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生活妙招1000例
33345100000009

第9章 科学饮食

吃汤泡饭不健康

吃饭时喝汤,汤可以输入水分,增进食欲,并且不会影响食物的咀嚼过程。而汤泡饭就不一样了,它的最大坏处就在于减少了咀嚼这个环节。

食物在口腔的加工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食物在被身体消化和吸收前,在牙齿的咀嚼过程中,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物会均匀地掺合到食物中,从而使淀粉酶充分发挥作用,把淀粉变为麦芽糖,进行初步消化。如果是吃汤泡饭,往往就忽略了细嚼,随汤吃下去的饭根本无法得到初步的消化。这样必然会增加胃肠消化的负担,并且食物中的养分也不容易被彻底吸收,时间一长,便会产生慢性胃病。

所以,从饮食保健角度来看,汤泡饭是不能吃的。

饮食不宜太烫

1、太烫的食物除会烫伤口腔和舌粘膜外,还可能造成食管粘膜烫伤。损伤的食管粘膜坏死,形成假膜,脱落后就成了溃疡。这种溃疡愈合后会形成瘢痕,造成食管狭窄,影响正常进食。患这种病的人,常会感觉胸骨后有疼痛,有时还会出现吞咽困难。

2、经常吃热烫食还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系。在食管癌高发区,多数患者都有爱吃烫食的习惯。

3、人的口腔、食管和胃粘膜的耐受温度为50~60℃。为了避免对口腔、食管粘膜的烫伤,减少食管炎、急性胃炎、食管癌的发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饮食过热烫的汤饭。

如何饮水才合理

1、早晨要饮开水。清晨饮水能促进排便畅通,并使肠胃得到冲洗清理,粪便也不会淤积干结,出现便秘现象。

2、要常喝白开水。研究证明,温和的白开水较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有利于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并可提高体内脱氢酶活性,消除肌肉中的乳酸积累较快,减轻人体疲劳感。

3、饭前不宜过量喝水。饭前胃里会分泌一定量的胃液,主要成份是胃酸、胃蛋白酵素和黏液等,而这些都是消化食物和保护胃黏膜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饭前喝了很多水,水分就会冲淡胃液,从而影响食欲和胃的正常消化能力。

4、不可直接喝自来水。自来水虽经过了消毒和过滤,但其中仍存有或多或少的细菌和病毒,如果不经高温消毒就直接饮用,容易引起疾病。

5、不可长期过多地喝水。长期饮水过多,必然导致肾脏长期超负荷工作,进而影响心脏。一般来说,健康的成人每天需喝水2500毫升左右即可。

如何适时补充水分

不论我们是否感到口喝,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人体都是需要及时补充水分的。

1、早晨7:00.经过一夜的睡眠,此时身体已经很缺水,所以起床之际先喝杯温开水。

2、上午9:00.开始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身体也容易缺水,所以此时应适当补水。

3、上午11:00.这是较易疲劳的时候,如果能及时地为身体补充流失的水分,有助于身体的放松。

4、中午12:30.午餐半小时后喝水,可以增强胃肠的消化功能。

5、下午4:00.除可补充人体所流失的水分之外,此时饮水还能帮助头脑清醒。

6、下午6:30.增加饱足感,以免吃晚餐时暴饮暴食。

7、晚上9:00.睡前喝杯水,可以预防夜里身体缺水,提高睡眠质量。

如何泡茶更有营养

1、未处理的橘皮不能泡茶。橘皮具有清凉、解热、消炎、开胃的功效,但未经处理的橘皮上残留有大量有毒物质,如果农喷洒的农药和为了储存而喷的保鲜剂等。泡茶喝了,对人体有害。

2、茶叶不能多次冲泡。茶叶经过多次冲泡后,不仅没有了茶水的味道,还能使一些难溶的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逐渐浸出,喝了这样的茶有害健康。理想的泡饮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下午一杯,既有新鲜感,又有茶香味。

3、不能用滚沸水沏茶。用沸水沏茶不仅会使茶叶中的维生素被破坏掉,还会使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茶碱等大量析出,饮后危害健康。据实验数据显示,用100℃的沸水沏茶,3分钟后虽可将茶泡开,但经过7~8分钟,茶叶中的维生素C就全部被破坏掉;若是用质好叶嫩的高档茶叶,沸水泡过后茶叶极易被闷熟,且茶汤色泽发暗,失去原有的清新醇香的气味。

如何饮茶更健康

1、饭后不可马上饮茶。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和茶碱。饭后马上喝茶,茶中的鞣酸进入胃肠道后,会对胃粘膜产生刺激,引起胃功能失常,影响食物的消化。而且鞣酸还会与肉类、蛋类、豆制品、乳制品等食物中的蛋白质产生凝固作用,使这些蛋白质凝固。此外,茶叶中的茶碱还具有抑制小肠吸收铁的作用。因此,饭后最好不要马上喝茶,最好在1小时后再喝。

2、不能饮用隔夜茶。茶泡得时间较长,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P等营养素便会大量损失;在气温高时,还易受微生物污染,不符合饮食卫生。茶水中的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成分,也易因细菌、真菌的繁殖而使茶水变质。另外,冲泡的时间过长,茶水中的含铅量会明显增加。

3、菊花茶不宜过量饮用。菊花茶有清心明目、去火降压,防治头痛的功效,但菊花中含有菊甙、氨基酸胆碱、黄酮类等麻痹中枢神经的成分,如果用量大、饮得频繁,就可能会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每次泡茶用菊花不要超过3克。

饮用牛奶的提示

1、牛奶不可用高温久煮。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在60℃时,就会由微粒状变为凝胶状;而到100℃时,乳糖便开始分解成乳酸,导致牛奶营养下降。因此,煮牛奶时煮开即可,不可高温久煮。

2、牛奶不宜冷冻后喝。牛奶的冰点低于水,平均为——0.5℃左右,牛奶结冰后,蛋白质就会发生凝固,与奶中的脂肪分离,干酪素呈微粒状态分散于牛奶中。所以冰冻后的牛奶经加热溶化后,味道明显淡薄,且奶液呈水样,营养远不如鲜奶。

3、牛奶加糖不宜过多。牛奶中加糖过多会造成高渗奶液,人喝了这样的牛奶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尤其是婴幼儿,长时间喝这种多糖的高渗奶液,会使体重增长缓慢,抵抗力下降,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和出血性肠炎。所以喝牛奶时一般加糖以不超过奶量的5%为宜。

4、不可在牛奶中加钙粉。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而酪蛋白中的OCK-、β-很容易和过多的钙离子白结合,使牛奶出现凝固现象。而且,钙还会与牛奶中的其它蛋白结合,生成沉淀物。尤其是加热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饮用酸牛奶的提示

1、酸奶不可加热后饮用。酸奶加热后,其中的营养会完全丧失。因为酸牛奶中存在的乳酸菌系活的细菌,经过加热或用开水冲饮就会被杀死。如果怕凉,可以在饭后饮用酸奶,此时体内热量较高,喝下去不至于感到太凉。

2、酸奶最好不要空腹喝。人在空腹时,胃液的PH值在2以下;而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生长的酸碱度值在pH为5.4以上。如果空腹喝下酸奶,乳酸菌就很容易被胃酸杀死,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大为降低。因此,酸奶宜在饭后2小时内胃酸较少时喝。

3、酸奶宜在晚上喝。从补钙角度来看,夜间人体不再摄入含钙食物,然而钙的代谢却仍在睡眠中继续进行。因此,睡前食用适量含钙质的酸奶很有必要。而且酸奶中所含有的乳酸还有助于人体肠胃在夜间的蠕动,晚上喝不仅不会导致消化不良,还有助于防止便秘。

科学喝豆浆的小窍门

1、未煮熟的豆浆不能喝。未煮熟的豆浆中含有皂素、抗胰蛋白酶等有害物质。尤其是皂素对粘膜具有刺激性,还含有能破坏红细胞的皂毒素,人吃后会发生中毒,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且抗胰蛋白酶还可使蛋白质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刺激胃肠,引起呕吐、腹泻。未煮熟的豆浆中还含有一种叫做脲酶的物质,它同样可导致人体中毒。所以豆浆一定要煮熟后再喝。

2、豆浆不能冲鸡蛋。生鸡蛋中含有一种粘液性蛋白质,在将生鸡蛋冲熟的过程中,豆浆中所含的胰蛋白酶和粘液蛋白质结合,生成复合蛋白质。这种复合蛋白质不易被人体分解、吸收,同时在冲好的鸡蛋中,蛋白部分含有的抗生物素蛋白质又会与蛋黄中的生物素组合,生成人体不能吸收的新物质。

3、不能与药物同饮。有些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

4、不能过量饮豆浆。一次不宜饮过多,否则会引起过食性蛋白质消化不良症,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病症。

5、不要空腹饮。空腹饮豆浆,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所以在饮豆浆的同时吃点面包、糕点、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可使豆浆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与胃液较充分地发生酶解,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

涮火锅的吃法

涮火锅的时候,肉片是不可缺少的一道原料。在涮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涮肉所用的肉片最好是新鲜的,而不是冷冻的肉片。因为我们无法分辨冻肉片到底已经保存了多久,如果时间不长,其中的营养成分还能够较好地保存;时间太长,肉片的营养就会大量损失。从口感上来讲,冷冻可能导致肌肉组织的破坏,所以冻肉片的香嫩程度也不如新鲜肉片。

2、选择新鲜肉片时,要尽量切得薄一些,因为肉片较厚,涮时不易杀死寄生虫虫卵;煮时间过长,也会引起营养素损失。

3、涮肉的时间不宜太短,否则不能完全杀死肉片中的细菌和寄生虫虫卵。一般来讲,薄肉片在沸腾的锅中应烫一分钟左右,肉的颜色由鲜红变为灰白,才可以吃。其他肉片要涮多长时间,要根据原料的大小而定,但一定要让食物熟透。因此,火锅中汤的温度要高,最好使它一直处于沸腾状态。

如何对症吃水果

1、山楂。适合腰痛、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食用,但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可多吃。

2、葡萄。葡萄有利尿的作用,小便赤黄、浑浊,心、肾性水肿者,可多吃些葡萄。

3、苹果。这一水果适合大多数病人食用。食欲减退者,吃苹果可以开胃;高血压者,吃苹果有助于降压。

4、桃。桃有调整消化道的功能,对于长期卧床而引起的便秘尤为有益。

5、梨。梨有清热、止咳、平喘等功效。麻疹、猩红热、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热、半身不遂等病人,宜多吃梨。

6、橙。橙有治风热咳嗽的作用,适合咽喉炎、支气管炎、胸膜炎以及各种呼吸道传染病患者。

食枣的提示

成熟的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吃枣也有要注意的地方。

1、一定要吃自然长熟的枣。皮色紫红,颗粒饱满且有光泽,是长熟的枣;皮色青绿又没有光泽,为生枣。

2、不要与胡萝卜或黄瓜一起吃。胡萝卜中含有抗坏血酸酵酶,黄瓜中含有维生素分解酶,两种成分都能够破坏大枣中的维生素C。

3、枣不宜与富含维生素K的苜蓿、菠菜、西红柿、油菜等食物同吃,因为枣中的维生素会分解破坏维生素K。

4、吃干枣时,最好煮粥或煲汤吃,这样能使枣中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出来。将干枣和一些食物搭配起来一起吃,还能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如大枣枸杞汤可治疗神经衰弱;红枣花生鸡蛋粥有利于缺铁性贫血;红枣芹菜汤可降脂降压;木耳红枣汤可美容护肤。

5、服用退热药时不要吃枣,否则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复合体,使身体减弱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另外,牙痛、下腹胀满、大便秘结者也不要吃枣,特别应该提醒的是忌与葱、鱼同食,否则会加重病情。

吃西瓜有讲究

1、西瓜不可多吃。炎炎夏日,适当吃些西瓜,可以帮助消化、去暑疾,并有利尿通便、促进代谢的功效。但不可一次吃得过多,否则会将过多的水分吃进胃里,从而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而且西瓜性寒,吃多了还会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2、西瓜不能冻着吃。西瓜只可冷藏,不可冷冻,而且冷藏时的温度也不可过低,不能让西瓜冻成冰再吃。如果西瓜结了冰,冷气就会被瓜瓤吸收,人吃了这种西瓜,首先口腔会受到刺激,舌味觉神经和牙周神经都因冷刺激而处于麻痹状态,难以品出西瓜的甜味;更严重的是,吃这样的西瓜还会伤脾胃,引起咽喉炎。

3、西瓜最好现买现吃,如果买回的西瓜温度较高,需要冷处理一下,可将它放入冰箱降温,把温度调至15℃,放置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这样既可防暑降温,又不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