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
32696500000018

第18章 三八线的和平曙光——中、美、朝三国签订《朝鲜军事停战协定》

1953年7月27日是全世界注目的不平常的日子:朝鲜停战协定要在这一天签字,并规定双方谈判首席代表签字后12小时全线完全停火。为了能够隆重地按时举行停战协定签字仪式,朝中方面连夜组织力量在板门店谈判会址建起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签字大厅,并布置得庄严实用。当日,前来采访的200多位各国记者见到这座新的大厅时,无不惊讶万分。不少人由衷地赞叹说,一夜之间从地下钻出一座宏伟的建筑物,真是奇迹,共产党人办事效率真高。

当天上午10时10分,朝中方面首席谈判代表南日大将和“联合国军”首席谈判代表美国陆军中将哈里逊在各自勘签人员的协助下,顺利地完成了停战协定的签字仪式。随后,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各自首席谈判代表呈送的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与此同时,双方公布了内容包括5条63款的“朝鲜军事停战协定”和有关附件的条文。协定规定,双方控制下的一切武装力量,于当地时间7月27日晚10时起,完全停止一切敌对行为。停战协定和附件及其临时补充协议的一切其他条款,亦一律于停火的同时开始生效。一切军事力量、供应和装备将于停战协定生效后72小时内从非军事区撤出。板门店原来只是三八线附近一座普通的小镇,现在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200多位记者以最快的速度把有关停战的消息发向各自国家的通讯社。

停战协定签字当日,金日成元帅、彭德怀将军向朝中军队发布按时停火的命令。开城前线志愿军指挥部在接到命令后,通过战地电话网下达给前线所有部队。驻守在板门店中立区两侧的志愿军部队接到命令后,通过高音扩大器不断广播关于停战、停火的消息,阵地上充满着停战前的紧张气氛,指战员们既高度警惕着敌情变化,又时刻注视着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在停战时间到达前的一刻钟,双方阵地上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枪声、炮声突然四起,照明弹、曳光弹五颜六色,把满山遍野照得一片通红。在三八线阵地上和坑道里的志愿军官兵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仰望漫漫长空。手表的时针指向10点,顷刻间,万籁俱寂。刚才还是战火纷飞的战场,转眼间就连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与火药味都慢慢地飘散在夏夜的凉风中。志愿军和人民军官兵立刻高兴地跳了起来,大声喊叫:“我们胜利了,和平来到了,和平万岁……”

签字仪式后,一群记者围着“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请他谈谈签字的体会和感想。克拉克说:“在执行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和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会有同感。”记者问:“美国国防部长布莱德雷将军说,美国参加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你认为这话对吗?”克拉克答道:“我同意这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