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婴幼儿智力开发全书
32889600000002

第2章 1 智力之源:大脑开发与保护

孩子的大脑发育可以说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了。从胎教到幼教,每一个教育环节无不渗透着父母的殷殷爱心。当孩子的大脑处于开发期,父母一定要抓住最佳开发时间,采用引导式、配合式或国学经典诵读式来开发大脑的潜力。同时,父母更要做好对孩子大脑的保护工作,以免出现意外伤害,从而影响到孩子大脑的发育。

孩子的大脑发育可以说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了。从胎教到幼教,每一个教育环节无不渗透着父母的殷殷爱心。当孩子的大脑处于开发期,父母一定要抓住最佳开发时间,采用引导式、配合式或国学经典诵读式来开发大脑的潜力。同时,父母更要做好对孩子大脑的保护工作,以免出现意外伤害,从而影响到孩子大脑的发育。

保护好儿童大脑,就是最好的开发

孩子的大脑在发育期间十分脆弱,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些举动或习惯就会导致大脑严重受损。因此,父母要从生活习惯上、饮食营养上、居室环境上、用脑时间上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使宝宝的大脑得到很好的保护。

保护大脑二三事

生长发育期儿童骨骼肌肉尚在生长状态,心脏发育较慢,运动神经的协调功能也未成熟。一旦运动过量,超过自身机能承受能力时,有可能会出现疲劳过度、浑身无力、大脑反应减慢、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应,甚至肌肉、关节及身体内部器官也会受到损伤,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心肺功能发育较差的儿童,运动时更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的强度和量。因此,专家认为,儿童的各项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每次的运动时间应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运动期间,要每隔十几分钟休息一次;一天的运动量要以运动后孩子不感到疲劳为限。

生活习惯观察

●日常生活中,对儿童大脑的损伤有很多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不吃早餐]致使人的血糖降低,出现对大脑营养供应不足的现象。久而久之,容易使大脑受到损伤。

[长期饱食]致使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明显增多,从而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致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从而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甜食过量]甜食富含的糖分,会使孩子血液中的葡萄糖呈饱和状态,降低了食欲,减少了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失衡,从而影响大脑的发育。

[少言寡语]孩子若从小就长时间地沉默寡言,会导致大脑中专司语言的叶区发育缓慢,从而影响到大脑的发育。

[蒙头睡觉]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时间吸入潮湿空气,对大脑危害极大。

[懒于动脑]增长儿童的依赖心理,加速了大脑的退化,从而影响大脑的发育。

[带病用脑]孩子在身体不适或患有疾病的时候,还坚持学习,容易对大脑造成损害。

[空气污染]致使大气中的氧分子减少,而大脑平均每分钟消耗氧500~600毫升。若空气中氧气不足,就会对大脑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降低了大脑的工作效率。

专家方案

[适量食用鱼虾]鱼虾中含有“脑黄金”之称的DHA,如鳝鱼、鳗鱼、虹鳟鱼、沙丁鱼等,同时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锌、铁等微量元素,因此,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多吃鱼虾等食物,来促进大脑的发育。

[适量硬食]大脑的发育需要各种各样的刺激,孩子多吃硬食,可促进咀嚼功能。咀嚼运动可使面部血液循环加速,使流向大脑的血液量明显增多,因而促进大脑的发育。

[防止肥胖]科学研究证实,人的智力水平高低与大脑沟回皱褶多少有关,大脑的沟回越明显,皱褶越多,智力水平越高。当孩子摄入脂肪过多时,会使沟回紧紧靠在一起,皱褶消失,大脑皮层呈平滑样,并且导致神经网络的发育也出现差距,从而影响大脑的发育。所以,父母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孩子的饮食与运动,防止孩子肥胖。

[避免噪声]科学研究表明,持续的嘈杂声会给孩子的大脑造成无形的压力,并影响孩子的听力和语言能力的发育。因此,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从而保护孩子大脑的发育。

[多听音乐]父母选择适宜的音乐,适时地刺激孩子的大脑,可促进相关的大脑锥体细胞增长树突和树突棘建立更多的联系,从而促进大脑更好的发育。

[充足的睡眠]科学研究发现,孩子每晚睡眠时间为10小时左右,能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提高智力发展水平。所以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睡眠质量。

[芳香居室]专家研究证明,柠檬、茉莉和桉树香味,可以消除孩子的疲劳,提高大脑的使用功效;而巧克力香味,可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因此,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居室,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预防便秘]当孩子出现便秘时,久积于消化道的代谢产物,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吲哚、甲烷、酚、氨、硫化氢、组织胺等。这些有害物质被肠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刺激孩子的大脑,使脑神经细胞慢性中毒,从而影响脑的正常发育。因此,父母要预防孩子出现便秘现象,一旦发生便秘,要及时治疗,以确保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

[赤足行走]居家中,父母要鼓励孩子赤足行走,这样不仅可刺激孩子的足底穴位,而且还能驱除孩子体内积存的静电,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大脑的方法。

[让大脑不受到外伤]让孩子懂得交通安全常识,不要在马路上玩耍,乘车出行时要选择安全的车辆。

[阻止顶球运动]父母一定不要让孩子们用头去顶皮球、足球、橄榄球等,以免撞伤大脑。

[让大脑不受情感创伤和压力]如生活中突然出现的火灾、洪水、地震、汽车事故等,都会刺激到孩子的大脑。父母一定要保护好孩子,避免他们受到情感上的伤害,以至于刺激大脑,出现反应迟钝现象。

知识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当婴儿哭闹不止时,父母常常采用“摇晃”的方法来安抚婴儿。如果“摇晃”幅度过大或是动作剧烈,容易使婴儿脑部受伤。一般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容易发生因“摇晃”而致大脑受损的现象,因为此时婴儿颈部肌肉十分软弱,支撑头部的力量不够,承受不了轻微的摇晃,当父母或家人摇晃、抖动婴儿的身体时,他的头部会来回摇动,致使大脑组织与颅骨不断相互碰撞,造成大脑组织受损,严重地影响了婴儿大脑的发育。所以,当婴儿哭闹时,父母最好先用肘弯或其他物品固定住婴儿的头部,然后小心地摇晃。

智力开发TIPS:保护宝宝大脑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除了在生活习惯上对宝宝进行大脑保护外,还应注意科学、合理地调配饮食。因此,父母要了解含有以下几种化学元素的食物,从而全面地保护宝宝的大脑。

[含铅食物]铅毒极易透过婴儿发育尚不完善的大脑屏障损害大脑,从而导致孩子智力低下。由于铅毒对孩子大脑的损害是永久性的,因此,欧美国家把铅毒视作儿童智能发育的“第一杀手”。日常饮食中含有铅毒的食品有爆米花、皮蛋、罐装食物及饮料等。在制作爆米花的过程中,机罐受高压加热后,罐盖内层软铅垫表面的铅,有一部分会变成气态铅,钻入到米花里,孩子食用时就会损害孩子的大脑;在制作皮蛋的过程中,制作原料中含有氧化铅和铅盐,铅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因此,让孩子吃皮蛋也会损害大脑的发育。

[含铝食物]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每天摄铝量不应超过60mg,超出这个数后,会损伤到人类的大脑,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钝。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含铝食物就是油条。因此,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及大人的早餐不能以油条为主,两根油条的含铝量就超过了60mg;同时,使用铝锅烹饪食品或烧开水对人体健康也极其不利,家长最好不要使用。

[含过氧脂质的食物]过量地摄入过氧脂质,会促使人的大脑早衰或痴呆。含有较多的过氧脂质的食品主要有油温在200℃以上的煎炸类食品,长时间地受阳光曝晒的食物,如熏鱼、烧鸭、烧鹅、炸鱼、虾的油,以及鱼干、腌肉等。因此,父母最好让孩子少吃或不吃以上食品,避免过氧脂质对大脑的损伤。

[含味精较多的食物]孕妇及周岁以内的婴儿禁食味精或含味精的食物,如方便面、各种汤类等,因为味精会引起周岁以内的婴儿脑细胞坏死。

[过咸食物]过咸食物会损伤人的动脉血管,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智力迟钝,记忆力下降。因此,父母不要让孩子食用过咸的食物,避免食物中的盐类对大脑造成伤害。

引导式广度训练,全方位开发大脑

当孩子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能力时,对父母的言语有时候会表现出一定的叛逆性。因此,父母在开发孩子大脑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个性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式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常常要从逻辑思维方面、感官方面、艺术角度和阅读的角度进行,以促使孩子的大脑得到全面的发育。

开发大脑二三事

“广度训练开发大脑”是指通过身体的所有感官去感知事物,把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形状、颜色、声音、空间、位置以及表现出的种种特性,大量地储存在大脑里。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引导式广度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多为孩子提供认知事物的机会,然后再通过一些游戏或者与其相关联的活动来达到训练的目的。比如学习写出“白”字,同时让孩子联想组词如“白色”、“白云”、“白面”、“白眼”等。这样,通过引导式训练,多启发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联想力,尽可能扩大广度。

孩子观察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大脑引导式开发时,常常会发现孩子的身上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胆小,不敢随意表达自己的意愿。如在画画时,总是不敢轻易下笔;参加集体活动时,总是不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担心失败,害怕批评。

(2)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喜欢反复重来,没有定性。如在绘画或写字时,有的孩子总是喜欢写了擦,擦了写的,这样反复修改的次数多了就表现出孩子大脑发育的不足,及缺乏自信心的心理缺陷。

(3)孩子在写字或绘画时,总是习惯把字写得很小或把画中的图像画得的很小,并且孩子喜欢单色调的东西,于是孩子的大脑很少受到色彩的刺激,在大脑开发上容易出现单一的现象。

专家方案

●开发孩子的大脑需要父母正确地引导,因此,专家给出了以下不同类型的引导方案,以便父母采用:

(1)从逻辑思维上加以引导,来开发大脑的方案(适合3岁以下的孩子):

[因果关系]父母用一个盆子盛水,再把一块砖头放进水盆中,然后问孩子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进行引导式的大脑开发。

[归类]父母带着孩子逛公园时,可以让孩子拣各种各样的石头来玩,并让孩子根据石头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不同分类标准归类,引导式地进行大脑开发。

[分级]父母带孩子参观动物园时,引导孩子从大熊猫中分辨出小熊猫,从大长颈鹿中分辨出小长颈鹿,从大猴子中分辨出小猴子等,进行引导式的大脑开发。

[顺序]父母要让孩子了解物种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因此,在花盆里种一些小植物,让孩子观察物种的各个不同生长阶段,之后,引导孩子说出植物的发展顺序,从种子到发芽,到长叶子,到开花,到结果,进行引导式的大脑开发。

(2)从感官上加以引导,来开发大脑的方案(适合3岁左右的孩子):

[看]父母引导孩子多观察事物的外在形象,让孩子学会观察外界事物,从而进行引导式的大脑开发。

[听]父母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读一个故事,然后与孩子讨论其中的一些关键词。

[嗅]父母可让孩子闻不同的物品,例如水、醋、酒,然后让孩子加以区别,并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进行引导式的大脑开发。

[尝]父母让孩子品评食物的味道,体验味觉的变化,从而进行引导式的大脑开发。

[触摸]父母可让孩子触摸各种材料、质地的东西,如木头、石头、铁等,然后加以区别,从而进行引导式的大脑开发。

(3)从画画的方法加以引导,来开发大脑的方案(适合于1~6岁的孩子):

①引导孩子学画——父母应该在孩子1岁时就交给他一支小画笔,让他尽情涂鸦;当孩子到了3岁时,就能画一些简单的富有童趣的画了。这样,既可以开发孩子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又可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很好的提升。

②“听”孩子的画——对孩子来说,画画就像大人写日记一样,他们通常都是用自己熟悉的手法来表达画的内容。如用点、线、圆等各式图样,来勾勒自己的想象。也许几条简洁的线,代表的是妈妈;纷乱的线条,代表的是弟弟;圆圆的形状,代表的是太阳等等。因此,父母要通过“听”孩子画中所表达的东西,去理解、关心、尊重他所诉说的内容,并引导孩子开发大脑。

③用语言引导孩子画画——当孩子想要画一件事物,却不知如何表现时,父母可以用“语言”这种表达方式,把事物形象化,来引导孩子作画。如,孩子想画“老虎”,父母应该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了解老虎的特征,再通过与猫对比的方法,让孩子对老虎有一个更为清楚的印象,随后父母可以找一些书籍上的老虎图片让孩子看,来加深印象。如果家中有条件,最好是带着孩子到动物园去看老虎,让孩子对老虎有一个更为明确的概念。这样一步步做来,可以很好地开发孩子的大脑。

④用图画书引导孩子画画——父母可以借助以插图为主、文字为辅、合乎幼儿语言及审美观的图画书,来引导孩子作画。如4~6岁孩子喜欢幽默风趣、充满新奇与想象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或近代的《好饿的毛毛虫》、《下雨了》、《变色岛》等书,都是刺激孩子想象力、开发大脑的好书。

⑤用儿歌来引导孩子画画——父母可以让孩子一边听儿歌,一边在大脑中勾勒儿歌中的画面,再用语言表达出画面的内容,然后用笔清晰地画出来。如儿歌中的《花儿卖香水》:小花蕾,打开门,卖香水。小蝴蝶,飞飞飞,买香水,这朵看一看,那朵闻一闻。这种形象性比较强的儿歌对孩子大脑的开发有一定的好处。

(4)从阅读的方法加以引导,来开发大脑的方案(适合于1~6岁的孩子):

①婴幼儿期阅读开发大脑——“婴幼儿期”是指孩子0~3岁的时候。此时,孩子各方面的心志都处于发展的启蒙阶段,是孩子身、心、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着新生命与生俱来的需求,他需要“听书画谱”,并通过听健康的有声书,来促进右脑的开发。

②学龄前期阅读开发大脑——“学龄前期”是指孩子4~6岁的时候。此时,孩子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学习欲也特别强烈。因此,父母应当尽量为孩子提供形式、内容都很丰富、多样化的“启智”、“长知识”、“幼儿课堂”之类的图画书,可以很好地开发孩子的大脑。

③儿童期阅读开发大脑——“儿童期”是指孩子7~10岁的时候。此时,孩子的学习欲望非常强烈,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风格,如,认知学习型、模仿学习型、开放学习型、逆向学习型等。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看书多元兴趣的培养,建立亲子共读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大脑的开发。

知识导读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说:“围棋是人类最佳的智力游戏。”所以,围棋又有“大脑保健操”之称。因此,父母应该注重引导孩子学习围棋。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围棋呢?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注意。首先,父母要明确自己引导孩子学习围棋的目的,只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培养孩子在生活中的稳定性等等。父母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那样会适得其反。其次,在学习围棋时要让孩子感到它是很好玩儿的游戏,这样就会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习效率。再次,父母要请专业老师来引导孩子学习围棋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后,孩子会表现出对围棋的强烈兴趣,从而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孩子在4~6岁时,就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学习围棋。

智力开发TIPS:引导孩子开发大脑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引导式”大脑开发时,因方法不当常会导致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因此,父母要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注意,以便更好地开发孩子的大脑。

(1)父母在引导孩子开发大脑时,应以表扬为主。如对独具个人创意的事物,要多加鼓励,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2)孩子在开发大脑过程中,如有不当的地方,父母应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使孩子承认和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3)父母要为孩子开辟一个创意空间,让孩子自由创作,并把作品收藏起来,以激励孩子能有更多的创作。

(4)父母要注意倾听孩子对自己创意的描述,如遇到不解的地方,要及时提问,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及处理事情的能力。

(5)父母不要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家的孩子对比,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这样会适得其反。父母要找出自家孩子的长处,采用与孩子性格相符的引导方法,来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

互动配合式教育,更利于大脑开发

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需要父母的配合。这有两部分工作要做,一是父母要从精神和物质上配合孩子,既为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又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二是父母要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大脑的开发工作。这样,无论孩子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有一个舒适、温馨、快乐且充满智慧的环境,来促进大脑的发育。

“配合式”开发大脑二三事

家园“配合式教育”,是父母与幼儿园老师对孩子进行同步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既能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能促进对大脑的开发。因此,父母要密切、主动地配合班主任教师实施教育计划,正确要求和教导孩子,创造条件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促进,巩固教育成果。例如,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上的要求,要家园一致,给孩子以明确的生活准则,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的早期发育,利于大脑功能的开发。

孩子观察

●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工作如不能正确地配合孩子身、心、脑的发育,常会影响到孩子智力的发育,常见的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现象有以下几种:

(1)不善于思考——父母对孩子过分地溺爱,造成孩子做事依赖别人,不善于思考的坏毛病,这样会影响到孩子右脑的开发。

(2)不爱说话——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后就变得不爱说话了,这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致使孩子在人群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孩子的心理出现了不平衡的感觉,以至于不愿意和身边的小朋友们沟通,严重地影响到了左脑的开发。

专家方案

●在为孩子开发大脑时,父母要给予孩子精神上、物质上的配合,以及与学校的配合,以便能更好地开发孩子的大脑。因此,专家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后,给出以下方案:

(1)少些溺爱,多些平等——父母对孩子要爱严相济,通过良好的交流沟通,使孩子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为“受教育者”和“家庭一员”。这种平等健康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孩子的右脑得以很好的开发。

(2)精神上的配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配合孩子爱玩的天性,积极创造群体活动环境,使孩子有机会与同龄人交往。这样,有利于孩子较快适应由个体家庭环境向集体环境的过渡,从而利于孩子大胆地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丰富视野,促进大脑的开发。

(3)物质上的配合——当孩子对某些乐器、书籍,以及玩具等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时,父母要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配合,以便孩子通过这些学习来很好地开发大脑。如孩子对弹钢琴产生了兴趣,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应积极配合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学习弹钢琴,让大脑的能力在艺术的氛围中升华;当孩子对画画产生了兴趣,父母要为孩子买画板、水彩等画具,支持孩子对艺术的追求,从而使大脑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得以开发。

(4)父母与学校的配合——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常常会产生抵触心理,此时就需要父母积极地配合老师,对孩子的生活习惯、个人特长等进行深入地交流,以便老师能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进行针对性地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大脑的开发。同时,父母也应采取积极态度,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情况,以及孩子在学校里所表现出的某方面的特长,以便及时地把握孩子的优势,来促进孩子大脑的开发。

知识导读

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很多事情都跃跃欲试,因此,父母一定要给他机会,放手让他去做,这样可以通过手部运动和脑部运动更好地开发大脑。例如:妈妈在洗碗的时候,孩子就想帮助洗碗;妈妈在扫地的时候,孩子也模仿着扫地;妈妈在织毛衣的时候,孩子也喜欢拿着毛线绕来绕去。这些行为正是因为孩子对新事物的发现,勾起了他的求知心理,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勤劳、善思的习惯。父母要居于辅导的地位,让孩子主动去选择他要做的事,以便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自发性,促进孩子大脑的开发。

智力开发TIPS:配合孩子开发大脑

●孩子处于大脑开发的年龄时,父母可以用一些游戏来配合孩子的脑部发育,开发孩子大脑的潜力。

(1)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玩具如积木、塑料插片等玩具或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折纸游戏,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想象,搭建或插出物体形象。通过这种结构游戏,不仅能让孩子认识物体的形体空间关系,而且可以很好地开发训练儿童的右脑。

(2)父母要为孩子提供音乐播放机、CD等,让孩子利用儿歌来开发大脑。因为孩子更喜欢有节奏有韵律、情节易懂的儿歌或童谣,父母适当的配合,可大大促进大脑的开发。

(3)父母要配合孩子的游戏,在注意安全的同时,让孩子尽情地玩耍,同时还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专注地玩,这样能使孩子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越来越发达。

国学经典诵读,左右大脑同步开发

“国学经典诵读”包括:《四书》、《五经》、《古文》、《老庄》、《诗词》、《佛典》等。它们是通过先记忆、再理解的启蒙式教学法,并凭借古文的音律之美来诵读、记忆的。这样,既提升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又提升了孩子对文字的敏锐度、鉴赏力等。儿童不求理解,只是背诵的读经方式,使脑波从β波转换至α波,这样可以在α波的脑与潜意识互动过程中,使创造力、灵感、注意力、判断力及记忆力得到提升,促进大脑的综合开发。

国学经典诵读二三事

孩子在诵读国学经典时,其过程类似念唱。当孩子的眼睛看经典文字时,是通过视觉刺激开发右脑,而念唱的旋律也能启动右脑;与此同时,左脑也开始仔细整理辨字以便记忆。所以在整个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左右大脑都得到利用,从而使左右大脑运作同步进行。最新研究表明,左右大脑具有同步效用时,孩子的学习能力至少可增加2~5倍。所以在开发大脑时,国学经典诵读不失为最佳方法之一。

孩子观察

●在开发左右大脑时,有过“国学经典诵读”经历的孩子,其表现常有如下几种情况:

(1)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孩子在博大精深的经典文章里,常常会有所启发,因此也激发出了孩子们的“灵感”。

(2)有过国学经典诵读经历的孩子,其创造能力很强。

(3)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孩子们的注意力得以提高。

(4)通过国学诵读,孩子的大脑逻辑思维得以开发,因此对事物的判断力得以提高。

(5)通过国学诵读,孩子们的记忆力在诵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以提升。

(6)通过国学诵读,孩子们的思想会受文中思想的熏染,使其为人品行端正,做事干脆利落,逻辑推理能力强。

专家方案

●如今,“国学经典诵读”已是风靡一时,也是开发孩子左右大脑的最好手段之一。因此,专家根据孩子的一些特征,给出以下诵读经典的方案:

[国学阅读]实现“量”的积累——通过“诵读国学”来全面地开发孩子的大脑,讲究“厚积而薄发”。因此,孩子从小就要养成背诵大量古诗文的习惯,实现“量”的积累,以便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那样,在不知不觉中使思维、思想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促使语言的丰富,促进大脑的开发。

[表演背诵]在进行古诗文的诵读时,为了加强记忆,可以采取表演背诵的方法。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这样会增进孩子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法多用于4~6岁的孩子。例如,学前班的孩子背诵《登鹳雀楼》,当背到“白日”、“黄河”、“千里目”、“一层楼”时,父母要悉心地指导孩子背诵的语气,并借用实物让孩子把词语形象化。这样可加深孩子对诗句的印象,促使其背得快,记得牢。

[据意背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诵读。2~3岁的孩子多背诵“写景诗”,如《春词》、《西湖》、《山行》、《归园田居》等;4~5岁的孩子可以背诵“写景诗”、“抒情诗”;6~7岁的孩子可以背诵“写景诗”、“抒情诗”、“叙事诗”。

[据时背诵]父母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来教孩子背诵国学文章。如,春天可以背《咏柳》、《早春》、《春江花月夜》等;夏天可以背《悯农二首》、《夏日》、《小池》等;秋天可以背《秋浦歌》、《秋思》等;冬天可以背诵《冬景》、《江雪》等。这样让孩子因时因景地进行记忆,可以促进记忆,促进大脑开发的效果。

[创设情境背诵]在孩子背诵时,父母可利用各种手段,为他们创设一种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如,背诵欢快欣喜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哀愁幽怨的诗文时,配上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美妙风景的诗文时,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这样既可提高表达能力,也能促进大脑的开发。

知识导读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诵读经典,表面看来,不求甚解地诵读只是训练了孩子的左脑,然而,在诵读的过程当中,却让大脑完全松懈,得以休息,使脑波从β波转到α波。也就是说,诵读国学的小孩,在诵读时,一而再,再而三地有机会舒解身心的压力,并能在α波的脑与潜意识互动的过程中加强了创造力、灵感、注意力、判断力及记忆力的训练;同时所读内容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响他们的行为。所以为孩子选择古圣贤的智慧精华来诵读是正确的,因为长时间的诵读,可以使孩子受到经典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了性情,开发了大脑。

智力开发TIPS:国学经典诵读

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父母除了要注重诵读的方法以外,还要让诵读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以便增进孩子对国学的朦胧理解。因此,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指导孩子进行国学阅读:

(1)诵读与赏析相结合——父母在教孩子诵读国学时,要常常让孩子观看与国学内容相匹配的图画,或者看一些配乐朗诵录像,这样,让孩子从动人的画面上,从乐声中,朦胧地感受着国学的艺术魅力,从而增进了理解。

(2)诵读与运用相结合——父母在教孩子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要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孩子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文进行表达。这样,能促进孩子对古诗文的理解,勾起孩子学习国学的好奇心;同时,无论孩子引用的古诗文是否恰当,父母都要进行鼓励、表扬,来增加孩子对国学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