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是孩子的错
33630800000040

第40章 懒惰也是一种病

有一次,许多父母在一起聊天,说起懒惰的事情。

有位父母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懒,什么事情都要让父母来做。有的孩子明明自己可以倒水喝,却喜欢支使父母;有的孩子明明可以自己整理房间,却故意让它乱糟糟;甚至有的孩子连作业都找人代笔而不亲自完成。这样下去,孩子怎么得了?这可真让父母着急。

有的父母干脆说:“我觉得孩子的懒惰都成了一种病了!”

这句话可真没说错。孩子的懒惰的确成了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然而,孩子今天这么懒,父母就没有责任吗?

有的父母太勤快,总是大包大揽地为孩子代劳所有事情。孩子无事可做,自然变得懒起来。有的父母自身很懒,懒得过问孩子的一切事情,孩子懒也就情有可原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教育方式不得当,再加上自身的坏榜样,结出来的“果”可想而知。父母要不时地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不然真的等到孩子“五谷不分”就晚了。

孩子懒惰是个危险信号。父母一定要及早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勤劳的品质。

在不同阶段,父母应采取的方法也不同。父母要懂得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不能给孩子偷懒的借口。

孩子懒不懒,父母怎么判断呢?

现在有很多标准可供父母参考。举例来说,按照目前各大医院儿保科通用的0到2岁神经心理发育标准,一般要求9个月大的婴幼儿要学会部分生活自理;12个月的孩子穿衣应该知道配合;15个月应该会自己脱袜子、穿鞋等。但是,现在的孩子基本达不到要求。

有的孩子再大一些,就应该会自己动手洗衣服了,但是他们却可能连个袜子都不会洗。难道你能说孩子笨吗?智力测试的结果显示,孩子很聪明,只是缺乏动手能力。

很多父母根本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变懒,又能怪谁呢?我曾经从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一个孩子两岁了,父母还在给他用纸尿裤。正常来说,孩子1岁以后就可以完全不用纸尿裤了,同时,父母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其定时排便能力。如果这个孩子这样,那么以后可能麻烦不断。

孩子生活上有什么事情,父母总是处处包办;孩子要做什么事情,父母恨不得代为上阵。父母替孩子整理房间、洗衣服、穿衣服等这些事情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一个孩子,一家人围着转。因此,孩子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叫大人过来帮忙,而不是自己动手去解决。时间长了,孩子能不养成懒惰的习惯吗?毫无疑问,父母的种种做法促成了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处处依赖父母。还有些孩子天生“懒”,不爱动,这与其“气质”有关。孩子内向、安静,做事情慢腾腾,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要改变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当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父母有心,积极对其进行教育培养,再加上父母本身以身作则,那么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和自我锻炼,孩子的情况是可以改变的。孩子极具可塑性,父母可以适时地引导孩子。

改变一个“懒”孩子,父母要注意持之以恒和统一意见,别让孩子钻家人之间不同教育方式的空子。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此外,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并提出适当的要求,让孩子朝“勤快”的目标前进。