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智慧故事
33630300000005

第5章

王允面无惧色,走出牢门上了囚车。满朝大臣全都非常同情他。

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一块去请求皇帝,免他一死:“我等身为朝臣,不敢沉默,王允受朝廷之命诛逆安境,时间还不满期限,就取得很大的成绩,州境安定,功劳显着,本应加爵封赏,而今以奉事不当,受以大刑,恐怕有亏众望,臣等请陛下免他一死,以昭忠贞之心!”

皇帝无奈只好免了王允死罪,第二年才放他出来。当时汉朝廷宦官专横,王允担心又一次遭厄运,就隐姓埋名,迁居到远离京都的地方。

汉献帝即位后,朝廷又封他为太仆、尚书令。他与太将军何进等人,利用美人计收买吕布,借吕布之手杀掉了董卓。除掉董卓以后,王允觉得大患已经被除去,天下就会太平了,就不去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后来被董卓部将杀害。

犬牙相制

“犬牙相制”形容地界相连,如犬牙交错,可以互相牵制。

此典出自《史记·孝文本纪》:“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磐石之宗也。”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刘氏天下,封了许多同姓王。刘邦死后,吕后独揽大权,吕后的近亲也都在把持朝政。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去,大将周勃、陈平等诛灭吕党,迎接代王刘恒为帝。

使者来到代地,向刘恒报告朝廷大臣都推举他即位,请他立即动身,刘恒不敢轻易答应。他召集大臣询问对策。郎中令张武说:“朝廷上的大臣都是高帝(刘邦)手下的将军和谋士,他们只知欺诈,不讲信义,大王可以谎称有病,观察一段时间再作决定。”中尉宋昌不同意张武的意见,他对刘恒说:“大王完全可以放心地去。残暴的秦皇失了天下,诸侯豪杰一窝蜂似的起兵,谁都想做皇帝,只有高帝成功了,统一了天下。高帝封了同姓王,地界相连,犬牙相制,刘氏天下坚如磐石。

现在老百姓都非常讨厌战乱,渴望安定的生活,就算有的大臣想作乱,老百姓也不肯听从。大王可以放心地回去即位。”

刘恒觉得宋昌言之有理,又派娘舅薄昭到长安见太尉周勃,探听到朝臣们真心实意想拥他为王,便动身回京,做了皇帝,他就是汉文帝。

群策群力

“群策群力”说明集聚众人的计谋和力量。

此典出自《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有志之士,都纷纷起来抗秦,势力最大的是项羽所率的楚军,大破秦军,杀秦王子婴,自立为西楚霸王。后来和汉王刘邦争夺天下,由于项羽的刚愎自用,不听谋士范增的意见。

最后在垓下自刎而死,临死前他说了一句:“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意思是说:我的失败,是上天要我这样,并不是由于我的战略和战术的错误。

汉朝的大文学家杨雄(字子云,四川成都人)在他所着的《法言》一书中论到楚汉相争之所以汉胜楚亡,是“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之故。“屈”字在这里作“竭尽”来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刘邦接受和指挥了众人的智谋和力量,而项羽只凭一己之力,没有接受和利用众人的智谋,甚至连唯一的一个谋臣范增的忠言他也不接受,以致坐失良机;而刘邦的手下有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人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消灭楚军,一统天下。

人弃我取

“人弃我取”的意思是,别人抛弃,我去取来。本意指一种经营之术,后用以表示自己的兴趣、见解与他人不同。

此典出自《史记·货殖列传》:“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悝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予之食。”

战国人白圭,周朝国都洛阳人。魏国国君魏文侯当政时,任李悝为相,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能力,因此魏国逐步强盛起来。白圭看到这种情形,抓住机遇,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办法经商,生意做得非常兴隆。

每年秋收的时候,市场上谷子多起来了,他就买进谷子,而这时百姓们忙于织布和修缮房屋,他就卖出丝绸和油漆;每年春天蚕茧上市,他就买进丝织品和丝绵,卖出谷子。

白圭虽然很富有,却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很多人都觉得白圭很会做生意,就纷纷向他请教。

白圭说:“做生意,要用智慧计谋,还要果断。智谋不足的人,不能随机应变;勇气不足的人,不能当机立断;仁义不足的人,不能做到‘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意志不够坚强的人,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因此,你们虽然想跟我学习做生意的本领,我也无法使你们完全掌握。”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比喻如果事前没有深远的思考、谋划,一旦危难迫近,将无法应付。

此典出自《杀狗记》六:“常言道:“人无远虑,必定有近忧来至。”作个道理,早寻个长久计。”

曹操率领四十万兵马去攻打东吴。东吴孙权召集文武百官研究抵御敌人的对策。大将吕蒙建议在濡须口(现在湖北黄冈附近)修筑船坞。船坞,是在江中旁岸环筑的城墙,把整个水军船只泊在里面,城墙上派许多兵防守,进攻退守,水陆两军配合都很方便。许多大将反对筑坞,说:“上岸击贼,跣足(赤脚)下船,何用筑城?”吕蒙说:“打起仗来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战无必胜。一旦突然发生激战,步兵骑兵白刃相接,人来不及奔近水边,又怎么来得及上船列队对敌呢?有了船坞就可以从容布置队伍了。”孙权听了,吕蒙的这番话,非常同意他的观点,就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蒙的话是有远见的。”于是派几万人连夜开工,在很短的时间内,筑成了濡须坞。

曹操大兵到来,哨兵向曹操汇报说:“遥望沿江一带,旗幡无数,不知兵聚何处。”曹操放心不下,爬上山坡探望,只见濡须坞内战船各分队伍,旗分五色,兵器鲜明,竟然无懈可击。这一战,曹操损兵折将而回,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会想出好办法。

此典出自我国的一句民间谚语。

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先做刘备的谋士。刘备采用他的计策,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了荆、益二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刘备称帝后他当了丞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为了争夺中原,他曾五次伐魏。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对峙,病死于五丈原军中。相传诸葛亮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制造了“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得到进一步夸张,以至于他成了智慧的化身和神话般的人物。

上楼去梯

“上楼去梯”指极端秘密的策划;也用来指诱人上前而断其退路。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

东汉末,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皇族刘表,字景升。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任荆州刺史,得到豪族蒯良、蒯越等人的帮助,据有今湖南、湖北地方,后为荆州牧。官渡之战后,本来依附袁绍的刘备在曹操逼迫下,投靠了刘表。

当时,刘表非常宠爱蔡夫人生的小儿子刘琮,而不大喜欢大儿子刘琦,刘琦非常苦恼。刘备和诸葛亮来到荆州后,刘琦曾多次找到诸葛亮,请他为自己想个保护自己的计策。诸葛亮怕招惹是非,没有答应。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后花园游玩,一同登上高楼饮酒。欢宴之际,刘琦令人把楼梯拿走(古时楼房,楼梯为木制,可以搬动),对诸葛亮说:现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你说我听,没有外人,请先生赐教。诸葛亮觉得刘琦的处境的确危险,便示意刘琦说:“春秋时,晋国公子申生在国内遇害,公子重耳弃国出走而保全。”刘琦听了,顿时醒悟。正好当时江夏太守黄祖死了,刘琦便乘机请求出任江夏太守。

深谋远虑

“深谋远虑”比喻计划周到,考虑得很深远。

此典出自汉代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向时:以往,过去。)”

西汉时,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贾谊,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时称贾生。贾谊才华出众。他的文章雄辩有力,着《新书》十卷,其中有一篇论秦王朝过失的论文《过秦论》曾被鲁迅先生称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在《过秦论》这篇文章中,贾谊首先叙述了秦国的地势险固和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所收到的效果,从而使秦国越来越强大,最后终于统一中国的必然性。接着又叙述了由于暴政导致了农民大起义,使秦王朝遭到灭亡。在叙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贾谊总结了秦灭亡的原因。他说:秦朝的天下并不弱小;雍州的土地,崤、函的险固,一如从前。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等国的国君尊贵;锄耙矛柄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戍边的人们,并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本领,也比不上先前那些人。但是成败不同,功业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秦国不施仁政,攻取和固守的形势不一样啊。”

神机妙算

“神机妙算”形容智谋无穷,不可测度。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公元208年,曹操统率二十万大军南下,想要消灭孙权和刘备,统一全国。

刘备派诸葛亮去联合孙权,共同对付曹操。

东吴大都督周瑜,心胸狭小,嫉恨诸葛亮的才能,想借机把他杀掉。诸葛亮完全明白周瑜的心思。为了顾全大局,他机警地与周瑜共同做事情。一次,周瑜要求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并让他立下军令状,三日内交不出十万支箭,就被杀头。周瑜心中暗喜,以为诸葛亮不能完成。周瑜又暗中吩咐军匠,拖延时间。然而,诸葛亮胸有成竹。诸葛亮暗地里向鲁肃要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配置三十名士兵,船上都用青布做帐幕,每只船上扎了一千多个草人。第三天五更时分趁黎明前的大雾,诸葛亮下令,将草船驶近曹操水寨。诸葛亮和鲁肃一面在船中饮酒,一面命令士兵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要进攻曹军的样子。曹操听到鼓声、呐喊声大作,以为敌军趁大雾偷袭水寨,慌忙命令曹军不要出击,奋力用箭射向对方。霎时,曹操水陆两军一万多弓箭手,一齐朝江中射箭,等到太阳初升、雾散之后,诸葛亮下令各船迅速开回。二十只船的草人上已经挂满了箭支,远远超过十万支。诸葛亮又让船上士兵齐声高喊:“谢丞相赠箭!”这时曹操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但是诸葛亮的草船已经走了二十多里,无法追赶。曹操非常懊悔。后来,鲁肃把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周瑜惊讶不已,长叹一声说道:“诸葛亮妙算如神,我不如他呀!”

双管齐下

“双管齐下”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此典出自《图画见闻志·张璪》:“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

吴地(今江苏吴县)张璪,政治上很失意,曾从员外郎降为卫州司马;后来又调任忠州。但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却非常高,尤其擅长画山水树石。画松树的时候,他总用一只手握着两管笔,同时落下来。其中一管笔画枯萎的树枝;另一管笔画苍翠的树枝。画出来的松树栩栩如生。因此,那时候的人都称赞他的画是“神品”。

顺水推舟

“顺水推舟”比喻看风转舵或顺应形势行事。

此典出自《元曲选·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杏花村有一个叫王林的人,以卖酒为生。老伴死得早,留下一个女儿,名叫满堂娇,年方十八,还没有嫁人。

一天,贼人宋刚和鲁智恩到杏花村喝酒,宋刚自称是梁山泊头领宋江,鲁智恩自称是花和尚鲁智深。王林没有见过宋江和鲁智深,以为他们俩真是梁山上的好汉,便热情接待,并让女儿满堂娇敬酒。

宋刚要讨满堂娇作压寨夫人。鲁智恩对王林说:“把你女儿与俺宋公明哥哥作压寨夫人,只借你女儿三天,第四天便送回来。”说着就要把满堂娇带走。

正好李逵也下山游玩,来到王林酒店喝酒,听说宋江和鲁智深抢走了王林的女儿,非常气愤。李逵立即回山与宋江理论。

李逵回到山寨,见了宋江,连忙打恭道:“给哥哥道喜!”宋江问道:“喜从何来?”李逵道:“哥哥不是要讨压寨夫人么?”然后指着鲁智深说:“秃儿,这是你做的好事?”鲁智深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李逵说:“原来这梁山泊有天无日,我恨不得砍倒这面杏黄旗。”宋江忙说:“你这铁牛,有什么事也不查个明白,就提起板斧来,要砍倒杏黄旗。”吴学究在一旁说道:“山儿,你也忒心直口快了。”宋江说:“山儿,你下山喝酒,遇着了什么人?他们说了我些什么?……”

李逵把事情的原委都说了出来,宋江否认。李逵不相信,便与宋江打赌说:“如果不是你,我愿把这个脑袋输了。”宋江道:“既然这样,就立下军令状,交学究收着。”

李逵道:“那怕指天画地能瞒鬼,步线行针待哄谁。”为了弄清问题,宋江、鲁智深和李逵一起下山去找王林。

路上,李逵总认为宋江和鲁智深走路太慢,一定是心中有鬼,便道:“让我来给你们逢山开道。”鲁智深说:“山儿,我要你遇水搭桥呢!”李逵道:“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宋江知道李逵话中有话,便说:“山儿,你记得你上山时,是八拜之交认我做哥哥的吗?”李逵不听这些,只是不停地往前走,不觉来到杏花村王林家。对质的结果,抢王林女儿的果然不是宋江。

宋江回山要杀李逵的头,李逵也无话可说。正在这时,王林来报,那个假宋江,假鲁智深已经送他女儿回来。宋江便说:“山儿,你下山抓住那两个贼人,恕你无罪。”李逵听说,连忙谢恩。他说:“这是揉到我山儿的痒处了。管叫瓮中捉鳖,手到拿来。”说完,他立即下山把两个贼人捉拿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