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主妇“经济学”
33416700000022

第22章 过年前的疯狂购物是否合算——促销与打折

临近年终,大家都为过年做准备:准备年货,更换一些家庭用品,买一些新衣服。这个季节,钱似乎都不是自己的,消费者疯狂地买,而商家更是变着花样来招揽顾客,什么购物送礼了,让利打折了。总之,不管什么手段,只要能有促销效果,商家就肯用,而一些顾客则认为,反正本来就要买的,有优惠当然更可以买了,于是商家卖的不亦乐乎,消费者也买的不亦乐乎,大家欢欢喜喜过大年。但罗小曼却不这样,过年的时候除了一些必备的年货外,很少买多余的东西,尤其很少买衣服,一般都是年后去买衣服。不仅过年时这样,平时也是这样,换季刚上市的衣服几乎不买,一般都是等季节结束时再去买,凌若晗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也发现了罗小曼的这种消费方式,她仔细想过这种消费方式的好处,但还是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在一次办完年货之后,凌若晗找到机会向罗小曼请教了。

凌若晗说:“小曼姐,我看你买衣服总是很有原则,没有季节性的衣服你可以随便买,而一些季节性的时装你很少在刚上市时买,这样当然可以省钱,但是季节过了不就不好穿了吗,为什么还买?”

罗小曼说:“到了我们这个年龄,那种跟上季节的衣服不多,一般的衣服每年都差不多,不在乎你是今年买还是明年买,等季末的时候买,明年再穿不是一样的吗,但季末的成本可比刚上市时低很多啊。”

凌若晗说:“这个我也知道,季末的价格一般不到季初的一半,商家为了周转资金,只能在保本的基础上尽快出货,有的时候就是亏一点也没关系,流动资金对于商家来说太重要了。但是,过年的时候,很多地方打折力度很大,为什么也不买?平时可没有那样的折扣。”

罗小曼说:折扣?你看那些打折的都是一些不知名牌子的衣服,这些衣服本来就可以随意打折的,现在借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觉得似乎赚到了便宜似的,但那些一线品牌的衣服,很少能打到8折,即使有5折,那也是个别款式做广告吸引人的。但就是这些一线品牌的衣服,过了年,到了季末的时候,却有很多能打3~5折,这些衣服款式都不错,不容易过时,这个折扣完全可以买的,就两个月时间,干吗不能等啊?

过年大家买衣服,一个是一年内挣到钱了,多花点无所谓,明知道可能贵,就是愿意买。还有一种是互相攀比的心理,别人买得起,我也买得起。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过日子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给别人看的,为了争一口气,在价高的时候疯狂采购实在不划算。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模一样的鞋子,年前600元,年后200元,就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这两个月可值钱了。

凌若晗说:“面对这些诱人的打折促销活动,要想无动于衷,还真需要一份冷静啊。不过像你这样都知道这里面的游戏规则,再等等又有什么关系。我想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类似于‘打折促销’这样诱人的机会,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很难保持冷静,但如果我们仔细想想里面的游戏规则,就可以轻松地做出决策了。”

罗小曼赞许地说:“呵呵,几个月下来,若晗真是长大不少,值得祝贺。”

促销是营销者向消费者传递有关本企业及产品的各种信息,说服或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企业的促销活动与其他的市场营销活动,如产品决策、价格策略的选定、分销策略等有所不同。上述一些市场营销活动主要是在企业内部进行或者在营销者与营销者之间进行。而在促销活动中,要向消费者宣传或介绍其产品,说服和吸引顾客来购买其产品,所以参与促销活动的双方是营销者与购买者或潜在的购买者。

促销实质上是一种沟通活动,即营销者发出作为刺激物的各种信息,把信息传递到一个或更多的目标对象,以影响其态度和行为。总的来说,促销对商家和消费者是双赢的。在日常生活中促销的方式很多,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不能感受到这是在促销,一般来讲,常见的促销方式有以下几种:

(1)无偿。以无偿附赠和无偿试用为常见形式。

(2)惠赠。常以买赠、退赠和换赠形式出现。

(3)折价。以折价优惠券、折价优惠卡、现金折价、减价特卖和大甩卖等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