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是孩子的错
33630800000041

第41章 礼貌只做表面

一个待人礼貌的孩子总是受人欢迎的。父母教孩子从小懂礼貌,对他以后与人相处很有帮助。

然而,有的父母只把礼貌流于表面,内心却不具有相应的修养;有的父母在外彬彬有礼,举止斯文,回到家中却满口脏话,粗鄙不堪。那么,在这种环境里,孩子又怎么能学会以礼待人呢?

有的父母用轻蔑的语气命令和责备孩子,让孩子从小没有被尊重的感觉,故而容易没有自我观念,也学不会礼貌待人和尊重他人。一次在路上,我看到一个孩子接过妈妈手中的蔬菜,替妈妈拿着。当时,他的妈妈说了一句“谢谢”。孩子乐呵呵地说“没关系”,又将妈妈另外一只手中的东西接了过来。

当时旁边的人就笑了:“真没见过你这样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用不着这么客气吧。”妈妈却对这个人说:“我和孩子说话礼貌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重视和平等。这样以后他才会懂得礼貌对人。”相互尊重是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的一条有效途径,这位妈妈的行为值得推崇。

在生活中,大多彬彬有礼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文明友爱的家庭。孩子是在生活中小事中习得礼貌的。父母教育孩子懂礼貌,要先从自身做起,不要让礼貌流于表面。

有人说,教孩子学礼貌,不就是简单地说上几句“请,谢谢,对不起”之类的话吗?这很容易。其实,这只是表面的礼貌。真正的礼貌在人的内心,也是孩子行为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父母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感悟礼貌,而非强迫孩子执行礼貌。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成长需要父母正确地浇水施肥。如果父母强迫孩子执行礼貌行为,就类似于揠苗助长,表面成功而实质失败。

有一次,我送给朋友的孩子一份礼物。孩子很高兴,迫不及待地想要拆开。这时,他的妈妈紧张地责备道:“你干什么呢?赶紧住手,当着客人的面拆开包装是非常不礼貌的,懂吗?对了,你收到叔叔的礼物,应该怎么说呢?”

孩子受到训斥,自然不高兴。于是,他怏怏地说:“谢谢!”

妈妈笑了:“这才是个好孩子嘛。”

然而,我却分明看到这位“好孩子”的嘴巴撅起老高,很不高兴。这样的礼貌教育,又怎么能取得好的效果呢?它完全是流于表面的一种生硬说教。下次,孩子极有可能再犯。而今天,很多父母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其实,父母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于客人于孩子都已经很不礼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虽然学会表面的“对不起”或“谢谢”,但内心根本体会不到这些字的含义,他们也没有得到父母的尊重和礼貌相待,又怎么会礼貌待人呢?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礼貌。因此,在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如同春风化雨,父母应当用自己的思想去熏陶,用自己行为去感染,绝不能让礼貌流于表面。要知道,自己便是学习礼貌待人最好的课本。教育孩子懂礼貌应当循循善诱,适时鼓励孩子使用敬语、礼貌用语来交流,这是成功父母的经验,也是公认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