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是孩子的错
33630800000034

第34章 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

曾有父母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当孩子跌倒或撞到东西哭的时候,父母便打地板或他撞到的东西给他看,并且恨恨地对孩子说:“这东西真可恶,或者这地板真讨厌,居然让我们的宝宝这么疼。”

孩子把家里的东西弄坏,父母总是悄悄收拾好,并不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还说:“孩子还太小不懂事,等大了就好了。他们不用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这句话听起来真是无知可笑。难道孩子年龄小就可以不负责任吗?

前不久,网上流传一句话“我爸是李刚”,相信这句话很多人并不陌生。这件事情的本身,世间自有公论。现在,我们来谈谈这句话背后所反映的教子方法。

2010年10月16日晚,李一帆驾驶着一辆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当时他不仅没有马上下车察看伤者的身体情况,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反而态度冷漠嚣张,一路疾驰而去。

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随后,网上爆出“李一帆的父亲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的消息。据目击者说,李一帆撞人之后逃逸,被当时被学生及保安拦下。但是,他却没有表现出愧疚的表情,只是说了一句:“看把我的车给刮的,你们知道我爸是谁吗?我爸是李刚!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

单看这句“名言”,就可以体会到说话之人的狂妄嚣张和不负责任。为什么自己撞了人,反而要把父亲抬出来恐吓何为责任?何为公义?不知道他的父亲看到这句话时,会不会也触目惊心呢?

这件事给我们的教训是,一定不要把孩子教成一个不负责任的人。这一点必须谨记,否则等孩子闯下大祸就晚了。父母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那么孩子才能学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父母本身诚实、正直、勇敢、负责任,才可能培养出一位通情达理的小孩来。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本鲜活的教材。自古以来,上行下效。如果父母做得不好,孩子又怎么做得好呢?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最爱孩子,但是又最不会爱孩子。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的父母以极其错误的方式拼命地爱自己的孩子”,而不教孩子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便是其中的一种。

父母应当培养孩子能够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品质。要知道,不负责任就是从很多的小事中渐渐养成的习惯。没有公德心就是一例。很多父母不懂得培养孩子的公德心,也是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的一个方面。父母平时不注意修养和细节,在小事上表现得没有公德心,孩子便会上行下效。时间一久,孩子的这种随随便便、不负责任的习惯会深入骨髓,从小事变成大事,长大后成为不负责任的人。

孩子从小的时候开始,就应该学会负责任。而父母要在孩子的面前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形象。如果父母不负责任的行为暴露在孩子面前,那么便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棵不负责任的种子。

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孩子从小就明白这一点,那么等他长大了,做人做事便会懂得“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