。
企业对新产品概念进行测试,一般采用概念说明书的方式,说明新产品的功能、特性、规格、包装、售价等,印发给部分可能的潜在顾客,如果条件允许,说明书还可附有图片或模型,这样会更加形象直观。新产品概念测试要求顾客就类似如下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你认为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较,有哪些特殊的优点?
2.与同类竞争产品相比较,你是否偏好本产品?
3.你认为本产品的价格为多少比较合理?
4.本产品投入市场后,你是否会购买(设置肯定买、可能买、可能不买、肯定不买四个选项)?
5.你是否有改良本产品的建议?
概念测试所获得的信息能够使企业进一步充实新产品概念,使之更适合顾客的需要。新产品概念测试,根据需要也可以分项进行,以期获得更明确的信息。新产品概念测试的结果一方面将形成新产品的市场营销计划,其中包括确定产品的质量特性、特色款式、包装、商标、定价、销售渠道、促销措施等;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下一步设计、研制新产品的根据。
(四)初拟营销规划
在新产品概念形成和通过测试之后,新产品主管部门必须尽快拟订一个把这种产品引入市场的初步市场营销规划,并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中不断修正完善。初拟的营销规划应当包括以下3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目标市场的规模、结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品的市场定位,以及对短期内的销售量、市场占有率、利润率的预期等。
第二部分,概述产品预期价格、分配渠道,制定第一年的营销预算。
第三部分,阐述较长一段时期(如5年)的销售额和投资收益率,拟定一套不同时期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五)商业分析
商业分析实际上就是经济效益分析,是在初步拟订营销规划的基础上,从财务上对新产品概念进一步判断它是否符合企业目标。这个过程包括两个具体步骤,即预测销售额和推算成本与利润。
企业预测新产品的销售额应参照市场上类似产品的销售发展历史,还要充分考虑各种竞争因素,精准分析新产品的市场地位、市场占有率,在此基础上推测可能达到的销售额。在推算销售额时,应将几种风险系数全部考虑进去,可以采用新产品系数法进行测算,其公式为:
RA·BC·(D-V)·E
F
式中R为新产品系数,A为技术上成功的概率,B为商业上成功的概率,C为预期的年销售量,D为预期价格,V为变动成本,E为产品生命周期,F为固定成本总额。
上式中C(D-V)E正的积是收入总额,然后除以F,其结果就是该产品生命周期内得到的收入与预付初始投资的倍数,这个数值就是产品系数。A和B两个概率,一般由企业主管人员加以确定,其数值在0~1,它们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产品系数,反映着新产品开发的风险。由于风险大小与产品系数成反比,所以新产品的系数越大,则赢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此外,预测销售额还应该将不同产品的再购率考虑进去,也就是新产品是一定时期内顾客只购买一次的耐用品,是购买频率不高的产品,还是购买频率很高的产品。消费者对产品不同的购买率,会使产品销售在时间上呈现出不同的销售曲线。
相关主管部门在完成一定时期内新产品的销售额预测后,就可以据此推算出该时期的产品成本和利润收益。成本预算主要是指市场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综合预测的各个时期的营销费用和其他的各项开支,如新产品研制开发费用、销售推广费用、市场调研费用等。根据对成本和销售额的预测,企业就可以预测出各年度的销售额和净利润。企业审核分析该项新产品的财务收益的方法很多,如可以采用盈亏平衡分析法、投资回收率分析法、资金利润率分析法等。
(六)新产品研制
研制新产品的主要内容是将通过效益分析,即商业分析后的新产品概念送达研究开发部门或技术工艺部门研制成为产品模型或样品,同时进行包装的研制和品牌的设计。这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一个产品概念只有通过产品研制,投入资金、设备和劳动力,才能使之实体化,才能发现产品概念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一步改进设计,也才能证明这种产品概念在技术上、商业上的可行性。如果经过这一环节因为技术上不过关,或者成本过高等而被否定,这项产品的开发过程即告终止。
在此应当强调的是,新产品研制必须使模型或样品具备产品概念所规定的一系列特征,并要对此进行严格的测试与检查,其中包括专业人员进行的功能测试和消费者测试。功能测试主要是在实验室里进行,内容是测试新产品是否安全可靠,性能质量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制造工艺是否先进合理等。消费者测试需要请消费者亲自试用,然后征集他们对产品的意见。进行这两种测试的目的都是为了对样品作进一步的改进。
(七)市场试销
经过测试合格的样品即为正式产品,这时候企业就可以将这些产品投放到有代表性的小范围市场上进行试销,以便检验新产品的市场效果,以此作为接下来是否大批量生产的依据。当产品的成本很低,企业对新产品的销售前景非常有信心,或者由比较简单的产品线扩展或模仿竞争者的产品时,企业也可以跳过试销环节,或者只进行很少量的试销。但是,对那些投资很多的产品或者在企业对产品及营销方案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就必须进行为时较长的试销,收到满意的效果后再将产品大规模投放市场。
在新产品试销前,企业必须对以下问题作出决策。
1.试销地点的选择。从试销的宽度来说,应选择收入居于中等水平、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展开试销。如果选择城市,一般来说,选择3~4个比较合适。
2.试销时间的长短。从产品特征、竞争对手的情况和试销费用来考虑,如果是消费者重复购买的产品,至少要试销一两个购买周期。
3.试销所需要的费用开支。
4.试销的营销策略,以及试销成功后准备进一步采取的行动等。
在试销过程中,企业要注意收集与以下几方面相关的资料。
1.在面对竞争的情况下,新产品试销情况及销售趋势如何。
2.哪一类顾客会购买新产品,消费者的重购反应如何。
3.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品牌、包装还有哪些不满意。
4.新产品的试用率和重购率为多少。试用率和重购率这两项指标是试销成功与否的判断值,也是新产品正式上市的参考依据。
(八)商业化投放
新产品试销成功后,下一步就可以正式批量生产,全面推向市场了。这时,企业就需要动用大量资金,支付大量费用。然而,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初期往往利润微小,甚至还会亏损,因此,企业在此阶段应在以下各方面慎重决策,以便将风险降到最低。
1.投放时机
在新产品上市之前,企业必须分析何时是新产品推出的最佳时机。如果这个新产品是用来替代本企业其他产品的,那么就应选择在原有产品库存较少的情况下投放市场;如果新产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则应该选择在消费旺季到来之前投放市场;如果新产品尚需加以改进,则应该等到产品进一步完善之后再投放市场,切忌仓促上市。
2.投放地区
企业还需要提前选择好在何地投放新产品。一般情况下,应先集中在某一地区市场开展广告和促销活动,待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再向其他地区的市场扩展。
3.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可以依据试销或产品开发以来所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选择。最理想的目标市场通常应具备以下特征。
(1)最早采用新产品的市场。
(2)大量购买新产品的市场。
(3)该市场的购买者具有一定的传播影响力。
(4)该市场的购买者对价格较为敏感。
4.营销组合策略
企业要在新产品投放市场前就制订出一套尽可能完备的营销组合方案,要将新产品营销预算合理地分配到各营销组合因素中,要根据主次轻重的顺序有计划地安排各种营销活动。
三、新产品开发的策略
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时,一定要有正确的策略。只有制定并遵循正确的策略,才能使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获得成功。企业常用的新产品开发策略有以下三种。
1.挖掘顾客需求策略
满足顾客的需求是新产品的基本功能。由此,我们可以说,挖掘顾客需求的策略就是以市场为中心的开发策略,它是将消费者的需要、欲望作为开发新产品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市场潜在的需求,或者某种未满足的需求入手,强调企业应该开发什么产品,而不是能开发什么产品。
2.挖掘产品功能策略
挖掘产品功能策略,在本质上就是使老产品新生的策略。也就是通过赋予老产品新的功能、新的用途,使老产品获得新生而重新占领市场。挖掘产品功能的策略具体表现为产品多能化、产品功能完善化、产品小型化和微型化、产品结构简化、产品使用方便化等方面。例如:一些厂家根据普通打火机在刮风时不能使用的缺点,开发出防风打火机;一些厂家根据普通雨伞伞柄较长不易携带的缺点,开发出携带方便的折叠伞等。这都是运用挖掘产品功能的策略,使老产品焕发了新的生机。
3.创造产品特色策略
创造产品特色能大大增强本企业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差异性。实际上,创造新产品特色的基本策略是新奇策略,也就是新产品要做到美观、实用、入时,以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异和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需求。例如,一些化妆品包装瓶的新奇造型常常让妇女爱不释手,由此便促进了化妆品的销售。
除了以上几种新产品开发策略以外,企业经常采用的还有开发边缘产品策略、利用别人优势开发产品策略等。
总之,企业在开发新产品之前,首先应充分了解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想顾客所想;其次,是考虑竞争对手未考虑到的方面,搜寻别人容易忽视的地方,从而使产品“无孔不入”地得到开发。但是,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应切忌频繁转移阵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会使开发的产品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四、新产品的市场扩散
企业在决定把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后,就要抓住时机进行市场推广,把新产品引进市场,设法使消费者普遍接受。简单地说,新产品的市场扩散过程是指新产品在市场上取代老产品的过程,或者是指新产品逐步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过程。新产品市场扩散的要点是根据新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不同的心理因素,以及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一般规律,有效地运用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加速新产品的市场扩散进程。
(一)影响因素
新产品推向市场后能否为市场迅速接受,往往取决于众多因素。具体说来,新产品对其本身的市场扩散有着重大影响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新产品的相对优点
与原有的同类产品相比,新产品在诸如功能性、可靠性、新颖性、便利性等方面比原有产品的优越性越大,市场接受就越顺利、越快捷。
2.创新产品的适应性
新产品必须与目标市场上人们的消费习惯及大众的价值观相吻合。
3.创新产品的简易性
简易性就是要求新产品设计、整体结构、使用维修、保养方法一定要与目标市场的认知程度相适应,这样消费者才易于接受。
4.创新产品的可传播性
可传播性强的新产品的性质或优点容易被人们观察和准确描述,容易被说明和示范。
然而,很多新产品的上述特征通常并不能一目了然地为消费者或用户所察觉,因此企业还应当认真做好各种促销工作。
(二)扩散过程
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的顾客对新产品的反映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人们受社会地位、收入水平、消费心理、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消费者按照上述模式接受新产品的过程,总是有先有后的,也就是不同的消费者从知晓、兴趣、评价、试用,再到接受都是有先有后的。这就是所谓新产品的市场扩散过程。
通过总结,我们得知新产品在同一目标市场的扩散过程规律是:一种新产品开始仅仅被极少数的消费者接受,然后再逐步被多数消费者接受。如果将各种类型的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速度放在时间坐标上,那么,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接受的时间顺序是:逐新者→早期采用者→中期消费群→晚期消费群→落伍者消费群。
1.逐新者
任何新产品面市后都是由极少数逐新者率先采用,这是一群敢于冒险的人,他们对新鲜事物总是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新产品一上市,他们就会积极地购买和使用。调查显示,这部分人只占全部采用者的2.5%。当逐新者在使用中觉得新产品的效果很好时,他们的宣传就会促使一批早期采用者接受新产品。
2.早期采用者
早期采用者通常是某些领域中的舆论领袖,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都有领先的想法。早期采用者一般很容易接受逐新者的影响,他们往往在新产品的引入期和成长期内采用新产品。早期采用者大约占全部采用者的13.5%。
3.中期消费群
新产品经过早期采用者的使用,如果得到了他们的认可,那么他们的宣传将会影响到一大批能顺应社会潮流但又比较慎重的中期消费群,也就是所谓“追逐时尚者”。中期消费群约占全部采用者的34%。
4.晚期消费群
新产品被中期消费群采用后,就意味着新产品的目标市场接受率已经达到50%左右了,这时的新产品进而开始影响一批多疑型消费者,即晚期消费群。晚期消费群的特点是:他们向来不主动采用或接受新产品,一定要等到多数人使用了并且反映良好的时候才行动。晚期消费群约占全部采用者的34%。
5.落伍者消费群
新产品已被绝大多数消费者采用,逐步变成了市场上的老产品。这时,部分落伍者消费群才会顺应社会潮流而采用这种产品。落伍者消费群约占全部采用者的16%。
上述新产品被消费者采用的过程和新产品的市场扩散过程充分说明,企业要使新产品尽快地被消费者接受、采用而达到市场扩散的目的,并有较高的接受率,或者要使新产品的引入期缩短,尽快进入增长期,或者要消除新产品进入市场后的种种障碍,就必须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产品本身的改进与提高的措施,以及有关包装、商标、说明书、广告、销售渠道、服务等方面的措施,增强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同感。
五、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过程
人们对新产品的接受过程,总是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市场营销学者罗吉斯就对人们接受新产品的程序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最终总结归纳出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过程一般分为以下5个阶段。
1.知晓。这是个人获得新产品信息的初始阶段。消费者获得新产品信息情报的主要来源是广告,其次是通过其他间接的渠道获得,如商品说明书、技术资料、别人的议论等。应该说,人们在此阶段所获得的情报还不够系统详尽,只是一般性的了解。
2.兴趣。这一阶段,指消费者不仅认识了新产品,而且还对新产品发生了兴趣。这时的消费者会积极地寻找有关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新产品的具体功能、用途、使用等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如果他们对这些方面均比较满意,将会产生初步的购买动机。
3.评价。在这一阶段,消费者主要权衡采用新产品的边际价值。
4.试用。这是指顾客开始小规模地试用创新产品。
5.接受。顾客通过试用新产品,收到了理想的使用效果,就会放弃原有的产品,完全接受新产品,并开始正式购买,甚至重复购买。
了解了消费者接受新产品过程的5个阶段,新产品的营销者就应该考虑如何让消费者顺利地通过知晓、兴趣、评价、试用阶段,最后欣然接受新产品。当消费者在接受新产品的过程中产生故障时,企业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排除。
消费者采用新产品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