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能力有差异吗?有,肯定有。不承认能力的差异,不是科学的态度。那么,人的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个方面,就是能力水平的差异。
人们一谈到能力的不同,往往首先想到有高低之分。这有一定道理,能力发展水平的确有高低之别。那么,怎样来测量能力水平的高低呢?
量身高要有一把尺子。测量能力也就是智力,像量身高一样,也要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叫“量表”。它是由一系列标准化的测验题组成的。发明这把“尺子”的人一个叫比奈,一个叫西蒙。本世纪初,法国教育部因为有一些孩子接受不了一般学校的教育,需要在入学时进行检查,以便根据检查结果,把这些孩子分配到特殊学校中去。于是,委托心理学家比奈和一位医生西蒙,于1905年编制了一套智力量表,也就是用预先编制的一套题目作为测量智力的尺度。此后,智力测验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后来一个叫施太伦的提出了“智商”这个概念,用量表测验后,计算出智商(IQ)来表示智力的高低。
智商就是智力年龄简称智龄(MA)与实际年龄简称实龄(CA)之比,也就是拿实际年龄去除智力年龄所得到的商数,再乘以100,公式为:
IQ=MA∕CA×100
比如,一个7岁的孩子,经测验如果完成了7岁儿童应完成的项目,其智龄与实龄都是7,智商为7÷7×100=100;如果完成了9岁儿童应完成的项目,其智龄为9,智商为9÷7×100=129;如果只完成了5岁儿童应完成的项目,其智龄为5,智商为5÷7×100=71。
按上面的公式计算所得到的智商称比率智商。后来,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智力增长到一定年龄就不再增长,如仍用原来那种以实际年龄除智力年龄的方法来计算智商,则成年人的智商就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例如,一个人18岁时智商为100,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由于智力不再增长,而年龄还在增长,这样到36岁的时候,按上面的方法计算,智商就会降低到50,变成很愚笨的人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就是不再拿实际年龄和智力年龄相比,而是拿一个人在同龄人中的智力高低的位置相比。离差智商的优越性在于免除了智力年龄的局限,不管智力发展到什么年龄为止,同龄人总可以和同龄人总体平均智力相比较。至于具体的智商值,可以从一个根据概率规律制订出来的表中查到。由于这一点与我们青少年的关系不大,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其计算方法了。
在我们本书最后能力测试部分,提供了一组智力测验。如果有兴趣,你不妨试试。
如果测量过智商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智商呢?
尽管智力测验有相当的科学性,测验结果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能把测验结果绝对化。为什么?第一,尽管一再努力,测验中的题目也难以避免经验的影响,就是说,不同的人对同一题目学习到的机会不一样。因而,一个人没有通过某个题目,可能仅仅是由于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而不是智力差。比如,测验中如果涉及到英语方面的问题,一个没学过英语的人答不上来就是经验的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第二,无论怎样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也很难用一份量表的有限题目测出一个人智力的全部情况。第三,由于智力发展在人的早期变化性大,因此7岁以前测的智商,对以后智力发展的预见性很低。比如,一个5岁孩子测得智商比较高,但长大未必聪明。总之,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寂的话说,就是:“心理测验是可信的,但不能全信;心理测验是可用的,但不能完全依靠它。”
至于目前市场上的一种营业性的智力测验,本身就难保不鱼龙混杂,其结果的可靠性也很难说。对结果的解释稍不慎重,闹不好也会带来误解。比如,有的心理测验主持者,把智商90以下者都解释为智力低下,就很不正确。在后面的智力水平分布简表中你可以看到,智商在70以下者才能被认为是智力低下。再说,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好坏,日后作为的大小,也不是完全由智力决定的。
因此,在你测过智商以后,大可不必过分忧虑或欣喜。请你把测得的智商,仅当作了解自己智力发展情况的一个有用的参考数值。万不可把一个智商当“标签”,贴在身上而影响自己学业和以后事业的发展。
那么,人们的能力水平的高低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大量的智力测验,智商分布在总人口中呈“正态分布”,也叫“常态分布”,也就是中常水平的居多,高水平和低水平的仅占很小比例。用坐标图来表示,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正态曲线,如下图。
我们上面说的“高水平”和“低水平”,是指显著高于或低于一般人的能力,在儿童中分别称为“超常儿童”和“低常儿童”。中常水平的孩子称“常态儿童”。由此你已经明了,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常人。你也许说,既然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平常人,我们还谈什么才能和成就?问题在于,我们已经知道,每个平常人的能力往往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大的潜能有待于我们去开发。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有一个能力开发的问题,都有一个怎样创造自己人生成功的问题。
以上谈的能力高低之分,是能力差异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人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某一方面的优异能力,把这样的人通常称为“人才早熟”。我国历史上6岁能赋的王勃,7岁能诗的曹植,奥地利4岁开始作曲的莫扎特,都属于人才早熟。我国现代早熟儿童也不少。与此相反,有的人直到很晚才表现出某一方面的优异能力,正所谓“大器晚成”。著名画家齐白石,到40岁才表现出优异能力。爱迪生念小学3个月就退学了,因为跟不上班。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曾被校长认定是反正不会有大出息的人。由此看来,早熟自然值得高兴,对自己的人生成功应该抱期望。但是,如果能力表现的较晚呢?我们也不应失去信心!实话说,“由小看大”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有时候这一条也靠不住。只要积极努力,我们的潜能一样得到较好地开发。
说到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家贝利的研究结果对我们很有启示。贝利经过长期研究,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我们看出,一般人的能力也就是智力的发展规律是,从小逐渐增长到26岁左右,以后就保持一个水平状态,直到36左右。其中我们不难看出,青少年时期,是能力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也就是说,青少年时期正是我们开发自己能力的大好时机。
第三方面,是能力的类型差异。
人的能力还存在类型的不同。比如,在感知方面,有的人容易抓住事物的细节,不善于从整体上去感知,这叫“分析型”;有的人则长于从整体上去感知事物,却容易忽略细节,这叫“综合型”。在记忆方面,有的人眼睛看过的东西记得好印象深,这叫“视觉型”;有的人则是耳朵听过的东西记得好印象深,这叫听觉型。2005年的一次电视节目上,一个小孩可以听声音,来判断别人博大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这就属于听觉型。正所谓“各有所长”。
不过,所谓“类型”只是具有某方面能力发展的优势潜能,并非完全先天定型的。许多人就是经过后天的锻炼,而形成了某些能力专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