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第一家之袁世凯家族
32615000000018

第18章 一个解不开的“死疙瘩”

在家庭生活中,袁世凯是个肯负责任的人,对父母是孝子,对儿女是严父。

赴济南上任山东巡抚,他带着长子袁克定,有意对他进行栽培和历练,对其他子女也不放松教育。尤其是对次子袁克文,更是倾注了许多感情和精力。《袁世凯家书》中有一封“示次儿书”是专门写给袁克文的。那时克文才10 岁,袁世凯即对他进行严格要求:“近闻你行事喜效名士,此非具有真才实学者……安得将所读之经史子集,尽记头脑,以充腹笥,惟有勤动笔多思一法。于读书时,将典故分门别类,摘录于日记簿,积久汇成大观。”

他还为袁克文拟定了一份立身课程:“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贪恋衾裯;习字:早餐后习字五百,行楷各半;读经:刚日读经,一书未完,勿易他书;读史:柔日读史,日以十页为限,见有典故及佳句,随手分类摘出,以资引用;作文:以五十为作文期,以史论时务间命题,兼作诗词;静坐:每日须静坐一小时,于薄暮时行之,兼养目力;慎言:言多必败,慎言,即所以免祸;运动:早起临睡,须行柔软体操;省身:每日临睡时须自省,一日作事可有过失,有则勿惮改,无则加勉;写日记:逐日记载毋间断,将每日自早至夜,所见所闻所做之事,一一记出。”课程表列得如此细致,可见严父的一片慈爱之情。即使这样他仍不放心,官位稳定之后,索性将袁克文接到济南,放在身边亲自督促。

随袁克文来到济南的,还有袁世凯的生母刘老夫人、妻子于夫人。此时山东形势并不太平,被袁世凯围剿的义和团要同他拼个鱼死网破,扬言要杀光袁的全家。乘着暗夜,在巡抚衙门照壁上画了个头戴红顶花翎的大乌龟,趴在洋人的屁股后头,旁边写着一句歌谣:“杀了袁鼋蛋,我们好吃饭。”袁世凯怕他生母受惊,密令侍卫队严加防守,谁也不得在袁府走漏丝毫风声。袁世凯自己则一日三次入内请安,赔着笑脸同刘老夫人说话聊天,极尽一个孝子的本分。

在生母病重期间,袁世凯日夜守护在旁,亲侍汤药,精心照料。刘老夫人去世后,他立即电奏开缺回籍守制,朝廷认为正值时局艰难,没有批准,谕令赏假百日,在抚署穿孝服照常上班。袁大孝子十分郁闷,胸中装着个难解的心结。当年嗣母牛夫人病逝时他正在朝鲜,未能在身边亲侍汤药,已成终身遗憾。如今生母去世,虽说能在身边照料,但却不能及时安葬,终是心头之痛。他给朝廷再写了一封信,恳请回老家安葬生母,依然未获批准,只好将刘老夫人的灵柩移到济南城外,由其三兄世廉、五弟世辅、六弟世彤等人扶柩回河南原籍落实安葬事宜。

为了求得良心上的安宁,袁世凯发誓要为刘老夫人厚葬。然而摆在眼前的问题是,上头不准假,心里有厚葬的想法,时间上也只能往后拖。好在清代停丧不葬之风盛行,这是从宋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人死了暂时停丧不葬,一是相信风水,希冀推迟葬事求个吉利的日期,给活人带来富贵兴旺;二是眼下经济实力不济,想等以后阔绰了再行葬仪。也有像袁世凯这样的,因为时间上安排不过来,将葬事往后拖的。

经过反复合计,袁世凯决定把生母的葬期定在第二年秋天。他再次给朝廷打报告,奏请赏假两个月。这一次朝廷格外开恩了,慈禧亲自下了道懿旨,赏给他40天丧假回籍葬母,同时加恩赏给刘老夫人正一品封典,著河南巡抚派员前往致祭。朝廷如此厚爱,袁世凯感到很有面子,马上具折叩谢,恭设香案,立生母灵位前祭拜。

此时袁世凯已是直隶总督,在官场善于结交,又是喜好张扬的个性,随带官员、仆从及护卫兵数百人,极尽炫耀铺张之能事,衣锦还乡,八面威风。本以为这趟回老家会把生母的葬事办得无限风光,哪知道事与愿违,在刘老夫人的墓穴一事上,袁氏兄弟发生了严重分歧,吵得不可开交,闹到最后还差点动了武,害得袁老四窝了一肚子气。

按照袁世凯的想法,生母刘老夫人应该与生父袁保中同葬一穴。可是袁世敦不高兴了,他捣鼓着叼在嘴边的水烟袋,翻起眼白斜了袁世凯一眼:“哪有继室同穴的道理?”依袁世敦的说法,要将刘老夫人葬在祖坟边上作个陪衬。袁世凯火冒三丈,仍然憋着气解释,虽说生母是继室,但是刘老夫人去世早(袁保中正室夫人也姓刘),后来一直是生母操持家务,实际上也同正室夫人差不多。袁世敦摆出一家之主的派头说:“你不要以为官大就能拿这种口气同我说话,袁家的事我说了算!”说罢,一甩袖子再也不予理睬。

袁世凯生父这边兄弟五人,除了老大世昌、老二世敦是正室夫人所生外(世昌此时已死),其余四子世廉、世凯、世辅、世彤均为继室刘老夫人所生。在过去的封建家族中,嫡出的长子自然是一家之主,加之袁世敦性情古板,袁世凯兄弟几个人再多官再大,也拿他毫无办法。

一气之下,袁世凯与同母的世廉、世辅、世彤商量,只好另择墓地安葬他们的生母。

袁世凯对风水舆地颇有研究,他认为“择穴须认定方向,重在择日”,“只求不受风,不受水,不近道路,符合干暖的原则即是佳壤”。他托老友周馥帮忙,花重金请了个著名的风水先生,此人叫杨焕之,四川射洪人,周、杨二人乘火车专程来到彰德洹上村,在红冢洼为袁的生母挑了一块吉地厚葬。杨焕之后来还成了袁世凯的顾问。

本来回乡是为厚葬生母,却不料成了一次伤心之旅,袁世凯这辈子再也没有回过项城,他与同父异母的二哥袁世敦的关系也随之破裂,像摔碎的瓷器再也无法复原。

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血浓于水”,在对待袁世敦的问题上,袁世凯并没有像世人所猜想的那样做得那么绝。有个例子:山东巡抚毓贤在任期间,袁世敦是管带亲军统领,相当于一个知县,因为杀义和团太多的缘故,被毓贤参劾“行为孟浪,纵勇扰民”,给予革职处分。袁世凯上任后,碍于官场错综复杂的关系不便直接处理这件事,事后仍然通过张之洞帮忙,向朝廷奏请为袁世敦平反,官复原职,可见袁还是讲情面的。

§§第四章 祸福相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