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魅力名镇——崇武
33259600000006

第6章 石雕技艺巧夺天工

崇武是一座大型的石文化博物。其石雕工艺历史悠久,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及海洋文化为一体,自成精雕细、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

闽南的石雕技艺以惠安县为代表。惠安的石雕产业及名匠师,自明代末年以来即主要集中在崇武。

崇武的石雕,不但具有高度的艺术观赏价值,更显示着远大的实用价值。长期发展中广泛融合了古今中外各种雕刻艺术,却又自成风格。它蕴藏着一个特定地区民众的无穷智慧,展现出一种富有个性的非凡魅力。

沿承中原传统吸取闽南灵气

早在宋元两代,闽南地区源自中原文化的石雕已是成果辉煌。崇武现存有宋建诚应庙的造型极简朴的一对小石狮和一片台阶云龙图。明初崇武城筑造,随后又有两次大扩建及十多次增建重修,大量兴建官邸、军营、庙宇、民居及各种生活设施,石雕业开始发展。

明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1620),崇武出现了众多石雕作品,包括:(1)北城门上楣的“锁镇海邦”4字,南城门外岩壁的“海门深处”4字;大岞山石岩上的“龙喉”及对联“嘘吸沧溟涵地脉,吐吞日月镇天池”;“狮石台”,“人间蓬岛”及对联“潮打海门晴亦雨,浪飞沙谷夏仍寒”;“石钟”及“韵同浮磬”;还有几大片诗刻等摩崖石刻。(2)《建崇武城楼记》《崇武所朱侯爱民御寇碑记》《克复崇武城记》《重建捍寨记》《崇武所靖江钱侯庙祀记》《崇武所烈女林氏碑记》《观察卓峰戴先生思德碑记》《惠安仁侯靖予陈公禁垦护城碑记》等碑刻。(3)明弘治十三年(1500)兴建的三官宫里设计新奇的一对大石狮及脚踩四宝麋身牛尾狼蹄独角麒麟石浮雕。

崇武石雕业的全面兴起是在清代。清初,崇武处于社会动荡中,尤其康熙即位(1662)后下迁海令,逼使人们外流谋生。其时省城福州已开始繁荣,产生吸引力。据五峰村蒋氏家谱记载,其时该族已有人定居福州附近的福清。又据史料,此时崇武开始有人在福州开石店。

清初的李周历来被崇武的石雕匠师推崇为师祖,福建工艺美术界则称他是福建青石雕刻技艺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李周的贡献在于他以创新的精神启发了石雕艺人的智慧,从此个个争相标新立异,形成一股执着追求技巧和美感的潮流,有力地推动石雕技艺发展。

清代的崇武石雕,一改早年保留的中原地区那种粗犷、古拙、淳厚的北派风格,很快形成一种以玲珑、纤巧、繁缛为特点的南派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受到闽南山川灵气和人文特性影响,深度反映了闽南人对幸福祥和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的心境。

清代中期,崇武镇已形成一支包括采石,晟石、雕石、大木、小木、泥水、泥塑、彩绘等工种的庞大建筑工匠队伍,而且出现一村一业的社会结构。此时的石雕虽然尚从属于以大木匠师主持的建筑业,但也出现一些单独的石建艺术工程(如建于道光年间的仙游县城东门外的“乐善好施”石牌坊),而且在建筑工程中石雕也具有独立性。

清代中期崇武石雕匠师主要活跃于闽南一带。鸦片战争厦门开放为对外通商港口后,崇武石匠纷纷转向厦门经营,开设的石店30多家,共有工匠200多人,有的还到南洋开设分店。道光年间崇武石匠开始进入台湾,光绪年间大批入台并陆续有人落户定居,开设石店或组建临时加工场。这些都表明,崇武石雕已自成专业。

清光绪末年,蒋仁文雕刻的镂花石鼓椅及石圆桌在全国竞赛夺冠。民国九年(1920),崇武名匠在台湾台北市万华龙山寺雕作石雕精品群。民国十四年(1925),30多名石匠负责高质量要求的南京中山陵石料加工和安装。所有这些,把崇武的石雕业推上第一个高峰。崇武的石雕技艺一鸣惊人,从此全国闻名。石雕匠师高手最集中的五峰峰前村的“石雕之乡”也在此时得到公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崇武石雕业一落千丈,20多年间几乎没有任何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武石雕进入新天地,技艺也更精湛。

促使这一变化的首先应归功于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51年9月投建的厦门集美学村“鳌园”,1960年底全部竣工,历时8年多。建筑高峰期投工1600人,其中200多名石雕匠师为惠安崇武籍。这一工程为崇武石雕匠师提供显露身手的机会,匠师内部形成一股相互学习磋商交流的风气,促使技艺全面提高。1956年,蒋丙丁由陈嘉庚推荐受聘上海美术设计公司,随后蒋瓦水、蒋友才率500多名工匠进京参加人民大会堂等工程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崇武石雕技艺引起文化领导部门的重视。1953年,青年艺匠蒋瑞生由福建省文化厅保送进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即今浙江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民间艺术研究班深造。其他不少艺匠也开始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从此,崇武石雕在艺术上开始注重追求形态传神和线条柔和,艺术技艺得到提升。此时出现了蒋瑞生的高浮雕《木兰从军》、蒋丙丁的圆雕《游击队吹号员》、蒋瓦水的圆雕《屈原像》、蒋友才的圆雕《荷花碗》、蒋应连的圆雕《水仙花盆》等名作。1967年蒋瓦水被吸收为中国科协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59年蒋瑞生被选进京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同年蒋丙丁作品在全国美术展览会获二等奖。1960年,37名石雕匠师(多数为崇武籍)组建了惠安石雕厂,崇武大批青年进厂学艺,传承祖业。崇武石雕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为崇武石雕的技艺发展和产业繁荣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崇武人也不失时机地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开拓新局面。崇武石雕技艺全面走向成熟,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并由此带动了整个惠安县的发展。

几个重点项目,使崇武石雕技艺走上全面开发的道路:

(1)郑成功石像的塑造。1984年,五峰石雕厂中标承接由中央美术学院专家时宜设计的厦门市鼓浪屿的实高15.7米的郑成功石像建造,1985年10月圆满完成,开创了传统民间工艺与艺术名家相结合的道路,打响了崇武石雕品牌。

(2)日本石佛像石灯笼的加工。1985年开始,五峰石雕厂等先后承接日本艺术家设计的、加工难度很高的各式石佛像和石灯笼的加工业务,并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加以改造,闯过了又一道技术大关,在崇武石业界吹起和煦春风。

(3)大型石构工程的承建。1985年,崇武花岗岩雕刻厂开始先后承建江苏南京、盐城、海安、准安,辽宁锦州,陕西西安等地的一些大型纪念性建设工程的饰面石材及石雕工艺品的加工安装,大大拓展了石雕产业的经营范围,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影雕及微雕新品种的开发。1987年,雄飞石影雕工艺厂从惠安石雕厂引进正在初步形成的影雕新品类,很快在全镇扩展,同时还出现微型圆雕小件产品,尤以小巧玲珑取胜。此类石影雕小作坊遍布全镇,成为石雕业完全脱离建筑性、实用性,向纯艺术、观赏性发展的一个新支系。

(5)先进石材加工机械的引进。1991年,国盛和利丰两家石材工艺制品公司投产,公司引进现代先进石材加工机械,设置机制墓园套装石材生产线,开始走上机械化加工的道路,立即显示出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前景。崇武石业出现满园春色新气象。

此外,毕业于艺术院校的秦建华(四川籍)和孔武战(河南籍)二人,先后于1992年和1995年在崇武镇落户创办石雕企业。他们主要开发汉白玉雕刻,艺术上则注重把欧美现代派风格融入中国传统艺术,创造自己独特的品类,为崇武石艺园增添了一朵新颖的奇葩。

近几十年来,崇武石业界新风阵阵,生气勃勃,传统的以“新”、“巧”取胜的观念进一步发扬。中老年艺师们在生产实践中都注重虚心向美术界名家学习,接受理论熏陶,提高自己的素养,力求在艺术上有新的突破。近年被国家和福建省有关部门授为工艺美术大师的有:王文生、王向荣、孔武战、王经民、刘国文、吴德强、蒋惠民、张建奎、蒋志雄等。

年轻一代的石雕从业者,更加重视美学理论的学习,并办培训班请名教授讲课指导,有的还进艺术院校深造。更可喜的是,近些年来不少美术专家纷纷来到崇武,深入生产实践中,使这里的民间匠师受到了很好的艺术熏陶和指导,民间工艺与艺术名家相结合的路越走越宽。

凿锋无所不至技艺不断创新

几百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崇武的石雕匠师们竞相在技艺上标新立异,出奇制胜。他们的凿锋几乎无所不至,现有产品有建筑装饰材料、生产生活用具、工艺美术制品3大类数千种,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其大者雄伟壮观,甚至需用起重设备安装;小者细微精巧,可托于掌上玩赏,都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和写实性,生活气息浓郁。

崇武石雕的营造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在传统手艺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发展,从总体说可分为雕晟和打巧两大项。

雕晟即对建筑石材及石制生产生活用具进行基本的凿、切、雕、磨加工,俗称晟石。石雕工匠都从这里入门。产品有:墙石、门楹、窗框、通梁柱拱、地铺、台阶、栏杆等建筑体构件,墓碑及基料,臼、磨、盘、炉、桌、椅等生活用品。当代还出现石槽、石滚、磨石水膜除尘器等工业生产用具。此类工艺自古至今都是业务量最大的。工艺主要特点为平面和直线,也有弧形、圆柱形及简单装饰花纹。其加工技艺又分粗加工、精加工及表达加工。

粗加工,这是石材雕晟的最基本工艺。主要有荒料初步加工及制作角石、胚料。一般只就石料的原形进行雕琢使其符合建筑使用,如崇武城的墙石。如今有些石料表面也只作粗加工,垒砌后显示原生态的粗犷美。

精加工,这是石料进一步进行表达加工的基础,主要是把制成品雕琢至符合设计要求的最终尺寸和形状。民国以来多数房屋建材(包括大量的地铺、围栏等)使用的条石,都采用此类加工。其技艺要求线条垂直,棱角均匀,规格高的石料加工后安装要求吻合处达到天衣无缝的紧密程度。如崇武渔民会场的正面石壁和大石柱。

表达加工,即雕磨制成品使其具有装饰性的表面。此类加工又分两类。一是使表面凹凸不平形成清楚的阴暗面,可分为岩礁面、隆凸面、网纹面、锤纹面等。一是平面加工,又分粗琢、细刹、磨光等,磨光又分粗磨、半细磨、细磨、抛光等规格。经抛光的石料,光滑润泽,可鉴人影。这种以艺术观赏为主的加工,技艺已接近“打巧”。

1980年以后,各类建筑构件的表面加工越来越追求高规格,同时出现墙壁、地铺等采用石板材作贴面装饰,则系机械加工。1992年开始,崇武镇兴办大批石材加工厂,以全套现代机械设备,加工各种规格的汉式、日式、西式墓碑及成套墓园石料,其精密度及抛光度都极高。加工工序分大切、大磨、手拉切、软磨等,流水线生产,效率及质量均大大提高。

打巧即设计和雕刻各种石材工艺美术制品,也就是现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主要内容。崇武的“打巧”技艺,历经数百年的衍变,内涵极丰富,但从来只是祖传密授,未见任何文字记载,现只能知其大概。

崇武的“打巧”匠师,除熟练掌握运用宋代已形成的“线、沉、浮、圆”4种雕法,近几十年又不断有所创新。目前其营造方式有:线雕、沉雕、浮雕、圆雕、微雕、影雕、组合雕塑。

近年引进的机制墓园套装石材加工,由于全部使用电动机械设备,则实行流水线作业。加工过程中,每个工序的质量要求比手工操作更高,最后还经各部件组合、检光,再由技术员验收后进入仓库包装出厂。

名师代有其人企业遍地开花

崇武的石雕技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不少对技艺创新有贡献的人物。

李周人称“瓮仔周”,五峰峰前村人。生卒年月不详,据史料推断,应是生活于清康熙年间(1662耀1722)。据说,李周的父亲早逝,家境贫困,年纪很小就随同乡到福州,在石宫当学徒。他喜爱绘画,为师傅烧水煮饭时常拿木炭在地面或墙壁上涂画,图像都形神毕肖。他最先把绘画运用于石雕加工。传说他偶遇“天开门”得“月华”,仙女授给“不求人”智慧,获“神骸仙魂”之灵,大胆把传统的正面直前的狮头改雕成喜气洋洋的转头狮,在福州名声大扬。李周在福州留下多处石狮和石龙柱,其造型独特,至今备受赞誉。他还传授一大批学徒,使崇武石雕业在清代大大繁荣。他扬名不久就不知去向,但他的创新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石雕艺人。

蒋仁文人称文子(仔),五峰峰前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祖父蒋山斗于同治年间在福州开设“源成”号石铺,父亲蒋尚姑继承,均为头手师傅。蒋仁文从小随先辈学习,精心钻研,石雕技艺造诣颇深。清末,慈禧太后在北京颐和园举办工艺作品竞赛。蒋仁文精心雕作一套镂花石鼓椅和石圆桌参加,轰动京城工艺界,被誉为“青石雕刻之冠”,由此把南派风格的石雕推向全国。民国十三年(1924),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修建中山陵。由于福建省主席林森的推荐,蒋仁文受聘主持这一石构工程的石料和石雕件加工和安装,次年率30多名崇武匠师进场,经几年努力圆满完成任务。蒋仁文及匠师们均受褒扬和重奖。此后他又承接雕刻广东黄花岗烈士陵园的石龙柱。所有这些至今均被视为珍品。蒋仁文于1953年病逝,他全部手艺传授给侄儿蒋瑞生。瑞生技艺又有极大推进,成为一代石雕精英,被聘为县政协委员,可惜“文革”受迫害病逝。

蒋金辉五峰峰前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父亲蒋国衡乃石雕名匠师,道光年间主持雕建仙游县城东门外“乐善好施”四脚石坊而闻名。蒋金辉自小随父亲学艺,年轻时其父在厦门港开设“泉益”号石店,盛极一时。他即到南洋槟城开设分店,与父亲配合。他的雕刻技术以善于创新出巧闻名,是当年崇武石雕匠师五虎将之首。民国九年(1920),他应聘往台湾,参加重建台北万华龙山寺,主持石雕件的加工,其间雕作了石龙柱及石壁堵浮雕“空城计”、“三战吕布”等,至今仍被视为佳作。他于1948年病逝。其子蒋瓦水(1922耀1998)继承他的手艺,1953年参加集美“鳌园”建设,以主雕国家领导人物圆雕闻名,后又率匠师进京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

蒋丙丁五峰峰前村人,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先辈均为石雕匠师。小时上过多年塾馆,13岁开始学艺,次年随父亲到厦门做工,17岁出师自立即显示独创性得前辈赞扬。不久他随父亲去台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才回乡。1953年他接受陈嘉庚聘请,参加集美的“鳌园”建设,被委任工艺石雕主要技术员。其间,他不但设计图案,还雕刻了众多作品。尤其是根据陈嘉庚先生口述的内容,精心设计绘制画面并加工雕作了“陈嘉庚先生一生图略”浮雕,更显示其技艺的全面和高超。1956年,陈嘉庚推荐他受聘于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在那里他雕作了龙柱及众多古代人物像,又创作了一些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其中圆雕《游击队吹号员》在全国美术工艺展览会上获二等奖。1962年他被下放回乡后,除应南洋华侨要求为外贸部门加工一些作品外,还为崇武培养了一批石雕工艺继承人,精心传授他的女儿蒋锦汝,使其成为崇武第一个石雕女艺师。蒋丙丁于1984年在家病逝。

此外,清代的蒋学心、蒋双家、王神赐、蒋馨、蒋镗以及与蒋仁文一起号称“五虎将”的蒋金辉、蒋文、、蒋生宝、蒋梅水等,现代的蒋友才、蒋瑞生、蒋瓦水、蒋文金、蒋飞泉、蒋席佑、蒋应连、王清金、王清标、张来富等,都是各有所长的名匠师。现在全镇已有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0多名。

目前全镇有石雕石材加工企业及个体户千余家,员工2万多人,其中规模企业360余家,全镇石工艺品年出口额达51亿元以上。由此形成一个服务配套完善、产品种类齐全、在国际国内石材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