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家庭主妇“经济学”
33416700000048

第48章 穷人更穷,富人更富——马太效应

谬森一行四人在珠港又玩了两天,先后去了珠港著名景点李大仙祠、尖砂咀、丽水弯和大平山顶。到了第四日下午,计划去购物。珠港号称“购物天堂”,果然名不虚传,谬森一行四人来到珠港中环商业区的步行街,所见到的商品让他们应接不暇,从衣服鞋帽、视听产品、家用电器、摄影器材、钟表、珠宝、古董、家俱,甚至你意想不到的货品一应俱全。百货商店有中资的、日资的、西式的和国际性的,售卖不同类型的进口货品。购物的人多但却不拥挤,良好的购物环境足以彰显国际大都市的气派,让谬森一行四人开了眼界。凌若晗也感叹道:“珠港真是人间天堂啊,富有、发达、国际化。要是每个地方都像珠港这么好就好了。”

谬森听了凌若晗的感叹,补充道:“珠港的确繁华富有,但这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富有。据有关部门统计,珠港还有180万贫困人口,每6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为温饱发愁,他们的月收入不到4000珠币。以我们这几天所见到的珠港消费标准,4000珠币想实现好一点的吃穿都困难啊。”

凌若晗惊叹道:“真是看不出来啊,看这繁华的景象,还以为珠港所有人都富得不得了呢。这里应该到处都是商机,怎么还有那么多穷人呢?”

罗小曼说:“这也许就是‘马太效应’吧!”

凌若晗说:“马太效应‘?就是那个’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现象?”

谬森说:“珠港的穷人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但‘马太效应’确实是珠港的一个现象。穷人没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没有较好的医疗保障,就业没有优势,就是做生意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承担风险,一旦遭遇不测,这些穷人就更加贫困了。长此以往,贫富差距必然加大,穷人作为弱势群体想靠自身脱贫就显得更加困难。要解决珠港部分人的贫困问题,除了贫困者自身努力之外,珠港政府应该要有所作为了。”

凌若晗说:“通过政策措施来消除分配领域的‘马太效应’?”

谬森说:可以这么说吧,毕竟分配领域的‘马太效应’会让社会的稳定受到影响,通过一些转移支付方式缩小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在收入分配领域,政府还可以适当干预,但有些领域里的‘马太效应’,政府就不能干预了。

拿清华府国的搜索市场来说吧,最开始的门户网站搜浪、新狐都有搜索功能,谷谷进入清华府国后也有一席之地,但后来的专业搜索引擎度百获得用户认可后,市场份额直线上升,而其他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却在下降。现在度百的搜索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70%以上,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上升。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马太效应’。还有现在的网络购物也体现出‘马太效应’,网上购物的主要网站有趣易、宝淘、讯腾拍拍等一些知名网站。趣易虽然起步早,但现在的趋势是宝淘占据了半壁江山以上,而且市场份额同样也在上升。

凌若晗说:“如此下去,‘马太效应’最后会让一些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龙头,甚至有可能垄断行业啊。”

谬森说:是啊,单纯从这点看,‘马太效应’似乎是有害的。其实‘马太效应’也有有利的一面。‘马太效应’本身优胜劣汰的规则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试想如果市场总是平均分配,就不会有技术进步,也不会有创新,最后消费者什么好处也得不到。对于‘马太效应’,只要我们能很好地认识,就能发挥其长处,避免其短处。

拿家庭教育来说,当给小孩子越多的时候,小孩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妈溺爱小孩,小孩要什么就给什么;另一方面,小孩对爸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点点小事就想要让爸妈帮自己做。一味迁就下去的话,小孩子会认为爸妈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爸妈就该为自己服务,甚至会下命令来指使爸妈。随着小孩的成长,需求越来越大,索取越来越多,直到爸妈无力支付的那一天,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马太效应’。当要求不被满足时,不懂事的小孩甚至会对爸妈施加暴力。也就是说,既然知道‘马太效应’的危害,我们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反‘马太效应’,从而避免‘马太效应’带来的危害。

相对于大多数人常见的“马太效应”,生活中还有一种反“马太效应”,反“马太效应”是相对“马太效应”而提出的。“马太效应”时常存在于学校教育中,表现在有问题的学生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而好学生则备受关注,有更多的机会做事情和受表扬。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他,回到家中也备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其他学生往往给他们一些无形的压力,甚至会有风言风语:“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我想积极,可是没有机会啊。”“他有缺点,但老师还不照样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优秀干部,都是他的,老师就是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等。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鲜见,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注意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马太效应”是有其心理危害的,它会在教育中形成自傲和自卑的对立。对好学生过分偏爱的教师,其所带的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一部分人自负自傲,孤芳自赏;而另一部分人缺乏自尊,或自尊心受损,自暴自弃,上进心减弱。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多数学生成了受冷落的“被弃者”,我们应该防止这一教育的负作用,用反“马太效应”的方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