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魅力名镇——崇武
33259600000007

第7章 生聚人居百家蕃衍

崇武古镇虽小,人口不足2万,却有98个姓氏,在全国独树一帜。镇上保留至今的明清古建筑多达200处,十分引人注目。

崇武虽是个僻处海隅的弹丸小镇,但却聚居着较为完整的百家姓氏,体现了小镇的巨大凝聚力。

崇武4000多年前已有先民聚居。现在全镇基本为汉民族的聚落。追踪溯源,崇武镇现有居民的祖先,个别为宋代迁入,少数乃清代进住。多数是明代朝廷派驻这里的军官,自漳州镇海卫玄钟所调防来此戍守的士兵,以及来此谋生的单身汉和身怀技艺的手工匠师。

居民

崇武在明代就有“百家姓”之说,历经沧桑,变化不大。考《崇武所城志》,明代入籍崇武城内现消失的有朱、祖、胡、寇、尚、白、申、郭、贾、董、高、曹、焦、薛、金、贺16姓;郊区废弃的村庄有西梁、后浒、庄厝、后园等。清代以来不再有举族外迁。

1989年底调查,按家庭户姓氏统计,全镇有61姓,另有个别人的属姓38姓,总共99姓。其中,张姓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33%;陈姓次之,约占12%;人口上千的还有曾、王、蒋、刘、黄、李、詹、汪等姓。

据初步考证,崇武镇现有居民(不包括暂住人口)的祖先,来历可分为几种类型:(1)建城前定居的民户15个宗族,(2)明代官籍户定居的14个宗族,(3)明代军籍户定居的23个宗族,(4)明代迁入的民籍户16个宗族,(5)清代迁入的民户12个宗族,(6)见之明代记载但详情无考的14个宗族,(7)民国以来迁入定居的9个姓。下面简介几个姓氏。

张姓张姓在崇武有“清河”、“鉴湖”、“六安”、“曲江”、“霞田”等不同灯号。清河张姓祖先于宋代中期自广东潮州分派来小兜,住今城西北侧西房溪畔。建城后迁入城,住北门街,称“西房张”。据传,今大岞村张姓祖先系明永乐年间由崇武城内分支,传系开封衍派,专家推测可能是五代漳泉节度使张汉思的后裔,但尚查无实证。大岞村张姓现有15个小宗万余人口。崇武明代一方墓志铭中记载:张姓另有一支系是宋理学大师张载(号横渠)之后。张载是河南开封人,大岞清河张氏也可能是张载后人。

鉴湖张姓祖先于宋乾道元年(1165)自泉州城南门外湖中乡(今属晋江市陈埭镇)迁入。志载有两户分住山前及山前之东,即城隍庙前南侧,称“水头张”。现分有十几个小宗。该族于明宣德年间(1426耀1464)支分,一户住大岞西堡,清代发展成港墘村,现分有十几个小宗6000多人口;一户住后赤湖(今属山霞镇),后再迁住丰山东侧,清代发展成峰东村。

六安张姓祖先张荣,原籍安徽庐州府六安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来崇武所任百户,后升任千户。战死,后世未见承袭。

曲江张姓祖先张亮,原籍江苏山后宜兴州坊市社(今属无锡市),明永乐十五年(1411)来崇武所任副千户。

霞田张姓祖先原住漳州平和县小溪乡,明初当兵调防来崇武所戍守定居。

陈姓在崇武有“颍川”、“江州”、“北溪”、“太丘”及“南院”、“福全”、“涵江”、“琅玕”等灯号,同一灯号者还有来历不同的。

颍川陈姓祖先原是住泉州的陈西郭族,宋代时先分支住青山(今属山霞镇),再由青山分支住旗山。崇武建城后迁入城,住所公署前西侧,称“所口陈”,现分支小宗很多。另有一支祖籍吟兜(今居东桥衍海村),明代中期入住城西南郊海边,发展为今前垵村。

江州陈姓祖先原籍江西江州,系明代(具体时间未详)来崇武所戍守的士兵,现也有多支小宗。

北溪陈姓祖先原住漳州市郊龙溪的北岸,明万历年间(1573~1620)来崇武城内谋生。太丘陈姓有两支系,一原住新塘村,一原住青山南,现均属山霞镇,均系以手工技艺于清代中期来崇武城内谋生。其他陈姓的宗支详情都还无法考证。

曾姓崇武的曾姓灯号都称“龙山”。志载建城前定居的两户,一户(源无考,住莲花峰西麓,建城后在城内西北城兜。一户祖先原住泉州城西龙头山,分支住惠安山兜渊今属张坂镇),再分支住小兜村;建城后在城内称染厝。两族现有人口均不多。

城西郊的下山柄村(今属霞西村),明代时住苏姓。现住曾姓,祖先原住惠安张坂山兜,清康熙年间来此谋生定居,取代了苏姓,原因未详,今有4000多人口。

王姓崇武的王姓灯号都称“开闽”,但宗支繁多,来源也各别。志载,建城前定居两户,渊源均无考。一户住山前西南,称“侯东王”。一户先住赤山西侧,地称下湖,建城后迁入城住北门街,称“北门王”。

志书还载有:王敬,直隶庐州府舒城县人,正统八年(1443)十一月到任镇抚。今住城内南门兜的王姓宗族应是此户的后裔。

城西北郊的溪底村王姓,谱载祖先原住惠安上田(今螺阳镇杏田村和杏墩村)。明弘治九年(1496)当鱼贩商常来崇武,借住溪底村何姓家,后与何家寡妇刘氏结婚。但王姓后世不改姓,何姓即在溪底村消失。

黄姓黄姓在崇武有“紫云”、“江夏”、“文献”等不同灯号,支宗近10个,渊源复杂。

文献黄姓祖先黄四原住漳州龙溪县,在镇海卫玄钟所戍守,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调防来崇武所,定居西门街中段南侧,其地原称麦埕,后称黄厝埕。

江夏黄姓祖先名字无考,原住漳州溪后,也是从玄钟所调防来崇武所的士兵,其后世在明代后期被派在朱千户府当管家。朱千户府被陷城的倭寇烧毁。朱千户不久升迁,把地留给黄姓,后人称先人为“菜公”,空麦地称“菜公埔”。

紫云黄姓谱载,始祖名呈辉,清康熙年间自埕边山头乡(今属张坂镇)迁入崇城,住莲花峰上,称“山头黄”。但族谱又载有明弘治至明末的先祖牌位。据传其时先祖即已经营自浙江贩运粮食来崇武的生意。

黄姓还有几个支宗。志载:黄刚,福州府闽清县人,正统九年(1444)来崇武所任镇抚,后裔黄中诚为崇祯年间武举人。现住城中“九使”的黄姓,其地为明代胡千户府,祖先系守护胡千户府的士兵。城郊也有两个黄姓支宗。一支祖先于明代末年入居前垵村,一支住明代已出现的村庄西堡(现属港墘村),详情无考。另有一户住西城门外西华街的黄姓黄虎雅,则是清代末年自惠安县城来崇武营商定居。

刘姓崇武的刘姓也有多个支宗。城内莲花峰西北侧有地名称刘厝街,居住较多刘姓族人,在清初还兴建宗祠,但没有留下文字记载,详情无考。志载,明代有贡士刘俨,标为军籍;清初有刘琯,随施琅平台、澎,例加左都督,任四川遵义营游击,后升提督。

城西郊有刘姓3支宗。一支祖先原住洛阳桥南,明初来崇武戍守,派驻官道旁迎官处,定居后形成村庄称官住;另一支祖先来自附近的东岭五刘村,明初来溪底村海边捕鱼而定居;一支明代中期迁入西埔村谋生,初步考证也来自洛阳桥南。

蒋姓崇武的蒋姓灯号称“福全”,祖先蒋义系福全所(今晋江市金井镇所内村)千户蒋旺的孙子,明永乐年间来崇武所戍守而定居大岞村。弘治年间分一支住崇武城内。正德七年(1572)又分一支住城西北郊丰山东南麓,发展为峰前村。清代末年又分一支住西城门外三官尾。

汪姓崇武的汪姓有“六安”、“锦霞”两灯号。

六安汪姓原多住南城门内,称“南门汪”。志载,祖先汪文,原籍直隶庐州府六安州(今属安徽省),明永乐十年(1412)来崇武所任百户,明末后世承袭升任副千户。

锦霞汪姓谱载祖先原住洛阳象浦村,系南宋忠臣汪立信后裔,明初来崇武所谋生,嘉靖年间定居。传至清初买下军籍户高姓的房屋,又很快分为6个支宗,集中居住于北城门内,称“北门汪”。

詹姓崇武詹姓灯号称“佛耳”。谱载祖先詹恩荣,原住安溪县佛耳山,入伍在龙岩小潭社驻防,明正德年间(1506耀1521)调防来崇武所。先定居于东城内门,称“东门詹”。万历年间(1573耀1620)分一支住西城门内,称“西门詹”。清初又分一支住西门街南,称“西詹”。此外还有“南门詹”、“中亭街詹”、“后鼓詹”等支宗。

哈姓灯号“金山”。志载,明崇祯年间有生员哈鸿章、哈承驹。族人口传,祖先系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随员,因病重滞留泉州,后定居崇武城内。现尚存有明代墓园。据北京学者哈皓月考证,该墓碑是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融合的产物,哈姓族人源于明代入仕中原(居住南京)的金山(即今阿尔泰山)鞑靼人。

崇武的居民,建城前入住者郊区几乎无存,后迁入城区者张氏(鉴湖)及陈氏(颍川)居地优越至今昌盛。明代官户发达者都升迁外移,留下的有的明代就已衰落,有的清代也成民户。明代军户定居的多数是总旗、小旗之类的士官。明代及清代迁入的民户,不论住城内或城郊,都是手工业或商贸业的能手。总之,崇武居民中,不论哪一类人,都是底层劳动者但又不是一般劳动者,他们都聪明、灵巧,具有敢闯、向上的性格,靠自己的才智奋发图强。

这就是崇武人。这个特殊群体开发了这块特殊宝地,这块特殊宝地养育了这个特殊群体。

民居

崇武镇在历史上形成多种手工专业,其中最突出的是建筑工艺,包括大木、泥水、石雕,三支系相辅相成。这支建筑大军,不但名扬闽南及台湾等地,也在家乡留下累累硕果,使这里的古民居特别引人入胜。

明代的房屋按官、军、民籍严格区别。明初在城里建的营房现尚存极个别。民户建住宅只能稍大。明末出现富户逾越礼教官阶制约的风气,清代更成潮流。此时,崇武人多数只热衷于航海经商致富,不追求科举成名当官,由此渔航工商全面兴旺。经济发达,建住宅之风随之兴起。俗话说:“穷与富,就差一座厝。”全镇现存建于明清时期的住宅有200多座,古城内已纳入规划重点保护修复的有76处。这些住宅,可分为官邸、宗祠、祖厝及大厝几种类型。

官邸明代在崇武只有副千户以上官职才能独立建府第。千户府现存有两类。一类规制较小,有:(1)钱千户府,位于东城门内西北侧,两进三开间,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洪武二十八年(1395)到任的千户钱忠建,为崇武钱姓宗族的祖地。(2)邓千户府,位于城内西南部,两进三开间另附书馆,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万历年间功升千户的邓北山建,邓氏在清代成富商及书香门第。两处均存石鼓及马蹄石遗物。另一类极有气派,包括:位于南门街东侧现称“九使”的胡千户府,位于所公署东南侧现称“菜公埔”的朱千户府及位于水关内的经千户府3处。从残留部分及旧基础看,占地面积都达千余平方米,主建筑有正厅和门厅中间两层天井(庭院),此外还有居家的附属建筑及花圃、菜园、水井。

明代至清代,崇武人外出为官后回乡而建有府第的只有两处,即:(1)何家驹监察御史府,位于西城门内北侧,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内召任监察御史的何家驹辞官回乡后于清初兴建,规制与明代千户府相似。现局部被改建,余者也多有破损。(2)张浩亭武功大夫第,位于南门街西侧,清乾隆年间由台湾水师副将官至苏淞沿海水师总兵官、诰授武功大夫的张勇(字浩亭)在旧居基础上扩建。府第由生祠、中厝、祖厝3座三进三或五开间大厝一列排开。前有长列石埕及花圃菜园,北端建总山门,门内建书轩。占地总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58平方米。现基本完好,局部破损,1997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崇武镇建宗祠有城内的“鉴湖”张氏宗祠、“庐江”何氏宗祠、“彭城”刘氏宗祠、“霞田”张氏宗祠,郊区的大岞村张氏宗祠、峰前村蒋氏宗祠、溪底村王氏宗祠、官住村刘氏宗祠、霞西村曾氏宗祠、前垵村陈氏宗祠、靖江村李氏宗祠等。崇武的宗祠都建于清代,规制为殿堂式,主祀宗族开基祖牌位,每年冬至日举行祭祖典礼。前垵村陈氏宗祠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宅崇武镇现存古民宅,属于明代建的主要有城内的布衣高士黄吾野故居(位于潮乐村),八闽琴师郑半村故居(位于海门村),探花吕滨溪故居(位于莲西村),进士戴卓峰故居(位于靖江村)。这些民居都低矮简朴,占地面积百余平方米。

崇武镇现存古民居最突出的是建于清代的宗族祖厝及富户私宅。清初复界后重返的宗族,都陆续把明代祖先的住宅修复或重建,此后人口繁衍,各支宗又自建住宅。这些住宅厅堂都为宗族公用,称为“祖厝”,由此得到较好保护。清代中后期出现一些大商户、渔户自建住宅。规制庞大又自取名称,民间称这种住宅为“大厝”。

兴建于明清的众多古民居中,称得上规制完整的有3座。所谓完整即:主体居中为三进五开间,两侧有长列护廊,外围三面建走马间及梳妆楼,屋前有大石埕,埕两端建文武馆,埕围砌石栅及正面照墙。整座住宅占地面积都达1500平方米左右。这3座古民居是:

林广记,位于城内西南部。前为“鉴湖”张氏宗祠,西有“侯东”王氏祖厝,东有“颍川”陈氏一支宗祖厝,均为建城前的民户,后有黄吾“祠。房屋建于清嘉庆年间。林氏军籍户。清康熙年间有林琦、林瑞兄弟随施琅征战立功,野驰封二代,当世荣之”。林瑞署广东虎门副总兵官,解绂后回崇武。其侄儿林麒任浙江象山副将,乾隆初也致仕回崇武。清代林氏家族有武官11名,贡士2名,监生11名。乾隆至嘉庆年间,林氏有富商(可能系监生林怀芳之兄怀庆)开设经销丝绸布匹的“广记”商号,这就是“林广记”古民居的来历。林怀芳未外出当官,但靠兄长的财力为崇武做了很多善事。

何双益,位于城内西南部。其地称“胡厝下”,因其西侧地势较高处即明代的胡千户府邸曰西及北侧周围系“霞田”张氏的古民居群曰东北侧有宋代建的云峰庵。房屋建于清道光年间。崇祯末年有进士何家驹,因见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清初朝廷召他入朝为官,均坚不俯就。何氏宗族在清代既是有名的书香门第,有贡士3名,监生9名(但未见有外出当官记载),又善于经营工商业。“何双益”古民居的建造者为何家驹的曾孙何琼玖,道光年间监生。他未外出当官,而用祖居地开设“双益”号作坊,专业加工船用篾篷、鱼篮、斗笠等竹制生产生活用品,生意十分发达,雇工达40多名,后又自置大船航运经商。“何双益”古民居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魏厝,位于西门街莲花峰顶的南侧,前为黄吾“祠,后为黄吾野故居的黄厝埕,西有邓千户府,东不远处为城隍庙。房屋系清道光年间扩建,光绪年间重修,又地处莲花峰陡坡,面朝崇武港海湾,尤显层次有致,高峻雄伟,是至今保护最好的一座。据谱牒记载,魏氏祖先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来崇武城内谋生,支分为顶魏、下魏、虎西魏,魏厝古民居属下魏。据传魏氏来崇武系开设豆腐加工作坊,后以偶然机遇发了财。野魏厝”民居兴建几十年后,曾失火被烧掉一部分,其后世修复。光绪初年有魏亚劳在西城门外开办“隆吉”号商行,既经销鱼产品及渔需品,又兼营航运进出口物资,控制惠安县东部一带的煤油等多种从台湾运进的洋货的销售,实力十分雄厚。他又在魏厝西侧建一列住宅,使其成为完整的古民居保存下来。

崇武镇各类有特色的著名古民居建筑群以其朴实凝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出一种平民化、生活化的内在气质,与古城墙粗犷淳厚相互映衬,确是一个考古寻宗和鉴赏建筑艺术的宝地。如今按规划分为西北部、西南部、东南部3个居住性功能组团,进行保护与开发。

魏厝

庙宇

崇武镇的古建庙宇,类型齐备,建筑规制独特。每座庙宇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反映人们信仰观念的复杂多元,更体现建筑工匠技艺的突出成就。

崇武载入《崇武所城志》的庙宇就有,宋代建的佛教庵堂“云峰庵”、“水潮庵”及祀奉地方人物的“诚应庙”、“崇山宫”4处。明初建城后,改“诚应庙”为“城隍庙”,并随建“灵安尊王宫”、“东岳庙”,再相继兴建“三官庙”、“天妃宫”、“西门关帝宫”、“南门关帝庙”、“三教祠”及佛教“观音堂”、“恒淡庵”,还有纪念戚继光的“护龙宫”、钱储的“崇报祠”、戴卓峰的“思德祠”计13处。建于城内因规制较小未载入志书的有11处。此外,城内依军伍驻地分布,建有土地祠10间。

有位学者来崇武考察了几十处较具规模的庙宇后感叹说,小小崇武镇有如此众多且神系齐全的庙宇,已极不简单;而所有庙宇其建筑设计竟未见有雷同之处,更是难能可贵。崇武的庙宇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的有7处,余者也都为政府批准的宗教场所。

云峰庵至今保持宋建古朴原貌的一座庵堂。殿分三进,面阔三间,抬梁式木结构,杂乱石砌壁,正面砖砌,前有花圃。庵堂坐东朝西,地处丘坡。对青山,范围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44平方米,主体古建面积270平方米。围墙前有宋嘉定十二年(1219)开凿的水井。黄吾野住此数年,现设有黄吾野纪念室。1987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这是明初与崇武所城同时兴建,为千户所官员拜贺圣寿及春冬祭祀天庭的场所。庙宇占地面积73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由大殿、后殿、门殿及左右长列廊庑,中夹两座迎龙拜亭组成。前座拜亭设计独特,石砌基座上四方内外竖8根石柱,顶住八角藻井木结构瓦顶亭盖,虽强台风袭击亭摇而无损。

南门关帝庙这是崇武历来香火最为旺盛的庙宇,存有多幅名人题写的匾额、楹联、碑文。庙宇由门殿、拜亭、两庑及正殿构成,建筑面积仅343平方米,占地面积440平方米。

崇武天后宫又称黑脸妈宫。不但受到各地过往渔舶商舟的敬仰,清初清军统帅万正色聚舟崇武港与郑成功军队激战及此后官方几次渡台船队在此候风的将领,都进宫礼祀。因此宫多次更新拓展。现宫宇总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2平方米,内存有清廷所赐“圣旨牌”、乾隆御书“恬澜昭贶”匾额及为保护宫宇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立的石碑。

北门灵安尊王宫这是明初随崇武所城一起兴建的专祀地方人物神张悃的宫宇。其建筑设计独特,正殿、门殿中夹拜亭,屋顶三进均为两面坡单檐硬山式,但相连而不见天,外观致密雄伟。

三官宫即三元玄宫。正宗道教庙宇。规制庞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殿堂高峻,庭院宽敞,且古石雕件特多。门殿正面壁堵嵌有“崇武所武德将军钱公”及“烈女林氏碑记”两幅石碑,门前立一对设计新奇的大石狮,迎面照墙正中嵌有一堵造型为麜身、牛尾、狼蹄、脚踩四宝的独角麒麟石浮雕,均为明代古物。朱子祠则位于三官宫西侧。

城隍庙这是崇武所城内最具历史价值的庙宇。庙始建于宋代,称“诚应庙”,祀灵安王张悃。明初建城后,庙正处城内中心,即改为城隍庙。庙于1940年7月16日被登陆日军烧毁,1990年后民众集资依原样修复。庙宇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庙的前殿大门前有造型古朴高约50厘米的石狮,台阶正中有石雕云龙图,均为宋代遗物。庙的门殿外有雕工精细连座高近2米的青石狮,系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名师之作。门殿外壁的浮雕,则体现了崇武石雕技艺当代的新发展。庙宇史与石雕史融为一体,更显示庙的历史文化价值。

溪底妈祖宫这是崇武非常独特的综合性宫宇。它地处崇武较早出现的居民点溪底村。宫早年祀灵安王张悃,是为诚应庙。清初战乱平息复界后,人们把明万历年间祀于海边石亭的妈祖神像迁入祀于后殿,庙改称“妈祖宫”。宫宇的结构别有一格,门殿直通正殿(后殿),中殿分东西殿,东供城隍爷,西供灵安王。大门牌匾“龙溪福地”系清末状元晋江吴鲁所题。

大妈祖宫崇武又一独特的宫宇。明初原祀居民蒋氏祖先,系一小宇,称东宫。清乾隆初,把明万历时祀于村西庵的妈祖像祀于此,扩建宫宇,称“娘妈宫”。所祀神像据称乃妈祖林默之妹,故不穿袍顶冠而依湄洲渔家女妆饰。宫原只一面阔五间的大殿,面积250平方米,今在殿前接建面积86平方米的角脚亭。在崇武诸庙宇中又独具一格。

晴霞寺这是崇武规模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佛教寺院。惠安县最早对外开放的宗教活动点。寺宇位于城西郊霞西村厝西片。北靠龙脉小山丘,门对古时崇武港湾潮水可达的港边湖。明代为小宇,清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拓大。寺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主建筑面积千余平方米,由门殿、大殿、后殿、中拜亭、两侧长列廊庑、宽广庭院、大石埕、放生池组成。另有静居堂尼舍,面积500多平方米。大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高峻巍峨。

戴公思德祠这是崇武众多纪念性古庙宇现存较典型的一座。此乃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崇武民众为纪念戴卓峰而申请利用所公署前的铺舍墟地兴建。《崇武所城志》把祠列入“庙祀”,实未作神灵奉祀,清代则成为书馆。近年戴氏族人集资修复,祀有戴公神像。祠宇为两进殿堂式,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