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母婴护理与保健
32943300000053

第53章 婴儿常见疾病传统疗法

一、脐湿、脐疮

脐带脱落前后,脐部湿润浸淫久而不干,称为脐湿。脐周皮肤红肿热痛或形成脓疡,称为脐疮。发生于脐带脱落之后者,称落脐疮。

引起本病的原因,多因断脐时剪扎、包裹所用的物品不沽,或沐浴洗澡,脐带为水湿所侵;或护理失宜,脐部受尿液浸渍,以致水湿侵入脐中;或解脱不慎,风冷浸入脐部,以致水湿、风冷诸邪壅聚搏结为患。湿重久不干,邪郁化热生腐侵蚀四周,皮肤红肿,甚则变青黑色而成疮。

(一)方剂1

1.组成赤石脂(煅)、枯矾、川黄连各3g,艾叶炭、冰片各1g。

2.用法将以上诸药混合研为极细末,过筛后贮存,备用。临用时取药末3~9g,掺布于患儿脐孔上,外加纱布覆盖,再以胶布固定之。每日换药1次。换药前须用大桉树叶煎水洗净脐部,拭干水湿,然后掺药。

3.说明本方用于小儿脐湿,脐部发红。

(二)方剂2

1.组成枯矾、龙骨各6g,麝香少许。

2.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干撒脐中。

3.说明本方适用于新生儿脐湿与脐疮,渗水较多者。

(三)方剂3

1.组成炙甘草(锉)、焦炙蝼蛄各0.3g。

2.用法上2味药,捣成散,掺脐中。

3.说明本方主治小儿脐部汁出。

(四)方剂4

1.组成荆芥9g。

2.用法上药煎汤洗脐,煨葱贴脐。

3.说明本方主治小儿脐中流水。

(五)方剂5

1.组成海螵蛸适量。

2.用法研细末干掺。

3.说明用于小儿脐不干。

(六)方剂6

1.组成黄檗9g。

2.用法研末敷脐。

3.说明需另加鸡蛋1个做成饼,冷后贴患处。主治小儿脐中流水。

(七)方剂7

1.组成槟榔、苍术、黄檗各适量。

2.用法上药各等份,研细末涂脐上。

3.说明主治脐出血水,浸淫成片,有渗湿、止痒作用。

(八)方剂8

1.组成车前子4.5g。

2.用法上药炒焦研细末,撒在脐上。

3.说明主治小儿脐中流水。

(九)方剂9

1.组成赤石脂、枯矾各等份。

2.用法研极细末,撒患处。

3.说明主治小儿脐湿、脐疮。

(十)方剂10

1.组成五倍子30g,生龙骨12g。

2.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冰片0.1g和上药共研盛瓶备用。用时以陈醋调成膏贴脐。

3.说明主治新生儿脐带炎性渗水。

(十一)方剂11

1.组成马勃粉、明矾各10g,龙骨粉35g。

2.用法上药研末调和均匀。每次用适量填脐中,每日1或2次。

3.说明主治婴儿脐部炎性渗水。

(十二)方剂12

1.组成滑石粉40g,明矾10g。

2.用法上药和极匀。每用适量填脐眼中,外盖消毒纱布,每日2次敷药,脐中无渗时停药。

3.说明此方治疗脐炎渗水有良效。

(十三)方剂13

1.组成五倍子3g。

2.用法上药炒深黄色研细末,撒在脐上。

3.说明本方主治小儿脐中流水。

(十四)方剂14

1.组成煅龙骨、枯矾各等份。

2.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撒在脐中,上盖纱布,胶布固定。

3.说明主治脐湿。

(十五)方剂15

1.组成龙骨、黄檗、枯矾各6g。

2.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撒布脐上。

3.说明主治小儿脐中红肿流水。

(十六)方剂16

1.组成煅牡蛎、炉甘石各等份。

2.用法共研细末,撒在脐中。

3.说明主治小儿脐湿。

(十七)方剂17

1.组成牡蛎、川贝母、云母、生甘草、陈壁土各等份。

2.用法上药研末,掺脐中即愈。

3.说明主治脐孔出水。

(十八)方剂18

1.组成蚕茧壳1个。

2.用法烧灰,敷于脐中即收敛,如无蚕茧壳,用绸缎丝品一角烧灰用。

3.说明主治小儿脐中流水。

(十九)方剂19

1.组成槐树嫩皮、鸡蛋清各适量。

2.用法将药捣成饼,烘热贴肚脐。若烂穿时,另用干车前草、蚕茧壳适量烧灰研成细末,露1夜,流水者干搽,溃烂无水者加冰片调香油搽。

3.说明主治小儿脐中流水。

(二十)方剂20

1.组成柿蒂7个,冰片少许。

2.用法上药焙干为末,敷患处。

3.说明主治小儿脐中流水。

(二十一)方剂21

1.组成龙骨(醋煅)适量。

2.用法研末搽。

3.说明主治小儿脐中流水。

(二十二)方剂22

1.组成食盐(火烧)、白矾(煅枯)。

2.用法将2药各等份,研成匀细粉末成散剂,贮瓶;用药后须拧紧瓶盖,以免药末吸湿结块而影响贴敷疗效。先将脐孔及脐周用干药棉球或干纱布覆盖,并稍加压固定。药棉或纱布不宜受潮,治疗期间不洗澡,并忌搔抓。隔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次即可结痂,数日后痂皮脱落而痊愈。

3.说明主治脐孔湿疹。

(二十三)方剂23

1.组成脐带1根。

2.用法将脐带烧存性,干敷于脐部。

3.说明主治脐湿。

(二十四)方剂24

1.组成青黛、生石膏各20g,黄檗10g,香油适量。

2.用法诸药混合研为细末,过筛,贮瓶密封,备用。临用时取药末适量与香油少许调拌成稠糊,把药糊直接涂满患儿脐窝内,外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换药时须用温开水洗净皮肤。涂药2~5次后病可痊愈。

3.说明主治脐疮,局部红肿,或溃疡化脓。

(二十五)方剂25

1.组成市售金黄散(药店有售)30g,香油适量。

2.用法取金黄散适量,调香油少许,拌匀,调如糊状,备用。取药糊涂在脐孔皮肤上,每日换药1次,连涂3~5次可病愈。

3.说明主治小儿脐疮红、肿。

(二十六)方剂26

1.组成伏龙肝少许。

2.用法为末,敷之。

3.说明主治小儿脐疮。

(二十七)方剂27

1.组成当归适量。

2.用法上药研末敷之,若加麝香更佳。

(二十八)方剂28

1.组成马齿苋适量。

2.用法上药烧研,敷之。

3.说明主治小儿脐疮,经久不愈者。

(二十九)方剂29

1.组成露蜂房适量。

2.用法烧存性研末,敷之。

3.说明主治脐部湿肿,久不痊愈者。

(三十)方剂30

1.组成蛴螬适量。

2.用法上药研末敷之。

3.说明主治小儿脐疮。

(三十一)方剂31

1.组成杏仁适量。

2.用法杏仁去皮,研敷。

3.说明主治小儿脐烂。

(三十二)方剂32

1.组成鲜野菊花1握,鲜蒲公英1握。

2.用法将上2味生草药共捣烂如膏状,等候贴用。用时取膏药适量,直接敷在患儿脐孔上。每日换药1或2次。外用消毒纱布束紧固定之。每日换药时宜用温开水清洗患儿脐部皮肚后,方可敷药。

3.说明主治小儿脐疮,有红肿者。

(三十三)方剂33

1.组成龙骨(煅)3g,黄连4.5g,轻粉、白矾(煅)各1.5g。

2.用法上药研为末,干掺脐中。

3.说明主治脐内疮。

(三十四)方剂34

1.组成绿豆粉、茶油。

2.用法上药混合抹在患处。

3.说明主治小儿烂脐。

(三十五)方剂35

1.组成荆芥、葱各适量。

2.用法荆芥煎汤,葱烘熟,捣烂。药物洗净脐部,擦干,贴葱糊,用纱布包扎。

3.说明主治小儿脐肿。

(三十六)方剂36

1.组成车前子(微炒)、炉甘石各3g。

2.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上肚脐中。

3.说明主治小儿烂脐。

(三十七)方剂37

1.组成青黛15g,冰片2g。

2.用法将2味药物混合一起,加工研成细末,筛后贮瓶,密封备用。临用时取药末适量,调香油拌匀,搅和成糊状,以药糊涂布在患儿脐孔上,外用纱布包扎固定之。每日换药1次。换药之前宜用温开水洗净脐部皮肤,并以消毒棉吸干水湿,拭掉脓性分泌物。

3.说明主治小儿脐疮,局部红肿,无脓液或分泌物。

(三十八)方剂38

1.组成芋麻3~6g。

2.用法烧灰存性撒在脐中。

3.说明主治小儿烂脐。

(三十九)方剂39

1.组成川黄连、煅龙骨、煅牡蛎各等份。

2.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防风、金银花各10g,煎汤洗涤脐部,拭干后撒在脐部。

(四十)方剂40

1.组成蚕茧壳3g(烧灰),龙骨(研末)9g。

2.用法共研细末调敷。

3.说明主治小儿脐疮、脐肿。

(四十一)方剂41

1.组成白矾适量。

2.用法烧灰敷之。

3.说明主治小儿脐疮、脐肿,出汁不止。

(四十二)方剂42

1.组成生姜120g,竹叶1把。

2.用法上药共捣烂成泥状,敷硬肿处。

3.说明主治小儿脐部周围硬痛。

(四十三)方剂43

1.组成猪颊车髓8g,杏仁15g。

2.用法上药研敷患处。

3.说明主治小儿脐疮、脐肿。

(四十四)方剂44

1.组成蛤蟆1个。

2.用法将蛤蟆烧末敷之,每日3次。

3.说明主治小儿脐疮出汁,久不痊愈效果很好。

(四十五)方剂45

1.组成苍术15g,厚朴、陈皮、甘草各10g,川黄连12g,冰片0.1g。

2.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次15g,冷开水调糊敷脐部。

3.说明本方适用于脐病初起。

(四十六)方剂46

1.组成明矾10g,鸡蛋清适量。

2.用法用鸡蛋清将明矾调成糊状敷于患儿脐部。

3.说明适用于小儿脐疮。

(四十七)方剂47

1.组成嫩蒜苗5g,甘草1g。

2.用法上药共捣烂,敷脐。

3.说明本方适用于婴儿脐肿脐烂。

(四十八)方剂48

1.组成云南白药1g。

2.用法敷脐,隔日换1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脐湿、脐血。

(四十九)方剂49

1.组成鲜藕节6g,五倍子3g。

2.用法上药共捣烂,敷患处。

3.说明本方适用于脐炎、脐血。

(五十)方剂50

1.组成杏仁5g,茶叶1g。

2.用法上药共捣烂,敷脐,每日2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脐炎、脐湿。

(五十一)方剂51

1.组成鲜桑叶6g,白芷2g。

2.用法上药共捣烂敷脐,每日2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脐烂溢脓血水。

(五十二)方剂52

1.组成南瓜瓤10g,白糖5g。

2.用法共捣烂敷脐,每日1~2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脐炎、脐湿。

(五十三)方剂53

1.组成黄连、金银花、煅龙骨各10g。

2.用法上药共研末,备用,每次适量,敷脐,常规固定。

3.说明本方适用于脐疮。

(五十四)方剂54

1.组成车前子5g。

2.用法车前子炒焦研末,撒脐中,常规固定。

3.说明本方适用于婴儿脐中流水。

二、脐 出 血

血从脐带创口处溢出或从脐底部渗出,称脐出血,亦称婴儿脐出血、脐中流血。出血发生的时间一般在断脐后,少数见于脐带脱落之后。脐出血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如呕血、咳血、皮肤出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以及颅内出血同时存在。病因不同,出血量多少不同,其预后也不同。

引起本病的原因,多由于断脐留端过短,扎脐线脱落;或断脐打结松而脱落;或扎脐用线过紧,勒伤脐带血管而创口出血;或因孕期服药不当,致热毒蕴积传入胞胎,令儿受邪结于大肠、小肠。分娩后热毒妄行,迫血离经失于常道。脐属大肠,血外溢由脐而出;或因胎儿先天精气不足,或因早产脏腑功能不足,以致气不摄血,血失统摄离经外溢发生脐血。

(一)方剂1

1.组成三七30g,地榆、小蓟、茜草各5g。

2.用法共为极细粉末,取0.3g撒于脐部,上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绷带包扎固定。每日2或3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断脐不当或处理脐部不合理而引起脐出血。

(二)方剂2

1.组成枯矾、艾叶炭各等份。

2.用法共为极细末,撒于脐部,外用消毒纱布敷料覆盖,绷带包扎固定。

3.说明本方适用于断脐不当引起的脐出血。

(三)方剂3

1.组成白及、明矾各100g,黄连、牡丹皮、黑栀子各50g。

2.用法上药共研成极细粉,过120目筛,外撒患外。

3.说明本方适用于血热型脐部溢血。症见面赤唇红,烦躁,睡眠不宁;或无任何症状突然脐出血,舌质红,指纹红紫。

(四)方剂4

1.组成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各10g,胎发(煅存性)6g,煅龙骨4.5g。

2.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撒脐部,外用纱布包好固定之。每日换药1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气虚型脐出血。症见面色不华,哭声细弱,唇淡,苔薄白,舌质淡,指纹不显。

(五)方剂5

1.组成鸡内金适量。

2.用法上药瓦上焙干研末,敷患处。

3.说明主治小儿脐出血。

三、脐突

脐突是指因小肠或腹腔脂膜突入脐中,致使脐部突起而肿大光浮的一种疾病。属先天发育缺陷,为新生儿及婴儿脐部常见病之一。女婴比男婴多2或3倍。现代医学称脐疝。

引起本病的原因,多因先天发育营养不足,脐部薄弱,加之断脐之后,婴儿啼哭过多,或较长时间的努挣用力(如便秘),致使脐环松大,小肠、脂膜突入脐中,膨出隆起,形成脐突。

(一)方剂1

1.组成吴茱萸、苍术各12g,丁香3g,白胡椒12粒。

2.用法文火焙干,研成细末,瓶装密封备用。外用时每次3~4g,用麻油调成糊状,敷于脐疝上面,覆以消毒纱布,绷带固定,1~2天换药1次。有局部发红等过敏反应者,可间隔1~2天再用,直至病愈为止。

3.说明本方主治虚寒型脐疝。表现为面色咣白,哭声低微,疝色青,局部冷,唇淡苔白,指纹不显。

(二)方剂2

1.组成淡豆豉12g,赤小豆20g,天南星6g,白敛10g,芭蕉根汁适量。

2.用法将诸药研为细末,过筛后,与芭蕉汁调拌均匀,制成膏,备用。用时取上药膏适量,直接敷在患儿脐孔上,外用纱布覆盖,再加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5~7天即可痊愈。

3.说明本方适用于实热型脐突。症状表现为脐突红肿、热、痛,或者伴有发热、烦躁、啼哭不止,唇红、舌赤,口干,指纹红紫。

(三)方剂3

1.组成露蜂房6g。

2.用法上药焙枯为末,蜜调敷脐上,上盖纱布,绷带包扎固定,24 h除去。每日换药1次。

3.说明主治小儿脐突。

(四)方剂4

1.组成白胡椒、淡豆豉各7粒,艾叶7片。

2.用法上药共捣烂,加热饭一团和匀。敷脐包扎,过1夜取去,轻者1次即可痊愈,重者连敷3晚即可痊愈。

3.说明主治脐突。

(五)方剂5

1.组成杏仁6g。

2.用法杏仁打烂做饼,贴脐眼上,用束腰带裹紧。

3.说明主治小儿脐突。本方也可以治疗脐疮,用香油调敷。

(六)方剂6

1.组成乌药适量。

2.用法取适量用水调糊敷脐上层口收缩。

3.说明主治小儿脐突出。

(七)方剂7

1.组成牡蛎(煅)、大黄各15g,朴硝3g。

2.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田螺浸水,调前药末,包裹肚脐。

3.说明主治小儿脐突出。

(八)方剂8

1.组成马鬃毛1撮,滑石粉1小撮,红糖少量。

2.用法先将马鬃毛烧灰(存性)加入滑石拌匀研为细末,再加红糖捣融,调温开水成糊状,贮备候用。患儿仰卧床上,以药糊上厚厚一层涂于脐突部位,纱布束紧,以手掌心往下轻轻压之。一般每日1次,连敷药2~3天自愈。

2.说明主治小儿脐突。

(九)方剂9

1.组成人头发团(烧炭存性),枯白矾适量,蜜糖(蜂蜜)少量。

2.用法将前2味药混合研为细末,过筛后,以蜂蜜调和如膏备用。临用时取药膏适量,摊于1块纱布棉垫上,以膏贴于患者脐突部位上,以硬板纸轻轻往下压之。然后用纱布束紧固定,一般3~4天会自行消散。

3.说明本方主治小儿脐突,表面光亮,犹如吹起之气泡,按之微有响声。本方为古代流传之妙方,经临床验证,其效卓著。

(十)方剂10

1.组成猪牙皂2g,雄黄、细辛、吴茱萸、乳香、没药、冰片各1.5g,地龙1条。

2.用法上药共研末,每次取3g,开水调敷脐疝处,再以铜钱1枚,压盖药上,绷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

(十一)方剂11

1.组成赤小豆、淡豆豉、天南星(去皮脐)、白蔹各3g。

2.用法上药共研末,温开水调敷脐疝部,纱布包扎,每日换2次。

四、脐风

脐风亦称撮口脐风,民间称四六风、七日风、锁口风,现在统称为新生儿破伤风。本病系因初生断脐用具不洁及助产人员双手不净,毒邪由脐带创口入经络侵脏腑,引起聚面撮口,四肢强直,阵阵抽搐的一种疾病。脐风多发于初生7天以内,7天以外者相对较少(故称四六风、七日风)。发病越早证候越重,死亡率越高;反之,发病越晚证候相对越轻,死亡率也较低。

引起本病的原因,多因断脐不当,或结缚不紧,致外风侵脐中,客风乘虚而入,传之于心;蕴蓄其邪,复传于脾,致舌强唇青,手足微搐,口噤不能进乳;毒入肝肾,筋脉拘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而脐风作矣。宜用中药敷贴肚脐,若病情危重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方剂1

1.组成天麻10g,白附子、羌活、防风、白芷各9g,地龙、僵蚕、天南星各6g。

2.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时取适量加入蜂蜜调和如厚糊备用。让患儿仰卧,敷脐约一指厚,外以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直至病愈。

3.说明本方适用于风邪犯表型脐风。症见喷嚏多啼,烦躁不安,张口不利,吮乳口松,无寒热,苔薄白,舌质淡红,指纹红。

(二)方剂2

1.组成羚羊角(锉屑,略炒)3g,乱发一团(烧灰存性),蜈蚣(赤足者,炙)1条。

2.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敷脐,以绢帕束紧,或用消毒绷带包裹。

3.说明本方适用于热盛型脐风。症见发热不恶寒,抽搐阵作,牙关紧闭,口撮不乳,涎沫外溢,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强直,面色青紫,汗出淋漓,指纹青紫。

(三)方剂3

1.组成生地黄、生葱白、莱菔子、田螺肉各等份。

2.用法共捣如泥,敷脐上约1cm厚。用时抱好患儿,令勿乱动,以防药物脱落。1 h后去药。

3.说明本方适用于气阴两虚型脐风。症见抽搐逐渐减少、减缓,口撮渐松张口吮乳,四肢转为柔和,形体消瘦,肢体少动,舌质红绛,苔薄。本方还适用于预防破伤风和有破伤风预兆者。

(四)方剂4

1.组成露蜂房1个,僵蚕1条,蜂蜜适量。

2.用法将露蜂房烧灰与僵蚕共为细末,加入蜂蜜适量调和如厚糊备用。用时取药糊涂于患儿脐孔上,外以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片刻即奏效。

3.说明主治小儿脐风。

(五)方剂5

1.组成活蛴螬3条,陈艾绒3g,线香3枚。

2.用法将蛴螬1条剪去头尾两端,保留中间一段,旋取艾绒制成如豆大小状的艾炷若干个备用。用时将蛴螬竖立在患儿脐孔上,取艾炷置于蛴螬上端点燃灸之(用线香点燃),灸完1壮,再换再灸,灸至蛴螬烧平脐时,多换1条,如法灸至3条蛴螬虫烧完为止。

3.说明主治小儿脐风撮口。

(六)方剂6

1.组成蜘蛛1个,活土鳖虫1个,妇女头垢2g,乳汁10 ml,黄酒60 ml。

2.用法将诸药放入黄酒内,投入锅中浓煎备用。将浓煎的酒药过滤,取药渣用布包裹,敷在患婴肚脐上,继用药液频滴进药包(药渣)上湿润之,待药气透入,腹内发响即愈。

3.说明主治小儿脐风,口噤,痉挛,抽搐。

(七)方剂7

1.组成枯矾、硼砂各8g,朱砂2g,冰片0.2g。

2.用法诸药混合研为细末,筛过后装瓶内备用。临用时取药末2g填入患儿脐窝内,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

3.说明主治小儿出生后,有脐风先兆者,并有防治脐风作用。

(八)方剂8

1.组成活田螺3个,麝香0.3g。

2.用法将田螺捣烂,加入麝香共捣至极融,调如稠厚膏备用。用时取药膏适量摊于2cm×3cm塑料布中间,敷于患婴脐上,外加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或者2次,至病愈为止。

3.说明本方主治小儿脐风,手足抽搐,痉挛,口噤,大小便失禁。如缺少麝香者,可用公香代替。

(九)方剂9

1.组成僵蚕3g。

2.用法将僵蚕研细末调蜜涂脐部。

3.说明主治新生儿脐风。

(十)方剂10

1.组成杏仁3g。

2.用法将杏仁捣烂敷于脐上。

3.说明主治小儿肚脐红肿,牙关紧闭,痉挛。

五、夜啼

小儿白天安静,入夜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称为夜啼。本病应与其他疾病如各种皮肤病、佝偻病、疝气、蛲虫病等引起的身体不适或者瘙痒等出现的夜啼相鉴别;也应与护理不当引起的夜啼予以鉴别。

引起本病的原因,多因脾肠不足,喜温恶寒,腹中受寒,夜又属阴,寒邪凝滞,气机不通,或心火亢盛,积热上冲,邪热乘心,故见灯火愈啼;或因阴血亏虚,水不涵木,血不养肝,虚火内扰,热扰心神,虚烦不眠;或惊骇客邪,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故夜啼发作。

(一)穴位贴敷疗法

1.方剂1

(1)组成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量。

(2)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取适量药末置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每晚1次,次晨去掉。

(3)说明主治小儿脾脏虚寒型夜啼。症见睡喜伏卧,曲腰而啼,下半夜尤甚,啼声低微,出气不温,面色青白,四肢欠温,食少便溏,唇舌淡白,指纹青自,腹中若得温熨抚摩,常可使夜啼稍缓。

2.方剂2

(1)组成丁香3粒。

(2)用法将丁香末同饭捣作饼,贴患儿肚脐。

(3)说明主治小儿脾脏虚寒型夜啼。

3.方剂3

(1)组成黑丑50g,米汤适量。

(2)用法将黑丑研为细末,以米汤和药末拌之成糊状,贮存备用。用时取药糊适量涂满于患儿脐部,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之。每晚于睡前1 h涂药,连续涂药至痊愈为度。

(3)说明主治小儿食积型夜啼。症见小儿入夜啼哭不休,或定时夜间啼哭,腹胀,吮乳,大便带不消化之物,舌质淡红,苔白腻。

4.方剂4

(1)组成朱砂、僵蚕、钩藤各9g,灯心草4g,黑丑3g。

(2)用法诸药混合研末,加米汤与药末调和如膏状,备用。取药膏适量敷于患儿脐心和掌心(劳宫)穴位上,每日下午2~3时敷膏药1次,至睡前再敷1次。连敷3~5天,疗效显著。

(3)说明主治小儿心经积热型夜啼。症见睡喜仰卧,见灯火和上半夜啼哭尤甚,啼时有汗,啼声响亮,烦躁不安,口气热,面赤唇红,舌质红,舌尖尤红,舌苔黄,尿短黄或大便秘结,指纹青紫。

5.方剂5

(1)组成朱砂、琥珀各等份。

(2)用法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于每晚临睡前用干净毛笔或鸡羽毛(棉签亦可),以温开水浸湿蘸药末少许,涂于肚脐上(为免污染衣物可包扎),每晚1次,可连用3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受惊吓引起的小儿夜啼。症见睡中时作惊惕而夜啼,哭声尖锐,时高时低,时急时缓,紧偎母怀,常可见明亮灯光而啼缓,面色乍青乍白,脉来弦急而数,或散乱不止。

若配合涂劳宫(双)、膻中(两乳之间)则效果更佳。

6.方剂6

(1)组成朱砂0.5g,五倍子1.5g,黄连3g,生地黄10g,陈茶叶水适量。

(2)用法将4味药共为细末,加陈茶叶水适量,捏成小饼状,外敷于脐中,用胶布固定,每晚更换1次。一般敷2~6次症状消失。

(3)说明本方适用于阴血亏虚型夜啼。症见夜啼,五心烦热,五液俱少,躁动少眠,大便干,舌质红,或舌尖红。

7.方剂7

(1)组成地龙2或3条。

(2)用法捣烂敷在脐上,用纸盖好,一夜即安。

(3)说明主治小儿夜啼。

8.方剂8

(1)组成五倍子30g。

(2)用法五倍子烧存性研末,用乳母口水调成饼,外用贴患儿脐部,以布缚定。

(3)说明主治小儿夜啼。

9.方剂9

(1)组成牛蒡子3g。

(2)用法研末掺膏药上,贴患儿脐中。

(3)说明主治小儿夜啼。

10.方剂10

(1)组成丁香3粒,钩藤3g,蝉蜕2g。

(2)用法上药共研末,水调为糊,敷脐,常法固定。

(3)说明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惊啼不安。

11.方剂11

(1)组成牛蹄甲适量。

(2)用法牛蹄甲研末贴脐中。

(3)说明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

12.方剂12

(1)组成牛蒡子50g,珍珠粉2g,朱砂3g。

(2)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用1g填脐,常法固定。

(3)说明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惊啼。

13.方剂13

(1)组成酸枣仁、郁李仁各5g。

(2)用法将2味药捣烂敷脐,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

(3)说明可养肝安神,适用于小儿夜啼。

14.方剂14

(1)组成远志、合欢皮各5g。

(2)用法将2味药捣烂,敷脐,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

(3)说明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

15.方剂15

(1)组成焦山楂、鸡内金各等量。

(2)用法研细末,每次10g用米醋或者清水敷脐孔,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连用3~5天。

(3)说明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可消积化食,和胃安神。

(二)按摩疗法

1.脾胃虚寒型夜间阵阵啼哭,腹喜按摩,面色青白,四肢欠温,大便稀薄,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指纹淡红。

治疗手法如下。

(1)让患儿俯卧,术者在其腰部做快速搓法,待搓热后,将掌心按于患儿的命门穴处约1min,反复操作3~6遍。

(2)患儿俯卧,术者沿脊柱督脉的循行线做提捻法3~6遍,以皮肤潮红为度。

(3)让患儿仰卧,术者将搓热的掌心按于其神厥穴(即肚脐部)1min。

(4)用术者搓热的双手,握住患儿双脚,搓揉3~6min。

(5)术者用右手中指,揉患儿小天心穴3~6min,补脾经穴3~6min。

2.乳食积滞型夜间阵阵啼哭,厌食吐乳,腹胀拒按,大便酸臭,舌苔白厚,指纹紫。

治疗手法如下。

(1)让患儿俯卧位,术者在患儿背部用双手做捏脊法3~6遍,然后点揉脾俞、胃俞、肝俞、胆俞穴各30次。

(2)让患儿仰卧揉腹部3~6min,术者用多指按揉腹部3~6min,按摩中脘、天枢穴各3min,清胃经、清大肠穴各3~6min,运内八卦、揉板门穴各1~3min。

3.心经积热型夜间阵阵啼哭,哭声洪亮,面红目赤,怕见灯光,烦躁不安,手足心热,便秘尿赤,舌苔黄腻,指纹紫红。

治疗手法如下。

(1)患儿俯卧位,沿背部脊椎两侧捏推3~6遍。

(2)清心经术者用拇指将患儿中指掌侧面第二、三节交界处向指尖推1~3min。

(3)清天河水穴术者用食指、中指二指掌侧面,于患儿前臂屈侧边缘,自肘推到腕1~3min。

(4)推六腑术者将食、中、无名三指并拢,于患儿前臂屈侧边缘,自肘推到腕1~3min。

4.惊骇恐惧型惊悸不安,面色泛青,梦中啼哭,声惨而紧,两目窜视,面偎母怀,舌质淡红,指纹青紫。

治疗手法如下。

按揉百会穴1~3min;掐心经、肝经各1~3min,揉小天心穴6min。

注意事项

1.保持卧室安静,避免患儿受到惊吓。

2.保持卧室内的温湿度适宜,避免患儿伤风。

3.伤食的患儿,平素可用山楂6个,陈皮1/3个,禅衣6个,煎水服,治疗夜啼。

(三)灸疗法

1.取穴

(1)主穴身柱,百会,中冲。

(2)配穴难以安睡:中脘,足三里。

2.灸法

(1)温和灸每穴可灸10~20min,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2)直接灸艾柱如麦粒大,每穴3~5壮,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3)药物灸将黑丑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灸时取上药末10~15min,加温水适量调如膏状,临睡前灸于神阙,胶布固定。每日灸3次。

3.调理护养

(1)患儿啼哭应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啼哭相鉴别,本病白天多安静,只是入夜啼哭。

(2)应注意防寒保暖、饮食适宜。

(3)患儿啼哭要注意检查尿布是否浸湿,包裹松紧是否适宜。

(4)给予小儿足够的卫生护理。

六、胎黄(新生儿黄疸)

胎黄又称为胎疸,是指出生婴儿生后周身皮肤、双目、小便均出现黄色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本证多由母体胎孕之时,湿热熏蒸于胞胎,或临产之时,出生后感受湿热邪毒所致。其中若黄色较淡,1周内不再加重者属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须治疗。属病理性者,黄疸迅速加重,亦可出现昏迷,此时须中西医结合治疗。

引起本病的原因,多因母体湿热,热传胞胎化为胎毒,淤结在血而生后即为黄疸;或因外热邪毒,或因母血父精,传于胎中,使胎儿发育异常,胆府隧道不通,或有阻塞,气滞血淤而发为本病。

(一)方剂1

1.组成车前子10g,生栀子、黄芩各9g,大黄8g,鲜茵陈汁1小杯。

2.用法将前4味药共研为细末,过筛,与茵陈汁调拌成糊状,备用。用时取药糊直接填满婴儿肚脐孔,外加纱布覆盖,并加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3次,勤贴换,直至黄疸尽退方可停药。

3.说明本方适用于湿热型新生儿黄疸。症见面目皮肤颜色黄而较鲜明,湿重者皮肤黄色较暗,亦可有发热,烦躁,口渴,尿少色黄以及呕吐,便秘,腹胀,舌质红,苔黄,指纹青,脉数。

(二)方剂2

1.组成赤小豆7粒,甜瓜蒂7粒,丝瓜蒂7粒,鲜茵陈绞汁适量,白矾少许。

2.用法除茵陈外,其余药物共研为细末,过筛后,与茵陈汁调拌成糊状,备用。用时取药糊直接填满婴儿脐孔穴,外加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之。每日换药1或2次,直至黄疸退尽方停药。

3.说明本方适用于湿热型新生儿黄疸。

(三)方剂3

1.组成姜黄(鲜者)10g,鲜天胡荽、鲜田基黄各15g,米汤适量。

2.用法将上3种鲜药捣融如泥状,以米汤调和如糊状,贮备候用。用时取药糊涂敷于患儿脐窝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至病愈为止。

3.说明本方适用于新生儿湿热型黄疸。

(四)方剂4

1.组成水牛角粉0.3g,黄连、山栀子、天麻各10g,鲜茵陈汁1小杯(干品也用10g)。

2.用法将栀子、黄连、天麻共为细末,茵陈汁调成糊状,备用(用干品者清水调)。临用时取犀角粉(代)0.15g填于肚脐上,再将药糊盖在上面,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或2次,直至病愈。

3.说明本方适用于热毒壅盛型胎黄。症见面目皮肤发黄,多在生后较晚时间内出现,发热,烦躁喘促,拒食或呕吐,腹泻,皮肤有淤斑,或抽搐,或昏迷,舌质红绛,苔黄,指纹紫。若有抽搐、昏迷者配服安宫牛黄丸则效果更佳。

(五)方剂5

1.组成茵陈30g,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各15g。

2.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时取适量用清水调成糊状,敷贴于患儿脐孔穴上。每日换药1~3次,至病愈方可停药。

3.说明本方适用于脾湿型胎黄,患儿皮肤、面目发黄,日久不退,黄色较黯,神疲无力,纳少腹胀,大便稀薄,舌质淡,苔白腻,指纹色淡,脉缓。

(六)方剂6

1.组成青鲫鱼背肉2块,明矾1g,砂仁3g,白糖5g。

2.用法诸药共捣烂如膏状备用,用时取药膏贴在患婴脐窝孔穴上,外以柔软布带束紧,每日换药1次,通常敷药2~3天可奏效。

3.说明本方主治新生儿面目、皮肤发黄,色如橙子,婴儿烦躁不安,啼哭不休,或呕吐。

七、新生儿二便不通

正常新生儿生后即可排泄大便,一般生后24 h内皆应排出黑绿色黏稠无臭味的胎便。

生后36 h皆排尿,若48 h后仍无尿排出,称为新生儿二便不通。

引起本病的原因,多因热蕴大肠,肠道失于濡润;或因热伤阴津,水无源泉则二便不通而致本病发生。宜用外敷贴脐治疗。

若肛门闭锁或尿道阻塞,应采取手术治疗,不在此治疗范围。

(一)方剂1

1.组成鲜生地黄30g,大黄、芒硝各10g,藕汁、蜂蜜各适量。

2.用法上药共捣至如泥状,备用,用时取适量,敷贴在患儿脐孔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或3次,1天即可使大小便通畅。

3.说明本方适用于热结型二便不通,腹胀,烦躁,面赤唇红,苔黄腻,指纹红紫。

(二)方剂2

1.组成生葱白、淡豆豉、生姜各10g,食盐3g。

2.用法将以上诸药混合共捣至极融烂调和成稠膏状,配用。临用时取上药膏适量,直接敷在患儿脐中,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敷药1~2天大小便可通利。

3.说明主治新生儿大小便不通。

(三)方剂3

1.组成大葱白2根、麝香(或公丁香)0.1g。

2.用法先将生葱白捣烂如泥,次加入麝香(或公丁香)末拌匀再捣成稠膏状,文火炒热,待温备用。用时取药膏适量,趁微温时敷在患儿脐孔穴上,用时配合敷贴气海穴,其效更佳。

3.说明本方主治新生儿大小便不通。

(四)方剂4

1.组成白矾末适量。

2.用法填满脐中,以新净水滴之,觉冷气透腹内,即自然通。脐平者,以纸围环之。

3.说明主治新生儿二便不通。

八、呕吐(消化不良)

小儿呕吐,是指乳食从口中吐出为主症的一种儿科常见病症。与小儿呕吐相似的还有小儿溢乳,是偶尔小儿吸吮过多,胃满而溢,不应视为病象。

引起呕吐的原因,多因暴饮暴食,过食不洁食物,造成脾胃受伤,遂致乳食不化,宿食成积,阻滞中焦,胃气上逆;或者外邪犯胃,入于中焦脾胃,脾胃不和等。

(一)穴位贴敷疗法

1.方剂1

(1)组成大黄、芒硝各6g,枳实5g,丁香3g,灶心土10g。

(2)用法先将前4味药研为末,灶心土煎汤,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然后用灶心土汤调成糊状,敷贴于脐孔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或2次。病愈为止。

(3)说明本方适用于食滞型呕吐。症见嗳腐吞酸,呕吐乳食,脘腹胀满,夜寐不安,大便酸臭,舌苔白厚,脉滑。

2.方剂2

(1)组成炒吴茱萸3g,生姜、葱白少许。

(2)用法上药共捣成糊状敷脐中,外用胶布固定。

(3)说明本方适用于外感寒邪型呕吐。症见呕吐,涕嚏,恶寒发热,头身不适,苔白,脉浮。

3.方剂3

(1)组成鲜葱白20茎,鸡蛋2枚。

(2)用法把鲜葱白洗净,切碎略捣出汁,放入碗内与鸡蛋(除壳)相搅拌,切勿放盐。热锅里放菜汁少许,将上2味药倒锅内煎成7cm2大饼1块,用纱布包裹趁热贴神阙穴。

(3)说明本方适用于外感寒邪呕吐。

4.方剂4

(1)组成吴茱萸10g,干姜9g,丁香6g,生姜、葱白适量。

(2)用法前3味药共研为细末,用时取适量与生姜、葱白共捣为糊状,敷贴于肚脐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病愈为止。

(3)说明本方适用于胃寒型呕吐。症见朝食暮吐,伴见面色苍白,唇舌淡白,食少不化,腹痛便溏。

5.方剂5

(1)组成肉豆蔻(面裹煨热)4.5g,雄黄末3g。

(2)用法上药为末,醋糊为丸,黄豆大,晒干。用1丸醋泡少时,放脐内以膏药贴之。

(3)说明主治小儿吐泻。

(二)按摩疗法

1.风寒呕吐多见于外感病初起。突然呕吐,上腹不适,兼有恶风寒,大便稀薄,舌苔薄自,指纹浮而红。治则是解表散寒,和胃降逆,止呕。

治疗手法如下。

(1)术者用食、中指按揉中脘穴2~3min。

(2)患儿仰卧位,术者用右手掌逆时针方向按摩腹部3~6min。

(3)按揉患儿足三里、内关穴各3min。

(4)推天柱骨3~6min;补脾经3~6min;揉外劳宫、合谷穴各3min。

2.胃热呕吐便恶臭或秘结,小便黄赤,口唇红而干,舌红苔黄,指纹紫红。治则是清热泻火,降逆和胃止呕。

治疗手法如下。

(1)让患儿仰卧,术者用右手逆时针方向摩腹3~6min,捏挤新建及天突穴。

(2)清脾胃、清大肠、推六腑(六腑穴在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推之有清热作用)各3~6min。

(3)让患儿俯卧位,术者用右手拇指推擦患儿七节骨自命门穴向龟尾穴方向推,以热为度。

3.伤食呕吐多见于小儿饮食失调。吐物酸臭,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秘结或溏泻,酸臭难闻,舌苔厚腻。

治疗手法如下。

(1)让患儿仰卧位,术者双手拇指分别放在患儿剑突两边季肋处,然后向两边分推8~10min,以热为度。

(2)术者用拇指推患儿内八卦穴,即在患儿手掌内八卦穴处行逆时针环形推动3~6min。

(3)清脾经、清板门穴各3~6min。

注意事项

1.给呕吐患儿进食易消化食品,如米汤、菜汤及各种水果汁等。

2.推拿止吐后,应到医院查明原因,及时治疗原发病。内服,可止呕吐,每日4~6次,每次2~3汤匙。

3.如患儿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量多,伴发热、惊厥、抽。风等情况,应排除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传染病,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

4.山楂6个,陈皮1/3个,柿蒂3个,生姜2片,共煎水内服,可止呕吐,每日4~6次,每次2~3汤匙。

(三)灸疗法

1.取穴

(1)主穴脾俞、肾俞、足三里、内关。

(2)配穴吐物酸臭:下脘,天枢;口渴欲饮、唇干:中脘、内庭;朝食暮吐:中脘,神阙;嗳气频频、胸胁胀痛:太冲。

2.灸法

(1)温和灸:可灸各穴15~20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2)隔姜灸:艾柱如枣核大,每穴可灸3~5壮,7次为1个疗程。本法多用朝食暮吐、身疲肢冷的患儿,且多选神阙隔姜灸。

(3)无瘢痕灸:艾柱如黄豆大,每穴可灸3~5壮,7次为1个疗程。

3.调理护养

(1)对呕吐患儿加强护理,尤其反复呕吐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者,应予支持疗法。

(2)对患儿喂食要定时定量,不要过饱。哺乳不要过急,以防吞进过多的空气。由于小儿胃小且平。适量哺乳后,应抱起婴儿,轻拍背部,避免呕吐发生。也可以使吸入空气得以排出。

九、泄泻

泄泻是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其主症。

引起泄泻的原因甚多,多因感受外邪,通于肠胃,或湿热,或寒湿均可致泻;或伤于饮食,脾不健运,胃不能消磨,从而混杂而下,并走于大肠;或因脾气不健,运化无能而致泄泻。

(一)穴位贴敷疗法

1.方剂1

(1)组成苍术、藁本(比例2:1)。

(2)用法上药研末,用时唾液调之,纳脐中,胶布覆盖,一昼夜换药1次。

(3)说明本方主治风寒型泄泻。症见泄泻清稀多沫,臭味不大,肠鸣腹痛,或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轻咳,口不渴,指纹红,舌苔薄白,脉浮。

2.方剂2

(1)组成芒硝60~120g,苍术粉5g。

(2)用法将芒硝罨于脐部,以布帛扎紧,6~12 h取下。再以唾液调苍术粉纳脐中,1~2天换药1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伤食型泄泻。症见腹痛胀满,大便黏滞,泻下腐臭如败卵,痛则欲泻,泻下痛减,口臭纳呆,常伴呕吐,指纹暗红而伏,舌苔黄腻或垢腻,脉滑。

3.方剂3

(1)组成牵牛子7粒。

(2)用法捣碎,用温开水调成糊状,临睡前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3)说明主治小儿伤食型泄泻。

4.方剂4

(1)组成芒硝250g。

(2)用法上药敷于患儿脐上,用纱布固定,每日2次,3天为1个疗程。

(3)说明主治小儿伤食型泄泻。夹有寒湿者加丁桂散(丁香、肉桂各等份为散);夹有湿热者加三黄粉(黄连、黄芩、黄檗各等份为散)5g。

5.方剂5

(1)组成黄连、黄檗、黄芩各等量。

(2)用法上药为末,用大蒜液适量调成糊状(取大蒜瓣数枚捣碎,入少量开水浸泡1 h 后即为大蒜液),涂于患儿脐上,用厚蜡纸覆盖,再以纱布固定,每日1或2次,连用3天为1个疗程。

(3)说明本方适用于湿热型泄泻(热重于湿型)。症见泻利如注,粪色深黄臭味异常,便次多,常伴有发热,烦躁口渴,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6.方剂6

(1)组成黄连10g,黄檗15g,砂仁、米壳各6g,焦山楂20g,五倍子5g。

(2)用法将上药研末,混匀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面适量,以陈醋调成糊状,填满脐窝,使用胶布固定,24 h后去掉。一般贴2次即愈。

(3)说明主治小儿湿热型泄泻(热重于湿)。

7.方剂7

(1)组成白头翁、川黄连、秦皮、木香、煨肉豆蔻、炒白芍、补骨脂、公丁香、茵陈各等份。

(2)用法共研细末,3g一包,每包用鲜葱、生姜2大片,捣烂加蜜少许,调成香饼,敷脐8 h换1次,连续使用3次为1个疗程。

(3)说明本方适用于湿热型(湿重于热)泄泻。症见不发热或微热,便泻黄水,状如蛋花汤水样便,尿不利,伴胸闷,呕吐,恶心,口渴不多饮,舌苔多见白腻或淡黄,脉濡数。

8.方剂8

(1)组成苍术、黄芩(比例为2:1)。

(2)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时取药末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糊状敷肚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3)说明主治湿热型泄泻(湿重于热型)。

9.方剂9

(1)组成肉果90g,木通200g,泽泻、茯苓、苍术、高良姜、川厚朴、肉桂各100g。

(2)用法上药以香油2500g,炸枯去渣,黄丹收膏,贴脐。

(3)说明本方适用于寒湿型泄泻。症见泄下粪便如清水样,腹部隐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纳谷不香,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

10.方剂10

(1)组成吴茱萸6g,桂楠(即肉桂中的桂板)、广木香各5g,公丁香、地榆各4g(以上系1次量)。

(2)用法上药共为细末,过筛备用。用时取药末放置在肚脐上,盖上海绵块,再以纱布包扎,48 h后去掉。

(3)说明主治小儿寒湿型泄泻。

11.方剂11

(1)组成白胡椒2份,肉桂、丁香各1份,藿香1份半。

(2)用法研成细末,混匀装瓶密封备用。每次1~3g,敷贴肚脐孔,每日1次。用时先将开水置温,调药成块状,薄布包好,脐部放纱布1块,再放药,后用胶布固定。次日(即24 h)换药。否则药效不力或皮肤溃疡。

12.方剂12

(1)组成车前子3g,丁香1g,肉桂2g。

(2)用法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备用。用时取2g,置于脐中,然后以加热之纸膏药盖贴上,每隔2天换1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寒湿型泄泻。

13.方剂13

(1)组成丁香、肉桂、麝香各适量。

(2)用法共为细末,置于普通膏药上贴脐孔穴。

(3)说明主治寒湿型泄泻。

14.方剂14

(1)组成吴茱萸30g,丁香6g,胡椒30粒。

(2)用法上药共研成粉,备用。每次用药粉1.5g,调适量凡士林,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寒湿型泄泻。

15.方剂15

(1)组成干姜20g,艾叶20g,小茴香20g,川椒15g。

(2)用法共为细末,鲜姜30g捣烂拌上药末,装入纱布袋内敷脐,上以热水袋温之,保持温度,昼夜连敷,5天为1个疗程。

(3)说明本方主治寒湿型泄泻。腹不矢气者加荜茇9g;尿少者加大葱白茎7根;大便有黄黏液,呕吐痰涎者加大蒜5瓣。

16.方剂16

(1)组成党参、白术各10g,干姜5g,炙甘草3g。

(2)用法将上药共为细末,用时取上药2g,米醋调匀,敷贴于肚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泄泻。症见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大便稀溏,面色萎黄,平素畏寒,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17.方剂17(止泻散)

(1)组成蓓草60g,苍术30g,砂仁10g,干姜15g,食醋适量。

(2)用法前四味药研成细末,食醋调成粥状,装入瓶内备用患儿平躺仰卧露出腹部。医者站于右侧,右手中指:食指、无名指的指端分别放在中脘、左右天枢穴上,轻轻点压,旋转式揉按,虚则左旋,实则右旋,每次持续3~5min。点压后将上药1~2g撒在3cm2的敷料上,分别以胶布固定在3个穴位上,每日或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天。

(3)说明本方主治婴幼儿腹泻。功效健脾燥湿,收涩敛肠,消炎止泻。

18.方剂18(暖胃和中散)

(1)组成吴茱萸15g,灶心土20g。

(2)用法前二味药研成细末,用食醋调匀至糊状,加温(以不烫手为度),纳脐中令满为宜,然后用绷带固定。每1~2 h换药1次,根据病情每日可敷2~3次。

(3)说明本方主治婴幼儿迁延性腹泻。功效灶心土性温,有补中暖胃,降逆止吐之功;吴茱萸性热,入脾胃大肠经,有暖胃、散寒邪、消阴气之功,故能温中止痛,理气燥湿,对于呕逆吞酸、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等症有特殊的疗效。两药合用,能温经通络,调节气血,从而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调节机体功能以达到止痛、止泻、止吐之目的。

19.方剂19(温中散)

(1)组成吴茱萸6g,苍术7g,白胡椒2g,肉桂3g,枯矾3g,食醋适量。

(2)用法除食醋外诸药研为细末,分为3等份,每次取1份以食醋适量调匀置于神阙穴,外用麝香止痛膏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3)说明本方主治婴幼儿腹泻。方中吴茱萸、肉桂、白胡椒温中散寒,止呕止痛;苍术燥湿健脾;枯矾涩肠止泻;外贴麝香止痛膏乃取辛香走窜之性,使药力直达并所。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燥湿健脾、涩肠止痛之功。一般治疗1~3次即可痊愈。

20.方剂20(健脾止泻膏)

(1)组成吴茱萸、苍术、丁香、肉桂、枳壳、白胡椒、冰片,比例为3:3:3:2:1:1:1.

(2)用法先将前6味药去杂质,晒干,研细末,过80~100目筛,再把冰片研细加入调匀,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取适量醋调如膏状,敷在神阙穴上,用6cm×6cm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24 h换药1次,连用3次为1疗程。

(3)说明本方主治婴幼儿腹泻。

21.方剂21

(1)组成云南白药、食醋适量。

(2)用法调成糊状,直接均匀涂于神阙穴及脐周,然后用纱布覆盖,再加上一层塑料薄膜,最后用胶布固定,每隔24~48 h换药1次,5天为1疗程。

(3)说明本方主治婴幼儿腹泻,功效活血化淤,行气收敛。

(二)按摩疗法

治疗原则:按摩治疗腹泻的原则依不同类型而异。寒湿腹泻以祛风散寒,温中健脾为主;湿热腹泻以清热利湿止泻为主;伤食腹泻以健脾和中,消食导滞为主;脾虚腹泻以健脾燥湿,补益气血为主。

1.寒湿腹泻怕冷,流清涕,大便清稀多沫,无臭味,肠鸣,腹部喜热喜按,舌苔白腻,指纹红。

治疗手法:患儿俯卧,先用手掌自患儿骶尾部向上沿脊柱两侧摩擦3~6遍,再常规捏脊8~10次,手法宜轻,然后让患儿仰卧,术者将掌心搓热后贴于神厥穴处,做顺时针按摩5~6min。

2.湿热腹泻发热,口渴,面唇红赤,大便色黄腥臭,尿少色黄,腹胀痛,舌质红,苔黄腻,指纹青紫。

治疗手法:患儿仰卧,点揉双侧足三里穴,清大肠湿热,均用泻法,再让患儿俯卧,捏脊8~10次,手法稍重,每次捏至第一腰椎处时提拉1次。

3.伤食腹泻腹痛胀满,便前哭闹,泻后痛减,大量酸臭便,伴有呕吐,为不消化食物,舌苔黄腻,指纹青紫。

治疗手法:患儿仰卧,术者用双拇指沿腹部任脉自上而下分推,在脐周围做顺时针方向按摩8~10遍,再让患儿俯卧,沿背部督脉自上而下推揉8~10遍,点揉脾俞、胃俞、大肠俞穴各1~2min,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各3~6min。

4.脾虚腹泻久泻不愈,反复发作,食欲不振,精神疲倦,大便有食物残渣,不臭,舌质红,苔少或无,指纹淡红。

治疗手法:患儿仰卧,术者将掌心搓热,按于小腹 部,以关元穴为中心,做环形按摩法3~6min,然后双拇指沿腹部任脉自下而上轻推8~10遍,再搓患儿双掌心、双足心至红热为止,补脾经、肾经各6min。

注意事项

1.家长注意患儿的饮食卫生。

2.让患儿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少食油腻及生冷食物。

3.可服用助消化药物,如小儿消食丸,多酶片等。

(三)灸疗法

1.取穴

(1)主穴天枢,足三里,神阙,四缝。

(2)配穴呕吐:内关;肠鸣:公孙,丰隆;腹痛:中脘,梁丘。

2.灸法

(1)温和灸每穴可灸15~20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回旋灸每穴可灸15~2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隔盐灸艾柱如黄豆大,每穴灸3~5壮,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多选神阙穴使用此法。

(4)隔姜灸艾柱如枣核大,每穴灸3~7壮,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5)药物灸取陈醋、明矾、面粉各适量,共调成糊状、灸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

3.调理护养

(1)对泄泻患儿应注意护理,泄泻频繁有脱水症状者应及时补液,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2)急性泄泻应控制饮食。母乳喂养者要缩短喂奶时间,延长喂奶时间;人工喂养者应将牛奶稀释。轻症病例要减少饮食,重症病例应禁食6~12 h,随病情好转,逐渐给予少量母乳或者米等易消化食物,在禁食期间应注意液体的供给。

十、疳积(积滞)

疳积是指小儿由于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利所形成的一种肠胃疾患。其证候以不思乳食,腹部胀满,食而不化,嗳腐呕吐,大便酸臭或便秘而积滞;日久形体日渐羸瘦而形成疳积。

引起本病的原因,多因乳食不节或喂养不当,乳食无度,或食难以消化的食物,均可伤害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乳食停滞,积而不消,乃成积滞;食久成积,积久成疳;或脾气虚弱,病后体虚,脾气虚损,令乳食停蓄,形成虚中夹实的积滞或疳积。除此外,虫、湿热等均可形成疳疾。

(一)穴位贴敷疗法

1.方剂1

(1)组成黄芪、茯苓、白术、炙甘草、制厚朴、槟榔、山楂、麦芽、神曲、陈皮、益智仁、木香、砂仁、山药、莪术、使君子、川楝肉、胡黄连、芜荑各15g。

(2)用法麻油熬,黄丹收,朱砂3g搅。

(3)说明本方适用于脾虚型疳积(积滞)。症见面色萎黄,困倦无力,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形体消瘦,或呕逆不化,大便溏薄或夹有乳食残渣,唇舌淡白,苔白厚腻,脉细弱或细滑,指纹多见淡红。本方对虚中有积证者有效。

2.方剂2

(1)组成苍术25g,荞麦面粉60g,米醋适量。

(2)用法先将苍术研为细末,过筛后与荞麦粉拌匀,掺入米醋适量炒热,捏成圆形如5分硬币大药饼,贮存备用。用时取药饼1个敷在患者肚脐窝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2~3天换药1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脾虚型积滞(疳积)。

3.方剂3

(1)组成延胡索粉3g,胡椒粉0.5g。

(2)用法把上药直接放入脐中,外敷消毒塑料布或油纸,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

(3)说明本方适用于伤食型积滞。症见患儿不欲吮乳,呕吐乳片,口中有乳酸味,腹胀不舒,大便酸臭,舌苔白腻,脉弦滑,指纹紫滞。

4.方剂4

(1)组成芒硝100g。

(2)用法将芒硝炒热,用纸包后放入布袋内,缚于脐上。

(3)说明主治食积。

5.方剂5

(1)组成栀子12g,桃仁、杏仁各8g,芒硝、大黄各6g。

(2)用法上药研细末,调拌面粉、鸡蛋清,外敷贴脐部。

(3)说明本方适用于食滞化热型疳积。除伤食证候外,舌苔黄腻,脉滑数。

6.方剂6

(1)组成生栀子9g。

(2)用法将栀子研成细末,加面粉、鸡蛋清调成3个饼,分别敷在脐部,两足心。

(3)说明生栀子有清热,泻三焦火,凉血,清胃脘功效,故治小儿食积化热型疳积。

7.方剂7

(1)组成芒硝10~20g,小茴香1~3g。

(2)主治面色黄暗无华,形体消瘦,厌食纳呆,腹胀。

(3)用法小茴香研末。将小茴香纳入神阙穴,再将芒硝装入纱布袋内覆盖之,外用胶布固定。

8.方剂8

(1)组成焦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各10g,炒鸡内金、炒莱菔子、生栀子各5g。

(2)用法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将药末适量加开水调成膏状贴于脐中,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5次为1个疗程。

(3)说明面黄肌瘦,食欲不振,夜睡不宁,口渴烦急,腹痛胀满,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9.方剂9

(1)组成芒硝500g,焦山栀250g,脱水香葱150g,去核大枣500g,杏仁150g。

(2)用法将芒硝、焦山栀、脱水香葱低温干燥4 h后,碾成粉末,过7号筛,取1/2粉末和去核大枣500g共研,过7号筛。剩下1/2粉末加入杏仁150g粉碎过7号筛。上2次药粉混匀过5号筛分装每袋25g。每次取1袋上述药面与等量面粉调匀平铺纱布上外敷脐部,24 h更换1次。4次1个疗程。

(3)说明主治小儿疳积,腹部胀大,哭闹厌世,头发稀疏。

10.方剂10(一捻金)

(1)组成大黄30g,槟榔30g,牵牛子60g,朱砂15g,党参15g,食醋适量。

(2)用法上药除食醋外,各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及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脐部,每日1次,日敷夜去,以微泻为度。

(3)说明一捻金来自于《古今医鉴》,为儿科良药,它寓补于消,寓消于补,对小儿内热积滞、停食停乳、胸腹胀满、惊悸不安、二便不利均有很好的疗效。

(二)灸疗法

1.取穴

(1)主穴脾俞、肾俞、足三里。

(2)配穴肚腹胀大:公孙,四缝;大便酸臭:天枢,中脘;体质虚弱:气海,肾俞。

2.灸法

(1)温和灸每穴可灸5~10次,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

(2)隔姜灸艾柱如黄豆大,每穴灸3~5壮,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3.调理护养

(1)首先对患儿进行诊断,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

(2)对患儿应注意饮食卫生、少食生冷瓜果,定时定量喂食。婴儿断奶时注意营养。

(三)按摩疗法

1.方法1

(1)穴位板门、大肠、中脘、脐、脊、脾土、七节、外劳宫、足三里。

(2)操作

1)实证①推板门穴:自拇指根至掌横纹来回直推50次。②清大肠:自虎口推到掌根横纹处50次。③揉板门穴:用中指揉板门穴50次。④揉按中脘穴:用中指揉按中脘穴50次。⑤揉脐:用中指揉脐50次。⑥按揉足三里穴:用拇指端按揉足三里穴50次。⑦推七节:用拇指自腰椎4起至尾椎推50次。⑧捏脊:患儿俯卧位,背脊完全暴露,术者站于其后,双手中指、环指、小指根半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虎口向前,然后运用双手的拇、示二指,从患儿的长强穴开始,把皮肤提捏起来,并沿着脊椎,边提捏,边向上推,直到大椎穴为止,算1遍。每推一个脊椎,就要运用双手的腕力向上提捏1次,共做6次。

2)虚证①补脾土穴:用直推法自拇指第二节外侧边缘推到掌根横纹处50次。②运水入土:自掌后拇指根部起,循掌根边缘至小指根部,成一半圆,用拇指端运法操作50次。③下推七节穴,揉板门穴,揉按中脘穴,揉外劳宫穴,揉足三里穴,捏脊。一般治疗6~20次即可见效,甚或痊愈。

(3)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小儿食积。

2.方法2

(1)穴位手掌、足三里、脐周。

(2)操作用中指或拇指推拿或揉手掌,顺时针从外到内、从内到外约2min,揉按两侧足三里穴2min,最后以肚脐为中心,示、中指分开,同时揉脐两侧1~2min,紧接着再揉肚脐上下各1~2min。

(3)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积滞。

十一、口疮

小儿口疮是小儿较常见的口腔疾患,以口腔黏膜、舌及齿龈等处发生淡黄色或者灰白色大小不等的小疮或溃疡面为特征。常由于饮食疼痛而哭闹。

(一)方剂1

1.组成细辛5g。

2.用法捣成细面,用陈醋调成糊状,贴敷肚脐,用纱布包扎24 h更换1次。

3.说明本方主治唇、舌、或者颊内、齿龈等处黏膜红肿疼痛,满口糜烂。

(二)方剂2

1.组成吴茱萸、干姜、木鳖子各适量。

2.用法将上述药物共研为细末,冷水调糊,备用。把药糊敷脐上,外敷纱布,再用胶布固定。

3.说明本方主治口腔溃烂,周围颜色淡红。

(三)方剂3

1.组成细辛4.5g,吴茱萸6g。

2.用法将上2味药共研细末,分作5包,每用1包,米醋调和,将药糊敷于脐部,外贴膏药1张,或用纱布橡皮膏固定,每天换1次,连用4~5天,如皮肤发痒或发小红疹,暂时停用。

3.说明本方主治小儿口疮。

(四)处方4

1.组成丁香、肉桂各2g,细辛3g,吴茱萸3g。

2.用法将上述药物共研为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备用。用药糊涂填肚脐眼,再将艾叶捏成直径2cm、高1.5cm的圆锥形艾炷,放药上灸之,每日1次(重者2次),每次7壮。

3.说明本方主治小儿口疮,唇、舌或颊内、齿龈等处黏膜红肿疼痛,满口糜烂。

(五)方剂5

1.组成黄檗、生石膏、细辛各2g。

2.用法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备用。药粉用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连用3~7次为1个疗程。

3.说明本方主治腔黏膜溃烂作痛,周围鲜红,口臭流涎,口渴。

十二、小儿鹅口疮

小儿鹅口疮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为临床特征,因其色白似雪片,又称“雪口”。主要病因为护理不当,口腔不洁,感染邪毒(白色念珠菌)所致。本病多发生新生儿,久病体弱、营养不良的婴幼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也可继发此病。

(一)穴位贴敷疗法

1.方剂1

(1)组成生半夏6g,黄连3g,栀子3g。

(2)用法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陈醋调成糊状(1次量),备用。睡前将药糊敷患儿脐部,纱布包扎,重者可连敷2~4次。

(3)说明本方主治口腔黏膜白屑堆积较多,面赤唇红,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2.方剂2

(1)组成细辛6g。

(2)用法将上述药物研为细末,分作5包,先用1包,以米醋调成糊状。将药糊外敷脐部,每天用1包,连用4~5天。

(3)说明本方主治口腔黏膜白屑散在,面白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口臭流涎,口渴。

3.方剂3

(1)组成细辛、大黄各适量。

(2)用法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混匀备用。将药末填脐上,外敷纱布,胶布固定。

(3)说明主治小儿鹅口疮。

(二)按摩疗法

治则是泻心脾积热,健脾利湿,或泻脾胃积热,滋阴降火。

1.心脾积热型白屑或白膜首先出现于颊黏膜或舌面,周围呈红色,蔓延迅速,可融合成片,甚至梗塞呼吸道。患儿烦躁不安,面赤唇红,流涎拒食,大便干,小便短赤,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疗手法如下。

(1)让患儿俯卧,常规捏脊3~6次,捏脊时,手法要重,从尾椎捏到第一腰椎并做提拉,以发出响声为佳。

(2)揉小天心穴3~6min;清脾经3~6min;清天河水穴2~3min。

2.脾虚湿困型口腔黏膜白屑散在,时好时发,周围红晕不明显,或形体消瘦虚弱,食欲不振,口干不渴,面色白,大便稀溏,小便清,舌质淡,舌体胖(属脾虚证),舌苔白,脉细弱,指纹淡红。

治疗手法:补脾经穴3~6min,揉合谷穴3~6min,补肾经穴3~6min,清板门穴3~6min,清天河水穴2~3min。

3.脾胃积热型发热,口臭,流涎,口渴纳差,唇、舌、颊内或齿龈等处,出现黄白色或灰白色的溃烂点,周围鲜红,大小数目不等,或便秘,尿少,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疗手法如下。

(1)清脾经3~6min,清胃经(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直推为清)3~6min,逆运内八卦穴3~6min,揉合谷穴2~3min,捏脊3~6遍。

(2)推下六腑穴3~10min。

4.阴虚火旺型久病体虚,消瘦颧红,口疮反复发作,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舌苔少或光剥(也称地图舌),指纹淡紫。

治疗手法:补肾经6~10min,清脾经3~10min,清板门穴3~6min,清天河水3~6min。

注意事项

1.多给患儿吃西瓜、草莓及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2.在口疮发作时,应禁吃辛辣刺激食物。

3.竹叶6g,木通3g,生地黄6g,甘草3g,山楂、金银花各10g,水煎15min,口服,每日3~4次,每次2~3汤匙,能治口疮及鹅口疮。

(三)指压疗法

取穴:下关、颊车、人中。

操作方法:术者与患儿对坐,用双手食指压住患儿的两侧下关穴,中指压在两侧颊车穴,重压穴位;两手拇指甲轮流一上一下点按人中穴,点按时间约1min,每日早、晚各1次。轻者1次见效,2次治愈;重者不超过5次即可痊愈。

十三、小儿马牙

小儿马牙是指婴儿口腔内牙床上或口腔顶部两侧有粟米状或米粒大小的白色颗粒,数目不一,看上去很像刚长出的小牙。这并不是真正的牙齿,而是由口腔内上皮细胞堆积形成的灰白色小颗粒,俗称“马牙”。

(一)方剂1

1.组成鸡蛋1个,芙蓉叶150g。

2.用法将鸡蛋煮熟,将芙蓉叶捣烂,包住鸡蛋,再煎为饼,贴脐部,外用胶布或纱布固定。

3.说明小儿马牙,重舌等症。

(二)方剂2

1.组成黄芩10g。

2.用法将黄芩研成细末,备用。每次取黄芩末0.5g,用鸡蛋清调为稀糊状,涂脐中,外贴胶布固定,每12 h换药1次。

3.说明小儿马牙,哭闹不愿吮乳。

十四、小儿流涎

小儿流涎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如小儿长牙时口中流涎则不属于病态,但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口中仍不自觉地流涎,并且无法控制则为病态。流涎多在现代医学中的口腔黏膜炎症、面神经麻痹、脑炎后遗症中出现。

(一)方剂1

1.组成栀子2g

2.用法将栀子炒焦,研成细末备用。将栀子末用水调为糊,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包扎,或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3.说明主治小儿涎症。

(二)方剂2

1.组成胆南星10g,吴茱萸20g。

2.用法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g,用蜂蜜调成药膏,敷于脐部,纱布包扎,或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用5次为1个疗程。

3.说明小儿流涎症。

(三)方剂3(星萸散)

1.组成吴茱萸3份,制南星1份,食醋适量。

2.用法前二味研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5g以食醋调成糊状,临睡时敷于涌泉穴(男左女右),再用绷布固定,翌晨取下,每晚1次,5次1个疗程。

3.说明:本法主治小儿流涎症。功效健脾和胃,燥湿除涎。

(四)方剂4(吴茱萸散)。

1.组成吴茱萸30g,食醋10g。

2.用法吴茱萸研细过筛,加食醋调成糊状,涂在双足涌泉穴,用两层纱布包裹,胶布固定,每10~14 h更换1次。另以白术75g,白糖10g,放入碗里,加水以覆盖药为度,慢火蒸煮,自水沸开始再蒸40min为1遍,连蒸4遍。小龄患儿每日频服,大龄患儿每日3次,每次30 ml。

3.说明本方主治小儿流涎症。功效方中吴茱萸、白术补脾益胃,温中燥湿;食醋消食,破结气,除心中酸水痰饮。轻症患儿贴敷3~4次即愈,重症需5~8次方可彻底治愈。

十五、小儿肌性斜颈

本病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在出生后或出生数日时发现头部向一侧偏斜,颈部活动受限,摸之发现患侧颈部有梭状硬块。

在胎儿时期,胎儿在子宫内因位置关系,使一侧胸锁乳突肌受挤压而致血液循环受阻,致该侧肌肉发生缺血性纤维变;或因分娩时胎位不正,胎儿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挤压而发生血肿,出生后该侧胸锁乳突肌发生挛缩,致该肌缩短。

临床表现:患儿生后出现头部活动受限,头部歪向一侧,在患侧颈部可扪及一梭形较硬肿块。随病情发展,患儿头部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偏向健侧,逐渐出现两侧面部不对称,健侧大,患侧小。如不及时治疗,可致颈椎、胸椎发生侧弯畸形,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

治疗手法:本病按摩治疗的原则是舒筋活血,软坚散结。

(一)方法1

1.让患儿仰卧床边,头向术者,术者坐于床前,一手托住患儿颈枕部,使其患侧颈部朝上,另一手拇指或食、中、无名指在患侧颈部按摩3~6min,用力由轻到重,反复进行,促使肿块消散。

2.轻柔地提拿挛缩肌肉,并拨筋3~6min,再用拇、食指弹拨患处筋腱10~18次,以利肌肉伸长、松弛。

3.术者用一手托住患儿头部向后仰,另一手扶住患侧肩部牵拉5~6次后,用扶肩之手的掌部外侧面在患侧颈部做快速磙法,直到皮肤红热为度。

4.将患儿头部向健侧扳动及旋转,反复8~10次。注意在操作时应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且不可用力过度,使头旋转超出正常活动限度。

(二)方法2

让患儿仰卧床边,头向术者。术者坐于床前,一手托住患儿颈枕部,使其患侧颈部朝上。另一手拇指或者示、中、无名指在患侧颈部按摩3~6min。用力由轻到重,反复进行,以促使肿块消散。再轻柔地捏拿挛缩肌肉,并拨筋3~6min;在用拇、示指弹拨患处筋腱10~18次,以利肌肉伸长、松弛。

术者用一手托住患儿的头部向后仰,另一手扶住患侧肩部牵拉5~6次,用扶肩之手的掌部外侧面在患侧颈部做快速磙法,直到皮肤红热为度。

将患儿头部向健侧扳动及旋转,反复8~10次。注意在操作时应由轻到重,幅度由大到小,且不可用力过度,使头旋转超出正常活动限度。

每日或者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1.妊娠期经常检查胎位,发现不正时,应及时纠正。

2.平时注意让患儿脸向健侧旋转,睡觉、喂奶时用枕头垫于患侧,以利矫正畸形。

3.按摩后,患侧颈部可放暖水袋,水温40 ℃左右为宜,如用熔化的石蜡效果更佳,以促进血液循环。

4.病程较长,按摩连续半年以上无效者,或年龄2岁以上者,应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十六、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是指在分娩过程中,因损伤胎儿臂丛神经而引起患儿上肢一侧或双侧完全或部分麻痹。

临床表现:根据臂丛神经损伤的范围,可分为上臂型和前臂型两种。上臂型占大多数,最常见,主要症状是患侧上肢畸形。表现为肩部不能外展,患肢呈下垂状,不能伸举,运动功能减弱或消失,被动活动患肢时,患儿痛苦不明显。前臂型,一般在患儿出生后相当长时间才被发现,主要表现为患侧手掌部肌肉消瘦、萎缩,握拳无力。

治疗手法:本病的按摩原则是争取早期治疗,增强肌力,矫正畸形。

(一)上臂型

1.患儿俯卧,术者用手掌根部轻揉项、背、肩部,以红热为止;再用拇指揉颈项部两侧韧带3min,点按风池穴1min。

2.患儿侧卧,患肢朝上,术者用手指自上而下拿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各50~80遍。

3.患儿让其母或他人抱起,术者一手握在患肢的腕部,一手握在上臂下端,做上臂旋前、旋后及肩部外展动作,由轻到重,由小到大,反复30~40遍。

(二)前臂型

1.患儿仰卧,术者用手指掌面搓摩患肢前臂及手部,重点为前臂的屈侧面及掌心,以红热为度。

2.术者用双拇指交替点按患肢手背部掌骨间隙,每间隙从远端向近端连续点按50~80遍。

3.将患儿抱起,做患肢肩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肘关节的旋转及屈伸运动10~16遍。

注意事项

1.注意患肢保暖,因感觉障碍,应防止烫伤、烧伤;

2.4个月以上患儿,每次按摩后可将患肢固定于外展位,预防肩关节挛缩畸形;

3.可适当配合针灸、理疗等措施。

十七、新生儿头颅内血淤

方剂组成:五倍子20g,云南白药1瓶(连保险子),食醋适量。

用法:共研细末备用,每次取适量,用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

说明:本方主治新生儿头颅内血肿。五倍子、云南白药具有止血、活血、化淤之功;食醋具有消肿止痛之功。一般用药3~5次即可痊愈,尤其是早期应用可控制病情发展,加速病灶吸收痊愈。

十八、新生儿硬肿症

硬肿症是新生儿所特有的疾病,多见于早产儿,体弱和患有其他疾病的小儿更易发生。

属于中医“胎寒”、“血淤”、“五硬”范畴。多发于寒冷季节。

此病多因先天发育不良、或者早产儿护理不当、复感寒邪,或者寒邪直中、伤及脾肾之阳所致。

临床表现:该病表现为患儿全身或局部皮肤、肌肉发凉发硬,体温不升,或兼有水肿等。

(一)治疗方法1

取穴小天心、一窝风、脾经、上三关、阳池、肾经、外劳宫、二人上马、内八卦、四横纹。术者揉小天心30次,揉一窝风30次,推脾经100次,推上三关30次,分阳池30次,每日或隔日按摩1次,30次为1个疗程。

说明:本方适用于小儿硬肿症。此法有温肾健脾、调气活血、通络之功,故用之有良好的效果。若能配合艾灸、熏洗法等,则效果更佳。

(二)治疗方法2

以手太阴肺经及足太阳膀胱经为主,穴位选中府、列缺、经渠、心俞、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并根据不同病症辩证加减。依次在上述穴位上进行按压、摩、推、点拨、磙等手法操作。每次30次,每日1次,60次为1个疗程。

说明:本法适用于小儿硬肿症。具有补肾阳、和营卫、温经脉、散寒斜之功。一般施术1~2个疗程后,即可见效或痊愈。若加用隔姜灸关元、气海、阳陵泉等穴,每日1次,效果更佳。

(赵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